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入
用戶名稱:
密      碼:
搜索
教育王國 討論區 小學雜談 中二學生不懂讀小學的生字
樓主: ChiChiPaPa
go

中二學生不懂讀小學的生字 [複製鏈接]

Rank: 7Rank: 7Rank: 7


11990
61#
發表於 08-1-8 23:52 |只看該作者
原文章由 littlesister 於 08-1-8 23:44 發表
eviepa

终於見你出現啦,哩到氣氛咁好,我都估你會參與啦 等住睇大家既發表


尋晚去打羽毛球,今日日頭公司唔方便做私人就,見到咁多老友發表佢精彩見解,自己無辦法參與,真心都痕埋。


12651
62#
發表於 08-1-8 23:53 |只看該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Rank: 5Rank: 5


1232
63#
發表於 08-1-9 00:14 |只看該作者
原文章由 eviepa 於 08-1-8 23:52 發表


尋晚去打羽毛球,今日日頭公司唔方便做私人就,見到咁多老友發表佢精彩見解,自己無辦法參與,真心都痕埋。



咁你要發表多些來止止痕先得啦  等住睇你地既理性討論:)


12651
64#
發表於 08-1-9 00:23 |只看該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12651
65#
發表於 08-1-9 00:39 |只看該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12651
66#
發表於 08-1-9 01:24 |只看該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Rank: 7Rank: 7Rank: 7


11990
67#
發表於 08-1-9 01:47 |只看該作者
不知大家有沒有見過真正的填鴨?小時候,我家是賣鹵水鵝、鴨的。當時常常見到爸爸抓住一隻鴨,令牠動彈不得,跟著用一個長形漏斗插向牠的咀裡,然後放一把米放進漏斗,再用力一吹,米便進入了鴨子的食道,大功告成,至於能否消化、吸收,則是另一回事。

很難為填鴨、不填鴨定一條清楚的界線,不過,以下例子大概是填鴨的典型:

中文:中一學愚公移山時,有這樣的一條題目:「愚公是否愚蠢?」很明顯,愚公蠢得不得了,如果要做個feasibility study,移山這個project,除了邏輯上有可能外,財務不可行,環境保護不可行,如果這山是young fold mountain更會越移越高……。很簡單,如果覺得出入不方便,搬屋是一個選擇,對有宗教信仰的人來說,求神亦是一個選擇……. 。不過,教師手冊中的答案是愚公是聰明、智叟是愚蠢。換句話說,學生要取高分,把這個不知所謂的答案背了便成,要把心裡話說出嗎?有風險。簡直窒礙思想!

英文:如果默書是默已懂得音、義的,默書確有效用。但很多時,學生所默的字很多都是不懂音、義,為了默書取得高分而死記的,默完書後,很快便會全然忘掉,吃力不討好。

eviepa

Rank: 7Rank: 7Rank: 7


11990
68#
發表於 08-1-9 01:51 |只看該作者
原文章由 awah112 於 08-1-9 01:24 發表


eviepa

真係好耐冇見,我都估你一定係陪阿女打羽毛球。

awah112


估錯!我前幾年還在打羽毛球區賽,很自然地訓練女兒打羽毛球,但可惜她對這運動沒有緣份,反而喜歡乒乓球。

Rank: 5Rank: 5


4418
69#
發表於 08-1-9 02:58 |只看該作者
Eviepa:

你說....//

//跟據我的觀察,一個小孩,從小一起,每天中、英文各閱讀半小時課外書,上課留心,只照足老師指示做功課,而不再加任何補充練習。到小學畢業時,中文起碼會是Band 1程度,即top 33%;英文起碼是top 15%。如果要更好,便要加上其他訓練。//

你的觀察, 自我囝囝入學以來, 我祇留意到一個相似個案, 囝囝一位高材生同學, 每天放學後作息有序.  放學後小休, 做功課後, 練音樂, 睇電視, 課外習作, 閱讀各半小時. 到中學入讀名校一樣維持好成績, 才藝相全, 開心快樂.  至於他上課是否留心, 我想會吧.  你這個學習方法指標, 使我想起神鵰俠侶中楊過的黯然銷魂掌. 似無招實有招, 做得到一定高招.  上堂留心, 得好老師講解, 理解識做功課, 相信不用閱讀, 也可成為 band 1 生.  這些都是硬指標, 軟指標還要看教學, 功課多少深淺, 整體學生水平, 前1/3 不一定達標.  我囝囝你以上所說應都做不到, 時要我幫助溫習, 都成band 1生, 但不屬中上.

