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線時間
- 639 小時
- 最後登錄
- 16-12-8
- 國民生產力
- 177
- 附加生產力
- 1137
- 貢獻生產力
- 0
- 註冊時間
- 07-7-16
- 閱讀權限
- 10
- 帖子
- 2451
- 主題
- 21
- 精華
- 1
- 積分
- 3765
- UID
- 147817
 
|
咦, 乜咁熱鬧呀, 講IBD v.s. GCE A-Level, 我都想發表一吓愚見。
GCE A-Level 由來已久, 香港受英國影響, 一直以來, 學制都依循英制。 本地學校如此, HKAL係 GCE A-Level 既本地版; Int'l School 亦以考GCE A-Level 居多( 當然亦有跟美國、加拿大或澳洲既課程既 IS)。
IBD 係比較新既課程, 起初主要係比D联合國人員同英、美公司駐外員工既子女讀, 無論身在何國, 都有一個統一課程同考試; 由于IBD既水準高, 近十幾年來, 好多National School 都樂于採用。
咁邊個課程好D? 眞係好難講, 各有各好, 每個人既講法都唔同。
但係近幾年IBD既走勢好勁, 香港好多IS都轉投IBD陣營, 而家行緊既, 包括CIS, ESF, FIS, LPC, YC, 連AIS都可選擇IBD漆; 淨低重考GCE A-Level 既主要IS, 就所餘無幾( 以GSIS為主 )。
咁點解有咁既轉變? 愚見認為有幾個主因;
1) IBD要求文理兼備, 避免學生過早專門化, 迎合國際教育既大趨勢,
2) IBD理程嚴格, 評分唔拉curve, 質素有保證; 返之近年GCE A-Level 考倒A既人, 實在太多, 嚴緊性備受質疑.
3) 近年好多最Top既IS學生, 好想入HYP等美國頂级大學, 而IBD幫助會較大
其實除左IS, 本地既學制都會改變, 棄用英制5 + 2 + 3模式, 轉用3 + 3 + 4制度; 中學只有一次公開考試, 同樣要文理兼備, 癈除文理分科( 好多人都話香港新高中文憑HKDSE, 係抄IBD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