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線時間
- 596 小時
- 最後登錄
- 13-6-3
- 國民生產力
- 577
- 附加生產力
- 112
- 貢獻生產力
- 0
- 註冊時間
- 05-6-20
- 閱讀權限
- 10
- 帖子
- 1646
- 主題
- 655
- 精華
- 0
- 積分
- 2335
- UID
- 48817
 
|
有教無類 不應將學生分等級
中學會考結果已經公布,有人歡喜有人愁,每年放榜日總見到學生頻頻撲撲四處找學校收留升學,情景實在令人心酸。有些學生會考成績不算差,只是學校要揀選和錄取最好的學生升讀中六,結果傷透了他們的心。今屆會考十優狀元數目是歷來最多,但是零分的會考生亦為數不少,有六千多人,比去年還要多,兩者形成強烈對比。有些以往出產不少九優十優狀元的名校,今年會考成績平平,差強人意,未有為學校帶來光榮。有些校長歸咎是中學派位由以往分為五個組別減為三個組別後,校內學生成績參差,令老師難以施教。
以往零分和低分的學生很多是來自被劃分為第四、第五組別 (band 4、5) 的學校,這些學校的學生往往被標籤為劣等學生、成績操行都令人憂心,所以很多名校都要竭力保持第一二組別地位,不惜用各種方法招收最好的中一學生,包括嚴格的入學試,學生的英語能力,還要看家長職業、家住地點,家中有沒有傭人,假期去哪裏旅行等,才決定是否錄取這個學生。中央派位確實令到這些學校頭痛,因為總有一定數額的學生成績和家境都不是他們理想的。2000年實施五改三,希望學生能力混和,學校悉力施教,減少標籤效應,學生不再給人釘死為讀書不成沒出息的孩子。不過有些學校就埋怨改制後學校的成績被拖累。今年是最後一年會考英文科試卷分為甲乙部課程,明年開始就沒有所謂甲乙了。有中文中學老師和學生擔心,試卷統一後會把英文會考成績拉低。凡是改革都必然有人憂慮,但只要方向正確,大家是不是應該支持和面對。連校長老師都沒有信心,終日埋怨,學生又如何得益呢﹖
香港的教育制度一片混沌並非始自此時,自從取消了升中的學能測驗後,中一派位取決於入學前學科測驗的編班試,而編班試表現又影響原屬小學的師弟妹的升中派位級別,可以是一個不完全與個人表現有關的制度,有點荒謬。幾十年來整個教育制度一切以中學會考為中心,一試定終生的觀念始終沒變,家長從幼兒班便開始籌謀,不惜用各種方法為子女選擇與名校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