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集團
集團品牌
presslogic-logo
廣告查詢
工作機會
用戶登入
用戶名稱:
密      碼:
搜索
教育王國 討論區 備戰大學 中中聯會倡中文科範文佔12分
發新帖
查看: 1035|回覆: 3
go

中中聯會倡中文科範文佔12分 [複製鏈接]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77505
1#
發表於 14-3-5 09:16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打印

中 中 聯 會 建 議 範 文 佔 分 增 至 卷 一 的 五 成 分 數 , 圖 為 聯 會 主 席 譚 日 旭 ( 右 ) 及 執 委 招 祥 麒 。

  (星島日報報道)新高中檢討首批中、長期建議將於今年中出爐,尤以中文科重設文言範文最備受矚目。香港中文中學聯會早前在教育局以問卷諮詢學界後進行調查,受訪的四十五所會員學校中,六成四認為範文考評只佔卷一閱讀三成分數太少,三成六對掌握考評模式仍欠方向。中中聯會建議,範文應最少增至佔卷一的五成分數,即佔全科十二分,並每五年轉換部分範文,避免擬題重複。

  教育局早前在諮詢問卷中披露十七篇範文「候選」名單,包括《出師表》及《六國論》等多篇舊制會考範文,亦有舊學制中國文學科指定篇章《逍遙遊》等,建議佔卷一閱讀三成分數,即佔全科約七分,最快在一五學年的中四推行。中中聯會於一月中訪問四十五所會員學校,當中六成四指範文考評分數太少,三成六對掌握考評模式欠方向。

  中中聯會建議,範文應增至佔卷一閱讀至少五成分數,換言之,日後卷三聆聽及卷五綜合能力合併後,閱讀佔全科兩成四分數,範文則應至少佔全科十二分﹔又提出每五年更換一次範文,以免擬題重複,令學生死記硬背。身兼培僑中學校長的聯會執委招祥麒坦言,分數太少將引起「倒流效應」,學生反會放棄學習文言文,「讀了或有五、六分,不讀亦或有一、兩分,分別不大。」

  被問到調高範文佔分會否走回頭路,令「天書」湧現,招祥麒坦言這視乎擬題方式,「舊制會考設範文的流弊在於擬題令人可估中,導致『天書』湧現。」他坦言,考核方式可要求學生以範文為基礎,與其他課外篇章比較,「叻的學生有更多空間發揮,稍遜的學生亦有一定把握。」他希望當局日後多辦講座,邀請中文科專家向教師分享範文教學。

  另外,中文科將於一六年起,合併卷三聆聽及卷五綜合能力,要求考生由以往撰寫五百字文章,增至八百字,香港考試及評核局早前亦已發出樣本試卷,調查顯示增加字數反令五成一學校的學生表現略遜,招祥麒坦言字數要求或會太多,建議當局繼續提供模擬試卷,助考生適應;又質疑當局以「第二語言」方式考核中文科,建議長遠取消聆聽及口試,「以教英文方式教中文,很奇怪。現時學生只懂機械地熟習考試模式,少了學習背後的文化意念。


   0    0    1    0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77505
2#
發表於 14-3-5 09:16 |只看該作者
中國文學「少修少補」 內容仍廣

  (星島日報報道)中國文學科與中文科同期進行中、長期檢討的諮詢,並於上月底完成,當中中國文學科提出更換內容較深或篇幅太長的七篇指定篇章。中中聯會認為修訂只屬少刪少改,坦言範圍太多,嚇怕學生;與舊制相比,會員中學修讀該科的學生愈趨減少,有學校更不再開設該科。

  教育局提出更換中國文學科七篇內容較深或篇幅太長的指定篇章,例如韓愈的《進學解》改為其另一作品《張中丞傳後》,孟子的《齊桓晉文之事章》則節選等,最快一五學年在中四推行。中中聯會認為修訂只屬少刪少改,執委招祥麒坦言,雖然篇章程度普遍適中,介乎舊學制會考及高級程度會考之間,但內容太廣,「由先秦讀到現代的作者,會嚇怕學生。」

  中國文學科近年減至僅二、三千人選修,成為「夕陽科目」,身兼浸信會永隆中學校長的中中聯會主席譚日旭透露,該校亦不再開辦中國文學科,「學生普遍只選修兩科,唯有割愛(中國文學科)。」身兼培僑中學校長的招祥麒坦言,今屆文憑試只有十名考生選修中國文學科;認為指定篇章不能太深奧,否則弄巧反拙。


Rank: 5Rank: 5


1340
3#
發表於 14-3-5 14:42 |只看該作者
佔分多,最後又係背書叻既女仔有優勢
佔分少,放太多時間去讀,又好似好無謂

呢個真係左右做人難

Rank: 6Rank: 6


6657
4#
發表於 14-3-14 20:26 |只看該作者
elbar 發表於 14-3-5 09:16
中 中 聯 會 建 議 範 文 佔 分 增 至 卷 一 的 五 成 分 數 , 圖 為 聯 會 主 席 譚 日 旭 ( 右 ) 及  ...
另外,中文科將於一六年起,合併卷三聆聽及卷五綜合能力,要求考生由以往撰寫五百字文章,增至八百字,香港考試及評核局早前亦已發出樣本試卷,調查顯示增加字數反令五成一學校的學生表現略遜,招祥麒坦言字數要求或會太多,建議當局繼續提供模擬試卷,助考生適應;又質疑當局以「第二語言」方式考核中文科,建議長遠取消聆聽及口試,「以教英文方式教中文,很奇怪。現時學生只懂機械地熟習考試模式,少了學習背後的文化意念。


好贊成,因為而家口試的小組討論佔分太多了,成18%,因為小組講求組員的互動性,容易造成不公,好多補習社又教人搶發言權,結果變成壟斷發言,搞到較被動的學生好吃虧,而且口試,未能充分反映學生的語文能力
‹ 上一主題|下一主題
返回列表
發新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