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入
用戶名稱:
密      碼:
搜索
教育王國 討論區 小學雜談 可恥的校長
發新帖
查看: 8487|回覆: 3
go

可恥的校長 [複製鏈接]

Rank: 2


34
1#
發表於 05-11-25 00:15 |顯示全部帖子

可恥的校長


報章報道:

身兼小一派位委員會主席的張志鴻指出,現行分配學位制度有缺陷,令直資學校受優待。官津學校都接受政府資助,按規定必須收取政府派讀的學生,包括兄姊在校而申請入讀的學生,也包括有特殊學習需要的學生(例如過度活躍、學習障礙以至自閉症等)。

張志鴻批評,直資學校同樣接受政府資助(按入讀學生人數而給予相應撥款),卻可以不收兄妹在校而申請入讀的學生,「記者先生,請你去問問直資學校有沒有收取特殊學習需要的學生?」對於直資學校比官津學校早一步面試學生,兄姊在校生也非必收,身兼聖公會小學校長會主席的李少鶴也點頭同意,此舉不合理。

經 小 一 自 行 派 位 而 獲 派 首 個 志 願 的 學 生 , 今 年 較 去 年 減 少 了 六 百 六 十 人 。 有 校 長 坦 言 有 家 長 認 為 派 位 制 度 靠 運 氣 , 寧 願 選 讀 直 資 及 私 立 學 校 , 把 子 女 的 命 運 操 控 在 自 己 的 手 中 。 津 小 議 會 主 席 、 油 麻 地 天 主 教 小 學 校 長 蔡 楷 俊 說 , 部 份 津 貼 學 校 的 學 生 來 源 轉 投 直 資 或 私 校 , 將 令 津 校 構 成 「 結 校 危 機 」 。

蔡 楷 俊 說 , 是 次 首 輪 的 小 一 派 位 , 約 有 半 數 學 生 獲 派 第 一 志 願 的 學 校 , 但 人 數 較 去 年 略 為 減 少 。 他 坦 言 有 家 長 認 為 該 制 度 對 首 名 出 生 子 女 的 報 名 造 成 不 公 平 , 部 份 家 長 更 寧 選 讀 直 資 或 私 校 , 放 棄 小 一 自 行 派 位 ; 而 該 校 今 年 放 榜 前 也 接 獲 教 育 統 籌 局 通 知 , 有 五 名 學 生 已 放 棄 入 讀 該 校 , 轉 投 直 資 學 校 的 「 懷 抱 」 , 該 校 以 往 多 年 均 未 曾 出 現 這 種 情 況 。



--------------------------------------------------------------------------------


對這些教育界人士的說話,感到可恥及非常的心痛,對我們的未來教育前路上,仍有不少只抱名譽,求飯碗的教育界職工, 感到非常的担憂。

一位地區名校的校長,雖然已不奢望他是抱着[有教無類]的精神,但也不是公開鞭撻自己的學生的弟妹。他們只願教一些質素較好的學生,視特殊學習需要的學生為包袱(六月小三系統評估試的高缺席率,這個校長亦高調回應),要除之而後快(唔知有傳聞,常有學生離校,常有學生插班,是否真的),難怪成績突出;原來一切都並非為教育,只視學生為棋子,只是為自己的名聲、自己的飯碗去工作,上電視,見報紙。而被廹收自己學生的弟妹,有些特殊問題(其實是這幾年才開始注視這歴來已存在的問題),就大大聲質疑派位制度,眼紅直資的收生政策,而並不聯合津校議會的津校,一起去解決及協助有特殊問題的學生。

在這裡的留言,見到不少坐唔定的學生(可能是活躍症),子女學習較慢的學生(可能是有障碍);不少BK家長,都建議他們選擇一些新教育理念的學校,因為少默書,少抄寫,少功課。令小朋友可以較少壓力下,一樣可以學習到,因此一些直資亦會收一些津校不願收的所謂特殊學生。

而這所學校每年的小一,每班多收幾隻棋子,這十多位學生就足以令一間小學收不到23位而被殺,難得他仍可以公開抱怨直資搶去津小的學生。自己其實亦是去扼殺其他較弱勢學校的兇手,各家長請清楚認識有關自稱教育界人士背後的面目,如何可以教導自己的子女。


因此我對鮮魚行小學的校長深表敬意,起碼他對教育的熱誠及付出,有教無類的精神,更令到我深感這幾所名校校長的說話感到可恥。

   

Rank: 2


34
2#
發表於 05-11-25 13:31 |顯示全部帖子

Re: 可恥的校長

MoneyWong 寫道:
各位,

我想你們有所誤會了, 我有侄女在其中一間學校就讀, 該校校長不是你們所說的那樣, 該校的確投放了不少資源在需要特殊教育學生身上, 這引起不少其他家長的不滿, 但校長還是強調小朋友全是可教之材, 學校會全心全意教導每一位學生. 而該校全體教職員也都做到. 不象一些直資學校的校長和老師, 他們專收一些他們以為優秀的小朋友來教.而且還擺出不可一世的樣子. 所以這兩所學校直到今時今日都是非常受家長歡迎.

