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線時間
 - 596 小時 
 - 最後登錄
 - 13-6-3 
 - 國民生產力
 - 577  
 - 附加生產力
 - 112  
 - 貢獻生產力
 - 0  
 - 註冊時間
 - 05-6-20 
 - 閱讀權限
 - 10 
 - 帖子
 - 1646 
 - 主題
 - 655 
 - 精華
 - 0 
 - 積分
 - 2335 
 - UID
 - 48817 
  
 
 
 
   
 
 | 
Re: 直資不直資﹖英中或中中﹖
 
下一步,亞洲 
聖保羅男女 直資先鋒 
  
【明報專訊】聖保羅男女中學校長陳黃麗娟 
 
最認同政策﹕直資和一條龍辦學模式 
 
最不認同政策﹕教改政策部分推行太快、太盡,影響學校與教統局的關係 
 
傳統名校聖保羅男女中學2002年轉行「直資」,這是教改的新產物,學校的道路從此不同。 
 
人財兼備 放眼東南亞 
 
每年學費4.8萬元,但每年仍收到逾千份報名表。學校還有校董會支持。人力、財力兼備,但別以為校長陳黃麗娟的工作易做——當學校的視野不再局限香港,而要看盡東南亞,校長必須領導學校站得更高,才能看得更遠,取錄外地生是其中一個目標。 
 
香港家長都想子女入讀聖保羅,但聖保羅學生卻另有「心頭好」﹔聖保羅男女中學每年約有120名中六學生,當中四分之一選擇「拔尖」入讀本港大學,或赴笈海外。學校為方便學生到海外升學,甚至幫他們將校內成績「兌換」成英國會考等級,供海外學府參考。 
 
對於海外學府的競爭,校長陳黃麗娟說﹕「聖保羅的挑戰不止來自聖保羅,而是整個香港教育……聖保羅不怕競爭,全球化有激勵作用,學生多了選擇,但我們希望聖保羅培訓本地學生成功銜接海外學府之餘,都可以吸引海外學生來聖保羅。」 
 
帶領聖保羅轉直資的潘鎮球校長於2003年退休,接任的陳黃麗娟,下一步是帶領聖保羅進軍亞洲。學校現時有9間「姊妹學校」,分佈內地、澳洲、新加坡、加拿大和美國,學生定期交流﹔今年暑假,校長陳黃麗娟亦到英國、德國和澳洲交流。聖保羅師生的版圖,明顯不止香港,「比較海外的學校,聖保羅絕對有條件,為什麼不可以取錄海外學生﹖」 
 
貫徹教改精神 行直資一條龍 
 
曾擔任香港津貼中學議會主席的陳黃麗娟認為,直資及一條龍理念,是教改重要精神,聖保羅將它們一併實踐﹕「聖保羅背負了社會好大期望,不少壓力,要靠校長、教師和學生去承擔。」 
 
陳黃麗娟去年改革以往「動彈不得」的教師薪酬機制,教師須通過評核才可過關,否則不獲加薪。她認為,機制亦加速教師投入教改,「新措施向教師發出強烈信息﹕教師要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