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入
用戶名稱:
密      碼:
搜索
教育王國 討論區 備戰大學 辦家長迎新 大學變小學?(沈帥青)
查看: 3636|回覆: 27
go

辦家長迎新 大學變小學?(沈帥青) [複製鏈接]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75509
1#
發表於 13-9-2 11:40 |只看該作者 |正序瀏覽 |打印
http://www.hket.com/eti/article/9c07f8c8-d27e-4a97-aed7-b63e32185de0-239717?ref=ak8fs


撰文:沈帥青
欄名:港是港非

小學有家長簡介會,大學一樣有?香港城市大學有學系日前為大學生家長辦簡介會,照片在網上瘋傳,被斥是為直升機家長安排活動。子女既已踏入大學,家長固然應放手,惟面對不願放手的家長,學校又應否迎合他們?

一場大學生家長簡介會,竟引起爭議。有網民上周六路經城大,看到有指示牌寫着「電子工程學系家長簡介會」,拍下照片並放上facebook,更寫上「估唔到淪落至此」;照片昨在網上瘋傳,引來約1,000名網民轉載。

網民質疑 怪獸家長入侵校園

網民深表驚訝,大學生家長也有簡介會?有網民指,家長若要了解學校,問子女便可以,何解大學要辦家長簡介會?有人指是怪獸家長「入侵」校園,有人更抵死地說,城大已由City「University」變成City「Nursery」。

城大回覆指,電子工程學系家長簡介會已辦了5、6年,旨在向家長講述大學生活及就業前景,亦會帶家長參觀學校實驗設施,約需3小時,今年有約100名家長及學生出席。城大指,該家長簡介會並非為新生家長而設,因該校科學及工程學院學生第二年須選主修,選擇包括電子工程學系,故簡介會是為選擇該學系的大二學生家長而設。

其實,這類為大專生家長而設的簡介會或迎新活動,確非城大獨有或新事物。有網民也發現,嶺南大學上周一也有辦家長迎新活動,內容包括參觀宿舍房間、圖書館,及家長問答環節等。教育學院日前也指,6年前起增設家長迎新日,本來為非本地生家長而設,後來發現本地家長也有需求,故亦為他們舉辦同類活動。

礙子女獨立 愛你變成害你

網民如此大反應,無非是因近年出現不少對子女事事「關心」的家長,引起社會關注,令人質疑會否阻礙子女成長。港大教務長韋永庚去年曾指,該校部分家長陪同子女開學,他勸家長放手,以免窒礙子女獨立。部分家長更在子女搵工時也「幫」一把,陪同子女面試,但不少僱主也向傳媒指,不會聘請這類家長陪面試的求職者。

誠然,家長愛護子女同時,也須慎防「愛你變成害你」,令子女缺乏獨立處事能力。加拿大新伯倫瑞克大學科學學院副院長Andreas Decken指,家長管太多,會打擊子女自我形象。

但城大家長簡介會事件中,也有不少網民質疑,究竟大學應否為了迎合家長,舉辦這些簡介會活動,會否令他們愈管愈多?

事實上,同樣的問題亦在外地出現。「直升機父母」名稱由來,就是源於美國多間大學發現,愈來愈多家長致電查詢子女的入學情況,令招生人員感到煩厭,指家長猶如整天在子女頭上盤旋。家長陪同大學生子女開學怪現象,在外地一樣有發生(見表)。

結果,為大學家長而設的家長迎新活動,在美國亦遍地開花。去年《華爾街日報》引述數據指,2011年逾90%美國大專院校有舉辦為新生家長而設的各類活動,31%院校有專責處理學生家長查詢部門;報道又指,這現象在20年前屬「非常罕見」。

美迎新會重點 協助家長放手

惟這些學校辦家長迎新活動,並不是一味迎合不肯放手的家長,而是把重點放在協助家長「放手」!有學校為家長設工作坊,規勸家長放心讓子女獨立,向家長強調他們子女已是成人,而非小朋友,又鼓勵家長與子女先訂立不同計劃與目標,然後放心讓子女自行去實現;更有形式層出不窮者,以舉行儀式象徵放手,例如美國伊利諾州有大學辦的家長迎新活動中,設15分鐘的「說再見時間」,讓家長向子女告別。

