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入
用戶名稱:
密      碼:
搜索
教育王國 討論區 國際學校 15國際學校超收本地生 比例高達70%
發新帖
查看: 7839|回覆: 0
go

15國際學校超收本地生 比例高達70% [複製鏈接]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75509
1#
發表於 17-4-6 14:42 |顯示全部帖子 |倒序瀏覽 |打印

哈羅國際學校取錄了超過3成本地學生。


國際學校近年受到愈來愈多港人追捧,教育局的文件指出,全港有15間國際學校的本地學生比例,高於教育局准許的30%,當中京斯敦國際學校及朗思國際學校的本地學生比例更高達七成。立法會議員葉建源接受《成報》訪問時表示,國際學校若以收取本地學生為主,將令學校嚴重本地化,並影響居港外國人子女的教育機會,亦會令本地學校收生不穩定。


教育局表示,全港有15間國際學校的本地學生(擁香港居留權、只持特區護照或英國國民(海外)護照)比例,高於教育局准許的30%。當中超額最嚴重的,是位於九龍塘的京斯敦國際學校及位於旺角界限街的朗思國際學校,本地學生比例分別是70.5%和70%。另外,著名的「貴族學校」哈羅國際學校,目前全校共有1,093個學生,而本地學生就有344個,佔全校比例為31.5%。


人數比例有上升趨勢


香港家長近年爭相將子女送入國際學校讀書,過去三年,本地學生就讀國際小學及中學人數比例都有上升趨勢。當中,國際小學的本地學生比例由2014至2015年的18.3%,升至2015至2016年的19.9%,在2016至2017年再增至21.6%。


葉建源表示,國際學校收取太多本地學生的情況是不理想的,因為國際學校原意是希望為居港外國人的子女提供就學需要,而收本地學生明顯不是它們的主要目的。他指出,外國甚至禁止當地國際學校讓本地生入讀。


令本地學校收生不穩


葉建源認為,國際學校若以收取本地學生為主,將令學校嚴重本地化,並影響居港外國人子女的教育機會。另一方面,太多本地學生入讀國際學校,將令本地學校收生不穩定,加上國際學校教授的並非本地課程,會對社會的凝聚力造成不良影響。


葉建源又指出,他曾經就有關情況向教育局查詢,局方表示,國際學校在不同時候有不同收生規定,因此一時間難斷定有關學校是否有超額收取本地學生。他表示,他將會於周五在立法會的會議上再追問教育局有關詳情。他表示,一旦發現國際學校有違規超額收取本地學生,最嚴重罰則可能會被褫奪國際學校的名義。




   0    0    0    0
‹ 上一主題|下一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