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入
用戶名稱:
密      碼:
搜索
教育王國 討論區 教育講場 直資學校與私立學校之討論(前為: 李國章歡迎保良局全面 ...
樓主: 立人
go

直資學校與私立學校之討論(前為: 李國章歡迎保良局全面轉直資 -----立人問,立人說) [複製鏈接]

Rank: 7Rank: 7Rank: 7


11251
61#
發表於 04-5-31 08:45 |顯示全部帖子

Re: 李國章歡迎保良局全面轉直資 -----立人問,立人說

stccmc,

"你和jackiesau 係咪有啲誤解? 各自說話?"

你心水清,我清楚Jackieau在說甚麽,想說甚麽。我只是借題發揮,胡址一番而己。

Rank: 7Rank: 7Rank: 7


11251
62#
發表於 04-5-31 12:01 |顯示全部帖子

Re: 李國章歡迎保良局全面轉直資 -----立人問,立人說

Jackieau,

"自己才疏學淺,只道出自己一些意見,希望可以互相討論一下教育費用問題。"

如没記錯,"自己才疏學淺"這樣的句子出自閣下最少有二次,令我想起了成龍,成龍雖拿了博士銜,但他的口頭禅是:"我讀書少"。記得中四時,因分科之關係,一些中三的同學讀文科去了。這些人,大部分有以下之口頭禅:"我數學很差的啊",然後,面有得色,好像數學差就表示其他都勁的樣子。成龍的"我讀書少"的潛台詞就是:"但我知道做人道理,我正直"或"所以不太明白做人道理,請見諒",即是咪都他講晒,是一百搭句。

閣下的"自己才疏學淺"想表達甚麽呢?

"一直尊重 閣下學識及觀點,但好似一些偽民主人士在議會上任意漫罵,實在深表遺憾。"

不知這算不算漫罵。你好像因為我說你"無腦"而動怒吧?如果我像你一樣,在没有任何證據下,寫着:"只道閣下只是才疏學淺,却原來是無腦之人",你罵我漫罵也不遲。其實,你只要能反駁了我,"無腦"的我,不是你。

"據我所知,直資學校是只根據學生人數,逐個人頭計每月計算來收取津貼。"

這是人人皆知的事,不然,怎叫直資。辦得不好之直資,自然少人入讀。好的,其門如市。這是市場經濟,市場講供求,如果你明白此點,我們根本上没有分歧,你也不必問"免費良方"。

"再者新教育理念的學校並非大部份官津校的傳統教學,需要師生比例較小的,因此並非煮同一味菜。"

我們在講直資或學卷制。直資可以是新理念或舊理念,總之,辦得好的就受歡迎,阿董數碼港之理念不好麽?那家學校没有理念,家長所要的,是他們認為好的。

市場之運作,一般比公營更能節省資源,提高效率(這點之前我,YK,和很多文章都有說明)。既是這樣,直資只要收到足够之學生,所得之資源己很好用,基本不需另外收費。但要强調一下,在市場經濟下,直資收不收费,收多少,全是市場决定,和成本的関係不大。就如令郎的學校和其他直資之收費有些不同一樣。

"津貼學校是用學校班數用決定每年的津貼,只要每班人數超逾符合規定便可以,甚至乎維修也可以入公數,起觀光升降機都聽過。"

這也是人人皆知之事,不然,要直資來幹甚麽,要學卷制來幹甚麽。

Rank: 7Rank: 7Rank: 7


11251
63#
發表於 04-5-31 13:03 |顯示全部帖子

Re: 李國章歡迎保良局全面轉直資 -----立人問,立人說

toystory,

你提到的四個問题很有趣,EdT 認為直資可解1,3,我認為己很好了。2,4,我認為有一點帮助。雖說父母一般只重視名校,但選私校、直資的父母,意味着他們尊重市場經濟,尊重市場,我覺得比擁护大窝飯,以壓力團體之方式迫政府给他們厚薪來得有道德。而這又不正是好之家教麽?

我有幾個教師朋友,他們都同意直資之意念,他們的子女不是名校就是私校。但要他們學校轉,他們就怕怕。其實,很多教師對直資都不太了解,例如每個學生津貼多少?轉职後之安排等等。希望多一點這方面之資料。

EdT,

我認為我們不宜將直資和政府起校舍的私校稱為優質直資或優質私校。因為優不優質,需實踐才可知道。

Rank: 7Rank: 7Rank: 7


11251
64#
發表於 04-6-1 09:49 |顯示全部帖子

Re: 李國章歡迎保良局全面轉直資 -----立人問,立人說

stccmc,

有一個蘇東波和佛印之故事,本來想說給JackieAu聽,不知你有没有聽過:

佛印是一禪師,蘇東波也熱衷於参禪,他們是好朋友。一日,東波作了一首禪詩,送到對江之佛印那里,內容大概是甚麽心如明鏡,纹風不動之類。佛印看後,寫上"放屁",送了回去。蘇東波怒氣冲冲去找佛印算賬時,只見佛印己冲好茶在等他了。佛印取笑蘇東波,怎麽"一屁過江來",可見其甚麽心如明鏡之類,不是禪,只是口頭禪。

對於网上之言,罵得人,自然會被人罵。我不會太介意。可以回應就回應,不然,就任由他罵,保証罵不回口。講真,大家之言論都在展覽,就由得他展覽去吧!