//我覺得,要語文有優異的能力,大量閱讀是必要條件,而非充分條件。//

有空可到尖沙咀商務看看, 不少講語文學習的書, 成功個案不一定由大量閱讀開始, 反而不少操練方法為主, 閱讀是其一輔助.  

//閱讀成效之大小向為你我的最大分歧…//

我對閱讀成效並無疑問.  不過對不同環境的人來說, 不一定是獨步單方.  你看一些名校學生, 琴棋書畫, 八般武藝, 他們有幾多時間大量閱讀, 但語文也學得不賴.

//以我所見所聞,覺得閱讀比補習、做補充練習的家長只是非常少數,所以香港學生語文之不如理想的原因是:閱讀不足。//

你所見正確.  閱讀既然是學習良方, 也不難進行, 家長比對練習投入時間更少. 社會也大力提倡. 為什麼家長有捷徑不行, 捨易取難. 你知道為什麼嗎?

//要基本功打得扎實,閱讀是其中最重要一環,比如學成語吧,可以拿成語書死記硬背,但長遠來說,怎及多看書,自自然然地吸收、消化為佳?要能掌握多些中文語彙、英文單字,捨閱讀其誰?我所見到英文、中文上佳的小朋友、少年人,全都是博覽群書的。//

我覺得囝囝有音樂天份, 游泳方面也是可造之材, 心中也希望他精通兩文三語.  這全都要時間浸練, 但時不與我.  囝囝說他志願也不是音樂家, 體育家或文學家.  祇想做過開心快樂人.

//閱讀就是最愉快的學習模式,如小女為例,在中文方面,除了每年暑假著令背誦十首詩詞外,並沒有做任何功課以外的補充練習,平日她只管拿著喜歡的故事書去啃,看得津津有味,怎會生厭?在沒有任何壓力下就可以擠身拔尖班,何樂而不為?//

我從小也享受閱讀樂趣, 至今如是, 但少以學習為目的.  喜歡閱讀的人是快樂的, 因為時時有伴.  但我囝囝寧做練習, 也不閱讀, 因他覺練習有涯, 閱讀無涯.  相信大部分香港孩子不喜閱讀, 何況還有更有興致的電腦和遊戲機所牽引.  孩子苦閱讀, 所以大部分香港家長不樂, 要繼續主動作少效益學課練習.


1972
70#
發表於 08-1-9 11:45 |只看該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Rank: 3Rank: 3


286
71#
發表於 08-1-9 12:35 |只看該作者

Leisure reading is never a shortcut to learning a language

It's indeed an interesting exchange.  Apologies that my Chinese typing is far from 'working level'.

//有空可到尖沙咀商務看看, 不少講語文學習的書, 成功個案不一定由大量閱讀開始, 反而不少操練方法為主, 閱讀是其一輔助. //
To be frank, I didn't read much when I was a primary/secondary student.  Comic books were my favourite.  While I did great in exams in both Chinese and English, I wouldn't say I was good at them.  If 'results' are the only yardstick, sure there's a shortcut to be 'good' - esp under HK's current education or exam system - applicable up to HKCE and HKAL.  However, if you are talking about the 'standard' of one's language (as in the case of recruiting a person with "good English"), there are other yardsticks to refer to.  If one is to brush up his English/Chinese, it certainly takes more than leisure reading.  A more efficient approach is to learn it with an explicit intent to 'apply' the language - as in speaking and writing.  In this case, reference materials like 'Guide to Better Writing', 'Business Writing 101', 'Everyday English', 'Wordpower', dictionaries, grammar books and even style books (for editors) should be on the reading list.  That is more a functional approach rather than learning for the joy of learning.

//以我所見所聞,覺得閱讀比補習、做補充練習的家長只是非常少數,所以香港學生語文之不如理想的原因是:閱讀不足。////你所見正確.  閱讀既然是學習良方, 也不難進行, 家長比對練習投入時間更少. 社會也大力提倡. 為什麼家長有捷徑不行, 捨易取難. 你知道為什麼嗎?//
Can't agree to the latter.  Most parents know it's far more 'efficient' to drill on exercise books than to maintain a reading habit.  One just can't assume a kid will show better 'results' after reading 10 books.  It might take a year or so of habitual reading for the kid to show his knowledge or 'language standard'.  Nonetheless, I agree that some basics like grammars and tenses are easier to be 'taught' rather than 'learnt' from casual reading.

//我囝囝寧做練習, 也不閱讀, 因他覺練習有涯, 閱讀無涯.//
That's the point at stake.  Your kid is smart enough to know that reading is a long shot, and he'd rather do more exercises for a better grade in exams.

