用戶登入
用戶名稱:
密      碼:
搜索
教育王國 討論區 初中教育 轉載自大公報
發新帖
查看: 1477|回覆: 7
go

轉載自大公報 [複製鏈接]

Rank: 4


633
1#
發表於 05-8-14 03:18 |只看該作者

轉載自大公報

母語教學要面面俱到/黃康顯
2005-4-20  

從戰後開始,學習英文變成一種風氣,居首要地位,學習中文雖然是天經地義,但已屈居次席。上世紀五十年代流行晚間上課、工餘學習英專。憑這些英專,南下的青年,可以從事國際貿易,跟洋人來往。六十年代到七十年代初期,私立英文中學成行成市,成了一門暴利生意,一九七一年是一個高峰期,這類中學佔了總數的七成,南下青年的下一代,可以正式學習英文。從七二年開始,政府推行九年免費教育,這類私校,從此式微,到了一九八六年,只佔總數的百分之二點六。

教育普及難兼顧水平

不過這類英文中學,無論是私立、資助、抑或官立,都推動了英語教學。但很奇怪,香港的英語水平,不但沒有推高,反而逐漸下降,且下降速度太急,使很多教育工作者都認為應當改用母語教學,來提高學習興趣,提升整體水平。英文中學越多,英文水平就越低,究竟是什麼原因呢?

這是教育越普及,整體及平均的水平就越難兼顧的緣故。一九六一年英文中學的學生,只有42,494人,很明顯是適齡學童的一部分。這類教育,是一種精英教育,這類英文中學,只供有能力或成績達標的學童就讀,家庭富裕的可充分培養兒女讀書,家庭不富裕的只可供成績最好的一名兒女入讀中學。反而在普及教育下,無論貧富、不論優劣,每個適齡學童都可入讀英文中學,一九八六年英文中學的學生人數達358,228人,是六一年的八倍半,而同期人口只增加七成多。到了今天,雖然人口增加了兩成多,但由於出生率下降,中學生人數仍然未增加,很明顯地,普及教育的結果,會使整體及平均的英語水平下降。但由於不重視中文,學生的中文水平亦不會相對地提升,這就造成了兩邊不到岸的悲劇。

若再深入探討一下,不難發現有若干因素,是導致英語水準的下降,甚至連中文水平亦不能提升:這就包括學習的環境、學習配套與學習功效。在早期,在英文中學就讀的學生是屬於中上階層,一般家人都懂英語,家裡有英文報章或書籍。今日英文中學的學生,大部分來自草根階層,屬於工人階級,上一代不懂英語,這類學生便根本無法接觸到講英語的人,他們只生活在一個全無英語的環境。就算同學輩亦復如是,這樣英語變成另一個陌生世界,對他們來說,既不存在認受性,亦缺乏親切感。

語文分流竟變分級分等

至於學習配套,亦不見得充分,教統局似乎未有重視課堂以外的學習機會。師資方面,雖然社會已不斷提供,但所提供的,不一定是優質教師,觀乎最近有太多英語教師不能達到測試的水平,便可見一斑,加上在上個世紀末,香港出現了移民潮與人才外流,在外國學成的未必歸來,而本港大學生的英語水平只急速下降,因而在中學的層面影響到教學的水平。至於學習功效,亦未見得會提高,今天,英文中學畢業生到處皆是,已不再吃香叫好,更何況這些畢業生,英語方面已很難符合一般僱主的要求。

由於英文中學變成教育體系中的主導,中文自然不受重視,學習配套的提供亦不能追上英文課程,學習功效更跟不上,因此學生的中文水平便相應地下降,觀乎年前教統局嘗試將全港中學分流時,每所中學都爭相維持英文中學的地位,其中竟然沒有一所主動要求轉為中文中學,便是最佳的證明。原因很簡單,英文中學是質素的標籤,而就讀英文中學又是身份的象徵。語文分流的結果,竟然是分級、分等。

殖民統治的結果,是統治者的語言變成至尊、被統治者的語言受壓。長此下去,便變成重英輕中,英語被捧以後,中文的地位便自然下降。形成這種社會風氣,自然由於這類政治因素,這種歷史背景,更由於英語是唯一的官方語言、法定語言,學習英語,便多了經濟效益。在過去的香港,一位精通英語的人,無論工作機會或所得薪酬都肯定比一名只懂中文的人優勝得多。

但為何自從一九七四年,中文被列為法定語文之一,有法定地位以後,中文地位仍未提升,中文水平仍未提高?原因很簡單,亦是政治因素,殖民統治仍然存在,經濟效益仍未提高,因而社會風氣不能改變,亦不能擺脫歷史背景。

回歸以後,情勢有變,但風氣未變,原因是後者只會慢慢形成,而不是即時反應的。究竟目前的情勢怎樣?是中國地位的提升、經濟的強大,因而影響到中文的地位,在外國,特別在東南亞地區,學習中文的人逐漸增加,不過中文要成為商業語言,可能還需要一段很長的時間,不過在不久將來,中文很可能變成全球最大語言系?,因此政治因素已改變,而歷史背景也有所轉變。當然,香港人不能要求社會風氣突變。