人和其他動物不同的地方,就是人有理性。我們講邏緝,就是我們的理性能判断是非。為甚麽要辯論,因為有道理的一定勝。當然有人比較蠢,不怕,慢漫教,通過辯論,令越來越多人明白道理,懂得思考。

毛澤東名句:"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共勉之。

最後,謝谢你了。

Rank: 7Rank: 7Rank: 7


11251
65#
發表於 04-6-2 12:54 |顯示全部帖子

Re: 李國章歡迎保良局全面轉直資 -----立人問,立人說

YK提到馬列主義,讓我感慨良多,我曾經想不明白,如甚麽在西歐完成資本論之馬克思,對西歐之影响是如此之輕微,而却對中國人造成如此大的毒害呢?後來懂了一些:

1.中國人没有民主基礎,一生盼望明王聖主打救。
2.中國人不求甚解,個個是差不多先生。
3.没有邏緝和分析能力。看看法輪功在中國的發展,可知一二。
4.不求眼界之擴張,只求比圍內之人優勝。别的不說,說默書測驗吧!小學階段,准備默書測驗的确可固知識,但80多分己不錯了,但很多人却要100分才滿意,本來花一小時准備己很好,其他可做其他事,但很多人即非4,5小時準备不可,以至一生之中,除了教科書,就是練習題。

正如YK所說,熱爱市場之人,基本不會盼望明主降世。希望政府英明領導的人,你向他推介學卷制,他會很驚,就好像小朋友在路上丢失了一樣。

我們先分析學卷制之理論基礎吧:

人一出生就有理性,透過理性來分辦是非。當我們做對了,我們會開心,因理性判為對。若我們做錯了,我們會不開心,因為這有違良知。相信没有正常之人,做了有違良知之事,會開心的。而人生在世,每分每秒,我們都在追求愉快之感覺。就以購物為例吧,一定是那件東西令你覺得超值,你才會買,這樣,你オ開心。如果那件東西又貴又没需要,你不會買,買了,你也不開心,因為此違反了你的理性。

有選择權開心,還是没有選择權開心呢?當然是有择權開心。

在自由市場下辦學校,家長會選那些呢?當然是令他們滿意的。滿意是甚麽:又平又靚、物超所值、最少是不好中之最好。為了迎合家長,學校怎能不使出渾身解數呢?又,每個人之愛好各有不同,為了迎合不同之愛好者,自然各出其謀,令其學校更有特色。

以下一段抄自YK以前所貼:"....For those who believe that consumer satisfaction is the best measure of school quality—just as it is the best measure of other products—vouchers are a clear success.(I like this message very much).


學卷制提出後,在美國也波折重重,它被控有違美國憲法,以至每一個試行之州都要打官司。在香港,也有很多疑點,這包括了囝囝爸的窮孩子選择權問題,EdT之選校安排問題。囝囝爸的問題辯論久了,我相信還是說服不了他,他不争辯,就放在一旁吧,EdT之選校安排問題,我認為是小問題,一定有方法解法的。現在有以下問題:

“學校冇哂資助祇靠收學費會點, 冇資助唔需要聽政府指示.” (即政府lost control)
“政府不能制定教育長遠政策以應未來社會要求, 對社會人力制定, 穩定及政治上都造成極大危險.” (即政府不能制訂政策)
“學校冇穩定資助好似做生意咁, 今年唔知明年事, 教會辦學首先會引退, 要由商人接手以牟利方式辦學”(即無人敢辦學,只有由商人接手)

不知各位有何意見呢 ?

Rank: 7Rank: 7Rank: 7


11251
66#
發表於 04-6-2 14:09 |顯示全部帖子

Re: 李國章歡迎保良局全面轉直資 -----立人問,立人說

EdT 寫道:
Judy由MyFirstPlant引發提出的問題很難答啊。好像應由曾司長來答,答案不值十億元也值五億。說笑而已,不要打面。真的要深入想想才行。   


EdT,

MyFirstPlant提出之問題很易答啫,我反而不明白他為甚麽會提出之問題?

Rank: 7Rank: 7Rank: 7


11251
67#
發表於 04-6-2 14:37 |顯示全部帖子

Re: 李國章歡迎保良局全面轉直資 -----立人問,立人說

"如果直資是好",直資有甚麽不好,講來聽下。

"為何教統局不下令全港官津行直資的教學理念, 政府所有資助不變, 學校更可以自由收不收學費, 咁咪有好多資源給學生."

教统局的而且确在鼓勵學校轉直資,只是受到教師們的重重阻攔而己。

别說直資,政府提出之one-line budget也受到很大的阻力,特别是代表教協之張文光。one-line budget是甚麽?比如甲校教职員30人連營運需ニ千萬。政府就直接將2千萬给學校,讓學校自已運用。此計剗不影響己在職員工,即以前30000元一月,以後學校也應在one-line budget中給他30000元一月。

Rank: 7Rank: 7Rank: 7


11251
68#
發表於 04-6-3 09:12 |顯示全部帖子

Re: 李國章歡迎保良局全面轉直資 -----立人問,立人說

stccmc,

越來越欣賞你,终於有人提出"九年免費教育"之問題(應是九年强制免費教育)。在家上學也不用交學費(不是免費),但在香港,在家上學是違法的。

在這場辯論中,我想"competition CAN 改善教育質素"是必勝的,幾個反對這個論點之人,很明顯地反映其思路混亂,水准低下。

我花了很多筆墨,在说明"直資可以免費"。這在理論上行得通,但畢竟不能証明(像數學一樣証明)。所以,如果教協是有點水準的話,最好是仿效美國之同工,告上法庭。你看看教協和一些教師以前反對直資的文章,真是丢架。令人感嘆!