//相信大部分香港孩子不喜閱讀, 何況還有更有興致的電腦和遊戲機所牽引//
True.  But once a kid discovers the joy of reading, he'd definitely enjoy it and possibly build up a life-long reading habit (as you did).   Again, reading is never a shortcut to learning a language.

Rank: 5Rank: 5


4418
72#
發表於 08-1-9 14:04 |只看該作者
papa_pop:

其實語文或學習好的人, 最主要原因是有一種拼勁.  勁的來源或是一種鬥心, 成功感, 應用目標, 興趣或排末席.  有了這種勁, 任何方法都可達至成功.  真實個案我亦見不少. 我以前一位老師是背英文字典學好英語.  一位朋友是日本歸僑回到香港家族公司工作, 英文不足中學程度, 因工作上需要, 他花了年多時間, 手不釋卷, 記字背文法閱讀口語等, 英語也學到工作所需.  一位朋友, 大學畢業, 工作上司為外國人, 上工前也買了媒體操練英文會話, 至今已成大機構董事. 所以有限時間內, 學到基本能力, 要用時有心有勁也有能力更上層樓.  曾特首, 梁錦松中學時英文相信不十分出色, 但都分別做到一區之首, 區域總裁.  其後他們語文能力提升都不容置疑.

講到家長覺得操練較閱讀有效. 相信不祇家長, 部分學習能力好的學生自學時也不一定以閱讀來提升語文.  你中小學少閱讀語文成績好是一例證. 有些操練成為填鴨, 祇因不得其法或過度.  閱讀不祇細水長流, 除較花時間外, 選材、合度、吸收進度等也不易控制, 不為興趣, 作為語文學習, 非一般能力家長學生可容易做到.

我囝囝小時, 不知閱讀或練習對成績何者有效.  不過每天指定練習做完可自由活動. 覺得課外任務完成, 免我哦他得閒為什麼不讀吓課外書.  對於一些不喜歡閱讀孩子, 我們一定要用其他方法保持其語文應有水準.  到其有一定水準時, 開竅或引起興趣時, 有能力理解相關讀本, 學到知識成績, 成功感下也可引發他閱讀興趣. 這種現象也發生在我讀中學的兒子身上.

所以教育要因人而異, 因時制宜. 沒有一種方法是絕對的.

[ 本文章最後由 囝囝爸 於 08-1-9 14:09 編輯 ]


12651
73#
發表於 08-1-9 14:30 |只看該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706
74#
發表於 08-1-9 15:08 |只看該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Rank: 7Rank: 7Rank: 7


13222
75#
發表於 08-1-9 17:41 |只看該作者
原文章由 wisekid2007 於 08-1-8 17:33 發表
Why the IS students are not good in Chinese?

The  ...


還有一個原因是,現今香港,學"好中文"的語境其實較內地和台灣都差.而英文,年輕人無論對音樂、電影、小說還是電子遊戲感興趣(哈金也是20歲過後才發狠學英文的,但他可以贏得美國自己地頭、多本地薑競逐的的國家出版獎),最後也少不得都要接觸.
但學好中文...看劣書的機會實在較看好書的機會多頗多,假如不是母語先入為主,學好的誘因實在太少

Rank: 7Rank: 7Rank: 7


13222
76#
發表於 08-1-9 18:45 |只看該作者
原文章由 eviepa 於 08-1-8 22:56 發表
要有能力寫一篇有文彩的文,大概要有三方面的能力:

1. 認識大量詞彙
2. 有足夠的閱歷,有強的邏輯能力
3. 有足夠的寫作技巧


Eviepa:

在您地頭交流時,我不是說過侄仔一例:在初升中前看畢哈仔中譯本全套、向達倫大冒險全套、金庸全套,外加零星的課外讀物,甚至半文白的《三國演義》,中文亦不見得好的例子嗎?

在電視未普及的年代,誰不是大量閱讀?當然,那代識字的人普遍語文能力較這代人好,但亦不見得都可以寫有內容的文章.

噢!原來我已竄改了您的標準,是的,假如有一個好文章的定義的話,好內容遠較有文采重要.我當了十多年的文字化妝師,曾需要在如山的稿海中(因在我工作的刊物發表文章,在學府裡也可充當甚麼業績之類,加上內地作者也多,所以罕有地算作稿源充裕)尋找可用的稿件,您說的第一和第三點,肯定不是選稿首要準則,甚至不列作主要準則.