事實上,美國亦有部分大學堅持向直升機家長說不,指明若有家長來電查詢子女取錄情況,職員須拒絕家長請求,直接表明應由學生作出查詢。

雖然本港實施三三四學制下,不少新生進入大學時年齡仍未滿18歲,但既已成為大學生,接受高等教育,應有獨立思考,家長亦應培養子女獨立處事能力。大學舉辦活動迎合家長,可回應家長訴求,但亦要避免助長家長愈管愈多風氣,由愛學生變成害了學生,倒不如參考美國,多着重教授家長如何放手?




按圖放大


   0    0    0    0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75509
28#
發表於 13-9-6 11:33 |只看該作者
怪獸大學家長日(陳沛敏)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30906/18411483





■科技大學舉辦家長日,引起一陣熱議。


暑假期間電視常播一個廣告,宣傳符合人體力學設計的兒童書桌椅,口號是「打造尖子工作室」。試想像,阿媽給你買張書桌,原來蘊含望你變尖子的期望,孩子壓力可真大。

老掉牙的說法是,先有怪獸家長或直升機家長,才有事事依賴的孩子。以為這現象只在中、小學存在,誰知現在大學也來湊熱鬧。科大舉辦家長日,有網民將那封校長寄給家長、附有「回條」的邀信函拍照上載網誌,引起一陣蔚為奇觀的熱議。伸延的討論題目是,究竟先有怪獸家長才有怪獸學校、還是怪獸學校鼓勵了怪獸家長?

十多年前,時任嶺南大學校長的陳坤耀教授,批評部份大學生學習態度惡劣,提出整頓學風,訂立校規懲罰遲到、「走堂」的學生,有人支持,也有不少人特別是學生反對,認為是將大學中學化。

暫且不討論誰對誰錯,但這建議為何會成為爭議,就是因為大學生多已成年,大學教育又強調學生須有獨立自主思維,校風宜兼容並蓄,對異於社會規範行為的包容度較高,不宜以家長式管治對待學生。

當年大學校長整頓學生紀律也被質疑中學化,想不到十多年後,已演變成大學生開學,家長陪上學接放學,科大更舉行家長日,恭迎家長到大學「認識大學最新發展」、「了解學生在大學的生活」,還安排導賞團帶家長「參觀學生、教學和研究設施」,舉辦工作坊讓家長「了解大學如何支援大學生」,索性小學化。

中大校長沈祖堯呼籲家長學會放手,讓孩子自立成長。所謂「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獨立則國獨立」,大學生變小學雞,則香港也自然弱兒化。



陳沛敏
記者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75509
27#
發表於 13-9-6 11:31 |只看該作者
科大辦家長日 被譏小學雞 任由怪獸家長出沒 學生會反對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30906/18411217



■科大首次邀請現有學生家長於本月底到校參加家長日。


港爸港媽陪同大學生子女回校備受非議,亞洲排名第一的科技大學,本月底首辦家長日,早前向家長發出附有回條的中小學式邀請通告,被譏「小學雞」,科大學生會表明反對。大學「怪獸家長」出沒,竟有家長為子女「求分」和要求教師取消「剽竊」處分。


■科大向家長發邀請信。


科大本月28日舉行為中學生而設的資訊日,29日舉行家長日,對象是現有學生的父母。校方日前以校長陳繁昌名義向家長發出邀請信,要求家長填寫回條回覆會否參加。

中小學家長日一般是由班主任逐一會晤家長,講解其子女的學習情況。科大家長日有學院歡迎會,再有宿舍生活、獎學金和就業支援座談會,還有參觀實驗室、宿舍和圖書館活動。



科大發言人表示,校方重視與家長保持緊密溝通,家長關心子女的教育,故邀請家長和親友透過校園參觀和分享會等活動,並指部份本地和外國大學也有家長日。

科大學生會會長石毅俊表示,曾向學務長譚嘉因表明學生會反對辦家長日,認為會鼓吹家長跟學生入大學,令大學生依賴父母。他認為若家長想了解科大,可瀏覽網頁或自行到學校參觀。