Rank: 7Rank: 7Rank: 7


11251
69#
發表於 04-6-3 12:25 |顯示全部帖子

Re: 李國章歡迎保良局全面轉直資 -----立人問,立人說

看看以下网頁,你會明白甚麽叫人身攻擊。其中有些是教師,你會眼界大開。

http://www.hkedcity.net/parent/parentclub/forum/read.phtml?forum_id=9¤t_page=1&i=675801&t=675801

Rank: 7Rank: 7Rank: 7


11251
70#
發表於 04-6-3 17:28 |顯示全部帖子

Re: 李國章歡迎保良局全面轉直資 -----立人問,立人說

YK,

記得以前我說你井底之蛙嗎?現在你該明白我的意思了。

說到對這些人人身攻擊,唉,冇興趣。我曾說過,人生在世,每做一事,都是為了快樂。在那里呆了一會,出來時多數心事重重,也别說在那里發表意見了。

Rank: 7Rank: 7Rank: 7


11251
71#
發表於 04-6-4 12:51 |顯示全部帖子

Re: 李國章歡迎保良局全面轉直資 -----立人問,立人說

"你說競爭可使消費者得益是對的. 不過不是對經營者能益, 我說的是經營者的成本, 不是消費者的消費"成本", 所以不會是雙嬴."

"競爭可使消費者得益是對的",即家長得益,對嗎?

"不過不是對經營者能益, 我說的是經營者的成本, 不是消費者的消費"成本", 所以不會是雙嬴."

香港開埠以來,經營者那個不用在市場上競争的,為甚麽會越來越富有,這完全是競争的結果。

教師又如何?競争淘弱留強,沒有良心兼廢柴的會被淘汰,留下好的。符合資主義能者勤者多得,留下的不是更好麽。不是雙嬴麽。留下好的,令學生水準更高,出來社會,和世界競争,好的人才,自然有好的收入。人們有好的收入,庫房才有多點税收。有多點税收,教育オ有多點經費。教育有多點經費,教師之薪金不是水漲船高麽?

真不明白有些人的自我形象总是那麽低下,总以被淘汰者自居。总是認為一轉直資,自己將會被淘汰。

真不明白有些人的自我形象总是那麽低下,总是想着現時自已的高薪,是搶來的,是偷來的。不是嗎?不然,為甚麽一轉直資,同一份工,在市場經济下,你的工資一定會少了呢?

Rank: 7Rank: 7Rank: 7


11251
72#
發表於 04-7-14 14:22 |顯示全部帖子

Re: 李國章歡迎保良局全面轉直資 -----立人問,立人說

自 由 美 國 勝 福 利 歐 洲 日期 : 2004年07月14日

--------------------------------------------------------------------------------
曹 長 青

伊 拉 克 戰 爭 , 導 致 美 國 和 歐 洲 發 生 分 歧 , 大 西 洋 兩 岸 出 現 鴻 溝 , 迄 今 也 沒 完 全 修 復 。 但 最 近 發 表 的 一 份 經 濟 學 報 告 揭 示 , 美 國 和 歐 洲 國 家 的 經 濟 鴻 溝 更 深 , 無 論 是 「 人 均 國 民 生 產 總 值 」 ( GDP ) , 還 是 生 活 品 質 , 美 國 都 遠 超 歐 洲 國 家 。  



     
     
      

