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線時間
- 57 小時
- 最後登錄
- 13-6-17
- 國民生產力
- 321
- 附加生產力
- 20
- 貢獻生產力
- 0
- 註冊時間
- 07-10-2
- 閱讀權限
- 10
- 帖子
- 736
- 主題
- 281
- 精華
- 0
- 積分
- 1077
- UID
- 160248
 
|
(10月8日經濟日報鄧靄霖《會笑的媽媽》專欄)
在母校聚會中重遇當年的愛心校長瑪莉修女,同學們都雀躍萬分,個個變回小粉絲,爭先與她合照。
「Sister記憶超勁,她剛才叫我的名字呀!」「對呀!她還記得我們當年演話劇的劇名呢!那是三十年前的事呀!」同學們都在回味當年修女們如何用心教導我們,例如唱歌學英文、圍著營火訴心事、玩自我認知的啟發遊戲...
嘉諾撒仁愛女修會在香港創辦的學校均本著仁愛之心,有教無類的宗旨。富裕的同學不會驕傲,貧困的同學不會自卑,互相共容,努力幫助身邊有需要的人。不要以為這種德育基礎已過時,仍有不少它師在逆境中默默堅持著。我們時常鬧笑,說母校與各姊妹學校的畢業生均擁有共同氣質,就是在現實社會裏不懂跟人競爭搶位置,只懂緊守崗位,默默地發光發熱,只有知音友才懂得欣賞呢!
嘉諾撒仁愛女修會的創辦人瑪大肋納嘉諾撒,本身是一位逆境自強的表表者。一七七四年,她誕生於意大利一個顯赫的貴族家庭。她年僅五歲時,侯爵父親意外身亡,兩年後,母親捨下子女改嫁他人,故他的童年甚為孤苦。三十歲那年,瑪大肋納離開了富貴府邸,走到最貧困那一區租用了小房舍,開始為貧苦大眾服務。當時拿破崙極為欣賞她的奉獻,就助了她一臂之力,嘉諾撒仁愛修會得以在一八○八年創會,至今剛好二百年。
該會修女在一八六○年初臨香江,從此熱心教育,扶貧濟世。嘉諾撒聖心書院在同年創立,聖方濟各書院則在一八六九年建成,一九○○年創辦馬瑪利書院,其後創辦的學校分別有灣嘉諾撒書院、聖家書院等。
今天,該會的教育與扶貧工作遍布全世界三十三個國家,三百四十七個社區,但修女的總人數是二千九百三十位!看來我們要更靜心聆聽神的召喚了!
(註:鄧靄霖女士的母校正是嘉諾撒聖方濟各書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