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集團
集團品牌
presslogic-logo
廣告查詢
工作機會
用戶登入
用戶名稱:
密      碼:
搜索
教育王國 討論區 備戰大學 考生自報院校 家長勿陪面試
發新帖
查看: 3281|回覆: 4
go

考生自報院校 家長勿陪面試 [複製鏈接]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77505
1#
發表於 13-7-14 13:42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打印
http://the-sun.on.cc/cnt/news/20130714/00407_020.html






約七百名家長及應屆考生參加學友社昨日文憑試放榜講座。

中學文憑試明日放榜,考生即使成績未達大學聯招門檻,絕非走投無路。學友社建議考生了解聯招以外的升學選擇,包括自資院校的學士、副學士及高級文憑課程的收生要求及學費等,萬一「失手」也有兩手準備。報讀自資院校大多需要面試,專家提醒不宜出現「怪獸家長」陪讀陪考,面試前考生要先準備,例如報讀設計課程就要述及崇拜哪位設計師,小組討論時要有立場且與考官有眼神接觸。





周同學已搜集副學士課程資料為放榜做好兩手準備,旁為周媽媽。






部分聯招以外全日制本地學士課程資料


學友社昨舉行文憑試放榜講座,約七百名家長及同學參加。該社學生輔導中心副總幹事吳寶城指出,「考生唔好因唔係名牌大學就卻步」,去年透過大學聯招入讀大學學位考生,只佔總數約兩成,四成升讀自資學士、副學士及高級文憑課程,其餘是毅進或基礎文憑等。自資大專課程五花八門,考生宜登入政府網頁,查明課程的資歷架構,並注意院校對留位費的退款條件,免臨場大失預算。

學友社比較多間自資院校的學士課程,學費由每年四萬二千多元到十一萬多元不等,以東華學院醫療科學學士課程最為昂貴。

留意時事  先組織才發言

不少考生放榜日或要「撲學位」,職業訓練局專業教育顧問梁任城說,面試表現非常重要,考生需事先有準備,例如報讀設計課程學生,「講吓鍾意邊個設計師」,小組討論「唔使做第一個講,但唔講嘢一定唔得」,鼓勵考生有立場及與考官有眼神接觸。

另一名嘉賓樹仁大學新聞與傳播系助理教授梁啟業說,考生應留意時事,表述立場前先組織好,切忌「為講而講、語無倫次」。梁特別提醒家長,「最多送仔女去街口」,不應出席子女面試,否則會予考官甚壞印象。偕母親出席講座的應屆文憑試考生周同學說,最理想是升讀本地大學的社會科學學士課程,但預計放榜成績「麻麻」,已搜集副學士及職訓局課程資料及準備面試,周母笑言,「聽完講座知道學校面試時唔可以坐喺囝囝隔籬。」

輔導熱線  接逾600求助

此外,學友社提醒考生在聯招改選時,須注意各院校的計分方法及每科計分比重,「放大自己的強項」,不應盲目比較去年數據。學友社設放榜輔導熱線2503 3399,即日起至本月十九日及八月六日至十三日、早上十時至晚上十時,為文憑試考生、家長及老師提供升學資訊及情緒輔導等,今明兩天通宵服務,該熱線由本月十一日開始運作至今,接獲六百一十個求助個案。

   0    0    0    0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77505
2#
發表於 13-7-14 13:43 |只看該作者
副學位過剩 院校招生「包搵工」

http://the-sun.on.cc/cnt/news/20130714/00407_022.html


「雙軌年」過後,中學畢業生人數今年降回七萬一千人,但自資課程學額不減反加,恐令副學位氾濫。參考去年比率,估計今年約五萬考生考獲五科2級最低副學位入讀資格,扣除升讀學士課程的考生,將有逾萬個副學位剩餘學額。院校為求收生,除推出學費折扣外,有院校更安排老師協助畢業生「搵工」的「一條龍」服務。有升學專家擔心學額供過於求會製造將貨就價,包括聘請廉價老師、安排類近課程的學生一同上課。

中學文憑試今年有七萬一千多名日校考生,按去年六成九擁有副學位資格推算,今年有四萬九千名考生亦擁該資格,扣除一萬五千個大學資助學額及七千一百個自資學士學額,餘下二萬七千名合資格考生未有「着落」。教育局資料顯示今年政府資助連同自資副學位學額有三萬九千五百個,較去年「雙軌年」仍要多出二千個,即今年料會有約一萬二千五百個剩餘副學位學額。