這 份 題 為 《 歐 洲 和 美 國 對 比 》 的 報 告 , 是 由 「 瑞 典 貿 易 研 究 所 」 ( SRIT ) 總 裁 伯 格 斯 特 龍 ( Fredrik Bergstrom ) 和 該 所 前 首 席 經 濟 師 吉 迪 哈 戈 ( Robert Gideha ) 研 究 撰 寫 , 近 日 由 瑞 典 智 庫 Timbro 發 表 。
報 告 說 , 如 果 歐 盟 十 五 國 的 GDP 是 一 百 點 的 話 , 那 麼 美 國 五 十 州 的 平 均 水 平 則 高 達 一 百 三 十 九 。 美 國 排 名 第 一 的 是 首 都 華 盛 頓 , GDP 高 達 四 百 四 十 , 其 次 是 特 拉 維 州 , 一 百 九 十 九 點 , 然 後 是 康 州 , 一 百 九 十 點 。 歐 洲 唯 一 超 過 美 國 五 十 州 平 均 水 平 的 盧 森 堡 是 一 百 九 十 四 點 , 除 此 之 外 , 只 有 比 利 時 ( 一 ○ 七 ) 和 法 國 ( 一 ○ 五 ) 超 過 歐 洲 平 均 水 平 , 剩 下 的 都 低 於 一 百 。 歐 洲 兩 大 國 意 大 利 和 德 國 , 才 各 自 是 一 百 點 , 和 美 國 普 通 的 兩 個 州 蒙 坦 那 州 和 阿 肯 色 州 ( 都 是 九 十 九 點 ) 幾 乎 一 樣 。
據 這 份 報 告 , 二 ○ ○ ○ 年 , 美 國 GDP 高 於 歐 洲 平 均 值 三 成 二 ! 而 且 過 去 三 年 來 , 這 個 差 距 並 沒 有 縮 小 。 若 美 國 經 濟 現 在 「 凍 結 」 不 再 變 化 , 而 歐 洲 經 濟 一 直 成 長 , 也 要 十 多 年 後 才 趕 上 美 國 現 在 的 水 平 。 只 有 歐 洲 實 行 市 場 經 濟 最 充 份 、 稅 率 最 底 的 愛 爾 蘭 ( 個 人 所 得 稅 百 分 之 十 二 點 五 , 更 是 單 一 稅 率 ) , 明 年 才 會 趕 上 美 國 ; 德 國 和 西 班 牙 要 十 年 後 ; 意 大 利 、 瑞 典 和 葡 萄 牙 三 國 要 十 八 年 後 , 而 這 是 指 美 國 經 濟 不 動 , 等 歐 洲 趕 上 來 預 估 的 。


美 國 和 歐 洲 的 窮 富 差 別 , 還 體 現 在 平 均 每 個 美 國 人 比 歐 洲 人 每 年 多 出 九 千 七 百 美 元 的 收 入 。 報 告 說 , 「 在 可 見 的 將 來 , 絕 大 多 數 歐 洲 人 根 本 不 會 趕 上 美 國 人 的 生 活 水 平 。 」
美 國 的 富 有 , 還 體 現 在 窮 人 數 量 在 大 幅 降 低 。 五 九 年 , 美 國 有 百 分 之 二 十 二 的 窮 人 , 現 在 降 至 百 分 之 十 二 。 九 九 年 , 四 分 一 美 國 家 庭 被 定 義 為 「 低 收 入 」 , 標 準 是 年 收 入 低 於 二 萬 五 千 美 元 。 如 果 歐 洲 的 典 型 福 利 國 家 瑞 典 按 這 個 標 準 計 算 , 那 麼 瑞 典 四 成 人 口 都 是 「 窮 人 」 。
另 外 , 美 國 的 「 窮 人 」 和 歐 洲 還 有 不 同 , 據 美 國 人 口 普 查 局 去 年 的 報 告 , 百 分 之 十 二 的 「 窮 人 」 中 , 四 成 六 已 買 了 房 子 ; 七 成 三 擁 有 小 汽 車 或 卡 車 , 其 中 近 三 分 一 有 兩 部 或 以 上 ; 六 成 五 有 洗 衣 機 , 七 成 六 有 空 調 , 這 在 歐 洲 被 視 為 奢 侈 品 。
是 甚 麼 原 因 導 致 美 國 和 歐 洲 的 經 濟 水 平 和 生 活 品 質 有 這 麼 大 的 差 距 ? 從 剛 去 世 的 美 國 前 總 統 列 根 所 代 表 的 政 策 和 理 念 , 可 以 找 到 部 份 答 案 :
一 是 美 國 實 行 了 列 根 式 的 減 稅 、 限 制 國 營 成 份 , 削 減 福 利 , 充 份 自 由 市 場 化 的 經 濟 政 策 。 九 九 年 時 , 歐 洲 國 家 的 國 民 生 產 總 值 的 四 成 來 自 稅 收 , 法 國 的 稅 收 已 佔 一 半 以 上 , 而 美 國 低 於 三 成 。 法 國 的 國 營 成 份 佔 百 分 之 二 十 四 , 而 美 國 低 於 百 分 之 十 五 。 因 此 報 告 說 , 「 歐 洲 經 濟 之 所 以 落 後 美 國 , 主 要 由 於 公 共 部 份 不 斷 擴 大 , 結 果 成 為 福 利 國 家 。 」