八大院校除教育學院未有回覆外,港大和嶺大也有類似家長日活動,其他四校稱校方沒有舉行本地家長日,城大電子工程學系上周六則舉辦一個家長簡介會。(見表)

港大學生發展及資源中心自06/07學年開始,每年1月舉行名為「大學生活三重奏」活動,由校長徐立之等一眾高層,向家長簡介香港大學的教育理念和大學生活,並編製《給家長的話》小冊子。港大發言人稱,活動是鼓勵家長配合大學的理念,協助其子女更快適應大學生活。嶺大由05年開始舉辦新生家長日,內容包括參觀宿舍、圖書館、茶會及講座。

在城大任教的教協會長馮華業認為,大學生是成年人,毋須設家長日。他稱時有聽聞家長陪同子女面試,甚至向教授要求提高分數,又或子女習作抄襲他人著作,即學術上「剽竊」,有家長到校求情,「佢哋話冇乜大不了,要求畀佢哋仔女做過。我覺得學生嚟求情已經唔係幾好,家長更加過份,我哋惟有順手教埋家長,叫佢哋畀子女自己承擔責任」。

科大生心聲


潘同學(環球中國研究一年級)
「家長日係好事,雖然大學生活應該屬於大學生,家長知多啲代表佢哋關心子女,學校嘅出發點都係好嘅。」


謝同學(理科二年級)
「我唔會叫屋企人嚟,唔知佢會見到邊個,會尷尬。」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75509
26#
發表於 13-9-5 12:26 |只看該作者
大學家長會(伍諾韻)

http://www.am730.com.hk/article.php?article=171161&d=2147


香港最近很流行「家長會」,流行得連香港大學都就快要成立香港大學家長會了。

香港大學特地在其網站開闢了家長專頁(http://wp.cedars.hku.hk/web/parents/zh/2013/01/11/introduction/),像解釋流行性感冒究竟是一種甚麼病般,向大學新生家長詳細講解「讀香港大學究竟是甚麼一回事」,而作為香港大學的家長,又需要做些甚麼;相信大學的公關,必定會說這是增加透明度,讓「持份者」更明瞭自己權益的「進步表現」,但難道我們會不曉得,一切都是因為學校已經變成學店了 - 付了這麼多錢的消費者,當然享有消費者權益,若然貨不對辦,連消費者委員會都應該受理投訴呢。

你一定猜我接著會說甚麼「怪獸家長」呀、「現在的大學生都不懂享受大學生活」諸如此類的說話,no no no,相反,我認為就算大學家長會正式成立並密切監察兼參與學校的運作,學店消費者的權益還是得不到周全保障,皆因現在唸大學的模式,還是沿用傳統學校的模式,但學店消費者希望買到的「服務」卻跟從前的學生或家長所渴望的大有不同;從前,唸大學除了希望學有所成,然後做個專業人士外,對大學生活還會有一份浪漫的憧憬,但這些日子已經遠去了,因為學費日益昂貴,現在的學店消費者只希望付出的學費可以超速換取離開學校的入場券,可是現在的大學仍然裝模作樣地上課,學制改來改去還是三改四四改三三改四,徒然追不上消費者的訴求,哎,搞甚麼家長會學生會,直接將大學課程晶片植入學生的腦袋裏,然後考試、畢業,搞掂!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75509
25#
發表於 13-9-4 17:27 |只看該作者
開學日(陳秀慧)

http://www.am730.com.hk/article.php?article=170916&d=2145


開學日,朋友的囡囡升讀幼稚園一年級,第一次安排囡囡坐保母車上學。不過因為上車地點是稍遠的區外,他決定交由家傭姐姐帶到上車點,讓女兒習慣。不過一個上午下來,他就猛出Facebook status,描述自己如何忍住不去偷望女兒上學,但結果都是忍不住在她放學前,把車駛到幼稚園附近,看看她放學上車的情況。一邊等,一邊想千萬不能讓女兒見到他的車,因為女兒認得,會想坐爸爸車,一邊又在盤算開車後如何跟得貼,如何追著阿囡架保母車而不失霸氣……

我笑著看這堆留言,我了解可能朋友還會重複這事好幾年,但千萬別跟她上大學啊!

