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入
用戶名稱:
密      碼:
搜索
教育王國 討論區 教育講場 浸大學生會自暴其短 發廣東話聲明回應爆粗 ...
發新帖
樓主: 小時了了
go

浸大學生會自暴其短 發廣東話聲明回應爆粗   [複製鏈接]

Rank: 7Rank: 7Rank: 7


11251
1#
發表於 18-1-25 10:47 |顯示全部帖子
講粗口有咩咁大大事,有時有感而發,自自然然地爆一两句粗口,有幾大件事?但如果以粗口辱罵、禁錮、威嚇同侮辱他人,别說是對老師,對任何人都不能接受。
我有睇新聞片段,雖只是一两分鐘,也感受到在場職員教師所受之困境,實在難以接受。

Rank: 7Rank: 7Rank: 7


11251
2#
發表於 18-1-25 10:53 |顯示全部帖子
貼上信報文章。

如果将此視為:"原來香港人對粗口的敏感度是如此誇張!"(甚至同情那"林老師"),咁真係唔知講咩好!


2018年1月25日

林日彥 堅‧離地城

比粗口更難聽的說話
做了幾十年人,近兩三年才知道原來香港人對粗口的敏感度是如此誇張!首先,我不是說講粗口無問題,林日彥自己也不說粗口,亦不喜歡處身於一個粗口四起的環境,更不希望自己的母親會被人粗口問候,但在香港這地方,粗口文化的確卻是無處不在。

大家不要天真地以為只有市井小民等基層百姓才愛以粗口作助語詞,事實上大家在中環返工,那怕是甲級寫字樓投行之內,trading floor內人人穿起西裝、打起領帶、儀容整齊,但同樣是經常F聲四起。就是那群所謂保護香港市民的警察,竟然也可以萬人集體在公開場合問候港人母親。這種粗口文化,我不喜歡,也不認同,但卻罪不至死!罪不至要被暫時停學!罪不至要被解除職務(當年林老師就是這樣慘被解僱!如果是,請權貴們一視同仁)!

上星期,當我在臉書上看見那個由白頭佬主理的網頁在大肆咆哮、呼籲群眾譴責那幾名講粗口的浸大學生時,我彷彿又看見了一場文革批鬥,務必要鬥死一班學生為止,情況相當恐怖!整件事件,沒有太多人認真去討論及關心究竟浸大發生了什麼事?究竟這個所謂普通話測試的理據及評分準則如何?為何學生的普通話要具備近乎中央電視台報道員的水平才可畢業?(林日彥恐怕很多內地普通話朋友也未必可以通過這個測試)。如果校方是為了確保學生能夠具備良好的三文兩語求職技能,那是不是所有學生不論國籍,通通都要在大學畢業前通過兩文三語(廣東話、英文及普通話)的測試才可畢業?為何只是香港的學生才需要考這個普通話畢業試?其實每個學生是通過了基本的語文要求才可考入大學,但究竟什麼時候卻多了一個普通話畢業試?

包容是達官貴人專利

本身多學一種語言絕對是一件好事,在大學年代,林日彥也自行報讀普通話班,但問題是何以會突然在修讀本科以外還會多了一個只是香港學生才要考的普通話畢業試?而非一視同仁?這種遊戲規則公平嗎?學生以粗口及包圍的方式去處理事件,的確是有欠文明,甚至坦白說句,是蠢得讓那群患有「粗口敏感症」的人有機可乘!但何以社會只在乎於粗口的不文明行為而拒絕討論事件中所引發的問題?

我看到今天的香港有兩條道德線,面對無權無勢的年輕人,那條道德底線定得比天高,但對位高權重的高端人口及達官貴人的道德底線卻是可有可無,而且天天包容!對不起,包容這兩個字原來只是高端人口的專利!

當那位律政司司長說:「我唔接受我係一個無誠信的人。」林日彥只想回應一句:「我唔接受我係一個單身盛女。」但事實上,我的確是一名單身盛女!有些說話包裝起來相當動聽,字字鏗鏘,但當拼合起來的時候,其實比粗口更難聽、比粗口更粗口!

[email protected]

Rank: 7Rank: 7Rank: 7


11251
3#
發表於 18-1-25 12:39 |顯示全部帖子
将此事說成粗口問題係語言偽術。也唔係wrong word at the wrong place 嘅問題。你將幾句粗口啫走佢,再睇番全程,如果你接受到,咁就净係粗口問題。

點評

凝聚態    發表於 18-1-25 15:01
凝聚態    發表於 18-1-25 15:00

Rank: 7Rank: 7Rank: 7


11251
4#
發表於 18-1-25 17:31 |顯示全部帖子
果班學生的言詞、行為和態度,除非佢地第日全職搞抗争,否則好難係商業世界立足。


唔係普通抗爭,係敵我抗爭、你死我活的抗爭才用到。

Rank: 7Rank: 7Rank: 7


11251
5#
發表於 18-1-25 17:48 |顯示全部帖子
其實條片係唔係自己拍嘅?