另 一 原 因 是 多 數 美 國 人 具 有 列 根 式 的 積 極 、 向 上 、 樂 觀 、 奮 鬥 的 精 神 , 更 重 視 依 靠 個 人 努 力 的 內 在 力 量 來 獲 得 成 功 , 而 不 是 依 賴 外 部 環 境 。 六 月 十 三 日 《 紐 約 時 報 》 在 「 為 甚 麼 美 國 人 總 是 樂 觀 」 報 道 中 說 , 美 國 人 堅 信 自 我 潛 能 的 作 用 超 過 外 部 力 量 。 「 即 使 美 國 的 窮 人 也 相 信 他 們 是 富 翁 , 只 不 過 機 會 還 沒 到 來 。 」 據 ○ 二 年 的 民 調 , 經 過 科 技 股 票 大 縮 水 和 九 一 一 的 雙 重 打 擊 後 , 仍 有 八 成 一 的 美 國 大 學 生 說 , 他 們 將 比 父 輩 更 富 有 , 五 成 九 說 他 們 會 成 為 百 萬 富 翁 。
該 年 度 另 一 項 對 全 球 四 十 四 個 國 家 、 三 萬 八 千 人 的 民 調 顯 示 , 在 被 問 到 個 人 成 功 主 要 靠 自 我 奮 鬥 還 是 外 部 條 件 時 , 美 國 在 四 十 四 國  排 名 第 一 , 六 成 五 美 國 人 認 為 靠 自 我 奮 鬥 , 是 內 在 力 量 。 這 個 數 字 是 德 國 、 意 大 利 的 一 倍 , 是 中 國 的 一 點 五 倍 , 是 佛 教 社 會 和 穆 斯 林 社 會 的 印 度 和 巴 基 斯 坦 及 土 耳 其 的 三 倍 , 是 孟 加 拉 國 的 十 倍 !
德 國 和 意 大 利 , 各 有 六 成 五 人 認 為 個 人 成 功 要 靠 外 在 力 量 , 中 國 是 六 成 , 顯 示 中 國 的 個 人 奮 鬥 意 識 , 過 去 這 些 年 有 相 當 的 提 高 。 土 耳 其 最 糟 糕 , 相 信 外 在 力 量 的 佔 八 成 以 上 。
正 是 列 根 總 統 所 代 表 並 實 踐 的 小 政 府 , 大 社 會 、 減 稅 、 充 份 市 場 經 濟 的 自 由 政 策 , 和 堅 定 基 督 信 仰 、 自 我 奮 鬥 、 樂 觀 主 義 、 昂 揚 上 向 的 精 神 力 量 , 使 美 國 成 為 列 根 所 說 的 , 是 「 山 頂 那 閃 亮 的 城 市 」 , 「 美 國 的 前 面 永 遠 是 太 陽 升 起 的 早 晨 」 , 充 滿 希 望 , 充 滿 信 心 !  

Rank: 7Rank: 7Rank: 7


11251
73#
發表於 04-7-16 08:38 |顯示全部帖子

Re: 李國章歡迎保良局全面轉直資 -----立人問,立人說

學 券 制 還 主 權 於 民
日期 : 2004年07月16日

--------------------------------------------------------------------------------
袁 大 明  



香 港 最 近 推 行 「 校 本 條 例 」 , 各 界 產 生 極 大 迴 響 。 社 會 反 應 如 此 激 烈 , 是 因 為 教 育 的 官 僚 制 度 , 再 一 次 侵 犯 辦 學 者 的 自 主 權 。 香 港 教 育 政 策 一 直 採 用 由 上 而 下 壓 的 行 政 主 導 政 策 , 卻 不 是 由 基 層 的 家 長 及 教 育 工 作 者 產 生 。
香 港 現 時 的 教 育 並 非 真 正 免 費 , 只 是 將 你 我 所 納 的 稅 集 合 再 分 配 , 但 政 府 提 供 的 所 謂 「 九 年 免 費 教 育 」 , 令 我 們 以 為 所 享 受 的 教 育 屬 免 費 。 西 方 有 句 諺 語 : 「 誰 付 錢 , 誰 有 權 點 唱 。 」 所 以 我 們 便 不 敢 有 太 多 主 意 。 但 如 果 我 們 明 白 教 育 所 用 的 錢 都 是 自 己 的 , 家 長 參 與 學 童 的 教 育 選 擇 便 會 更 加 積 極 。
現 時 政 府 教 育 資 源 的 分 配 等 同 「 二 奶 」 制 度 , 辦 學 者 處 處 要 迎 合 政 府 的 教 育 認 識 水 平 , 有 錢 時 就 獲 分 配 多 些 , 無 錢 時 就 削 減 津 貼 ; 學 生 不 足 要 關 閉 學 校 , 辦 學 理 念 要 符 合 教 育 官 僚 的 心 意 , 不 敢 有 過 於 突 出 的 方 法 。 而 現 時 所 有 辦 學 的 教 育 從 業 員 全 部 是 受 人 養 活 的 「 二 奶 」 , 很 難 對 教 育 問 題 作 出 真 正 改 革 , 很 少 人 「 膽 敢 咬 餵 他 的 人 的 手 」 。


教 育 的 目 的 是 培 育 社 會 需 要 的 人 才 , 尤 其 是 技 術 人 才 。 但 社 會 是 由 不 同 類 型 、 多 元 化 的 人 組 成 , 教 育 的 真 正 目 的 是 培 育 多 元 化 的 人 , 令 各 人 發 揮 本 身 獨 特 的 潛 能 , 符 合 社 會 各 方 面 的 需 要 。
而 目 前 香 港 的 教 育 制 度 卻 愈 來 愈 走 向 單 元 化 , 各 學 校 、 大 專 院 校 都 大 同 小 異 地 提 供 類 似 手 法 , 培 訓 學 術 性 人 才 。 但 是 , 須 知 學 術 性 教 育 只 適 合 大 約 三 成 學 童 。 教 育 往 往 被 視 作 力 爭 上 游 的 工 具 , 窮 人 只 好 希 望 藉  教 育 而 脫 離 困 境 。
事 實 上 , 教 育 成 就 往 往 與 家 庭 財 富 有 關 , 香 港 更 有 研 究 顯 示 , 教 育 成 就 與 住 屋 呎 數 成 正 比 。 很 多 公 務 員 及 富 有 家 庭 都 送 子 女 到 國 際 學 校 、 特 殊 私 校 或 外 國 學 府 就 學 , 這 明 顯 對 大 部 份 香 港 人 不 公 道 。
我 們 要 徹 底 解 決 教 育 問 題 , 首 先 必 須 還 家 長 主 權 , 因 為 最 重 要 及 真 正 的 教 育 都 由 家 庭 開 始 , 所 以 要 將 自 家 教 育 合 法 化 。


