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入
用戶名稱:
密      碼:
搜索
教育王國 討論區 小一選校 發享及深思, 為了小孩子
查看: 8813|回覆: 60
go

發享及深思, 為了小孩子 [複製鏈接]

Rank: 5Rank: 5


2006
1#
發表於 15-6-19 15:51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打印
轉載:

剛剛的星期天,如常在彌撒之後我跟同學們吃早餐。幾個家庭的小朋友都互相認識好多年,可算是看著大家成長了。當大家談起學習壓力,弟弟用社工的專業說出他看到的,然後同學們相信各自都有所吸收,再想想如何處理子女們這方面的情況。

今天,在面書看到有朋友貼出鏗鏘集一個名叫《功課奴隸》的單元。我花了廿多分鐘,看畢,很震撼,甚至當中有些報導的情況讓我看得真的替當事人(即小朋友)難過,迫到想死,不奇怪。然後,早兩天有報導指出,學術型學校教出來的學生,不懂處理社交矛盾,自主能力較低。

這其實是一個頗可怕的惡性循環:家長希望子女入讀名校,名校的定義當中一定有多功課多課外活動,然後家長覺得上學是人人都要的,所以要多學其他的,課外活動興趣班補習班一樣都不能少。小朋友沒有了私人時間,沒有了玩樂時間,沒有了快樂的童年,他們眼中只有功課改正考試練習。

由於這類學校著重學生的學術成績,而父母又只著重學業,當然不是不理子女的品行,但著重品行不代表有去了解他們想什麼他們要什麼。於是,學校沒教,父母只會責罵或者過份保護,子女們自然不懂如何處理自主問題,如何跟人相處,面對這些沒有教沒有想過的東西,香港的學童,會答「唔知」,會選擇逃避。

家長們不愛子女嗎?不!他們會買玩具,但子女沒有時間玩。就像鏗鏘集提到的小朋友,五分鐘休息,玩玩具,去廁所時間都差點沒有。玩具只有買下來那剎那的快樂,久而久之,小朋友記得自己擁有玩具,但發覺沒有機會玩,買玩具的欲望都沒有了。

他們不快樂,有壓力,發夢都想到功課。有些學校還會有意無意鼓勵比較,公開公佈全級十名是誰,學童們根本無法置身事外。於是,壓力化解不了,爆發了,想不開,想了結生命。
這不是說笑的,請家長們真的認認真真看看我上文提到鏗鏘集的單元,看畢,你若果依然覺得「我個仔/女唔會既,邊有咁易」的話,祝你好運。
所以,在香港當一個小朋友,快樂不多,痛苦不少。有得揀,真的不如在歐洲出生好了,至少能夠擁有快樂童年健康地在心智上成長。

我看著姪女只是小一也有不少功課,而且學習的東西並不容易,文字很多,我這個伯伯看到也覺得辛苦。弟弟與弟婦陪她溫習做功課,他們都不斷減低她學習的壓力,也叫我跟爺爺麻麻要留意,希望她學習得快樂,同時也給她足夠時間玩耍,發揮創意,看電視--她喜歡看卡通之餘就是每天看新聞,所以,看電視不一定是不好的。
父母們啊,你們帶一個生命來到世界,你們要付出的不單是金錢,而是認認真真的時間上陪伴子女成長。你們肯用時間,但用錯方法,用來催谷他們的學業,而忽略他們心靈上的成長,教出一個高分低能或者你們不介意,到他成長後面對逆境而不懂處理最後一無所有,你們後悔還來得及嗎?

都是那一句:我不是父母,但我真的真的很希望父母們,別只留意那些教育專家寫有關升學考試的,也請認真認識子女,來得及的,請行動吧。

   9    0    0    0

Rank: 5Rank: 5


1276
2#
發表於 15-6-19 16:41 |只看該作者
我經常提醒自己, 不過香港的教育遊戲就是這樣, 我們做父母可以點.

唔照遊戲玩, 就無得玩.  除非你的仔囡是天才啦~

我想, 好多家長都唔想做"怪獸".