我記得小時候,因為父母都要工作的關係,幼稚園跟過鄰居婆婆帶上學,小學時坐過一年校車,之後都是自己走路上學放學。中學連選校和考學校也是自己去的,雖然見家長時還是要打擾到母親,但之後真正讓父母參與我校園生活的事,已經是大學畢業禮的時候了。我們都不會知道自己是如何學懂獨立,但父母一定記得第一次兒女背向自己走入校園的一刻。

時代變了,現在大學要辦家長會,入學日安排要預家長一份,大學生由父母陪著上學,交費、登記,找課室,到底這些孩子中學是怎樣過的?……然後畢業找工作,會向僱主說要先跟父母商量,然後才回答會否接受聘用?結婚先問父母可以給予多少錢辦婚禮,做首期買樓?是的,是的,有家人疼總是好的。

家長溺愛改變世界,雖然愛子之心天公地道,但強到連大學都要屈服,誰還可以告訴孩子,現實社會不會因為你有家長溺愛而寬容?可能大學導師都要怕家長投訴起來了,但將來的上司老闆會怕你家長有牙?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75509
24#
發表於 13-9-4 17:27 |只看該作者
中大開學 沈祖堯籲父母放手 數千家長湧校園 合照300人變600






中大校長沈祖堯認為,現時家長較以往更緊張子女成長,在選科、選校方面均積極參與。

新學年開始,中大校長沈祖堯表示,開學當日校園出現數千名家長陪同子女開學,指現時家長較以往更緊張子女選科及升學情況,喻他們「適當時候要懂放手」。

沈祖堯昨接受電台訪問時指,新學制下,中大今年增3,000名新生。前日開學,多達數千本地及內地家長陪子女開學,「(開學)氣氛與以往不同,部分更『全家出動』。」

沈:部分「全家出動」


沈指今年有近300名內地生讀中大,亦有按傳統與他們合照,豈料合照時有家長參與,最後出現600人「大合照」的尷尬場面。他認為現時家長較以往緊張子女成長,在選科、選校方面均積極參與,部分內地家長更向他表示,安排子女在中大就讀而放棄留學外國,是希望方便隨時來港照料。

新學制下,學童較以往更早入大學,平均僅17歲,部分年齡更小,心智未必完全成熟。不過沈重申,大學側重培養學生「成為大人」,學懂判斷是非、面對困難以及承擔責任,故家長「適當時候要懂放手」,給予子女一個成長機會。

而港大回覆指,開學日只見個別學生與家人在校園內遊逛,情況大致與去年相若,未有出現日前中大「萬人空巷」的情況。

專家:放手讓他們跌


註冊臨床心理學家鄒凱詩指,父母因怕子女入住宿舍會「搞唔掂」,擔心之下惟有亦步亦趨。鄒直指父母過分保護,認為大學生已是「年輕成年人」(Young Adults),家長管太多會令他們心智停留在初中階段,生活上任何事都靠父母張羅。子女亦會覺得私生活被過分介入而反感,她笑言:「放手讓他們跌吧,在校園裏能有多痛?」

鄒凱詩建議子女已長大離家的父母,面對「空巢期」要自己重建社交生活,不要將全部精力放在孩子身上,否則只會覺得失落及空虛。

「讓子女自行選前路」


育有兩女的中大校長沈祖堯,昨在電台大談「教女之道」,指讓女兒自行選擇前路;又謂不希望就讀中大的長女,能獲特別看待。

不希望讀中大長女獲特別看待

沈的幼女正修讀國際文憑大學預科課程,將於明年畢業,「父母能做的,只是提供升學資訊,其餘讓她自行選擇。」他指幼女欲往外地升學,故暑假期間與太太陪女兒到國外的大學參觀,包括美國著名學府耶魯大學及加拿大當地學府。

沈於訪問中提到「適當時候要懂放手」,而對於幼女尚未決定日後職業,亦只淡然道,「給她兩年時間摸索,到時再算。」

沈的長女現為中大醫學院三年級生,由於入住中大宿舍,未能經常見面;縱身處同一所學校,亦不會刻意相約用膳,「即使在學校偶遇,亦會裝作不認識,不想她有特別看待。」

點評

Yanamami  即使在學校偶遇,亦會裝作不認識,不想她有特別看待.....  發表於 13-9-5 08:09

Rank: 5Rank: 5


4259
23#
發表於 13-9-4 10:07 |只看該作者

回覆:辦家長迎新 大學變小學?(沈帥青)

