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報道)(星島日報報道)本地院校每年均吸納不少資優生入讀,科技大學理學院今學年取錄年僅十四歲的港產數理資優生吳鎧希。曾獲多個數學奧林匹克競賽獎的他,入學後的學術成績平均積點達近滿分,惟他坦言不愛被冠以資優生之名。另外,科大今年九月開辦的資優課程,將開放予全港中學推薦學生參加。
年僅十四歲的港產數理資優生吳鎧希,今學年入讀科大理學院一年級。於新加坡國際學校(香港)完成小學課程的他,小三時雖獲新加坡政府評定為同齡最優秀的百分之一學生,惟因國際生身分,未能於本港入讀資優課程,之後往新加坡修讀暑期資優課程,並完成當地高中的中六級數學課程,今年經非聯招入讀科大。
入學半年的他坦言,「課程與中學的學習模式不同,要自由選課程、上課時間長達三小時,凡事要自行決定,很考驗獨立性。」自小沉醉數學的他,曾奪多個數學競賽獎項,包括一○年亞太區數學奧林匹克競賽金獎。
惟他直言,不喜愛被稱為資優生,認為自己曾經付出努力才獲現今成果,「每次課後都會操練數理題,對於不擅長的人類學,我會多花時間溫習。」上學期他的學術成績平均積點便達近滿分的「四」。
另一名獲理學院取錄的物理資優生林顥達,年僅十六歲,曾獲多個國際物理奧林匹克獎。他慶幸,父母容許他專注於做自己喜歡的事,令他得以深造物理知識,期望日後事物理理論研究。
該院副院長吳大琪指出,以往資優生因心智未成熟難適應大學生活的例子屢見不鮮,因此現時資優生入讀前,均須通過大學提供的學術及個性評估。
另外,科大一一年開辦的全港首個中學/大學雙修課程先導計畫,過往兩年吸引八十四所中學,逾七百二十名資優生參與。身兼資優教育發展中心總監的吳大琪指,課程今年九月將公開予全港中學參與,設四個不同程度課程,包括今年新增的銜接課程,供欲入讀第一階段大學預備課程的學生入讀,並為家境清貧的學生設五成及九成學費減免資助。
他指,入讀學生由中學校長推薦及科大甄選,「學生校內成績須屬中上,擅長及熱衷於某領域知識,獲取錄生可選修數學、物理、化學及生物範疇的課程。」
他表示,過往約八名中三至中五學生升讀第三階段的大學高階課程,「他們修讀現代物理、多變量微積分等,課程難度相等於四年制的二年級。」
http://hk.news.yahoo.com/%E7%A7%91%E5%A4%A7%E8%B3%87%E5%84%AA%E8%AA%B2%E7%A8%8B%E6%93%B4%E8%87%B3%E5%85%A8%E6%B8%AF%E4%B8%AD%E5%AD%B8%E7%94%9F-220933426.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