在此, 請問為什麼直資學校受了政府資助而可以不收一些有問題的學生? 為什麼收了哥哥姐姐而不收有問題的弟弟妹妹?
如果這二位校長可恥. 那麼, 那些直資校長不可恥嗎?
其實, 這些都是受政府的教育政策所連累, 不是個人的問題, 請各位看事客觀一些吧.


如果不是有關的家長回應,不知就裡,以為只是該位校長為飯碗,無乜愛心,原來背後是有一班其他不滿的家長,才是最主要角式。

但是作為教育界人士,不單沒有教育那班只問成績,不懂尊重別人的家長,反而更公開的擺一些需要多點支援,多點愛心的學生上檯,還說人家的不是。校長+家長,一擔擔,更令人懷疑這一所學校、家長所教導的學生是品格素質是如何,未來的教育更令人擔憂。

而且正如cow所說,不少直資(不是傳統轉的) ,收了不少需要多點支援,多點愛心的學生。傳聞有社工推介需融合教育的學生去一所新理念直資小學,傳到那所學校的學生多是特殊教育的。

Rank: 2


34
3#
發表於 05-11-25 21:00 |顯示全部帖子

Re: 可恥的校長

對不起,相信每間學校都會有融合教育的學生;亦好相信很多學校都會很用心去教導他們。不過,在報紙上高調的踩自己的學生,還要話人地直資小學,令人感到他是否是一個教育者,是為自己,還是以學生為本。最慘就是自己是賊還喊捉賊,置其他津校利益不顧,納多十多個學生,壯大自己;請問有關家長,澄清一下,他們的小一是幾多人一班?每年的流失的學生,是被勸告還是有好的路數而離開。

現時每間學校都要好似商業機構,要做推廣工作,藉以招生,是無可厚非。不過始終是教育工作,不能全盤的用商業機構的模式,股東利益為先,要利潤最大化。

銷路平凡的商品要踢走,只賣最多人買的。其實受歡迎的商品,放在任何一間公司去賣,都會有銷路;但如何將有瑕疵的商品,改造成有銷路的商品,才是一位成功領導人要走的路。

所以有教育熱誠,肯為我們的子女付出,肯為教育投入,對自己的學生,一個也不能少,這才是值得人尊敬的教育界同工;相反的只為一己的飯碗,只懂眼紅他人,自己又不夠膽去承擔轉直資,我們應該加以唾罵。

:tongue:

Rank: 2


34
4#
發表於 05-11-28 20:03 |顯示全部帖子

Re: 可恥的校長

這個題目講了四天,各方家長提出不少意見,亦是時候作出總結。

在” 避派位有家長寧選直資” ,Judy姐只提出”點解自己唔轉直資” ,我就提出兩點與各家長分享。

[身兼小一派位委員會主席的張志鴻指出,現行分配學位制度有缺陷,令直資學校受優待。官津學校都接受政府資助,按規定必須收取政府派讀的學生,包括兄姊在校而申請入讀的學生,也包括有特殊學習需要的學生(例如過度活躍、學習障礙以至自閉症等)。
張志鴻批評,直資學校同樣接受政府資助(按入讀學生人數而給予相應撥款),卻可以不收兄妹在校而申請入讀的學生,「記者先生,請你去問問直資學校有沒有收取特殊學習需要的學生?」對於直資學校比官津學校早一步面試學生,兄姊在校生也非必收,身兼聖公會小學校長會主席的李少鶴也點頭同意,此舉不合理。]

提出他們只願教一些質素較好的學生,視特殊學習需要的學生為包袱,好似要除之而後快。


[蔡 楷 俊 說 , 是 次 首 輪 的 小 一 派 位 , 約 有 半 數 學 生 獲 派 第 一 志 願 的 學 校 , 但 人 數 較 去 年 略 為 減 少 。 他 坦 言 有 家 長 認 為 該 制 度 對 首 名 出 生 子 女 的 報 名 造 成 不 公 平 , 部 份 家 長 更 寧 選 讀 直 資 或 私 校 , 放 棄 小 一 自 行 派 位 ; 而 該 校 今 年 放 榜 前 也 接 獲 教 育 統 籌 局 通 知 , 有 五 名 學 生 已 放 棄 入 讀 該 校 , 轉 投 直 資 學 校 的 「 懷 抱 」 , 該 校 以 往 多 年 均 未 曾 出 現 這 種 情 況 。]
提出他們本身每班小一學生多收數人,這十多位學生就足以令一間較弱勢幼子小學收不到23位而被殺。但是他們是賊還喊捉賊,置其他津校利益不顧。

綜觀各家長的回應,有關學校的家長所講的事實,只是說出每間學校的基本教育工作,但在字裏行間,看出他們對需有特殊學生,亦覺得是包袱。

此外亦有家長扯得太遠,還講到罪在教改、教統局,其實不需尋出原因,因為教改不是只在那兩三間學校。

就因為不認識那些學校,恐怕大家誤解每年都有不少家長想入的地區名校,就開這個題目讓大家討論一下,然後就有待各位家長用自己的判斷去認識事實背後。

此外我不需要吃葡萄,而且現在才知道葡萄不是酸的,是苦的,甚至乎壞了。.

最後,祝願每位家長可以
‹ 上一主題|下一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