題外話,什麼是happy corner?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75509
22#
發表於 13-9-4 09:23 |只看該作者
怪獸大學(盧先亞)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30904/18408210





■9月第一天開學便有家長接送子女往返學校,惟這裏卻是要為社會培育接班人的高等學府。


暑假檔期總少不了以小孩為對象的動畫電影,其實很多大叔如我亦有同好,其中不能錯過的有《怪獸大學》。主角大眼仔終償所願入讀怪獸大學,他還是自己一個長途跋涉孭住個巨大背包搭校巴返學,上下前後,左右兩旁皆不見其家長蹤影。大學名字雖是「怪獸」,劇情卻不「怪獸」。

未知O Camp會否邀請兩老


真正怪誕荒謬的情節且在現實世界,堪稱《怪獸大學》的真人版!9月第一天開學,便有家長接送子女往返學校,為其打點一切包括付車資,無微不至的溫馨關愛滿溢校園,惟這裏卻非幼稚園或小學,而是要為我們社會培育接班人的高等學府,感動香港又添一章。有獨生子更特地為早上陪同上學的父母介紹校園環境,又一起拍全家福,差點以為是畢業照。媽媽接受媒體訪問時,表示自己並非不放心,「他已經大個仔,不過我們喜歡參與他的活動。」未知O Camp會否邀請兩老參與,好讓媽媽同食「吱吱冰」,爸爸又可以與子一起happy corner。

難得的是這「大個仔」幼承庭訓,溫順謙恭,笑說有家人關心是好事,只希望他們不要太辛苦,其實「辛苦」的可是收看的觀眾。另外亦有「大個女」新生表示,因為對校園環境不太熟悉,若其父沒有陪同就可能會因迷路而遲到,果然是知返的小羔羊。她又說其他同學亦多家長陪同,所以不會覺得不好意思,既是如此,我還好意思再說三道四嗎?

對於那些還呆……寫錯,該是待在校園等候子女放學的家長,更是無話可說。

其實我對這些事的過度反應,怕是心理陰影,我自中學開始就自己搭車返學放學,而父母更從未踏足我的學校,包括中學和大學,亦沒有出席過我的畢業典禮。事實上,他們並不知道我幾時學成,只因我在學期間已是勤工儉學,自給自足,包括學費,所以他們還以為我一早已經畢業,投身社會。如此缺乏父母關愛的情況下,性格上自不然會有啲缺陷,譬如說自力而為,不喜外求,對於過份依賴和過份保護的行徑,同樣深恨痛絕。

其實政府大可配合趨勢,投放更多資源於幼兒教育,大學方面的資助大可撤銷,因為大學教育其一目的,就是培養學生成為一個能夠獨立思考的個體,若連最基本的自理能力都未有機會「學習」的人,我們又怎能期望他在思想上能有所長。

況且今日幼稚園生要學嘅嘢已然夠深,都唔使等到大學。




醒目開學勳章


5348
21#
發表於 13-9-4 08:25 |只看該作者

回覆:ANChan59 的帖子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簽名被屏蔽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113546
20#
發表於 13-9-4 08:07 |只看該作者

引用:looks+like+a+luxury+apartment.++Your+son

原帖由 eschung 於 13-09-04 發表
looks like a luxury apartment.  Your son should enjoy his stay.
From outside it looks luxury, inside is a cosy and decent room with a friendly roommate from overseas.



God grant me the serenity
to accept the things I cannot change;
courage to change the things I can;
and wisdom to know the difference.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113546
19#
發表於 13-9-4 08:03 |只看該作者

引用:其實父母已經將精神投射到子女身上,子女即

原帖由 samsam123321 於 13-09-04 發表
其實父母已經將精神投射到子女身上,子女即是自己,子女返學,即是自己返學。 ...
I'm not sure, but it's an important milestone of his life.