Rank: 5Rank: 5


2006
3#
發表於 15-6-19 16:49 |只看該作者
回覆 Shirleykai 的帖子

所以要KEEP MIND住自己, 留意住小朋友的情緒, 我都係咁提住自己, 無奈

Rank: 5Rank: 5


1022
4#
發表於 15-6-19 16:53 |只看該作者

回覆:發享及深思, 為了小孩子

小妹妹諗多左,電視誇張是常識吧



Rank: 6Rank: 6


7293
5#
發表於 15-6-19 17:07 |只看該作者
我哋由大女五年前搵小學,已經集中搵少功課嘅學校,當然身邊唔少人質疑,少功課點得㗎?最後我哋堅持比個女入一間少功課嘅學校。

我女經歷五年嘅小學生活,學術水平冇因為少功課而少咗,但最開心係我女仍然非常喜歡返學,亦樂於學習。證明我哋冇揀錯。

點評

Lam3Tai  期望阿仔都可以考到真道,星期六1st in了!  發表於 15-6-25 08:09
jcaling  

請問邊間???  發表於 15-6-19 17:08

Rank: 3Rank: 3


274
6#
發表於 15-6-20 09:52 |只看該作者

引用:轉載:剛剛的星期天,如常在彌撒之後我跟同

原帖由 jcaling 於 15-06-19 發表
轉載:

剛剛的星期天,如常在彌撒之後我跟同學們吃早餐。幾個家庭的小朋友都互相認識好多年,可算是看著大 ...
好文
不過香港人喜歡比較,沒有太多功課的學校已經被標簽成為寶校



Rank: 5Rank: 5


1409
7#
發表於 15-6-20 10:21 |只看該作者

引用:我哋由大女五年前搵小學,已經集中搵少功課

原帖由 littlefaith 於 15-06-19 發表
我哋由大女五年前搵小學,已經集中搵少功課嘅學校,當然身邊唔少人質疑,少功課點得㗎?最後我哋堅持比個女 ...
Good!



Rank: 5Rank: 5


2627
8#
發表於 15-6-20 11:06 |只看該作者

回覆:發享及深思, 為了小孩子

名校的定義當中一定有多功課多課外活動 =》對唔住,阿女讀過名私及名津,功課唔多,亦冇硬性規定要參加課後活動,冇話一定要「一體一藝」。



Rank: 2


53
9#
發表於 15-6-20 11:57 |只看該作者

回覆:momama 的帖子

很有意思,希望有教育局的官員看到這文章。



點評

anixon    發表於 15-6-20 12:46

Rank: 5Rank: 5


3191
10#
發表於 15-6-20 12:39 |只看該作者
bibabiba 發表於 15-6-20 11:57
很有意思,希望有教育局的官員看到這文章。
哈哈,你太高估班高官的良心了
他們看完聽完只會覺得是家長們"自己攞黎",疚尤自取!責任不在於他們

而的確家長們在這雞和雞蛋的問題裏是有責任的!

點評

anixon    發表於 15-6-20 12:47

Rank: 4


913
11#
發表於 15-6-20 13:42 |只看該作者

引用:我哋由大女五年前搵小學,已經集中搵少功課

原帖由 littlefaith 於 15-06-19 發表
我哋由大女五年前搵小學,已經集中搵少功課嘅學校,當然身邊唔少人質疑,少功課點得㗎?最後我哋堅持比個女 ...
請問你囡讀邊間小學?



點評

littlefaith  真道  發表於 15-6-20 19:41

Rank: 3Rank: 3


360
12#
發表於 15-6-20 16:15 |只看該作者

回覆:發享及深思, 為了小孩子

這是很有意思的文章,但恕我直言,道理人人知,但父母畢生的寄望都在孩子身上,尤其是只有一、兩名孩子,加上在朋輩間互相比較心態下,除非環境不許可,否則有多少人能「處之泰然」?而且子女考得名校也是父母的榮耀吧?



Rank: 4


583
13#
發表於 15-6-20 17:37 |只看該作者

引用:我哋由大女五年前搵小學,已經集中搵少功課

原帖由 littlefaith 於 15-06-19 發表
我哋由大女五年前搵小學,已經集中搵少功課嘅學校,當然身邊唔少人質疑,少功課點得㗎?最後我哋堅持比個女 ...
我們的選擇一樣



點評

littlefaith    發表於 15-6-20 19:42

Rank: 5Rank: 5


1456
14#
發表於 15-6-20 19:04 |只看該作者

回覆:發享及深思, 為了小孩子

贊同



Rank: 4


913
15#
發表於 15-6-20 23:06 |只看該作者

回覆:ylmanhk 的帖子

真道係直資,唔知將軍澳區有冇啲小功課嘅津校呢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121562
16#
發表於 15-6-22 09:26 |只看該作者
jcaling 發表於 15-6-19 15:51
轉載:

剛剛的星期天,如常在彌撒之後我跟同學們吃早餐。幾個家庭的小朋友都互相認識好多年,可算是看著大 ...
呢篇文章, 雖有部份我認同 --- 不要只顧小朋友學業, 應多關注小朋友的情緒; 小朋友的"功課量", 全在於父母一念之間

但亦有不少只係作者道聽塗說而沒加查証既資料, 最明顯既問題, 莫過於呢段中紅字那一個:

這其實是一個頗可怕的惡性循環:家長希望子女入讀名校,名校的定義當中一定有多功課多課外活動,然後家長覺得上學是人人都要的,所以要多學其他的,課外活動興趣班補習班一樣都不能少。小朋友沒有了私人時間,沒有了玩樂時間,沒有了快樂的童年,他們眼中只有功課改正考試練習。

名校一定多功課? 一定多課外活動? 至少我認識既數間名校, 不論功課或者課外活動的數量, 都遠不如一些地區二/三線學校.

