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集團
集團品牌
presslogic-logo
廣告查詢
工作機會
用戶登入
用戶名稱:
密      碼:
搜索
教育王國 討論區 備戰大學 升大勢更易學者憂質素跌中學畢業生減料長遠半數可讀大學 ...
發新帖
查看: 2594|回覆: 7
go

升大勢更易學者憂質素跌中學畢業生減料長遠半數可讀大學 [複製鏈接]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77505
1#
發表於 13-1-8 13:24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打印
本帖最後由 elbar 於 13-1-8 13:25 編輯

http://news.mingpao.com/20130108/gha1h.htm


本港目前每年有約7萬名中學畢業生,預料未來10年將持續下跌近三成至每年5萬多人,在大學學位不縮減的情下,至2021年,每兩名中學畢業生便有1人入讀大學,讀大學機會較現時3人爭1個學位高。有學者和人力資源顧問認為,若大學不做好把關,變相會令大學生質素下跌,長遠影響本港競爭力,呼籲政府應先盡快做好人力資源規劃,再決定是否再引入新移民、增加大學學額,令本港有足夠人才應付發展需要。

料2021年中學畢業生少2萬

去年首屆中學文憑試有7萬名學生應考,2.63萬人考獲「33222」(2科3分、3科2分)入讀大學最低要求,佔總考生人數37.6%,當中只有24,400個大學學額。受過去本港出生率持續下跌影響,未來10年中學畢業生人數將相應減少,估計至2021年中學畢業生人數會減至5萬人,跌幅達28%。

不過,受2006年至去年間大量雙非孕婦來港產子,預料這批雙非嬰兒將有部分人留港讀書升學,故2024年至2030年本港中學畢業生人數將短暫回升。但今年起港府「截龍」禁止本地私家醫院接收雙非孕婦,預料2031年起,本港中學畢業生將回歸平均每年5萬多人。

目前本港每年各類型大學學位供應有2.44萬個,2016年將增至2.64萬個,目標於2015年有33%學童能進入大學,修讀資助或自資學位課程。

人口下跌下,中學生升讀大學機會大增。按數字推算,最快至2021年,只有5萬名中學生競爭2.64萬個大學學位,即每兩名中學畢業生中就有一人可升大學,有學者憂慮屆時學生入讀大學將比現在更容易,所需成績或會相應下調,變相令大學生質素下跌。

香港大學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教授葉兆輝指出,受人口下跌影響,未來本港大學生入學成績或比現在差,大學生質素會否下跌視乎大學能否做好把關。他續稱,香港正轉型為知識型社會,對高質素人才需求增加,長遠本港每年或需更多人讀大學,才能配合經濟發展。

促大學做好把關

不過,中原人力資源顧問董事總經理周綺萍說,將來更易入讀大學,學生質素必然下降,「相對以前的精英制度,現時大學生普及的現象已經睇到質素下降,從畢業生的英文水平、待人處事技巧已可見差異。」

她表示,人口下降而大學學額不變,即原本能力未達標的學生入讀機會增加,學生質素自然下降,估計日後僱主需花時間招聘,才能請到最好的學生,期望大學做好質素監管及保持學術水平。





   2    0    0    0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77505
2#
發表於 13-1-8 13:26 |只看該作者
台灣大學生過盛 經濟未轉型致錯配

http://news.mingpao.com/20130108/gha2.htm


教育學院署理副校長莫家豪正研究中港台三地大學畢業生就業情,他指台灣情與香港相似,當地大學學額膨脹,其間卻沒有顧及經濟轉型需要,結果出現人力嚴重錯配問題,建議本港可參考歐美地區推出「專業學位」,另需因應本港需要培訓相應人才,確保人才供應充足,以及解決畢業生就業問題。

莫家豪表示,現時台灣大學生供過於求,基本上所有中學畢業生均可升大學。不過,當地經濟無法轉型,服務業、科研等工種沒有相應增加,導致大學生供求有落差,大部分大學生平均月入只有約6000港元,需靠父母照顧,甚至有大學生認為攻讀與本港專教院相似的技專出路比讀大學佳。

