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ature Image

爸媽們別看輕你們說話的份量與影響力,不適合的說話對孩子來說傷害可以很大!在日常生活中,大家在跟子女互動時,很多時候都會衝口而出說了不該說的話,甚至乎說了不合適的話仍懵然不知,無意中傷害了孩子的大腦及心靈。

相信每一對父母都想孩子聰明健康,也特別重視孩子的大腦發展,但原來這與親子之間的溝通大有關係。台灣黃瑽寧醫生在YouTube頻道「黃瑽寧醫師健康講堂」曾經中分享:「對孩子大腦來說最有益的東西不是魚油等保健食品,而是爸媽說的『話』」,意味著身邊的對孩子說話是有很大的影響力,是讓大腦安定、長大長好的關鍵;反之,說了不恰當的話對孩子來說傷害也是相當大。

1.羞辱的話語

孩子總有搗蛋反叛的時候,有時還教極都不肯聽,真的會把你氣得七竅生煙,這時候爸媽很容易情緒不穩,繼而衝口而出說了羞辱的話語:「你怎麼這麼笨?說了這麼多次還學不會!」或是「你就不能學學鄰家周家的兒子嗎?都不用媽媽催!」、「我怎麼生了你這孩子來氣我!」。這些說話無疑會傷害了孩子的自尊心,對孩子的大腦是傷害極大的。假如孩子本身個性是內向沒自信型,聽了父母羞辱的話久而久之就會更加自卑,更會破壞之間的親子關係。

2.恐嚇的話語

曾聽老一輩的人說「唔嚇邊度得嚟長大?」,但實際上爸媽若經常對孩子說恐嚇的話語,其實是弊多於利。有人誤以為用「恐嚇」的方式可讓孩子聽話,覺得他們因為害怕就會聽話,但其實這不是有效的管教方法,反而歪曲了行為的本意。例如「你如果不好好洗手保持乾淨,就要去醫生那邊打針」、「你如果不乖乖聽話就會被警察叔叔抓走」,但其實爸媽應該說正面的說話,教導孩子為何要洗手及正確的觀念,解釋要孩子合作的原因,而非恐嚇孩子,否則會造成反效果,甚至影響到孩子日後的心理發展。

3.否定的話語
很多父母都慣性會用否定的句子罵孩子,例如「你唔好亂搶玩具!你真的很不乖耶!」,這樣會傷害到孩子的自尊心,會覺得被否定及貶低。幼兒犯錯很正常,教養重點應放在「建構好行為的過程」,而不是「結果的指責」。當遇到狀況或問題時,爸媽不要馬上使用質問口吻指責孩子,可用「提問法」引導孩子思考什麼是好行為有錯,讓他自己思考如何解決問題。

4.情緒勒索的話語

明白爸媽們大部分時候都是為了孩子著想,但情緒勒索的話語真的一句都嫌多!爸媽在跟孩子說教時,很容易就會說出「我是為了你好!」、「我是你媽媽我怎麼可能害你!」這種說話,其實心底裡或多或少都是來自父母想控制孩子的行為。黃醫生指出孩子也有自己的意識與情緒,「我是為你好」的下一句多半是操弄情緒的話語,代表孩子的行為不只要為自己負責還需要背負父母的情緒,說得直白一些,就是若不服從爸媽說的話,就會令對方傷心,對孩子會造成一定的壓力。

5.吵架的氛圍
無論在什麼時候,都不要在孩子面前吵架,別認為孩子小、什麼都不懂,他們絕對應察覺家中氣氛或知道父母吵架,他們的情緒也會因而受到影響。黃醫生指出:「研究顯示,當爸媽吵架時,即便是六個月大的寶寶,他的心跳跟血壓都會升高,即使寶寶聽不懂爸媽在說什麼,那個氣氛都是讓寶寶感到不舒服的!」每個人都渴望家庭氛圍歡樂,孩子也不例外,家庭和諧對孩子來說也是最好的教養。

爸媽們正面的說話及管教可以給孩子很多的養分,多給正面的支持絕對有助孩子大腦及心靈發展!大家可以從簡單事情開始培養的,從小事情開始給予鼓勵,慢慢在生活中讚美孩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