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線時間
- 57 小時
- 最後登錄
- 13-6-17
- 國民生產力
- 321
- 附加生產力
- 20
- 貢獻生產力
- 0
- 註冊時間
- 07-10-2
- 閱讀權限
- 10
- 帖子
- 736
- 主題
- 281
- 精華
- 0
- 積分
- 1077
- UID
- 160248
 
|
(資料來源:7月7日星島日報)
憂將貨就價,寶貝吃不飽
通貨膨脹嚴重,學校飯盒供應商經營成本持續上漲,下學年學童飯盒價格勢將上調。但有學校的家長們對膳食供應商提出加價表示歡迎,因為家長們看到物價上升了很多,如果膳食供應商不加價,反而擔心食品質素會下降,擔心他們不知提供甚麼食物給學生食用。
有的學校家長更主動要求學校聯絡膳食供應商,在合約期仍未結束前,自願繳付五毫子的材料附加費。亦有的學校接受膳食供應商在不加價的情況下,將隔日供應的水果,改為每星期一次,以減低膳食供應商的經營成本。
現時大部分學校與膳食供應商簽訂一年至三年的服務合約,並按需要更新或重新簽訂合約。有的學校在簽訂新的合約時,除樂意接受加價外,亦會提出新要求,如要求供應商承諾提供額外飯菜,若小朋友覺得不夠飽,可以添加白飯和蔬菜,並特別要求供應商將飯後甜品轉為生果。
現時,膳食供應商會主動聯絡學校舉辦試食會,又多寄餐單到學校;若接到某區一所學校訂飯,便會設法爭取鄰近學校的定單,以減輕運輸成本。
不說不知,膳物供應商舉辦的試食會,出席的學校家長代表,由十多人至數十人不等。但曾有學校舉辦三百人的自助餐試食會,而成本開支全由膳食供應商負責,卻未能肯定是否中標,實在令人費解。
事實上,教育局要求膳食供應商提供「三低一高」的健康餐,但礙於學童大都不喜歡吃,無奈亦要同時提供能迎合學童口味的可口食品款式,以免學生向家長投訴午餐不好吃,以致學校更換膳食供應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