倡參考歐洲設「專業學位」

莫指出,本港現時亦面對同類問題,即人口下跌、經濟轉型兩大難題,加上社會需求與學校訓練的人才有落差,導致資源錯配。他建議本港可考慮參考歐洲國家開設「專業學位」,資歷與現時學士相同,但課程內容以專業技能為主。另外,港府可繼續發展六大產業,同時做好人力規劃,於大專學界開設相關課程,配合本港未來發展之餘,亦可確保畢業生就業。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77505
3#
發表於 13-1-8 13:26 |只看該作者
副學士:自資畢業生不比八大差

http://news.mingpao.com/20130108/gha3.htm


香港大學附屬學院文學副學士二年級生池卓龍預計今年6月畢業,正計劃申請銜接升讀文化或創意媒體相關學位課程。他認為,自資課程的畢業生不比8間資助大學差,即使日後升讀銜接自資學位課程,仍有信心畢業後定必找到工作,亦不排除踏入職場後再攻讀碩士,提升競爭力。

池卓龍2010年參加末代會考,由於他不希望參加高考,故選擇報讀港大附屬學院的副學士先修,並於兩年前升讀文學副學士,主修文化研究。

池表示,過去3年一直過「朝九晚十」的校園生活,每日用大量時間讀書、做功課,故認為自資課程畢業生質素不一定比八大畢業生差,主要問題在於校譽。他舉例,即使日後只能報讀自資銜接學位課程,仍有信心與八大畢業生競爭,至少可覓得一份月入8000至9000元的工作,自己未來則希望獲大機構聘用,月入3萬元。

盼政府增銜接學位

他認為,政府增加自資課程確可令更多人有機會升讀大學,但政府需檢討副學士的課程內容,亦需增加銜接學位供應,讓副學位畢業生有更多升學機會。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77505
4#
發表於 13-1-9 13:13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elbar 於 13-1-9 13:13 編輯

7萬工無人做 大學生盼「賣知識」 低技術行業人手荒

http://news.mingpao.com/20130109/gma1.htm


本港勞動市場有近7萬份工無人做,同時又有3.8萬青年無工做,年輕勞動力未能充分發揮。現役「失業大軍」之一、城大翻譯系畢業半年的Marco認為,作為大學生是「賣知識而非賣身」,不願輕易加入無助提升自己或沒前景的工作。除了大學生,副學位畢業生也不願「紓尊降貴」從事低技術行業,學者指出,本港最缺乏技術勞動者,人口政策應為此檢討。

3.8萬青年失業

據統計處資料,本港去年第三季(9月)15歲至24歲青年失業率為11.6%,即有3.8萬青年失業,遠高於整體失業率的3.5%;同期就業空缺有6.9萬個,而八大空缺最多的行業中,多為低技術行業,尤以飲食業人手荒最嚴重(見表)。

職位空缺不少,但大學畢業生未必願意做這些工作。去年7月於城大翻譯學系畢業的Marco,過去半年曾短暫任職咖啡店店員,餘下時間都是無業。他直言,由升讀大學至今,間中從事兼職翻譯工作,月入理想時可達逾萬元,反觀不少朋友畢業後從事薪水不高但「困身」的工作,生活大部分時間被佔據,不希望自己成為商業社會中的「小螺絲」,「做得不開心又被老闆壓榨」。

「有興趣不怕工時長」

Marco求職時有兩大目標:一為興趣,一為人工。他解釋:「有興趣及發展機會的,工時長或辛苦都不怕,若工作無意義就要人工高,用來忘卻辛苦。」他過去半年唯一工作經驗,便是月薪9000元、每周工作6天的咖啡店店員,工作包括洗碗碟及清潔樓面,因他對咖啡有興趣,故不覺辛苦,但入職後發現不如期望,未必可提升知識、逐步晉升為咖啡師,上工兩星期多便辭職。

目前正做兼職的Marco希望最終投身公務員。對於擁高學歷但未有完全發揮勞動力,他認為眼下職場環境與上一輩「肯捱就有出路」不同,他說,作為大學畢業生,更希望「工作是賣知識,而不是『賣身』,甚至賣掉人生」。

