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線時間
- 312 小時
- 最後登錄
- 25-9-12
- 國民生產力
- 3640
- 附加生產力
- 46057
- 貢獻生產力
- 0
- 註冊時間
- 07-11-25
- 閱讀權限
- 10
- 帖子
- 27808
- 主題
- 12607
- 精華
- 0
- 積分
- 77505
- UID
- 168291
   
|
在芸芸新高中學制的選修科目中,「企業、會計與財務概論」的課程內容爭議最大。不少任教老師認為,實行新高中學制後,企會財科的內容太廣太深,雖然已經實施一定的刪減措施,但課時仍不足以應付課堂的學與教,同時還伴隨大量學生退修此課程等問題的出現,不禁令該科任教老師覺得非常吃力。
企會財科,作為選修科目中為數不多與商業相關的學科之一,自推出以來,退修榜的人數一直名列前茅,無疑值得當局為此科進行檢討。但坊間將關於改革企會財科的討論升溫成為爭論,並且日趨白熱化,如此狀況其實絲毫不利於企會財科的改革。將一個個別科目的教育議題擴大至一個社會議題,不但無助於討論改革的細節,反而會使整個討論的焦點僅集中在拆科與否。這樣爭論,對學生學習、老師教學甚至課程改革,都沒有正面的幫助。
爭論於學生而言
對於一眾已經選修的學生,他們可能對現在企會財科的學習及考試感到迷茫,對社會上各界為此科的爭議亦感到無奈。長期的爭論,根本無助於他們應付現時過深過長的課程及解決學習上的困難。相反,永無休止的討論只會使更多學生對企會財科灰心,選擇退修,甚至使新一屆升上高中的學生對此科產生抗拒心理,令原本可能是新高中熱門選修科的企會財科選修人數大大減少,嚴重影響日後香港培養商科人才。
爭論於老師而言
同樣,任教的老師們亦不會因為坊間對企會財科的爭論而減少現時教學上的壓力。目前,他們依然面對課時不足、課程指引及考評範圍不清晰的問題,更遑論如何藉企會財科幫助學生升學。無論日後企會財科改革的定案是拆或否,老師們仍然要面對學科調整後的適應問題。故此,爭論實屬多餘之舉。
爭論於課改而言
至於課程的改革,單純討論「拆與不拆」根本無助解決課程本身的複雜性及日後發展的問題。因為學科本身的質量會影響到老師及學生的學與教。
拖延式的討論甚至爭論只會使企會財科一直陷於困局,為學科添上陰影。即使日後企會財科作出如何好的改革,亦需要老師及學生花費長時間去恢復對此科的信心。
因此,筆者建議當局及前線員工不要魯莽地將此事訴諸於公眾,相反應該要協調雙方盡快為此作出一個深入有效的討論,同時教育局應作出全面諮詢及檢討,最後前線教師亦應該配合上述的諮詢工作。在雙方達成共識之時,推出一個合理的方案,並迅速實行,使這個困擾老師及學生的學科問題盡快解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