浸記真係要諗諗,點會教到班完全無禮貌嘅學生。

Rank: 7Rank: 7Rank: 7


11251
6#
發表於 18-1-26 10:24 |顯示全部帖子
無論這件事结果係點, 我認為普通話測驗應取消(連IELTS都應取诮) . 大學不是職業培訓所,只要提供資源,令有心學習的獲益己是做足本份。

如真要搞普通話課程,全考又好過搞咩免試測驗。報讀人數加減,大大影響教師工作機會,瓜田李下,大學搞呢個測驗實属不智。

有人說,律政司司長瞒僭建就包庇,但對學生粗口就不能包容。其實呢啲人唔係認知碍礙,就係邏輯白痴,再不然就是存心不良。

一件還一件。律政司司長瞒僭建不應包庇,”學生粗口” 的罰則輕重可以討論。但不能因甲做了初一無事,乙做了十五就理應同情。

如果此邏輯成立,今日律政司司長瞒僭建包庇引去怒火,學生就可有”粗口” 事件。現在連”粗口” 也得不到認可同情,怒火唔係要更大,咁由怒火引至嘅殺人放火你又點?

Rank: 7Rank: 7Rank: 7


11251
7#
發表於 18-1-26 10:30 |顯示全部帖子
我教育孩子,要是非黑白分明,別人粗陋,自己也粗陋,就顯沒頭沒腦。


同意。

Rank: 7Rank: 7Rank: 7


11251
8#
發表於 18-1-26 10:34 |顯示全部帖子
忽然奇想,若今次是英文課程,粗口是用英文,事情又會如何發展呢


ing文課程,一定冇事。ing文粗口是有文化有地位嘅象徵。

Rank: 7Rank: 7Rank: 7


11251
9#
發表於 18-1-27 11:15 |顯示全部帖子
社會如何畸形? 主流仍覺得學生對老師態度唔啱而批評,而學生亦無話自己當時態度啱,亦已公開道歉。呢d情況仍覺畸形? 香港仍有咁好價值,應珍而重之。


希望你說現象是真的。

我感覺到的是無論對錯,立場行先。

至少我見到報紙評論是:

1. 講句粗口啫,又唔包容啦!
2. 做了幾十年人,近兩三年才知道原來香港人對粗口的敏感度是如此誇張!
3. 司長瞒僭建就包庇,”學生粗口” 就不能包容等等。

這些是甚麽?以前可能稱"抽水怪",如是存心不良者,以此揾食者,應稱甚麽?

現今的年青人好慘,香港仲慘。在外國,住在大城市的年輕人不够競爭,可穿州過省到别的地方,香港年輕人可到那里?

有一個說法叫今日讓一線,日後可相見。但今天的年青人咩都做過頭,用最激、最毒的詞語,日後怎能相見?

現在社會不好的地方,就是當年青人犯事時,不去看到底係唔係真係犯事,而是以社會之不公、以青年的熱血為由,將之合理化、英雄化。其實,呢啲係唔係香港本有之價值?以犯了事上法庭為例,法官只會判有冇犯事,量刑時才考慮動機、有否值得同情之處等等。香港是法治之區,怎能不先問對錯。

Rank: 7Rank: 7Rank: 7


11251
10#
發表於 18-1-27 12:10 |顯示全部帖子
呢幾目睇好多評論,覺得羅秉祥的評論最合胃口,當然,我唔係全都讚成,例如第6點

"6. 教育不能脫離環境。我覺得浸大普通話畢業要求雖然用心良苦,但可以改變;這個政策沒有錯,但不合時宜。在這幾年間,香港政治氣候大變,導致強制普通話過關的畢業要求不受歡迎。既然香港一半大學都沒有這個普通話畢業要求,浸大取消這個硬性要求,也說得過去。"

我也同意取消(其實建一語言中心,讓有心求學的得益就成了),但不能因政治氣侯變而變。做任何事都應有原則和道理。

我讚成其7,8,9點。再抄下來。

7. 上週三一群同學衝擊語文中心辦公室,這是一個校園欺凌事件。幾個高大男同學兇惡粗暴痛罵兩位有禮貌的女老師,包括一位與普通話無涉的外籍英語老師。同學步步緊逼,說粗口只是冰山一角;看錄影帶一清二楚。我們對校園欺凌行為必須零容忍 。浸大同學大都溫文有禮,這個事件嚴重影響社會對浸大同學的印象。

8. 涉事同學最好儘快主動為當天的衝擊行為道歉,讓大家討論焦點離開當天衝擊事件,並同時呼籲大家重新聚焦。焦點不在語文中心這個執行單位的功過及如何優化這個豁免試,而聚焦在大學普通話畢業要求這個政策的存廢。 大家退一步,海闊天空。

9. 希望浸大校方儘快果斷地取消這個硬性規定,使校園重新成為一個愉快學習的地方;語文中心同仁也因此無需受累。師生一起聚焦,提升大學水準,這是一個三贏方案。

Rank: 7Rank: 7Rank: 7


11251
11#
發表於 18-1-27 12:13 |顯示全部帖子
涉事同學最好儘快主動為當天的衝擊行為道歉,讓大家討論焦點離開當天衝擊事件,並同時呼籲大家重新聚焦。焦點不在語文中心這個執行單位的功過及如何優化這個豁免試,而聚焦在大學普通話畢業要求這個政策的存廢。 大家退一步,海闊天空。


我唔覺同學道謙咗!
‹ 上一主題|下一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