殖民政治風氣猶在

不過特區政府也應當求變,公事上多使用中文,甚至到了最後,中文先行,使英文變成輔助語言,中文地位自然提升;還有,聘請公務員時將精通中文列為必備條件,由政府帶動,其他私營機構自然跟隨,到時中文便有了經濟效益。香港是一個經濟主導、金錢掛帥的社會,因此社會風氣的轉變,自是順理成章之事。而教統局更應當為目前的中學提供更多更好、為中文而設的學習配套,因為推行母語教學並非一紙命令,而是需要同時硬件軟件的雙重配合。

最佳的配合,莫若在推行母語教學的中學,改善英語教學水平,使改制後的中學,英語水平反而提高,使家長放心,學生亦開心。英語始終是國際語言、商業用語,學生改用母語學習以後,仍不忘英語,是今後香港教育改革的最終目標。若果這個目標達到,學校、學生,以至家長自然不再反對母語教學,教統局應當找出一小部分中學作為試點,證明母語教學是成功的,其他中學自然自動跟隨,這才是施政的軟功,而不是今日執行的硬功,招來各中學的反抗。

不要忘記,香港社會仍存在著羊群效應,只要在改制時改變學習的風氣,改善學習的配套,改良學習的效益,潮流一轉,羊群自然會轉身。目前硬性的分流,只會加深教育分等、教學分級的效果而已。




Rank: 4


633
2#
發表於 05-8-14 03:24 |只看該作者

Re: 轉載自大公報



【大公報訊】全港十八區英文中學分布不均日益嚴重。灣仔及南區有近半津貼中學為英文中學,西貢卻只有迦密主恩中學一間英文中學。教局擬設英中、中中「轉車」機制,有區議員要求教局設英中先修班。亦有區內校長冀撤銷中中、英中分流,確立非中英夾雜的雙語教學,令學生「中英兼擅」。

西貢區議會昨就區內英文中學嚴重不足向教統局發炮。區議員彭淑儀在早前大會引述區內學界消息,稱該區的將軍澳官立中學和宣基中學俱收足八成五「英文達標」的中一生,按教局擬推行的「轉車制」有條件成為英中。她建議教局容許有能力轉為英中的中學,先讓校內部分班級試行英語教學,以累積英語教學經驗。

教統局發言人稍後回應,「若中文中學在學生(英文)能力、師資及配套符合要求,在擬推行的機制下可轉為英文中學。」另外,教統會建議中學自行分配學額可提高二至三成,家長在統一派位中,可選擇兩間跨區中學。

迦密主恩中學校長樓曾瑞打趣說,區內的「第一組別」學生都給「打散」到不同的學校內,若集中起來,應可多一至兩間英文中學。但他強調,「標籤效應」將令學校面對「打仗」般的壓力。

近年在中四、五全面推行英語教學的景嶺書院,校長許耀賜亦有類似見解。他認為維持英文中學、獨尊英文是「落伍」的想法,雙語教學則能消除「標籤效應」,他以校內學生為例,指出學生入學前的程度參差,但在「拔尖補底」及漸進式教學下,學生現在的成績並不賴。他又嘆息香港的中文教育不受重視,「新加坡十年時間便趕上普通話的潮流,我們卻原地踏步。」

Rank: 5Rank: 5


3930
3#
發表於 05-8-14 14:20 |只看該作者

Re: 轉載自大公報

大媽:

八月中旬了,上訴結果如何?
托爾斯泰: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而不幸的家庭則各有各的不幸!

Rank: 4


633
4#
發表於 05-8-14 14:22 |只看該作者

Re: 轉載自大公報

等.........呀...........等.......
多謝你關心.....
櫺囹桼 寫道:
大媽:

八月中旬了,上訴結果如何?

Rank: 5Rank: 5


3930
5#
發表於 05-8-14 14:26 |只看該作者

Re: 轉載自大公報

[quote]由 大媽 於 2005-08-14 14:22:45
等.........呀...........等.......  
多謝你關心.....

越接近九月,機會越渺茫?
托爾斯泰: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而不幸的家庭則各有各的不幸!

Rank: 4


633
6#
發表於 05-8-14 16:19 |只看該作者

Re: 轉載自大公報

唉.....唯有比錢送阿仔去英中讀住先啦...... ,你知教局果班`飯桶`架啦...... 最緊要就係盡快脫離果間辦學機構先...... 阿仔讀左佢两間小學,師資真係唔多掂架....我地冇左信心讀佢啦!與其`sign`錢揾人同佢補習....倒不如我比錢佢去真正以`為教育而去辦教育`好既中學,好過比佢入`為辦教育而去教育`既垃圾學校浪費我地既時間啦........
櫺囹桼 寫道:
[quote]由 大媽 於 2005-08-14 14:22:45
等.........呀...........等.......  
多謝你關心.....

越接近九月,機會越渺茫?
該用戶已被刪除

7#
發表於 05-8-14 21:00 |只看該作者

Re: 轉載自大公報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Rank: 3Rank: 3


219
8#
發表於 05-8-15 15:27 |只看該作者

Re: 轉載自大公報

I don't think so.
政治風氣
Do you remember "too simple, sometimes naive".
Why the president speak English?

由政府帶動,其他私營機構自然跟隨
Too simple, sometimes naive. It depends on market. Why English speakers get higher pay than non-English speaker in mainland China ? Why HK universities use English? Do you know?
Caltex Oil Coupons wanted
‹ 上一主題|下一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