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集團
集團品牌
廣告查詢
工作機會
GirlStyle 女生日常
HolidaySmart 假期日常
Jom Explore
BusinessFocus
MamiDaily 親子日常
UrbanLife Health 健康新態度
TopBeauty
POPLADY
Kdaily 韓粉日常
PetCity 毛孩日常
Baby-Kingdom
Edu-Kingdom
MediaLens
TapNow
Maxlytics
EchoMaker
EventVibe
FaceVibe
Mintinglabs
討論區
教育王國論壇列表
教育王國
教育講場
使用意見
幼兒教育
幼校討論
幼教雜談
小學教育
小一選校
小學雜談
中學教育
升中派位
初中教育
中學交流
專上教育
備戰大學
選科選校
國際教育
國際學校
海外留學
特殊教育
特殊教育
自閉寶寶
資優教育
智能評估
知識增值
課外活動
教材閱讀
公開考試
深造進修
徵求專區
二手市場
誠徵老師
組班專區
徵保母車
幼兒教育
小學
中學
特殊教育
海外升學
登入
註冊
註冊新用戶,開通自己的個人中心
國王課室
登錄
|
註冊
親子王國
|
教育王國
|
BK Milk
|
KMall
|
王國誌
|
環保教育基金
|
王國國情
用戶登入
用戶名稱:
密 碼:
登入
登記帳號
忘記密碼
關閉
安全驗證
安全提問(未設置請忽略)
母親的名字
爺爺的名字
父親出生的城市
你其中一位老師的名字
你個人計算機的型號
你最喜歡的餐館名稱
駕駛執照最後四位數字
討論區
教育王國
教育講場
使用意見
幼兒教育
幼校討論
幼教雜談
小學教育
小一選校
小學雜談
中學教育
升中派位
中學交流
初中教育
專上教育
備戰大學
選科選校
國際教育
國際學校
海外留學
知識增值
課外活動
教材閱讀
公開考試
深造進修
特殊教育
特殊教育
資優教育
自閉寶寶
智能評估
徵求專區
二手市場
誠徵老師
組班專區
徵保母車
聯絡管理員
我的中心
首頁
討論區
BK群組
幫助
排行榜
搜索
搜索
搜尋本版
討論區
用戶
教育王國
›
討論區
›
課外活動
›
學十八般武藝 咪執輸?!
查看:
1245
|
回覆:
0
go
學十八般武藝 咪執輸?!
[複製鏈接]
edith208
私人傳訊
加為好友
edith208
當前離線
在線時間
363 小時
最後登錄
20-11-4
國民生產力
0
附加生產力
8352
貢獻生產力
0
註冊時間
13-2-26
閱讀權限
10
帖子
1272
主題
130
精華
0
積分
9624
UID
1138267
男爵府
男爵府, 積分 9624, 距離下一級還需 377 積分
9624
1
#
發表於 13-4-24 08:55
|
只看該作者
|
倒序瀏覽
|
打印
http://happypama.mingpao.com/cfm/parenting3.cfm?File=20130424/newa/oaa1.txt
文章日期:2013年4月24日
【明報專訊】最近美國17歲少女Suzy Lee Weiss投稿至《華爾街日報》,詳述她被著名大學長春藤聯盟(Ivy League)拒收,她說原因是「除了好成績,沒有其他技能和興趣」,慨嘆自己沒有「虎媽」培訓她有多元化的興趣和技能。報道一出,引起不少家長迴響。有人說她小題大做,有人稱她道出不少家長心聲﹕現時香港的教育制度,何嘗不是這樣?我們身邊的孩子,哪個沒有3、4種「興趣班」傍身?有人贊成磨刀霍霍,只待一擊;有人認為這扼殺孩子快樂童年,是好是壞?孰難判斷。
一周學8項 小一面試見得人
[size=-1]放大及觀看全部圖片(1張)
回想你求職時所寫的履歷表,是否只有寥寥兩頁?時代不同,今天,一個幼稚園生用作報直資/私立小學的簡歷,可以豐富得連5張A4紙也寫不完。家長為孩子安排各式各樣的興趣班,務求得到多張證書,以便面試時有份「見得人」的履歷,已是現今大部分家長的例行公事。
有爸媽說,讓孩子上多個興趣班實乃現實所逼:舉個例,兩個聰明程度、家庭背景相若的學生,一個體育、音樂、美術樣樣皆能;另一個則沒有參加過課外活動,如果你是校方,你會取錄誰?女兒剛升小一的媽媽Jojo就是深信校方會取錄前者的那類家長,於是試過一周為女兒安排8項課外活動。她一語中的﹕「我覺得這是需要的,因為現實就是這般殘酷。」