文筆不通又如何?《信報》不只一位專欄作者,最初的中文不能算佳.文章,是可以愈寫愈好的,以個人湊fresh同業的經驗,縱然吸收能力不佳,每天寫,有個人肯幫你改,你肯留心,總會有或多或少的進步.但思考的角度,就未必會愈磨愈利,有時睇到d同事文字,就算進行文字化妝,都徒然只係浪費(我的)生命!

有點離題添! 說回閱讀的好處,我想最重要的是培養語感(就是可達致文通句順,但未必等於吸引)和增加分析力.不過,分析力未必可演化為強的邏輯推理能力,所以閱讀不是一切(真係有唔係點讀書都寫到本感人書既作者,呢個只係視乎佢寫文時既切入點).

不過,都同您分享過個人既閱讀經歷,其實我都認為閱讀很重要,因為佢係求知和提高思考力(尤其是以前)既重要手段,不過到咗而家,我地小朋友既一代,重要性大概仲要觀察.

有一次,跟一位我從小看其編的雜誌大的同業前輩網上聊天,我說,擔心自己囡囡到中學時,根本發現不了可以啟發她的期刊時(因為在我的成長年代,仲有好似佢咁讀完外國名牌大學PhD而甘心逗非常低人工既精英"傻瓜",從事啟導人心既文字行業),他叫我別擔心:可能到那時,已到了影像主導的時代--只有拍不了好影像的人,才會寫字,尤其係中文...

Rank: 7Rank: 7Rank: 7


11990
77#
發表於 08-1-9 21:08 |只看該作者
原文章由 csy_ma 於 08-1-9 18:45 發表


Eviepa:

在您地頭交流時,我不是說過侄仔一例:在初升中前看畢哈仔中譯本全套、向達倫大冒險全套、金庸全套,外加零星的課外讀物,甚至半文白的《三國演義》,中文亦不見得好的例子嗎?


csy_ma,

記得。不過,top 33%,唔難掛?會不會他在自己程度高的學校不甚了了,但在全港的排名可入頭三分之一吧?

還有,他上課時留不留心,會不會經常雲遊?有沒有做足老師吩咐的功課?


Eviepa

[ 本文章最後由 eviepa 於 08-1-9 21:44 編輯 ]

Rank: 7Rank: 7Rank: 7


11990
78#
發表於 08-1-9 21:34 |只看該作者
原文章由 wunma 於 08-1-9 11:45 發表
我的愚見, 是對一個小學生來說, 要有文彩似乎要求高了點, 只要內容貼題, 用字恰當文筆順暢, 再加上結構完整, 已是難得的好文章, 因為莫說是小學生, 連一般中學生也不易做到.

所以上述提到的第1點, 我認為把學過的詞彙懂得靈活運用已很足夠, 不一定要認識大量詞彙;

2. 閱讀當然能增強閱歷及邏輯思維. 我發覺更有效的做法, 是多和孩子構通, 鼓勵他們把發生過的事轉述出來; 或和孩子多討論/辯論一些議題, 更能訓練孩子的表達力和分析力. 有否發覺有些孩子要有條理地轉述一件事, 或精要地說出自己所想, 都有困難, 又怎能寫得出順暢的文章來?  

最後第3點的寫作技巧, 對不起, 我真的覺得閱讀無甚幫助. 要多寫, 還必須要有一位具水準的人批改, 從而得知文章的不足之處, 才能得益最大. 眼見很多老師因為學生寫得差, 批改時馬虎而不夠嚴謹(所謂有水準的人, 是指能把已經很通順的句子/文章改得更完美)


wunma,

我在這裡是說當孩子長大了,有資格講有沒有文采的情況。

回應妳的文章時,女兒剛好坐在身邊,看到妳這句「最後第3點的寫作技巧, 對不起, 我真的覺得閱讀無甚幫助」,她衝口而出:「梗係唔係啦!」不過當我要求她代我想想怎樣回應,她卻灑手擰頭,掉頭便走。

我覺得閱讀是可以增強寫作技巧的。比如說,當妳學過擬人法後,如果馬上就使用出來,通常不會用得很好。但經過大量閱讀,看過百個、千個作家怎樣利用此技巧後,用起來會更加得心應手。

eviepa

Rank: 8Rank: 8


19502
79#
發表於 08-1-9 21:49 |只看該作者
原文章由 csy_ma 於 08-1-9 18:45 發表


Eviepa:

