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ature Image

主流學校近年多了少數族裔學童入讀,對這些來自不同文化背景的非華語學童而言,越早沉浸在中文語言環境便越容易打好中文基礎,有助融入社會、適應本地學制。然而,學校的種族共融,並不只有利非華語學童學中文。對本地華語學童而言,更是從小學習多元文化、擴闊國際視野、培養溝通能力的機會。保良局譚華正夫人幼稚園正是共融校園的好例子,學校透過各種遊戲、活動和課程,讓不同族群的學童有更多的相處,學習世界不同文化,最重要是學懂互相尊重。

學童認識多元文化 買零食會看「清真標誌」

家教會素來是家庭間認識和交流的平台,負責籌辦幼稚園活動的家教會成員Eva表示,基於言語不通和文化差異,過往較少接觸非華語家庭,總覺得有隔膜,最初舉辦活動都甚少有非華語家庭出席。這個無形的隔膜,在幼稚園參加「賽馬會友趣學中文」計劃後打破了。

負責計劃的社會服務機構同事,安排翻譯和文化支援,例如提醒他們籌備活動時,要顧及不吃豬肉,或拜神等習慣,更推動非華語家庭一同籌備活動,從而號召更多非華語家庭參加,最終成功舉辦多項活動,包括整麵包、到西貢燒烤等。

本地及少數族裔家庭增加交流,有助互相認識不同文化,促進校園和社會共融。 (攝於疫情前)

籌備燒烤的經歷令Eva印象非常深刻:「本來不知道如何安排適合的食物,打算素食為主,但有懂粵語的非華語媽媽,很好地提出跟我們一起預備肉類和醃肉,用了很多他們家鄉的香料。我覺得很特別,平時很難有機會嘗試。燒烤時很香,味道原來很不錯!其實他們跟一般人一樣,未認識和接觸會有隔膜,但經過一兩次相處便熟絡下來,他們都很友善。」

透過相處,Eva和女兒都認識了其他族群的文化,現在女兒已經7歲讀小學,但仍會記著少數族裔朋友的習慣:「現在逛街買零食,不知何故她會習慣看看清真標誌,她會說這個Ryan(幼稚園少數族裔同學)能吃!我們已清楚知道這些標記的實際意思,並且到現在還會記得。」對多元文化的了解和尊重,關愛不同族群的心,已經從小植根。本地及少數族裔家庭增加交流,有助互相認識不同文化,促進校園和社會共融。過程中,非華語學童亦能透過遊戲和度身定做的課程,有效學好中文。

非華語學童能透過遊戲和度身定做的課程,有效學好中文。(攝於疫情前)

少數族裔從遊戲愛上說中文 無朋友變有朋友

少數族裔媽媽Lucky,見證5歲兒子Martin愈來愈喜歡中文:「之前他因不懂而不想做功課、不想說中文。參加計劃後,現在卻只跟我說中文,不說英文,完全是徹底改變了!從前他只是懂得說一個單字,例如:巴士、車,現在學懂組織完整句子,更會自己拿起中文書讀起來。以前覺得在學校沒有朋友,現在他放學後會和朋友一起玩,亦能說出跟誰一起玩耍。」

計劃的家長工作坊透過活動教導家長如何教養小孩和控制情緒。

媽媽Lucky以流暢中文對答,背後原來也付出了多番努力。六年前來港,她精通英語但不諳中文,曾受到歧視,生活也非常不便,連迷路都難以尋求途人協助,於是努力學好中文。Lucky深明學習中文的重要性和難處,看到兒子的中文教材,認為非常有用。從扭氣球的互動遊戲,到一對一指導,不只兒子中文有進步、與本地學童成為朋友,Lucky自己也有得著。計劃的家長工作坊教導家長如何教養小孩和控制情緒。忙於工作的她,沒太多機會跟其他家長相處,現在能在活動認識其他家長:「大家聚在一起分享經驗、交流意見,可以討論有甚麼做得好,甚麼做得不好。」非華語家庭積極參與學校活動,令子女更投入學習,中文能力亦有所提升。

本地華語及非華語家長透過活動加深對彼此的認識,促進社會共融。 (攝於疫情前)

校園共融有賴家校合作,只要大家都多走一步,配合適當支援,便能打破隔膜。「賽馬會友趣學中文」計劃由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策劃及捐助,由本地三間大學及兩間非政府組織聯合策動,透過「家庭、社區、學校」的結合,以及實證為本的創新模式,營造具文化回應、愉快而有意義及高效的教與學情境,強化非華語幼兒中文能力發展,讓他們更順利地銜接小學,促進社會共融。

校園共融有賴家校合作,只要大家都多走一步,配合適當支援,便能打破隔膜。 (攝於疫情前)

如欲獲取更多有關「賽馬會友趣學中文」計劃的資訊,請瀏覽網頁www.c4chinese.hk,或Facebook專頁(賽馬會友趣學中文 C-for-Chinese at JC)。

相片由「賽馬會友趣學中文」計劃及受訪者提供

【編按:以上內容為作者之個人意見及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