現實是什麼?現實就是小一面試時,學校會考核考生很多「高難度」知識:全英語或普通話對答、加減數、認字、繪畫……全是未必能在幼稚園內學到的東西。「學校就是這樣考核小朋友。如果你不打算參加抽獎(小一統一派位),又或者怕抽獎結果未如理想,而要去面試直資或私立小學的話,你便需要為孩子預備。幼稚園根本還未教加數,我不讓孩子去外面學,她怎會懂?所以,我才會為她報英文拼音班、普通話班等,打好根基。」Jojo說。
「英文、日文、珠心算、游泳、音樂、繪畫等,每人大概有5項吧。」電台DJ貴花田的一對子女分別念小五及小三,當他們還在念幼稚園時,貴花田覺得兩兄妹每天只上學半天,留在家沒什麼好做,於是用興趣班來填滿他們下午的時間表。在她眼中,5項課外活動絕對是「比上不足,比下有餘」,她認識不少家長會把孩子7天的時間表填滿,更有可能每天「走幾場」,情就如媽媽Jojo一樣。不過,Jojo坦言也擔心過女兒是否負擔得來,「慶幸她支持得到,而且很享受過程。有時的確看到她有疲態,但由於她是獨生女,在課外活動中,她接觸到很多小朋友,這就成為了她的樂趣,我提出過要減少,但她卻不肯」。Jojo女兒今年升小,時間實在容不下學那麼多,她唯有保留部分對女兒成長、思考、專注力等有助的班,「我明白任何活動也得下苦功才會成功,要十項全能,真的不易」。
[size=-1]放大及觀看全部圖片(1張)
名校校長:什麼都學 非全人發展
孩子磨刀霍霍,但真的張張利嗎?又,手持那幾張證書,對升學真的有利嗎?貴花田坦言並非每張證書都對升學有幫助,「我會選些好看的放在他們的簡歷上」。「好看」的定義,等同時裝界的「名牌」,學英文,要去英國文化協會;學芭蕾舞,要去王仁曼。「其實我選它們是因為質素有保證,即使沒證書,我也會讓孩子去。若有證書的話,當然認受性也高一點。小朋友學這麼多東西,學校又只要求家長交5頁紙(簡歷),我總不能什麼都放進去吧!所以才有『好看』這概念。」
家長似乎都對「孩子學興趣班愈多、拿證書愈多,便愈有助升學」的想法深信不疑,致使孩子上興趣班變得很功利。有家長甚至會將孩子拿獎牌的消息,以最快時間在社交網站公告天下,目的,就是以為可以比別人快一步拿到名校入場券。「或者有些學校很喜歡,但我就最討厭收到家長的fax,告訴我他的孩子剛拿了什麼比賽冠軍之類。」英華小學校長林浣心直言對這些行為非常反感,「家長經常怕執輸,所以要孩子學很多課外活動或興趣班」,然後跟別的孩子比較,誰的portfolio比較厚。「上星期有家長在面試時拿出一大堆孩子學公文數等的證書,又表示他孩子已學代數,正學習(小學)二三年級課程,我心想,那他還需要來我學校嗎?」
她認為爸媽根本沒有了解到小朋友上興趣班的意義,「孩子面試時有一大堆證書看似很厲害,但若爸媽沒考慮孩子的個性,盲目地逼他什麼都學,認為這就是『全人發展』,那還有什麼興趣可言?整天24小時都忙學這學那,還有親子時間嗎?整個社會都有病了」。
[size=-1]放大及觀看全部圖片(1張)
hea做喜歡的事 幸福便足夠
這個病,可能連教育界中人都受感染。於是乎,有人提出要資助基層孩子遊學,認為這些「花錢」的課外活動,就可讓他們不會輸在起跑線上。可是,學習真是要用金錢來衡量嗎?「這實在很可惜,為什麼連教育界的人都要強化這點?」資深傳媒人屈穎妍問。她筆下的《怪獸家長》系列,就是希望社會可以反思家長教育,認清培育小朋友,實在不應只眼於上多少興趣班。
以她的三個女兒為例,所有課外活動均由學校免費提供,打籃球、學畫畫,「這些都沒有證書,但全都是她們喜歡的」。她從沒付過額外一分一毫,要女兒學鋼琴之類的興趣班,好讓她們有空間發掘興趣、尋找自我。女兒證書、上過的興趣班比別人少,可會覺得「較輸蝕」?「可能是我天真吧,如果將來大學因為這樣而不取錄我的孩子,我都不會覺得可惜呢!」因為她看重的是,女兒能找到自己個性,建立個人品德,也會因為「周末不用忙學什麼,可以『hea』做自己喜歡的事」,而感到幸福快樂便足夠。
專家:貴精不貴多 3項就夠
[size=-1]放大及觀看全部圖片(1張)
不論你是把孩子的時間表排得密麻麻、以大量證書做後盾的家長,抑或是採取「放任」態度,讓孩子隨性發展的家長也好,都有個不得不認真思量的問題﹕上興趣班最根本的意義是什麼?
