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入
用戶名稱:
密      碼:
搜索
教育王國 討論區 教育講場 教育開支佔21% 回歸後新低 加強中學生職業體驗 ...
發新帖
查看: 503|回覆: 12
go

教育開支佔21% 回歸後新低 加強中學生職業體驗 [複製鏈接]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75509
1#
發表於 17-2-23 13:46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打印
【明報專訊】財政預算案:昨日公布的財政預算案建議動用10億元推動青年發展,包括預留7億元予教育局推廣職業專才教育、支援教師進修和專業發展,以及增加支援本地專上學生;並撥款3億元予民政事務局擴展多元卓越獎學金和國際青年交流計劃。政府消息人士稱,教育局將邀請職業訓練機構向中學生提供短期課程,讓他們在中學階段體驗不同職業,探索興趣。


教育開支786億 按年度增31億


2017/18年度教育方面的經常開支預算為786億元,較本年度增加31億元,佔政府經常開支21%。教協立法會議員葉建源批評21%為回歸以來新低,質疑政府對教育的承擔十分不足;教聯會則認為預算案對教育着墨甚少,未有回應基礎教育的訴求,只是沿用舊有和既定政策。


香港專業進修學校(港專)傳訊與拓展總監李慧慈說,現時該校有提供「咖啡與甜品店營運」、「拍攝及攝錄」、「運動及體適能教練」等課程讓中學生參與,今年有400人報名,惟資源所限只能取錄百多人,部分課程安排學生於周六上課。李稱若政府投放更多資源,可增加學校設施,以提供更多不同種類課程,例如現時創新科技愈益重要,港專可購買軟件、伺服器和虛擬實境(VR)設備等,提供相關課程。職業訓練局回應稱,歡迎政府加強推廣職業專才教育,相信有助鼓勵更多年輕人向這路徑發展。


在支援教師進修和專業發展方面,政府消息指會考慮擴大資助教師到外地進修交流的計劃,例如增加相關名額,又會在電子學習等領域提供更多教師培訓。至於增加支援本地專上學生方面,將會包括修讀自資專上課程的學生,政府消息指將增設獎學金,考慮獎勵能升讀大專的特殊教育需要學生、非華語學生、STEM(科學、科技、工程及數學)範疇表現優秀的學生等。


2億助體藝卓越生讀學位


政府將向多元卓越獎學金注資2億元,資助學術以外如體育、藝術、社會服務等方面有卓越表現的本地學生升讀學位課程,讓他們不用交學費,政府消息指希望受惠人數由去年20增至40;政府又將增撥1億元擴展國際青年交流計劃,由以往每年約110人參與,期望增至約260人。


   0    0    0    0

Rank: 6Rank: 6


6635
2#
發表於 17-2-23 18:38 |只看該作者
elbar 發表於 17-2-23 13:46
【明報專訊】財政預算案:昨日公布的財政預算案建議動用10億元推動青年發展,包括預留7億元予教育局推廣職 ...
有無人知道,現時的教育受衆有多少?佔社會人口变化如何?
又自費教育,直資國際學校。 唔用政府資源的教育比例。

21%,在各種條件因素下。
教育求真。


二十多年未見船民了。今天,電視新聞又再見緬甸有難民坐船出海逃難。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39637
3#
發表於 17-2-23 23:48 |只看該作者
我有興趣知,教師培訓嘅開支,薪津福利等等。

Rank: 5Rank: 5


3700
4#
發表於 17-2-24 00:24 |只看該作者
Stillgood2 發表於 17-2-23 18:38
有無人知道,現時的教育受衆有多少?佔社會人口变化如何?
又自費教育,直資國際學校。 唔用政府資源的教育比 ...

