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入
用戶名稱:
密      碼:
搜索
教育王國 討論區 升中派位 1/3英中明年恐「落車」
發新帖
查看: 2637|回覆: 10
go

1/3英中明年恐「落車」 [複製鏈接]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75509
1#
發表於 15-7-3 09:55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打印

教育局新教學語言政策到期「再微調」,今日將約見教育團體交代細節。

升中統一派位下周二放榜,教育局於一○年實施、每六年檢討一次的新教學語言政策在派位後到期「再微調」。本報獲悉,教育局經檢討後的「英中上落車」準則擬維持不變,但會令全港僅餘約一百間英文中學,再有三分之一須於明年九月「落車」開中文班,故提出「暫保英中」措施,包括須向當局提交「補救計劃」,以保住全開英文班英中的名譽,當局今日約見多個教育團體代表交代細節。有家長團體擔心,部分「落車」英中為遷就英語能力較弱的學生而「拖低」整體英語進度,令英中變得「名不副實」,促請當局加強監管。

根據教育局現時推行的新教學語言政策規定,中一每班有八成五學生屬於全港成績前列四成,該班便可成為英文班,未達標的只能開設中文班。當局須每六年檢討一次,新一輪檢討將按各中學去年及今年中一派位結果所取錄的中一生成績,釐定由一六/一七學年起,未來六年的教學語言變更。

學校可提「補救計劃」

中一適齡學童人口由一一年的六萬多人,急跌至下學年估計的四萬七千多人,預料適齡學童人數持續下跌,愈來愈多「不達標」的小六學生仍可升讀英中,勢必有英中因收生未達標而「落車」,將部分中一班級轉為中文教學。

消息指,當局已完成新一輪教學語言政策檢討,基本「上落車」準則傾向維持不變,但有見這會令全港有多達三十多間英中須「落車」,加上若英中「落車」,涉及課程及考試卷採用的語文變動,故當局同時提出「暫保英中」措施,即容讓需「落車」的英中向當局另行申請及提交「補救計劃」,重點包括如何培訓校內老師,令其可提升學生的英語水平以接受英語教學,以換取未來六年保留中一級全開英文班的條件。

至於原屬中中「上車」變英中,以及增開或減開英文班數目的準則,當局同樣傾向維持不變,除考慮有關中學的學生能力外,亦會考慮校內老師的能力。

津貼中學議會主席林日豐指,同意當局擬定的新一輪教學語言政策,認為是聽取了教育界的意見,以及顧及學生學習英語的利益。他指,「依家係人口大跌,而唔係英中做得唔好,如果突然落車變中中,老師就真係要再培訓改用中文教學」,他相信有關的「落車」英中將加強英語補底班,為未達標的學生「惡補」英語。不過,東區家長教師會聯會主席趙明則擔心,部分「落車」英中教學時為遷就英語能力較弱的學生,而滲透中文教學,令英中變得「名不副實」。

點評

123BB  明年升中爭崩頭啦  發表於 15-7-3 10:29
王家爸爸  我估好多人都想知道。  發表於 15-7-3 10:01
王家爸爸  知唔知道邊啲學校會「落車」?  發表於 15-7-3 10:01
   2    0    0    0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120339
2#
發表於 15-7-3 10:06 |只看該作者
elbar 發表於 15-7-3 09:55
教育局新教學語言政策到期「再微調」,今日將約見教育團體交代細節。

升中統一派位下周二放榜,教育局於 ...
下年九月要開中文班, 咁唔知學校名單幾時出呢?
還記得初為父母時,對孩子的期望嗎?我當時只想他/她平平安安,健健康康。
隨著時光飛逝,人的期望慢慢變了,變得越來越有要求。所以要經常提醒自己:毋忘初心
箴言4:23 - 你要保守你心,勝過保守一切,因為一生的果效是由心發出。
箴言22:6 - 教養孩童,使他走當行的道,就是到老他也不會偏離。

Rank: 10Rank: 10Rank: 10


26896
3#
發表於 15-7-3 10:13 |只看該作者
知唔知每班人數會進一步縮嗎?

