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首曾蔭權在 07/08及 08/09年的《施政報告》中倡發展國際學校,政府於 09年 8月批地予三所本港現存國際學校擴建,包括 Kellett School、 Hong Kong Academy(香港學堂)及宣道會劉平齋紀念國際學校;屯門掃管笏用地則予哈羅公學設校。事隔兩年半,暫時只有哈羅香港國際學校已建好校舍外貌,另外三間學校仍在起步階段。
出任校長及副校長
哈羅香港國際學校網頁顯示,兩名幼稚園高層均來自英基學校協會,包括小學及幼稚園校長由 Jason Taylor出任,他曾任英基鰂魚涌小學副校長,哈羅小學及幼稚園副校長則由 Cordelia Cripps擔任, Cripps曾任教英基堅尼地小學。
哈羅由落戶至上月已接獲 2,000份入學查詢及申請,學校已於去年三月舉行首次遴選,現時已取錄 600多人入讀幼稚園至預科,約 450人等候遴選。至於另外三間學校,除了宣道會劉平齋紀念國際學校因渠務工程被拖延一年外,香港學堂已平整地盤, Kellett School則開始打樁,上述兩校指工程會如期完工。
立法會教育事務委員會今日討論本港國際學校的情況,哈羅、 Kellett School及 Hong Kong Academy共申請約 5.44億元免息貸款。張文光表示,政府應趁貸款予新校時加入條款限制,「香港不停咁起國際學校,但港人不停逼入去,係惡性循環;政府要限制新校最多收兩至三成港人,讓學額留給外國人或海外公司高層的子女,咁先解決到(國際學校)學額供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