其 次 , 是 採 用 學 券 制 , 鼓 勵 有 心 教 學 人 士 推 動 多 元 化 的 教 育 方 法 , 符 合 各 類 學 童 的 需 要 。 如 果 我 們 將 現 時 政 府 每 月 用 大 概 三 、 四 千 元 在 每 個 學 童 身 上 的 錢 , 發 還 予 家 長 , 讓 家 長 選 擇 適 合 自 己 學 童 的 學 校 , 必 定 可 以 鼓 勵 真 正 對 教 育 有 熱 誠 的 人 , 在 公 平 的 環 境 下 收 取 學 生 , 支 持 其 辦 學 。 並 減 少 那 些 以 教 育 為 「 鐵 飯 碗 」 的 人 士 , 不 斷 扼 殺 孩 子 接 受 優 良 教 育 的 機 會 。
推 行 學 券 制 可 以 打 破 教 育 官 僚 , 還 主 權 於 民 , 是 真 正 民 主 的 教 育 制 度 。 不 要 再 讓 教 育 官 僚 壟 斷 地 使 用 納 稅 人 的 錢 , 建 立 自 己 的 王 國 , 妨 礙 教 育 改 革 的 道 路 , 令 教 育 問 題 進 一 步 僵 化 。
因 為 在 現 時 的 教 育 制 度 下 , 是 一 群 缺 乏 獨 立 思 考 能 力 的 盲 目 消 費 羊 群 。 如 果 香 港 人 深 信 自 己 的 教 育 有 效 , 為 何 不 讓 受 過 教 育 的 家 長 , 為 自 己 子 女 的 教 育 負 上 真 正 的 責 任 ?
… … … … … … … … … … … … … … … … … … … …
作 者 為 香 港 更 好 大 行 動 協 會 召 集 人

Rank: 7Rank: 7Rank: 7


11251
74#
發表於 04-9-13 19:11 |顯示全部帖子

Re: 李國章歡迎保良局全面轉直資 -----立人問,立人說

港 大 教 育 學 院 副 院 長 謝 錫 金 昨 日 分 析 說 ﹕ 「 叻 的 學 生 愈 來 愈 叻 , 差 的 學 生 愈 來 愈 差 , 好 像 貧 富 懸 殊 。 」 他 解 釋 , 以 往 全 港 小 學 資 源 平 均 分 配 , 學 生 表 現 較 平 均 , 近 年 直 資 、 私 立 學 校 湧 現 , 可 收 取 學 費 , 增 聘 助 教 提 升 閱 讀 水 平 , 拉 遠 距 離 , 令 個 別 差 異 情 況 惡 化 。 他 建 議 政 府 急 需 為 能 力 稍 遜 的 學 生 保 底 , 打 好 閱 讀 基 礎 , 否 則 將 來 要 花 幾 倍 資 源 協 助 學 生 學 習 。


囝囝爸,

從報道中,得知整體中英文水平提高了,而且水準參齊。但却没有以前的數据,所以"差 的 學 生 愈 來 愈 差"不知如何說起。至於"叻 的 學 生 愈 來 愈 叻"合乎常識。

從這篇報道可得到以下結論:

1.直資、私校之設立,直接提高了香港之教育水準,所以整體中英文水平提高了。

2.以往全港小學資源平均分配 , 學生表現較平均 。這個平均,是均貧,不是均富。我們要水準提高,而不是平均。要平均,去北韓吧!

3.這幾年來,由於學生減少,很多學校都變相小班教學,同時,政府也大幅增加資源,但官津學校不見進步,可能反而退步。不然,怎會有"貧富懸殊"之結論呢?

4"但如愈來愈多好學校轉為直資的話, 佔香港大部分未能負擔學費的家庭學子又如何呢? 付不起學費的好學生也衹能就讀較次的官津學校, 埋沒英才!"此話怎說,政府有減資源嗎?政府既增加資源,又變相小班教學,每個學生所得之資助,比很多私校還要多,但辦的,却是"較次"的官津學校,良心怎過得去。可見,辦學之好壞,不在經費,而是在制度。直資、私校就是好的制度。

Rank: 7Rank: 7Rank: 7


11251
75#
發表於 04-9-15 08:59 |顯示全部帖子

Re: 李國章歡迎保良局全面轉直資 -----立人問,立人說

校董會議室豪裝捱轟

學校無錢裝冷氣募捐 學生捱噪音蚊叮


【 明 報 專 訊 】 上 水 區 曾 梅 千 禧 學 校 被 家 長 投 訴 , 部 分 課 室 沒 有 安 裝 冷 氣 , 學 生 受 附 近 地 盤 噪 音 、 空 氣 污 染 及 蚊 患 困 擾 , 校 方 回 覆 因 經 費 不 足 無 法 全 校 安 裝 冷 氣 , 遂 向 家 長 發 起 籌 款 。 不 過 , 該 校 被 揭 發 「 豪 裝 」 校 董 會 議 室 , 包 括 等 離 子 電 視 、 改 裝 全 落 地 玻 璃 、 雲 石 地 磚 及 日 式 花 園 平 台 , 有 建 築 人 士 估 計 費 用 或 需 要 達 100 萬 元 , 足 以 支 付 全 校 安 裝 冷 氣 的 費 用 。 校 方 強 調 , 改 裝 費 用 不 涉 公 帑 。 教 統 局 發 言 人 表 示 , 期 望 校 方 將 資 源 用 於 學 生 身 上 , 並 「 用 得 其 所 」 。


