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線時間
- 312 小時
- 最後登錄
- 25-9-12
- 國民生產力
- 3639
- 附加生產力
- 46057
- 貢獻生產力
- 0
- 註冊時間
- 07-11-25
- 閱讀權限
- 10
- 帖子
- 27808
- 主題
- 12607
- 精華
- 0
- 積分
- 77504
- UID
- 168291
   
|

【晴報專訊】古語有云:「慈母多敗兒」,現今也有慈父縱壞女。有港媽不滿丈夫對女兒「照顧周到」,由雞翼拆骨,到刷牙換衫都幫忙,擔心女兒失去自理能力。社工指,常見家長因管教子女問題而起爭拗,建議多溝通免令情況惡化。
有港媽在討論區發帖,斥丈夫管教方式令她頭痛。該帖文指:「個女今年快5歲,一向主張要培養她獨立,但老公會幫女兒刷埋牙,着衫褲鞋襪,食雞翼也幫女兒拆肉。女兒對着我就好多嘢識自己做,對住爸爸就乜都不懂,垃圾都遞給爸爸掉,又特別扭計。」事主擔心長此下去,女兒會被縱壞成為「港童」。
明愛小學學生輔導服務督導主任馮慶球指,夫妻因管教子女方式起衝突的個案常見:「例如做功課、睇電視及玩手機次數都是衝突位,曾有爸爸覺得孩子有兩日假期,功課不用即日完成,但太太指摘今日事應今日了,結果令孩子無所適從。」
管教分歧 多因溝通不足
他又指,管教分歧多源於夫妻未妥善溝通,建議家長即使不滿伴侶的管教方式,亦不應在孩子面前爭執:「最好私下講,免伴侶在子女面前喪失權威。過去有個案是孩子因父母常有分歧,感到難適應,誘發精神病。」
協基會兒童及青少年家庭服務隊隊長何紹基稱,相類個案常見,但問題多源於父親在管教子女時「缺席」:「即使爸爸縱壞女兒,亦顯示他有心參與管教。」何解釋,若伴侶平日非子女的主要照顧者,因缺乏與其他家長交流和比較,較難察覺其管教手法有問題:「父親或以為自己的子女年紀還小,不知道同齡孩子已可自行處理很多事,母親應作提點,客觀說明孩子的自理能力應達甚麼程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