新學年始開辦副學位課程的培正專業書院校長岑錦康說收生有一定困難,但院校不時與資訊科技、創意媒體等業界合作,可為學生提供暑期實習機會,校內老師亦與企業聯繫,協助畢業生搵工。

理工大學學生輔導網絡主任崔日雄擔心收生不足令課程貨不對辦,吸引力弱的院校一旦嚴重收生困難,甚至有結業的危機,課程認受性將受影響。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77505
3#
發表於 13-7-14 13:45 |只看該作者
末代會考生淪改制犧牲品

http://the-sun.on.cc/cnt/news/20130714/00410_097.html


末代會考生無書讀?中學文憑試放榜在即,各個為考試失手同學而設的毅進課程已準備招生。但有末代會考生,由去年報讀毅進課程至今,多次遭拒。原來新舊學制轉換,連帶毅進課程的入讀條件亦改為中六畢業生或年滿二十一歲人士,末代中五會考生再加上年齡不足的學生則全數被拒門外。教育界人士直斥,政府教育政策荒謬,令部分學生成為被遺忘的一群。





過去會考放榜後,撲學位失敗的考生,便要選擇毅進、青見等其他出路。






一○年的會考,阿琪未能達致五科合格。






制度死板
阿紅(中五學生):學校關於升學嘅資訊唔足夠,個教育制度好死板,好想好似外國個制度咁!






阿茵(中四學生):將來想讀工商管理,希望會有多啲學位!我覺得教育制度朝令夕改,分數係一切,老師教嘅都係好針對考試。


「毅進唔收,讀其他文憑又唔夠分,冇學校收,惟有等到二十一歲再報名。」一臉稚氣的阿琪(化名)剛滿二十歲,是一○年末代會考生。只得三科合格的她當時選讀酒店管理課程,半年後因對課程無興趣而輟學,在一間社福機構任職活動助理至今。

原本準備一邊工作一邊尋找人生方向的阿琪,因表現良好獲上司推薦升職,卻因學歷不足而落空。去年三月,她先後向三間大專院校報讀毅進課程,均遭職員拒絕。「對方一知冇中六,又唔夠二十一歲,連申請表都唔肯收。」

報讀資格需跟教局


原來三三四新學制實施後,原以中五畢業生為收生目標的毅進課程亦一併改革,改為只收取中六畢業生,或須以年滿二十一歲的成人身份報讀。阿琪慨嘆,有關計劃根本沒有銜接課程予舊學制而年齡不足的畢業生。「好多人都唔係一畢業就知道自己想做乜嘢,冇理由一年唔讀(書),就完全冇得讀。」雖然無奈,但她只能繼續等待。

像阿琪一樣的末代會考中五生原來為數不少,有網民貼文埋怨指,轉制後令他們減少出路。「舊制課程冇晒,新制課程我哋又冇資格讀,真係頭痛,我覺得自己變咗舊制棄嬰。」這位去年才十九歲的網民更指,寧願返工儲兩年錢,待年滿二十一歲才報讀毅進文憑。

為了解報名實況,記者佯裝學生向多間開辦毅進文憑課程的院校查詢報讀細節,發現其中四間院校均拒收未達二十一歲的舊制中五畢業生,只有一間院校接受申請。香港浸會大學持續進修學院一名職員表示,課程入讀資格並非學校自訂,需跟從教育局規定,而學院其他文憑課程完成後的資歷亦不等同毅進文憑。

教育政策被轟短視

記者再向另一間專上院校了解,對方指會考未能五科合格的學生,不能修讀其高級文憑或副學位,但可選讀遙距課程,惟要修畢其文憑學位,最便宜也要五萬五千多元,較現時約三萬一千至三萬三千元的毅進文憑課程昂貴得多,且失去了「等同香港中學文憑試(DSE)五科合格」的優勢。

一批年輕的舊制學生被新學制拒於門外,香港成人及持續教育協會副會長張民炳直斥政府教育政策短視,無視年輕人未能即時決定去向,令舊制學生淪為被遺忘的一群。他建議,在新舊學制交替期間延長開辦舊毅進課程,讓舊制學生多一個選擇。

「明顯反映新舊制課程轉換考慮得唔夠周詳!」教育界立法會議員葉建源指這群希望繼續進修的年輕人,不應因學制改變而喪失原有發展機會,他會盡快與局方商討解決問題,研究可否為舊制中五生增加額外的報讀條件,令他們可符合毅進文憑的報讀要求。