仿 古 設 計 落 地 玻 璃 或 需 百 萬


該 校 去 年 遷 入 斥 資 億 元 興 建 的 千 禧 設 計 新 校 舍 , 辦 學 團 體 「 收 樓 」 後 , 自 資 作 出 多 處 改 動 , 包 括 ﹕ 將 7 樓 工 友 休 息 室 改 裝 為 校 董 會 議 室 、 設 教 師 會 所 、 一 樓 全 落 地 玻 璃 圖 書 館 。


至 於 校 董 會 議 室 以 仿 古 式 設 計 , 全 落 地 玻 璃 、 仿 古 長 桌 、 家 俬 、 雲 石 地 磚 , 其 他 設 備 除 獨 立 廚 房 之 外 , 亦 有 等 離 子 電 視 、 音 響 設 備 及 影 碟 機 。 會 議 室 外 改 裝 為 花 園 平 台 , 地 鋪 石 磚 、 石 春 及 旁 邊 設 花 槽 , 平 台 末 端 採 用 木 板 天 花 及 地 台 設 計 。


等 離 子 電 視 音 響 設 備 齊 全


該 校 鄰 近 馬 路 , 獲 環 保 署 安 裝 18 個 課 室 的 冷 氣 設 備 , 辦 學 團 體 亦 斥 資 於 部 分 特 別 室 安 裝 冷 氣 , 但 其 餘 12 個 課 室 、 禮 堂 、 音 樂 室 等 均 未 安 裝 冷 氣 。 家 長 投 訴 , 部 分 沒 有 安 裝 冷 氣 的 課 室 , 開 窗 便 會 受 噪 音 及 蚊 患 影 響 。 校 長 李 耀 寶 表 示 理 解 家 長 訴 求 , 但 校 方 資 源 所 限 , 未 能 全 部 課 室 安 裝 冷 氣 , 校 方 已 不 斷 與 政 府 部 門 周 旋 , 希 望 減 低 對 學 生 的 影 響 。 他 估 計 仍 未 安 裝 冷 氣 的 課 室 及 特 別 室 , 約 需 近 100 萬 元 。


自 資 改 動 合 法 教 局 曾 勸 喻


教 統 局 發 言 人 表 示 , 新 校 舍 「 交 樓 」 時 有 基 本 裝 修 及 設 備 , 學 校 可 自 資 改 動 校 園 設 施 , 但 改 裝 前 須 通 知 教 統 局 。 有 教 統 局 官 員 透 露 , 局 方 曾 向 該 校 發 出 警 告 , 於 獲 認 可 前 不 能 改 動 校 舍 設 施 , 但 當 時 校 方 已 完 成 改 裝 而 「 無 可 奈 何 」 。 局 方 亦 曾 勸 喻 校 方 , 就 算 學 校 自 資 改 裝 校 舍 , 但 拆 卸 原 有 設 施 亦 會 浪 費 公 帑 。


校 監 李 智 廣 透 過 校 長 李 耀 寶 表 示 , 剛 完 成 手 術 正 在 家 養 病 不 便 回 覆 , 但 保 證 痊 癒 後 會 作 出 交 代 。 李 耀 寶 以 未 獲 校 監 准 許 為 理 由 , 拒 絕 讓 記 者 入 內 參 觀 。 他 表 示 , 剛 於 9 月 上 任 , 不 清 楚 前 校 長 及 校 監 於 去 年 「 收 樓 」 的 事 。


張 文 光 ﹕ 運 作 經 費 應 學 生 為 先


教 育 專 業 人 員 協 會 會 長 張 文 光 表 示 , 學 校 運 用 經 費 應 「 以 學 生 為 先 , 非 校 董 為 先 」 , 校 董 為 學 生 服 務 , 不 應 「 豪 裝 」 校 董 會 議 室 。 他 說 ﹕ 「 若 學 生 全 身 被 蚊 叮 , 校 董 在 會 議 室 再 舒 服 亦 毫 無 意 義 。 」 他 亦 批 評 政 府 審 批 撥 款 安 裝 課 室 冷 氣 制 度 僵 化 , 只 考 慮 噪 音 問 題 , 而 應 顧 及 蚊 蟲 、 氣 溫 等 因 素 。


資 助 小 學 校 長 會 主 席 林 湘 雲 表 示 , 一 般 學 校 將 安 裝 課 室 冷 氣 列 為 運 用 資 源 的 「 首 要 考 慮 」 , 至 於 是 否 需 要 「 豪 裝 」 會 議 室 , 則 見 仁 見 智 。

