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ature Image

20140519_farmer

兩三天前幫朋友接受了一個電台的訪問,談及現在為人師表的種種壓力。為了令自己表達清晰,事前我索取了節目流程,然後預先寫了一張大綱。我滿滿地寫了一版單行紙。平日太忙,所有事情的處理都是即時而迅速的,沒有留意原來自己有那麼多的壓力來源。那天靜靜的坐下來,才驚覺自己面對了那麼多。

 

訪問一開始,我就先澄清了兩個外界對教師最常見的誤解。第一是認為教師假期多,學生放假教師也跟著一起放。其實這些都是學生的假期,學校是有權安排教師在學生假期工作的。而在學生放假的同時,教師亦需要預備未來的教材、試卷、帶領宿營、交流團(我還沒有告訴主持人我家丈夫正在外地帶團呢!)即使我們仍是比別人多數天假期,我們的假期是沒有彈性的,即是我們不能自己安排放假的日子。遇上平日子女有親子活動,我們只能又無奈又可惜地缺席。

 

另一個謬誤是認為教師放工放得早。的確只計算放工時間我話,我們的五點半甚至七點半仍然比別人早。但如果計算工時的話,我們每天工作超過十小時。例如我每天七時半就開始工作,如果我下午五時半下班的話,一天也工作十小時了。很多同僚在下班後仍要進行功課批改、家長聯絡、備課。遇上學生問題,還要花額外時間見家長甚至家訪等等。如果香港訂立最高工時的話,我覺得很難為教師這一行訂一個合理的最高工時。

 

訪問中又問到教師的最大壓力來源是甚麼。其實教師多方受壓,而我感受最多的是由學生及家長問題而來。學生行為固然令人頭痛,但遇上「消費者」心態的父母,要求教師多方面服務家長及子女,就更令人氣餒。知道有一位同僚遇到過學生當眾大聲指罵他,說道爸媽有納稅去「出糧」給這位同僚,所以他應該設法令同學覺得「服務超值」。這種「消費者」的心態,為何會出現在學校中?

 

我只將我的大綱講述了三分之一,時段就要結束了。這個節目是非常正面的,最後主持人請我分享一下舒緩壓力的方法,然後鼓勵所有的教師要提起精神。

 

由當年教改啟動後入行的教師,大概都對這種壓力及工作量有心理準備吧!而我們仍然願意入行,大部分是因為我們真的相信生命可以影響生命,相信好的教育真的可以改變人。或許你身邊都有當教師的朋友,當他們向你娓娓道出當教師的辛酸,請不要說出:「其他行業仲慘啦!你算好啦!」等等的比較,或者「你好慘」等等的同情。我們需要的是同理心,明白我們工作上的壓力及限制,同時給予我們心靈上的支持。

 

人說教師好像農夫,每天辛苦耕耘,收成享受的卻不是自己。我覺得教師更像一塊田,不斷的把養分供應給別人,沒有外來的滋潤,我們的生命就會一天比一天的貧瘠。到底要到那一天,社會才會降下甘霖,讓我們從新得力,繼續走這個影響生命的旅途呢?

 

圖片來源﹕fargreenvn.com

 

【編按:以上內容為作者之個人意見及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