教育局發言人回覆指,為配合新學制推行,部分專上院校特地在兩年過渡期內,為持有中學會考學歷的人士,開辦高級文憑或副學士課程。然而,這些課程的資歷,並不等同毅進計劃提供的DSE五科第二級成績資歷,亦即畢業生將不合資格報考警員、合約文員等政府工。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77505
4#
發表於 13-7-14 13:47 |只看該作者
天無絕人之路 可報職訓局公大

http://the-sun.on.cc/cnt/news/20130714/00410_098.html






阿琪曾報讀三間院校的毅進課程,均遭拒絕。

○○年推出的毅進計劃課程,原意為舊學制下的中五畢業生提供進修機會,但已於一二年度學年結束後停辦,更改為中六畢業生而設的毅進文憑課程。有教育界人士建議,這批在學制改革中「被遺忘」的年輕人,可報讀職業訓練局、香港公開大學等課程,「唔好輕言放棄!」

年滿17歲即可

根據教育局網頁,毅進文憑課程目標為協助學員掌握一般技能和常識,修畢後相當於中學文憑試五科第二級程度,除獲政府及私人機構承認,也可銜接修讀副學士、高級文憑等課程,跟毅進計劃課程大致相同。

學友社學生輔導中心副總幹事吳寶城指,阿琪或其他類似經歷的年輕人,可報讀職訓局提供的中專教育文憑課程。而任何人士只要年滿十七歲,即可報讀香港公開大學,「收生條件因課程而異,不過都鼓勵同學嘗試吓。」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77505
5#
發表於 13-7-14 13:48 |只看該作者
學位僧多粥少 考生壓力爆煲(太一叮)

http://the-sun.on.cc/cnt/news/20130714/00416_001.html


「求學唔係求分數」呢句口號,簡直係最大嘅黑色幽默。對應屆中學文憑試考生嚟講,一分之差足以影響前途及命運,唔求分數又求乜嘢吖?






第二屆中學文憑試聽日放榜,唔使講梗係有人歡喜有人愁,魚躍龍門嘅固然開心,名落孫山嘅必定失落,年年如此。不過今年情況比較特別,一定係開心嘅少,失落嘅多,事關今屆考生超過八萬人,比舊年多一萬,但大學學位仍然只有大約二萬個,考生至少要取得五科共二十一分至可以獲派學位,僧多粥少,門檻更高,你話唔愁就假。

呢,有團體調查發現,文憑試被七成半受訪考生視為「洪水猛獸」,應屆考生平均壓力指數高達六點七分,隨時爆煲。資助學位嚴重不足,好多文憑試考生估計自己入大學嘅機會凍過水,近日紛紛搶報自資院校課程「買保險」,導致今年自資課程報讀數目比去年增加七千個,相當墟冚。

其實,資助學位僧多粥少早就唔係新聞。社會對高等教育需求不斷增加,符合入讀大學資格嘅考生亦連年上升,但大學學位嘅增長似有若無,根本滿足唔到需求,學生唔爭崩頭至奇喇。

係人都知,港府財力雄厚,完全有能力增加資助學位,弊在前朝曾蔭權政府好高騖遠,該做嘅唔做,唔該做嘅就亂嚟,大搞所謂「教育產業」,將教育當生意,將學生當搖錢樹,卒之咪搞出呢個亂七八糟嘅局面囉。

講起香港教育亂象,真係一匹布咁長。嗱,入唔到大學嘅學生,修讀副學士課程本來係一條出路,可惜當局規劃不善,監管不力,副學士課程良莠不齊,長期存在認受性低、學費貴、銜接學位不足等問題。唔少學生畢業後即陷入升學無路、負債纍纍、就業困難嘅處境,唔怪得副學士被譏為「掘頭進士」。

淪為教育亂象犧牲品嘅,仲有報讀毅進課程嘅同學。由於新舊學制轉換,當局將毅進課程入讀條件改為中六畢業生或年滿二十一歲人士,搞到末代中五考生同年齡唔夠嘅同學,統統被拒諸門外,求學無路,你話係咪靠害吖。

教育政策七國咁亂,誤人子弟,現屆政府承諾提升教育水平、擴大及改善大專教育、增加大學學位等,講就好聽嘞,但到依家乜都冇做到,到頭來隨時又係齋噏當秘笈嘅咋,叮!
‹ 上一主題|下一主題
返回列表
發新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