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入
用戶名稱:
密      碼:
搜索
教育王國 討論區 教育講場 千萬不要像這位媽媽般對待孩子
樓主: oh_really
go

千萬不要像這位媽媽般對待孩子 [複製鏈接]


925
41#
發表於 14-1-6 18:47 |只看該作者

引用:多謝提醒,我有時真係看不清架!所以我想問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48932
42#
發表於 14-1-6 18:51 |只看該作者
回覆 kwan_0128 的帖子

鬧「廢人」又真係重咗d。
好的或者名的學校,動不動3、4000人報,收~100個,考吾到幾咁正常。

Rank: 5Rank: 5


4519
43#
發表於 14-1-6 21:21 |只看該作者

回覆:千萬不要像這位媽媽般對待孩子

自己的確發現當孩子表現失色時,是我發最多皮氣的時間。幸運地孩子入一間根本無人選的KG,所以到小一才須有競爭的面試。但小一選直/私時,自己的確很不快樂,亦有向孩子發皮氣,重幾金下架。到現在,當孩子表現不好,我很多時都是駕了才算。但當孩子有進步時,又會睡着也笑醒。絕對是勁賞勁罰的父母。所以了解巴士媽的感受。



Rank: 4


967
44#
發表於 14-1-6 22:54 |只看該作者
回覆 Jane1983 的帖子

係呀, 個間學校有千幾人報但得百幾個位咋幼稚園, 唔洗比咁大壓力小朋友掛, 考唔考到隨綠囉
讀名校又唔等如一定係到大學, 如果小朋友自尊心受損, 留有陰影咁咪仲慘
近排見有好多小朋友自殺, 都幾可悲

點評

Jane1983  見到d自殺新聞,真係好心痛  發表於 14-1-6 23:19


713
45#
發表於 14-1-6 23:01 |只看該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48932
46#
發表於 14-1-6 23:42 |只看該作者
打鬧作為一種管教方法,短線一定有用,但 at what cost呢?

打得多,或者影響親子關係,小朋友心中恨你,或者性格變得怯懦...大d突然以死抗議,父母如何面對?

而家呢個世界,吾愛小朋友吾會生。面對呢個一生中最大的感情和金錢的投資,都係平心靜氣,好好傾好好教,以理服佢,好過打到佢驚。

Rank: 6Rank: 6


6493
47#
發表於 14-1-7 01:05 |只看該作者
只可以講,個仔比阿媽咁攪法,唔好話考KG,遲啲小一面試都唔知攪唔攪得掂!

Rank: 5Rank: 5


4519
48#
發表於 14-1-7 07:08 |只看該作者

回覆:千萬不要像這位媽媽般對待孩子

不是想提出打罵是好方法,打我都接受唔到。我自已在教孩子功課方面,確有小小另類的,教的時候反而皮氣無甘大。而最大的分別是,人家學校默書前,是讓孩子在家温習的,我的做法卻是讓孩子當天早上(孩子讀下午班)去參加足球訓練班。讓孩子知道如何運用時間,出來的結果反而是好多於壞。而我自己心裡有個信念,就是用盡我的方法(罵其實不是一個好方法,祗是自已無法控制),去激發孩子的天賦。正如牛下車神,如見難就退,什麽以汗水及淚水去換獎牌呀!



Rank: 5Rank: 5


3331
49#
發表於 14-1-7 10:05 |只看該作者

呢位媽媽把自己也當成孩子,把怒氣全數發洩於自己孩子身上。孩子因你而成長,你亦應為孩子而成長。

Rank: 5Rank: 5


4519
50#
發表於 14-1-7 14:07 |只看該作者

回覆:千萬不要像這位媽媽般對待孩子

我真係覺得自己有時是向孩子學習,或正確一點,向孩子的足球教練學習。孩子參加的足球訓練班其宗旨並非純教授足球技巧,而是培養良好足球品格。記得第一次抽時間去看孩子踢球(6歲),孩子的表現已給我脱胎換骨的感覺。當時看見球在左面,孩子卻看右走,更能做出空門交波的無私行為(這绝非他的足球風格)。之後我問他為什麽這樣做,他竟然可以答到我,今天的訓練是比波走位,門前交波,所以他照做。當再問他不是最喜歡射波嗎?為什麽會門前交波,他答道是教練教他,做應做的事,不是喜歡的事。當我再將這情況代入日常例子,孩子都能正確理解。當時我真的想哭出來。



Rank: 9Rank: 9Rank: 9


23059
51#
發表於 14-1-7 16:26 |只看該作者
回覆 5tgb 的帖子

有孩子的父母,几乎没位也在天天跟孩子學習,愈可以经常体会孩子的奇妙想法, 愈容易代入称職家长的角色.

家长很懂得的可以自己教, 不算很懂的,可以放手让孩子摸索, 他们用心领略的往往比我们高超得多的.结果成为我们的老师了


Rank: 9Rank: 9Rank: 9


23059
52#
發表於 14-1-7 16:39 |只看該作者
All young kids practice the gospel of Go Along to Get Along.  They are our basic domesticated social animals.  Until the age of sever or thereabouts - the so-called age of reason -most children were emotional echo chambers.  If they grew up around people who got along and didn't raise their voices, they did the same.  If they were raised by bitters and shouters...well....


‹ 上一主題|下一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