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入
用戶名稱:
密      碼:
搜索
教育王國 討論區 小學雜談 『讀書材料』
發新帖
樓主: navigator
go

『讀書材料』 [複製鏈接]

Rank: 3Rank: 3


325
1#
發表於 06-10-23 14:22 |顯示全部帖子

『讀書材料』

經常都聽到 『你不是一個讀書材料!』或 『我不是一個讀書材料!』或類似的這些話。然而我最初卻不甚認同甚麽叫『讀書材料』,總是認為每個小朋友的讀書資質都是大同小異的,只要通過努力及用對了方法,每個小朋友都是個『讀書材料』;相反卻歸咎於不是個『讀書材料』只是找個借口代替而已....然而如今我卻猛然發現現我錯了,小朋友是不是一個『讀書材料』是在客觀上的確存在的。女兒有個同學,大家的家庭背景及課外付出的努力及温習工作都差不多,年齡也只差一個月,但其同學的成績卻能保持名列前茅:英文默書只需要讀2次就能拿到高分;相反女兒卻需讀N次才行。曾經弄錯過的字,改正後,她不會再弄錯;相反女兒卻做不到。數學她又能冷靜計算或精細思考,經常都能做到快而準;相反女兒卻不太行,經常粗心大意或張冠李戴。很明顯,她就是所謂的『讀書材料』了!

Rank: 3Rank: 3


325
2#
發表於 06-10-24 15:15 |顯示全部帖子

Re: 『讀書材料』

拜讀了各位網友對此的見解後,真是獲益良多!大家都講得很有道理。倘若再把眼光看遠一點,儘管我們的小朋友是不是『讀書材料』都好,最重要的還是他/她將來在做人處事、工作、際遇、成就、婚姻等各方面是否能夠成功才最實際.... 其實每個小朋友都是獨一無二的,他們都有既定下來的長短處。然而在香港的傳統式學校教育的模式下,分數住往是一個代表是否成功的指標。教統局過去曾在電視上強調過 『求學不是求分數!』,但事實在香港求學的大趨勢上,卻剛剛相反,應該是『求學不只是求分數!』才為恰當。作為家長的,如果堅持在香港生活下去,就得必須要與此大趨勢接軌才行,因此我們不得不去關注小朋友在學業方面的得分了,為他們大部份所安排及所做的事,勞心勞力,無非都是幫助其強化知識,提升競爭力而已。女兒今年讀2年級,12月份出生的,屬『細仔』。縱使她付出努力,但效果卻事倍功半。我不喜歡『馮兩努』這個人,但喜歡這個名子的意思。既然天生不是一個『讀書材料』,就得用雙倍的努力去讀書,這樣才算盡了力,有個交代。我也無話可說了。我知道女兒辛苦了,但我又何仿不是辛苦呢?
‹ 上一主題|下一主題
返回列表
發新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