...有一次,跟一位我從小看其編的雜誌大的同業前輩網上聊天,我說,擔心自己囡囡到中學時,根本發現不了可以啟發她的期刊時(因為在我的成長年代,仲有好似佢咁讀完外國名牌大學PhD而甘心逗非常低人工既精英"傻瓜",從事啟導人心既文字行業),他叫我別擔心:可能到那時,已到了影像主導的時代--只有拍不了好影像的人,才會寫字,尤其係中文...


http://www.mdnkids.com/family_edition/detail.asp?sn=158

「狹義」的閱讀指的是「對文字的閱讀活動」;「廣義」的閱讀,則包括欣賞影片,觀察人、事、物,個人的所見所聞。父母與孩子一起讀書,行有餘力,也可一起出遊、看電影、旅行……。

Rank: 7Rank: 7Rank: 7


11990
80#
發表於 08-1-10 00:44 |只看該作者
原文章由 囝囝爸 於 08-1-9 02:58 發表


你所見正確.  閱讀既然是學習良方, 也不難進行, 家長比對練習投入時間更少. 社會也大力提倡. 為什麼家長有捷徑不行, 捨易取難. 你知道為什麼嗎?


囝囝爸 :

這個就是市場失效market failure的典範了,教育家都提倡閱讀,認為是語文學習的良方,但是大部分家長們都不相信這是個正確意見,結果就造成了今日語文程度不如理想的局面了。

你一向認為閱讀是其中一種學習語文的有效方法,我卻認為是最好方法。今晚先講英文吧。

既然大家都是金庸迷,我們來個「武論金庸」吧。在金庸武俠世界中,要成為頂級高手,除了極少數資質極好的例外,武功好不好,端視乎其所學武功種類,而非資質及努力練功。

1. 設若郭靖只學江南七怪的武功,而沒有練全真內功、降龍十八掌、九陰真經的話,無論他怎樣苦練,武功都不會好到那裡。

2. 假若令狐沖只學華山劍法及紫霞神功,而不學獨孤九劍的話,最多也只能當二線高手。

3. 只學平凡武功而有大成的,可能只有喬峰一人,他是武學天才,是個例外。

4. 反之,就算天賦不成,如果有了項級的武功秘笈,便很有可能成為項級高手。林平之學了辟邪劍法,沒有操練多久後,便不把余蒼海、木高峰放在眼內了。

5. 魯有腳只學了一式神龍擺尾,便足以在幫中穩佔重要位置。

學習英文,又何嘗不是呢?決定性因素是學習的工具,而不是天份、努力。(當然有少數例外,如你的朋友,用背誦字典這樣笨拙的方也可有不錯的成績,但喬峰不會多見,用這方法能成功的僅會是鳳毛麟角。)

先看一個坐井觀天式的統計:

親朋戚友中,連同自己女兒,共有九個子姪是由細睇到大,非常了解他們被甚麼的方式調教出來。其中有兩個是自由放任,五個是用傳統方法操練出來,兩人(包括小女) 是用閱讀為本的方法。要比拼傳統與閱讀,便要撇除2個放任的,剩下七個孩子。

這七個小朋友在小學畢業時都大致是/會是band 1學生,而5個傳統和2個閱讀為本放在英語學習的時間大致相若,分別的只是傳統的主要放在補充練習及默生字的操練,而2人以閱讀英文課外書為主要工具。

結果是,我女兒因為太遲開始閱讀計劃,英語程度比另外一人差得甚遠,但就算降龍十八掌練得差,仍比練江南七怪武功的好得多,她的英語程度,仍較5個傳統方法訓練出來的任何一個好得多,並非以點數勝,而是技術性擊倒,清脆利落。

雖然這統計並不科學化,但我相信,這樣的統計結果,大有可能在你們身邊出現,因為在學習英文上,閱讀比操練補充練習、默書好得太多了。

好的學習工具是,平常人跟著做也可學得很好的英語;平凡的學習工具是,只有天資極高、非常努力的人才可把英語學好。

我女兒的英語閱讀計劃並不成功,是我教女生涯中最失敗的一役,比起同樣以閱讀為主Judymattsmum的公子們相差了九條街,但卻可以在最近呈分試中,在兩班中文班裡英文科成績獨佔鰲頭;她雖然從來不默書,但懂得的生字卻遠比絕大部分用傳統方法的為多。

相信大家不會懷疑,如果從小一起,每天閱讀半小時英文課外書,到中一時,差不多每一個小孩都能在不需字典的幫助下,輕輕鬆鬆地看英文教科書;但假若只用傳統的工具,有多大比率的小朋友能做到?

eviepa
‹ 上一主題|下一主題
返回列表
發新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