Rank: 5Rank: 5

醒目開學勳章


1215
4#
發表於 15-7-3 10:28 |只看該作者
elbar 發表於 15-7-3 09:55
教育局新教學語言政策到期「再微調」,今日將約見教育團體交代細節。

升中統一派位下周二放榜,教育局於 ...
我都想知邊間會上車同落車, 幾時會揭盅?    我仔仔升小六, 要準備選校了

Rank: 5Rank: 5


4259
5#
發表於 15-7-3 10:43 |只看該作者

回覆:1/3英中明年恐「落車」

未來升中家長慘了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75509
6#
發表於 15-7-3 14:28 |只看該作者
hkpapa852 發表於 15-7-3 10:06
下年九月要開中文班, 咁唔知學校名單幾時出呢?

要等 教育局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120339
7#
發表於 15-7-3 14:33 |只看該作者
elbar 發表於 15-7-3 14:28
要等 教育局
以教育局既效率......
還記得初為父母時,對孩子的期望嗎?我當時只想他/她平平安安,健健康康。
隨著時光飛逝,人的期望慢慢變了,變得越來越有要求。所以要經常提醒自己:毋忘初心
箴言4:23 - 你要保守你心,勝過保守一切,因為一生的果效是由心發出。
箴言22:6 - 教養孩童,使他走當行的道,就是到老他也不會偏離。


1614
8#
發表於 15-7-3 14:47 |只看該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Rank: 5Rank: 5


4166
9#
發表於 15-7-3 18:34 |只看該作者
今日出咗新聞,一切不變。

Rank: 6Rank: 6


6078
10#
發表於 15-7-3 18:50 |只看該作者
SIYip 發表於 15-7-3 18:34
今日出咗新聞,一切不變。
link pls?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75509
11#
發表於 15-7-3 19:01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elbar 於 15-7-3 19:03 編輯
hkpapa852 發表於 15-7-3 10:06
下年九月要開中文班, 咁唔知學校名單幾時出呢?

教育局局長與傳媒談話全文(只有中文)
******************



  以下是教育局局長吳克儉今日(七月三日)出席新學制學習旅程(中期檢討)學校領導人論壇開幕禮前與傳媒的談話全文:


教育局局長:今日教育局和幾百位學校的領導一同分享新高中學制中期檢討,主題是持續優化,不斷進步。由二○○九年開始到二○一二年第一屆中學文憑試畢業生出現後,我們在二○一三、一四、一五年進行檢討。持續優化是重點,亦要不斷進步,詳細情況稍後會由多位講者和主席跟大家分享,我不在這裏重複。大家有甚麼問題希望我回應?

記者:今日是否有討論微調教學語言政策,局方是否傾向繼續維持?

教育局局長:你指的是微調中學教學語言,經過多方面的考慮,我們決定作出宣布。這個宣布會讓學校延續、穩步發展第一周期,即二○一○/一一至二○一五/一六學年校本教學語言安排。換言之,未來六年,即二○一六/一七至二○二一/二二學年,微調中學教學語言周期整體安排維持不變。

  我知道很多人關心這個決定是基於甚麼考慮,主要有三個考慮和大家分享。第一部分,第一個周期後,我們看到整體發展和經驗開始扎根,學生受惠於教師團隊的教學經驗,以及校本支援措施所發揮的作用。

  第二個原因,語言不同其他特別的活動或課程,需要時間,中學有六個年級,需要時間檢視效能。「微調安排」相關學生屆別的學習表現仍有待驗證,最早也要到二○一六年(香港中學文憑試的成績)才能做到,所以是需要時間。

  第三部分,學校需要在較穩定的教學語言環境下發展各學科相關的教與學策略,亦要配合全校的語文政策。基於以上專業的考慮,我們雖然了解到整體學生人口暫時下降,或個別學校未必能符合預設「學生能力」的條件,(即所需「前列百分之四十」學生的數目)。我們不會僅因此而即時要求學校在第二周期改變教學語言安排。