God grant me the serenity
to accept the things I cannot change;
courage to change the things I can;
and wisdom to know the difference.

Rank: 6Rank: 6


9973
18#
發表於 13-9-4 06:38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samsam123321 於 14-3-20 20:40 編輯

del.

Rank: 4


774
17#
發表於 13-9-4 01:24 |只看該作者
looks like a luxury apartment.  Your son should enjoy his stay.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113546
16#
發表於 13-9-3 15:07 |只看該作者
回復 Shootastar 的帖子

Morningside College.

點評

Shootastar  Thanks for your sharing. It is an ideal place for academic pursuit.  發表於 13-9-3 15:53
God grant me the serenity
to accept the things I cannot change;
courage to change the things I can;
and wisdom to know the difference.

Rank: 7Rank: 7Rank: 7


11703
15#
發表於 13-9-3 14:54 |只看該作者
回復 ANChan59 的帖子

A very beautiful and elegant hall.
What is the name of the hall?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113546
14#
發表於 13-9-3 13:17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ANChan59 於 13-9-3 13:42 編輯

回復 Shootastar 的帖子

I can't imagine an enjoyable and memorable moment in life time is distorted like this in local newspaper(s).
What a shame !

I posted those pictures into FB and received so many greetings from friends...... It's fun. They like the room with Tolo Harbour view, me too.



點評

chunyatmama  What a good memory!  Nice view!  發表於 13-9-5 13:33
Marco-ma  I saw the photos in your blog la...  發表於 13-9-3 13:41
Marco-ma    WOO ...Tolo Harbour view .....  發表於 13-9-3 13:40
God grant me the serenity
to accept the things I cannot change;
courage to change the things I can;
and wisdom to know the difference.

Rank: 7Rank: 7Rank: 7


11703
13#
發表於 13-9-3 12:43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Shootastar 於 13-9-3 16:02 編輯

回復 ANChan59 的帖子

Yes, it is a very happy and wonderful event indeed when you helped your son to bring the luggage into his room and met his roommates.
I have no doubt that your parents (your son's grandparents) should enjoy it very much when they travel around CU.

You reminded me the sweet memory we had when we flied to London in 2008 to accompany our son to check in the Commonwealth Hall, the residential hall for the students from University of London. We bought some washing clothes and detergent and a mini vacuum cleaner. We cleaned the wardrobe and the desk for him. He put all the clothes in the wardrobe and all the books on the shelf above the desk. We then walked to his college and paid visit to some buildings.

We met some parents from UK in the Commonwealth Hall as well as the school campus. We had a wonderful exchange of words with them.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113546
12#
發表於 13-9-3 12:20 |只看該作者
回復 Shootastar 的帖子

I also dropped my son to the hostel on Sunday, most parents are so happy to visit the hostel and the college.
My son will bring grandma and grandpa to visit the university and the college later, I am so glad and so proud he will do so.

點評

Marco-ma    發表於 13-9-3 13:37
God grant me the serenity
to accept the things I cannot change;
courage to change the things I can;
and wisdom to know the difference.

Rank: 5Rank: 5


1586
11#
發表於 13-9-3 11:42 |只看該作者
回復 Shootastar 的帖子

我都會幫手小兒搬行李入宿舍,今個星期仲會去家長茶會。雖然他是讀醫,日後必需獨立處事,但此刻父母的關懷與支持,又何需介懷。

點評

annie40  quite sensible!  發表於 13-9-3 12:57

Rank: 7Rank: 7Rank: 7


11703
10#
發表於 13-9-3 10:44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Shootastar 於 13-9-3 14:52 編輯

As far as I know, the parents in UK or USA would accompany their kids to colleges when they move in the hostels. The parents want to meet the college staff and hall warden. The colleges may hold some programs for the parents to attend. This is the TRADITION of the parents to accompany with their kids to colleges and stay with them for several days before they return to their home towns.

In Hillary Clinton's book "Living History", Hillary Clinton wrote that the serving President and her accompanied with Chelsea to Stanford to clean the dormitory for Chelsea when she first entered Stanford. They traveled around the campus with her daughter. They went to Stanford because it is their tradition to do so.

‹ 上一主題|下一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