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入
用戶名稱:
密      碼:
搜索
教育王國 討論區 小一選校 SPCC vs SSCPS vs VSA vs ISF
樓主: Yau_Cheung
go

SPCC vs SSCPS vs VSA vs ISF [複製鏈接]


1018
21#
發表於 07-10-23 22:02 |只看該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Rank: 5Rank: 5


2258
22#
發表於 07-10-23 22:25 |只看該作者
原文章由 Tatama123 於 07-10-23 22:02 硐表

Yau_Cheung,

Yes, My son is K3 and very busy to have some interview in this month. I live in HK side & prefer studying in HK, due to VSA & ISF has no track record though they have happy learning. I d ...


hi Tatama123,

Which kin is your son studying?  Do they have past primary allocation record?

Rank: 5Rank: 5


3693
23#
發表於 07-10-24 20:41 |只看該作者
謝了,這是很好的資料,不過弘立和VSA的老師數量好像不對,另有冇IS的比對資料?



原文章由 Yau_Cheung 於 07-10-23 15:11 硐表
No. of NET
Degree teacher
No. of Master teacher

..

Rank: 5Rank: 5


3693
24#
發表於 07-10-24 20:46 |只看該作者
本來講教育是不想拉到錢上的,講錢是想知道什麼是現今教育最低服務,什么是附加值。資料來源是上网及參觀,如果家長可以報料,令學校資料透明度高些,對大家都好。

官津直資的課程是幾乎一樣的,在政府的五指山下,小三要考TSA,小六參加政府的'升中試',中一就參加分班試等。學校不能單提供IB課程,一定要參加3-3-4。因為政府是提供了錢給這類學校的。

私立/private independant/IS就可以有自已的自由度,弘立/ VSA可以自已決定怎樣辦學,不參加政府的考試等等。至於IS提供的是本國的課程和服務水準。

官津校如st. Jo /lasa,私立如DG,預算那麼少也能提供好服務,值得贊揚考獎:本港教育水準高。

預算比官津高的各种直資、私立、IS, private independant school, 如維記/弘立/耀中/RC,;卻也有官津沒財力提供的好服務,如:
  • 小班教學,有些學校每班學生可以少至15人,師生關係密切,老師可以教得更深入,可以就學生的能力幫她一把。(官津直資老師工作量大得沒時間照顧每個學生,怪不得補習社大行其道,好像正規學校沒盡責任似的。)
  • 低班有助教彧雙班主任,幫助能力未達標的學生,有的學校甚至有專門幫助學習困難學生的老師,
  • 學生能根據自己的能力,靈活選擇不同程度的科目組合,學生數學好可以跳級與高年級上課,中文科也一樣。(不要以為這是IS專有的,大陸的名中學也一樣有,香港一般學校資源並不能提供這樣的靈活度。)
  • 有的雙語學校如VSA/弘立提供的是沉浸式中英文教育,提供有利的語言環境。有孩子讀過維記雙語班的家長應知沉浸式是多麼有效。那些只靠Net teacher每星期3、4小時的英語not good enough.
  • 有專業的圖書館管理者就學科單元介紹適當的閱讀書籍,
  • 有正式的輔助課程包括speech and drama,電腦輔助專題研究reseach skill,甚至有職業導向的課程如汽車設計,cooking,
     
  • 中學有專業的career master,知道怎樣就孩子的職業性向介紹大學試前幾年的選科,怎樣包裝學生以便得到大學入門的資格。(不要envy IS的學生大學入得好,他們可是有專業的建議。不信下次參觀問一問。)
  • 校舍比較好,有泳池、飯堂。
  • 有各种外展或往外地的團体活動。
社會改變得很快,學校的教育也應跟得上時代的改變。尤其是已有更好的水準/服務可以參照學習。當然前題是少個錢也不行。

孩子生得越來越少,家長的教育程度越來越高。再保持現狀,十年二十年後是什么光景?(幸好小班教學來了,現狀也許會改變)。

情況就像吃飯,太爺那代有飯吃就行了,爺爺那代要有白飯青菜,爸爸那代有湯有飯有菜,我們這代什麼都有,孩子那代更看重建康食品。如果"教育"這餐廳只管吃飽就算,怎成呢?

其實越來越多家長願意上"要付費"的學校,而這類學校也在"壟斷"的教育體系中開了缺口。

話拉遠了,看看學校在每個學生身上收了多少學費(不是家長付了多少), 再看看學校提供什麼服務。










原文章由 Yau_Cheung 於 07-10-23 19:42 硐表


1. ISF - because small class size, runs IB, the closest one, happy learning
2. VSA - runs IB, distance is OK, happy learning

Rank: 5Rank: 5


2258
25#
發表於 07-10-24 21:02 |只看該作者
原文章由 mattsmum 於 07-10-24 20:41 硐表
謝了,這是很好的資料,不過弘立和VSA的老師數量好像不對,另有冇IS的比對資料?


hi mattsmum,

The information I stated in the table is from the book issued by Eugene Group (2007 edition).  Anyone has 2008 information?


1018
26#
發表於 07-10-24 21:13 |只看該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Rank: 5Rank: 5


3693
27#
發表於 07-10-24 21:51 |只看該作者
all these are very very good schools.

why not let your child choose?

原文章由 Tatama123 於 07-10-24 21:13 硐表

mattsmum,
你似乎都幾buy IB,If compare VSA & Stephen , 你會點揀?
If 1st round St Jo get a seat, 讀St Jo or VSA & Stephen 好? How about St Paul Boy ? Any comments.


1018
28#
發表於 07-10-24 22:49 |只看該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Rank: 5Rank: 5


2258
29#
發表於 07-10-24 23:15 |只看該作者
原文章由 Tatama123 於 07-10-24 22:49 硐表

mattsmum,
My son like St Jo, but too many homework and need to under pressure. I concern I can't handle it.


hi Tatama123,

One of my neighbour is studying in St. Joseph.  He is a polite and quiet boy.  His mum is a full time mum.

[ 本文章最後由 Yau_Cheung 於 07-10-24 23:17 編輯 ]

Rank: 5Rank: 5


3693
30#
發表於 07-10-25 21:19 |只看該作者
I know three families who were old boys and send their son there to st. Jo,

they seem to handle well.



原文章由 Tatama123 於 07-10-24 22:49 硐表

mattsmum,
My son like St Jo, but too many homework and need to under pressure. I concern I can't handle it.


1018
31#
發表於 07-10-25 21:49 |只看該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Rank: 5Rank: 5


3693
32#
發表於 07-10-25 22:26 |只看該作者
let him choose, trust a kid's 6th sense,


原文章由 Tatama123 於 07-10-25 21:49 硐表
mattsum,

你有咩高見? ISF 我就畀唔起
‹ 上一主題|下一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