除了大學生不願「賣身」,僱主亦認為副學位畢業生「不願捱」。為學校提供資訊科技支援的環速集團,近年錄用不少副學位畢業生,其中於離島區有4個駐校支援崗位,月薪較市區崗位高出三至四成,但一直乏人問津,幸有來港工作的內地生願擔任;集團高層說,這類心態無助年輕人充分發揮勞動力(見另稿)。

雷鼎鳴:應改善副學位錯配

科大經濟學系主任雷鼎鳴認為,人口政策當務之急要提升人口質素,除了要配合知識型經濟培訓人才,更要改善副學位帶來的錯配,目前技術勞動階層最缺人,如飛機工程,應就此研究。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77505
5#
發表於 13-1-9 13:13 |只看該作者
僱主:副學士予人「次中次」感覺

http://news.mingpao.com/20130109/gma2.htm


據教育局及教資會資料,本港近10年的副學士及文憑畢業生比例增長逾一倍,但同期學位畢業生只增長近六成。有僱主認為副學位畢業生多屬成績中下,難免予人「次中次」感覺,認為招聘時要額外測試分出良莠。有人力資源顧問表示,人才荒行業多為辛苦工種,難吸引畢業生入行,但這些行業以高薪兼職方式解決人手問題,反易吸引嚮往彈性及自由工作的新一代。

為本港200多所中、小學提供駐校資訊科技支援的環速集團,超過八成員工應徵時持有副學位資歷。集團項目總監陸宗賢表示,以副學位畢業學歷求職的青年人,多數屬成績中下游、未達銜接學額要求者,對僱主而言難免有「次中次」感覺。

課程質素參差 招聘需額外測試

陸宗賢說,本港近年湧現大量新院校及課程,難了解其內容及質素,其集團聘請高級文憑畢業生時,曾特別查問該畢業生課程所學內容,亦額外準備較淺易的考卷筆試。集團業務拓展總監胡啟騫解釋,不同院校的副學位課程廣度、深度不一,難單憑成績單優劣分高下,故自行設計合適、公平評核準則。

人力顧問:副學士不願屈就

中原人力資源顧問董事總經理周綺萍表示,飲食業、零售業等人手短缺的行業,對學歷要求相對較低,但普遍工時較長,或需要多勞動,期望自己能有更好出路的副學位畢業生,往往不願屈就,令兩者出現「錯配」,副學位生畢業後未必可填補行業空缺,即使行業提供專業的職業培訓課程,亦未必能吸引畢業生入行。

打散工畢業生趨增

但周綺萍認為,遇上人才荒的行業不會單靠加薪吸人才,或會改以兼職及合約形式請人,此舉反符合部分找不到理想工作的副學位畢業生要求,故近年亦見打散工的畢業生趨增。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77505
6#
發表於 13-1-9 13:13 |只看該作者
英日青年失業嚴重 港現「飛特族」現象

http://news.mingpao.com/20130109/gma3.htm


「尼特族」(NEET,not in employment, education or training)一詞最早源於英國,意指不在學亦不在職的青年,這些青年學歷未必太低,當中亦有大學生,但面對失業問題,往往失敗後放棄再找工作,工作意欲低。

freeters指兼職自由工作者

據了解,現時英國18歲至24歲青年中,有五分之一沒有工作,倫敦更有12萬名16歲至24歲的「尼特族」,平均每4名年輕人中就有1人失業,是30年來最高紀錄。

在日本,「飛特族」(freeters,意指兼職及自由工作者)的人口比例自1982年至2002年間,由1.9%增至7.4%。2002年時,日本有250萬名「飛特族」及50萬名「尼特族」,佔15至34歲人口近一成。

中原人力資源顧問董事總經理周綺萍認為,香港情較類近「飛特族」,現象未及日本、英國兩地嚴重。

Rank: 5Rank: 5


4747
7#
發表於 13-1-9 17:39 |只看該作者
Unemployment for U graduates is really serious in advanced countries!!  Even they are employed, the salary will just drop more and more!!


17374
8#
發表於 13-1-11 10:31 |只看該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 上一主題|下一主題
返回列表
發新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