O Kids賦小孩表演藝術學校校長甄詠蓓說﹕「我明白這個世界在玩什麼,確實有家長為了小朋友升學,上興趣班整靚個portfolio。這是整個社會造成的,家長都是為世所迫,只是,家長應給孩子一些空間,讓他們身心健康,不用逼得太緊。」
協康會教育心理學家黃俊傑亦分析家長為孩子報讀興趣班的目的﹕1. 發展興趣;2. 掌握技能;3. 為證書、獎牌。「不少家長眼於證書、證明,希望提升孩子的競爭力,報讀興趣班變得很功利。無疑,孩子年紀小,家長給他們嘗試不同的事物,以發掘興趣、潛能是無可厚非的。」不過,他認為待孩子長大後,家長須再考慮孩子的身心發展,才選擇適合孩子的興趣班。
一窩蜂學習十項八項興趣班,變成周身刀無張利,不如重質不重量,為孩子度身訂做一套個人興趣班。黃俊傑提醒家長,須明白孩子喜歡,才有學習動力。「每件事要做到outstanding,一定要花時間。周身刀無張利,倒不如集中學習一、兩項喜歡的活動,加以發揮。」甄詠蓓明白箇中因由,現年10歲女兒樂童(Jolie),小時候同樣經歷漁翁撒網式報讀興趣班,她表示女兒5歲時,大概知道她的興趣發展方向,現時Jolie跟藝術家林天行學習書法水墨畫,亦學溜冰和跆拳道,這三項興趣班都是她喜歡的活動。黃俊傑認為孩子選2至3項課外活動已經足夠,一項音樂、一項體育、一項由孩子自己揀選的,像她讀初小的女兒,主要學游泳、跳舞和小手工,亦有學琴,只是爸爸觀察到她不願意花時間練琴,認為逼也逼不來,故沒勉強她考升級試。「要她考到8級(鋼琴)是可以的,含泡眼淚就做到,有機會做到,但不代表做得好。這個世界,不一定要人人懂音樂。」
[size=-1]放大及觀看全部圖片(1張)
接受挫敗 投入過程更可貴
上興趣班本應是為了興趣、發掘自我。就如甄詠蓓亦時刻提醒自己,要重視小朋友的內在價值,例如同理心、想像力、與人溝通等長遠的生活技能。去年,女兒代表學校參加普通話比賽,雖然沒有得獎,但她反而鼓勵媽媽﹕「媽咪,不緊要,下次再努力。」女兒接受挫敗,投入參與過程,態度十分正確,甄詠蓓與女兒的經歷,正好提醒爸媽們:孩子上興趣班過程中的得遠勝結果。
文﹕顏燕雯、梁翠薇、顏紫燕
0
0
0
0
返回頂部
‹ 上一主題
|
下一主題
›
返回列表
瀏覽過的版塊
海外留學
徵保母車
升中派位
熱門主題
IB 適合那些小朋友?
49
最高瀏覽主題
華麗背後:企業律師的殘酷真相
2540
英國讀書城市
2433
深水埗區vs沙田區如何選擇
2380
國家重視運動專才
1741
KIS 校風和學術
1624
啟德補習社一問
532
GMT+8, 25-11-16 03:23, Processed in 0.212902 second(s), 5 queries , Redis On.
搜尋本版
討論區
用戶
修改頭像
個人資料
積分
用戶組
隱私篩選
密碼安全
退出
積分 0, 距離下一級還需 積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