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線時間
- 596 小時
- 最後登錄
- 13-6-3
- 國民生產力
- 577
- 附加生產力
- 112
- 貢獻生產力
- 0
- 註冊時間
- 05-6-20
- 閱讀權限
- 10
- 帖子
- 1646
- 主題
- 655
- 精華
- 0
- 積分
- 2335
- UID
- 48817
 
|
Re: 教統局建議取消中三成績評核
高 中 改 制 英 中 學 額 減 逾 千
(星島日報報道)今年九月升讀中一的小六學生,將成為○九學年實施的新高中學制首批學生。教育統籌局昨公布○七學年開始,中學要採用新班級結構,規定以每級四或五班「平衡班制」為主流,亦建議把每班學生人數上限為四十人,以改善名校超收的問題,但不會強制名校縮班。有英中校長估計,每班人數設限,令全港英中學額大減逾千個﹔家長亦批評當局剝削學生入讀名校機會。
教統局昨向立法會提交的文件指出,學生應在同一所學校完成中學教育,現行的中三評核試將取消。在新高中學制下,班級結構將以每級四班或五班主流,並推行平衡班制(即每級班數一樣,而不是低班多、高班少的金字塔制),假若中學每級有四班,在新高中學制就可提供十個選修科目。
當局認為一些只剩下一至兩班中一的學校,並不能提供足夠的高中選修科目,下學年十五所此類學校,在日後或會停辦,或面臨被合併的危機。
教統局建議,改在每年十二月初檢視各校的中一生人數,以決定該校在初中三年的開班數目,直至高中一才再作檢視,以減少學校不明朗因素。
教統局消息人士透露,不會強制推行中學每級四班,局方會跟學校商討開班安排。但消息透露,本學年初中有約二千六百班,的學生人數在四十人以上,最多更達四十五人,涉及的都是受家長歡迎的名校,累計一共超收約五千四百名學生。因此,當局建議將把每班人數限定為四十人,並會在學生人口下降地區率先實行。
英文中學聯會副主席湯啟康表示,現時大部分英中每班人數達四十一至四十三人,若以每班減收兩人、每所英中減收十人計算,全港一百一十二所英中估計大減逾一千個學額,令新生入讀英中的機會大跌。
本學年共有五所英文中學有超過五班中一,包括喇沙書院、嘉諾撒聖心書院、民生書院、聖傑靈女子中學、官立嘉道理爵士中學等。其中,喇沙書院因為適應平衡班制,若要由七班改至建議中中一的五班的「理想」,就會減少逾八十個中一學額。
家長聯盟主席陳小珠則反對當局以每級四或五班為主流,「如果學校在師資及課室設施皆達到要求,又受學生歡迎,應容許學校開辦多於五班中一,否則會扼殺家長的選擇權。」她認為,中學推行平衡班制會令本港教育「平庸化」,當局應保留部分培訓精英的中學。
對於津貼中學議會建議把每班人數減低至三十五人,教統局表示在計算超額教師人數時,已以三十五人為標準。教統局局長李國章昨晚亦指,減低每班人數無濟於事,「每班少五個人,教育質素會不會提升﹖三十五、三十八或四十人在課室裏的分別不大。」津中議會主席儲富有對此表示無奈,希望當局盡快檢討每班人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