學 生 受 附 近 地 盤 噪 音 、 空 氣 污 染 及 蚊 患 困 擾 , 校 方 回 覆 因 經 費 不 足 無 法 全 校 安 裝 冷 氣 , 遂 向 家 長 發 起 籌 款


看,這就是公幣教學之"好處"。

Rank: 7Rank: 7Rank: 7


11251
76#
發表於 04-9-17 10:49 |顯示全部帖子

Re: 李國章歡迎保良局全面轉直資 -----立人問,立人說

可見校方認為麵飽師傅比麵粉更重要


toystory,

很少聽見這樣的比喻:將教師比喻為麵飽師傅,學生比喻為麵粉。麵飽師傅將麵粉做成麵飽,然後吃掉。

我想是這樣的;學校先以教育之名義,申請千禧校舍。申請的時候,校方一定會提出自己出錢若干等。建成了。他將那筆用於装修,至於學生之福祉,不理了。反正學生成為人質,家長自會乖乖的奉上捐獻。

以前的人是這樣比喻的:教師是蠟燭、是和風、是陽光。

Rank: 7Rank: 7Rank: 7


11251
77#
發表於 04-9-20 10:32 |顯示全部帖子

Re: 李國章歡迎保良局全面轉直資 -----立人問,立人說

在不公平競爭下被強者剝削, 以致富國愈富, 貧國愈貧.


請問政府剝削了津校甚麽?怎麽不公平法。這些年來,教育資源只有越來越多,每班之人數也只有越來越少,為甚麽你却退步了。

政府一向鼓勵官津轉直資,是那些教師、校長不願轉而己。為甚麼這些人甘於被"剝削"呢?


校董會估計,轉直資需籌募2億元基金作準備,但經濟不景擔心籌款有困難,且不希望無法交學費的學生不能入讀,決定擱置有關計劃。


轉直資需籌募2億元基金作準備,咁你都信?請問圓玄是否有2億元基金作準備。

不希望無法交學費的學生不能入讀? 别怎記,政府己幫那學生交了學費,而且,那筆學費不少於津校學生之成本。

Rank: 7Rank: 7Rank: 7


11251
78#
發表於 04-9-20 16:51 |顯示全部帖子

Re: 李國章歡迎保良局全面轉直資 -----立人問,立人說

囝囝爸,

前幾天,報纸報道,一個超級阿太,為了摧谷女兒進入DGJS,每個月花在課外活動方面20000大元。

而我公司有一低級職員,一萬多元人工,一家四口。他的两個孩子一樣學琴、一樣學會游水、一樣書不離手。教育貴有貴做、平有平做。不用每間都像St Paul Co-ed一樣。
St Paul Co-ed 的教師,只要達標,就能得到一級教師的薪金,而且人數不限。你不能要求全部直資都這樣做。


官津名校為什麼甘於被"剝削"而不轉直資, 因它們也不願見到已處弱勢的學生受到進一步教育質素的"剝削".


不知你是太清纯,還是太奸滑。

Rank: 7Rank: 7Rank: 7


11251
79#
發表於 04-9-21 09:28 |顯示全部帖子

Re: 李國章歡迎保良局全面轉直資 -----立人問,立人說

囝囝爸,

不是直資可救弱校, 是在教局制定的政策下直資可救弱校.


直資,不就是教局制定的政策下的直資嗎。既然a=b,為甚麽a不可救弱校,b就可救弱校呢?其實,只有自己才可救自己。

為救弱校,直資、私校只有努力經營一途。而津校却花最大的心力在争取政府打救----小班教學。誰更有道德責任,誰没有,君自可判斷。

如相信有市場我不反對開多些設備優良的直資新校, 但不要被政府誤導, 陷入困境, 將來陷入現在免費官津收生不足的同樣困境.


辦得好就有市場,不好就没有市場,不用你操心。官津既免費,還要收人不足,証明:
1.家長不要他。既然家長都不要他,一所没有學生的學校還是學校嗎?政府要他關門不是天經地義嗎?
2.學校太多。太多,關了幾家不受歡迎的有何不可。

妳絕少批評教局和政府的政策制度, 主要批評教師, 學校, 或家長. 他們才是香港教育失敗的主因. 因而引起我有一點懷疑, 懷疑妳是否教局的官員.  


我不是教局的官員。但是不是教局的官員和此題目有何關係呢?香港教育失敗之主要原因,是大窝飯政策。直資政策引入市場機制,成功失敗交由市場、家長判斷。這麽好的政策,我怎會反對呢?

我的猜想可能是錯的, 或會引起妳對事對人的批評, 不過沒要緊, 對妳我而言都習以為常.

哈,你令我想起了教小朋友。教小朋友,如果不善用好的方法,一發現錯處,就加以責備。有的小朋友慢慢的變得不在乎了,更難教。
但你是大人啊!你在參加一個辯論,講一些這麽泄氣的說話,太可惜了。

Rank: 7Rank: 7Rank: 7


11251
80#
發表於 04-9-22 11:49 |顯示全部帖子

Re: 李國章歡迎保良局全面轉直資 -----立人問,立人說

囝囝爸 ,

真冇你修。

我剛起了另一題目,過來發表吓意見好麽。你好像只對這題目有興趣似的。
‹ 上一主題|下一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