  個別學校如有需要,可以參與相關的教師專業發展和研究項目,主要原因是,我們希望短暫因素改變不會令教學質素受到任何影響,我們一定要保持這方面的重要性。

  所有政策都需要配合社會與時並進。同樣道理,在教學語言方面,我們認為要不斷向前,所以我們會進行不同的研究項目,隨着新高中課程扎根,學生採用英語學習所需的能力、值得深化和仿效的相關成功經驗,讓學校在有彈性的情況下維持和向前推展教育質素。

  我再重申,整個教學語言微調政策從第一周期起,家長和學生特別關注是「中中」和「英中」這些名稱。在第一周期時,學校已不再分為「中中」和「英中」,學校的初中教學語言安排變得更靈活和多元。我們了解到家長過往的習慣,我們不斷提醒家長在選校時,不應只考慮教學語言,辦學宗旨、學校其他優勢等等亦是考慮的一部分,教學語言的回應大致上是這樣。

記者:局長是否預先提示學校,讓它們準備二○一六年「落車」?或鼓勵它們盡快改善?

教育局局長:我剛才提過,從上一個周期教學語言微調來看,個別的功能正在扎根,而有經驗的教師團隊及專業支援計劃已經產生效能,所以不存在有關其他的考慮。重要的是,因為這樣的背景,所以我們覺得可以在第二周期的六年間繼續推行這部分工作。

記者:局長你如何看待有三分之一的「英中」因未達標而要「落車」呢?

教育局局長:我不知道這些數字的來源。若個別學校因條件上有改變而受影響,我們會鼓勵它們盡快,特別是個別的老師若要照顧學生的差異程度,應多作專業發展的工作,這是我們覺得有需要的。

記者:局長,若有大量學校需要「落車」,教育局有何暫緩措施?

教育局局長:剛才我提過不明白數字的來源和報道所指「落車」的情況。學校有相當大的酌情權,已經不是全校處理,是根據每班學生的能力、老師的能力、語言的環境和支援措施作為基礎,不再是整體學校評估,所以我看不到「上車」、「落車」的情況出現,但是大前提是教學語言一定要配合和加強「教與學」這個層面。

記者:局長,日後會否考慮逐步推行以中文作教學語言?

教育局局長:「兩文三語」的政策會維持不變,我們會繼續朝着這個方向走,而語文教育會繼續加強、繼續優化。

記者:(有關學生的語文能力)

教育局局長:如果學生有能力差異的情況,我們會特別要求老師加強在專業發展方面處理學生能力差異的部分。

記者:升中學生人數一直減少,但「減派」措施至今年便完結,二○一六/一七學年學生人數仍未回升,局方會否考慮延長「減派」措施,有沒有機會要學校「殺校」、「殺班」?

教育局局長:我們在二○一三年考慮「三保」政策時,並非一年、兩年、三年的計劃,而是整體盤算,當時與大家說明,並不是保三年就只是三年的計劃。事實上,來年學生下調人口已是三位數字,不再是四位數字。另外,二○一九/二○學年開始,學生人口會穩定上調。我已不斷強調,這是暫時人口下調,由以往的65 000到40 000多,很快又會上升至69 000,我擔心到時是否有足夠學位予學生,而不是考慮其他方面。當然,「三保」有其功能,亦是「三保」政策的精髓。

記者:可否具體說明,教師要加強培訓,但如學生本身能力不夠,是否能吸收到,可否談談如何加強?

教育局局長:剛才提及,每所學校有其酌情部分,現在是以「班」而不是以「學校」為單位,所以並無「英中」與「中中」的分野。若班內學生的能力高便以英語教學,否則就以中文教學,這是第一點。即使沒有這個政策,學生仍會在「兩文三語」情況下,不斷加強和提高水準,對個人和整班的學習,這都是目標之一。



2015年7月3日(星期五)
香港時間17時59分


‹ 上一主題|下一主題
返回列表
發新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