我在網上找了一下,沒有您想要的數據,不過更有意思的數據是各國的人均公共教育支出佔人均收入多少,北歐四國獨佔頭四位,美國接近6%,西歐三強緊接,日本在後(約4.2%),韓國與香港相若,3%多一點,中國連1%也沒有(0.8%),以上數字多少看到各國人民教育水平,不過都是數字,最重要是有效率效果,香港教育制度與各國一樣,都不能令每一個人開心。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32340
5#
發表於 17-2-24 13:06 |只看該作者
Cheeselover 發表於 17-2-24 00:24
我在網上找了一下,沒有您想要的數據,不過更有意思的數據是各國的人均公共教育支出佔人均收入多少,北歐 ...

人均?

per capita?
The more bizzare a thing is, the less mysterious it proves to be.

Rank: 5Rank: 5


3700
6#
發表於 17-2-24 22:10 |只看該作者
shadeslayer 發表於 17-2-24 13:06
人均?

per capita?

對,是人均。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32340
7#
發表於 17-2-24 22:53 |只看該作者
Cheeselover 發表於 17-2-24 22:10
對,是人均。

本帖最後由 shadeslayer 於 17-2-24 23:27 編輯

OK. But per student is more meaningful.

Rank: 6Rank: 6


6635
8#
發表於 17-2-25 11:09 |只看該作者
shadeslayer 發表於 17-2-24 22:53
本帖最後由 shadeslayer 於 17-2-24 23:27 編輯

OK. But per student is more meaningful.
e個就係我想提出。
葉博士,惟一提出(應該係提控告) 政府教育開資新低。
有時,教育界(似政界多
d),唔講真(真實). 只係講爭(爭取,爭抝) ,憎(憎政策) 。
比d真心!

我記得大囝中學有5班中一,細囝時,只得4班。明顯你,學童人数減少。再睇DSE 考生人数减少。
另外,直資/國際學校學位有增加嗎?
身边d人,話去讀直資。需要幾多政府資源?


二十多年未見船民了。今天,電視新聞又再見緬甸有難民坐船出海逃難。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32340
9#
發表於 17-2-25 11:15 |只看該作者
Stillgood2 發表於 17-2-25 11:09
e個就係我想提出。
葉博士,惟一提出(應該係提控告) 政府教育開資新低。
有時,教育界(似政界多

直資也是政府資源。

以每位學生資源比較最公道。不過出來效果相信「教育界」不會高興。

你說的「真」,十分認同。

The more bizzare a thing is, the less mysterious it proves to be.

Rank: 7Rank: 7Rank: 7


11251
10#
發表於 17-2-25 12:54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judy 於 17-2-25 12:54 編輯
佔政府經常開支21%。教協立法會議員葉建源批評21%為回歸以來新低,質疑政府對教育的承擔十分不足;

增加了免費幼兒園,就算其他不變,都增加不少投資啦。

人口老化,醫療成本增加,學生所佔比例減少,就係咁简單。

呢個白痴點解可以代表教育界呢?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32340
11#
發表於 17-2-25 13:06 |只看該作者
judy 發表於 17-2-25 12:54
增加了免費幼兒園,就算其他不變,都增加不少投資啦。

人口老化,醫療成本增加,學生所佔比例減少,就係 ...

本帖最後由 shadeslayer 於 17-2-25 13:10 編輯

佢代表教協,無資格代表教育界。

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呢D固然非有道,係近乎無恥。

Rank: 7Rank: 7Rank: 7


10361
12#
發表於 17-2-25 13:45 |只看該作者
Stillgood2 發表於 17-2-25 11:09
另外,直資/國際學校學位有增加嗎?



國際學校肯定多了十分多,還未計年年一大批人出去外國 boarding。
整體適齢學生少了,但離開主流本地教育的孩子年年爭加。
我都想知道 D 錢洗咗去邊。

Rank: 7Rank: 7Rank: 7


10361
13#
發表於 17-2-25 13:50 |只看該作者
judy 發表於 17-2-25 12:54
呢個白痴點解可以代表教育界呢?



佢唔知幾醒,分明係刻意誤導。教育界,只是一個利益集團,個個為自己利益,冇乜邊個真心為學生。

‹ 上一主題|下一主題
返回列表
發新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