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線時間
- 248 小時
- 最後登錄
- 24-4-29
- 國民生產力
- 34
- 附加生產力
- 5522
- 貢獻生產力
- 0
- 註冊時間
- 03-12-16
- 閱讀權限
- 10
- 帖子
- 2550
- 主題
- 90
- 精華
- 0
- 積分
- 8106
- UID
- 17207
 
|
一所學校最重要我覺得是學生和家長. 知識----補習社都做到. 但學校是學生的生活環境, 小朋友建立第一道友誼的園圃. 家長聚集力量的地方.
每所學校的家長群不同. 曾跟前黃校長談話. 她眼中, 在彩虹村的家長和搬遷後的家長要求是完全不同的.
彩虹村已是7-8年前的事, 所以不談了.
如果讀這篇的是在揀學校, 你要看看了:
基華本身是基督教學校, 自行有20分肯放棄循道, 沙呂那些名校的, 通常是希望有一所校風不錯而成績中上的學校. 家長通常比較易相處, 不屬於"格鬥"型.
至於統一派位, 縱然有一定數目的基督徒選甲一乙一, 但始終乙二是佔大多數. 選乙二, 多是基督徒, 或真住在九龍塘附近. 若我住九龍塘, 我也不會到新舊華德那麼遠(比較近九龍城), 當然九官另計. 所以, 這一批家長, 多是真住附近. 他們不選宣小九小, 可能已預備將來小朋友出國, 在香港多學點中文就是了.
其實, 以往最多的家長, 是五湖四海叩門的家長. 以往統一派住後, 有"格鬥"型的家長就選擇私小. 留下學位給其他區的小朋友叩門. (不過今年似乎沒有太多位留空). 其他區的家長, 通常沒有41網的那麼"格鬥"(否則一早就搬了或借了地址入名校網), 但對小朋友的管教也嚴謹.
______________
總而言之, 基華家長多是基督徒, 不算太"格鬥", 但對小朋友的教育還是很緊.
如果你是一個愛"格鬥", 比較喜愛宣小那麼高調, 九龍塘官小那麼"機會留給有準備的人", 你未必欣賞基華的家長不愛"格鬥"的性格. 事實上, 學校在41的競爭很大, 要鬥得很烈, 所以家長在學校這年的改變(變得更進取)不是太適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