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ature Image

傳統香港教育制度猶如在身後追趕的巨輪,人人被迫前進,一刻不得歇息。但香港有一群家長不甘屈服,選擇與子女在家自學(homeschooling),走進一個教導孩子追尋幸福的學習樂園──「香港共養共學園地」。

一個炎熱的星期五早上,上水林村的香港共養共學園地聚集了數個家庭,七、八個年齡介乎2至6歲的孩子在草地上開心地玩水,時而摸摸水中的動物模型公仔,時而玩玩海綿水槍,一眾家長則在旁邊細心觀察孩子的一舉一動,再適時提供回應與輔助。

這些家庭來自不一樣的背景,有些正奉行自家教育,有些在正規的幼稚園課程中,每周請假一天來上課,有些則仍在考慮該選擇哪一種教育模式。其中有一個孩子未有隨行的媽媽,她是香港共養共學園地的創辦人Natalie Ho。他們所有人的臉上,都掛着輕鬆自在的笑容。

 

難覓合適學制 索性自己開路

「全職父母是很孤單的物種,希望這個地方成為他們的支援,大家一起成長。」Natalie娓娓道出創辦園地的初衷,以及她對園地的期望:「我們為人父母這一代,很努力追求成功,卻不知道怎樣令自己幸福,所以我希望教孩子學懂如何做一個幸福的人。」

Natalie本職是家庭教育及輔導社工,三年前誕下女兒並成為全職媽媽,她在為囡囡籌劃將來的路時,有感不少家長對香港的教育制度失去信心,卻沒有條件報讀國際學校、私立學校或另類教育等課程,苦無出路,於是她憑着過往家庭服務的經驗,嘗試開拓一條新出路。

 

讓孩子自主選擇學甚麼

Natalie參考了澳洲心理學家Robin Grille的輔助教養槪念及台灣的同村共養模式,再結合各種敎學方法的可取之處,整理出獨有的一套「輔助教養法」,並由今年5月開始,應用於花了一年時間籌備的香港共養共學園地,Natalie說:「孩子才是學習的主體,我們不希望訓練出一個個只懂守規矩的所謂『好孩子』,而是希望用引導、連結的方式,慢慢帶領小朋友將其本質最好的方面發揮出來。」

讓孩子主導學習,即孩子有選擇權,可以自行決定是否參與園地內進行的活動。當日Natalie安排了說故事環節,如果孩子選擇不參與,可以離開到其他空間畫畫、玩水,前提是,不可以對其他孩子造成干擾。而家長的角色,就是伴隨子女身旁,敏感觀察他們每一刻的學習需要,引導他們思考,但過程中,不會給予負面評價或獎勵懲罰,以免妨礙孩子表達內心想法。

 

尊重有助建構歸屬感

給予孩子這麼大的自由空間,會否影響紀律或團隊精神?Natalie提出一個值得思考的重點:「訂立規矩前,我們必須想想背後的原因。如果一些規矩沒有意義,為甚麼要強迫年幼的孩子去遵守呢?」至於團隊精神,Natalie引用劇集《天與地》的經典對白:「和諧不是一百個人說同一句話,和諧是一百個人,有一百句不同的話之餘,而又互相尊重。」她認為只有懂得互相尊重,人才會對一個社群產生歸屬感,發自內心的愛上那個地方,團隊精神亦油然而生。

繼續閱讀:【另類教育】在家自學(下):親子共學團重視身教 連結社區學真學問

【編按:以上內容為作者之個人意見及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