當然, 部份學校亦是有問題, 如片中某校長說是因為家長需求而要加功課, 呢D咪就係"只會辦學校, 不會辦教育"既最好例子. 如果有家長有相同既需求向"名校"提出, 我覺得學校最大機會係回覆佢:
學校已經將學生有需要學習的課程和功課安排好, 不認為有調整既需要. 如家長不認同本校既教育方針或安排, 家長應自行考慮本校是否適合令朗/千金就讀

而唔係按家長要求"加功課", 做得呢D, 一定唔係"名校"所為 (通常都係D搏緊上位既學校先會咁做)



還記得初為父母時,對孩子的期望嗎?我當時只想他/她平平安安,健健康康。
隨著時光飛逝,人的期望慢慢變了,變得越來越有要求。所以要經常提醒自己:毋忘初心
箴言4:23 - 你要保守你心,勝過保守一切,因為一生的果效是由心發出。
箴言22:6 - 教養孩童,使他走當行的道,就是到老他也不會偏離。

Rank: 4


857
17#
發表於 15-6-22 10:06 |只看該作者

回覆:發享及深思, 為了小孩子

其實很多名校未必多功課,谷嘅只係父母,唔希望自己小朋友包尾。另外,我覺得學習同遊戲可以平衡,只要時間管理做得好便可。



Rank: 8Rank: 8


17251
18#
發表於 15-6-22 11:12 |只看該作者

引用:其實很多名校未必多功課,谷嘅只係父母,唔

本帖最後由 Soundervolt 於 15-6-22 11:16 編輯
原帖由 herman0114 於 15-06-22 發表
其實很多名校未必多功課,谷嘅只係父母,唔希望自己小朋友包尾。另外,我覺得學習同遊戲可以平衡,只要時間 ...

同意,阿仔正讀緊節目中嘅"功課奴隷"學校,但老實講阿仔同好多佢嘅同學都唔係生活喺節目中嘅處境,佢地仲有好多時間參與各項課外活動。我相信除咗小朋友本身能力之外,專注力、時間管理、責任心都係令做功課同溫習高效率最大原素,而呢啲原素應該係家長對小朋友自小培養。功課奴隷學校weekdays平均六樣功課,如果當日有CP堂亦可以喺學校完成兩三樣功課,而如果專注力足夠而令到功課錯誤減少,又可慳返唔少做改正嘅時間。有時候功課多少並非令學生疲如奔命嘅罪魁禍首。




點評

Yanamami  天神先係經典~  發表於 15-6-25 08:41
littlefaith  原素->元素  發表於 15-6-22 13:42

Rank: 3Rank: 3


166
19#
發表於 15-6-22 13:38 |只看該作者

回覆:發享及深思, 為了小孩子

我也希望找一間 happy school,少功課, 活動教學的學校... 這些學校大部分都是直資或私校, 要考入這些學校, 就要"訓練"小朋友 interview, 你知道平均一間直資小學要 in 多少 round嗎? 最少兩次, 範圍之廣是令你嘖嘖稱奇, 中英數筆試是必然, 講故事排序IQ遊戲, 還有體能和對答...雖然這些學校都公開叫自己是愉快學習, 要家長不好催谷, 但 interview的內容又往往背道而馳... 結果我們"硬食"地被人冠以怪獸家長之名...

不報直資私校等派位, 但所有津校都是多功課重考試, 怕公開試成績不好收生不足被殺校嘛...

這個遊戲不是家長選哪間學校給自己的仔女, 而是經過一年瘋狂interview再等大抽獎最後叩門之後, 你還剩多少選擇 (或跟本沒有選擇)!!!

是誰的錯... 我不𢤦



點評

Yanamami  考小—直私都無筆試~  發表於 15-6-25 08:40

Rank: 8Rank: 8


17251
20#
發表於 15-6-22 13:48 |只看該作者
回覆 littlefaith 的帖子

點評
littlefaith  原素->元素  [color=#999999 !important]發表於 3 分鐘前

[color=#999999 !important]

[color=#999999 !important]多謝提醒錯字。Thanks!

點評

littlefaith    發表於 15-6-22 15:31
‹ 上一主題|下一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