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線時間
- 312 小時
- 最後登錄
- 25-5-8
- 國民生產力
- 3563
- 附加生產力
- 45803
- 貢獻生產力
- 0
- 註冊時間
- 07-11-25
- 閱讀權限
- 10
- 帖子
- 27720
- 主題
- 12585
- 精華
- 0
- 積分
- 77086
- UID
- 168291
   
|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21115/18067619

22%離港升學人士選擇往內地升學;圖為北京大學校門。
首屆中學文憑試的學生出路揭盅,8%考生考完文憑試後放棄讀書;繼續學業的考生中,兩成往外地,共逾1.3萬人,但選擇的地區出現很大變化,英國雖仍佔首位,但內地和台灣升學已躍升至二、三位,其後才是澳洲、美國和加拿大。有教育界人士說,兩岸大學積極爭港生,學費和生活費又平,增加「平民家庭」港生選擇。
有教育界人士透露,教育局最近向全港400間中學調查首屆文憑試後中六畢業生出路,收回多達5萬名考生的資料,佔全港7.3萬考生近七成。調查顯示,考獲大學最低入學門檻及副學位的考生佔69%,約4.8萬人,當中約半數達大學入學要求。92%考生共6.7萬人都已升學或重讀,即只有8%,不足6,000人放棄學業,當中5,100人找到工作,700多人至今仍待業。
英國仍是首選
八成繼續學業考生已入讀本地的課程,當中學位、副學位及重讀的比例為25:45:5。兩成約1.3萬名考生往海外升學,當中七成是讀學位課程,三成讀非學位課程。考生選擇外地讀書的地區,傳統以英、美、澳為主,但現在出現很大變化,英國雖仍為首選,佔25%;但內地已進佔次席,達22%;台灣第三,佔15%;澳洲跌落第四,佔12.5%;美國第五,佔10%,加拿大只佔5%。
該名教育界人士指出,往外地升學學生比例高達兩成,相信有部份學生未能成功進入本地大學,又對本港副學士課程出路無信心,寧願選擇外地大學。但今年內地和台灣取錄港生明顯增加。兩岸大學學費和生活費都遠較本港便宜,每年總開支內地約5萬元,台灣約7萬元,讓家境不富裕的港生也可到外地升學。
此外,職訓局首次開設學位課程,有200多個學額,結果爆滿。該局今年開辦的首批學位課程共有6個課程,隸屬工程科技、設計和酒店旅遊管理三個學院,四年學分制學費總共20多至30萬元,學額已全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