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入
用戶名稱:
密      碼:
搜索
教育王國 討論區 教育講場 孩子中名校魔咒 失童年失希望(耿春亞) ...
發新帖
查看: 1927|回覆: 0
go

孩子中名校魔咒 失童年失希望(耿春亞) [複製鏈接]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75509
1#
發表於 14-11-4 10:06 |顯示全部帖子 |倒序瀏覽 |打印
撰文:耿春亞
欄名:新香港人

佔中如火如荼,不論你的政治立場如何,恐怕此刻都在憂心忡忡地關心着馬路上的學生們。但作為一個8個月大娃娃的父親,自私地說,我更關心18年後,我的孩子會如何面對這個社會?如何建立屬於自己的價值觀?如何尋找自己在社會中的位置?

幼兒十八般武藝 香港教育縮影

有一個朋友在微信群中分享了她的育兒經驗,孩子5個月開始上音樂課,1歲開始上兩間國際幼稚園,2歲開始不睡午覺,每天安排3個課外活動,所學內容包括:體操、游泳、高爾夫、網球、空手道、芭蕾、創意舞蹈、科學、繪畫、鋼琴、小提琴、聲樂、中文、西班牙語、戲劇、騎馬、擊劍。數一數,離十八般武藝只差一樣。這位朋友的育兒計劃,雖說有些誇張,但也確實是香港教育現狀的縮影。

香港家長們熱衷於讓孩子上各類培訓輔導班,香港的校長們也樂於考察孩子的十項全能。父母們總認為學校教育力度不夠,於是老師們也乾脆積極鼓勵成績不足的孩子去上補習班尋找自己的前途。

名校彷彿是一個魔咒套在孩子家長的身上,朋友們不再比較誰家孩子天真爛漫、活潑開朗,而是比拼誰家孩子學校更出名,學費更昂貴。小小年紀,就要在人生的起跑綫上拼得你死我活,人生本是海闊天空,可在幼稚園狹小擠迫的空間裏,孩子和家長們就已經把全副身家賭了進去。

回首往事,童年是多麼的寶貴,青春是多麼的美好。無憂無慮地奔跑,在崇拜中找尋偶像,在幻想中憧憬未來,通過閱讀和思考尋找自己的道路,然後下定決心,用一生的時間去經歷和追尋屬於自己的人生風景。這樣一個成長的過程,與課外活動多少無關,與是否出生名校或豪門無關。

年輕人反社會 多少是教育的錯

孩子最好的老師,其實就是父母,父母最重要的作用,應是以身作則地展示給孩子,自己如何追尋夢想,與孩子分享,為他們做出榜樣,然後在他們探索前行的路途中,提供最堅定的支持。

我絕不會將孩子交給工人或補習老師了事,而要以一個陪伴者的身份去同她一起去再次經歷童年和青春,當她成年的時候,讓她擁有比我當年更堅定的人生信念和追求,走好自己要走的路。

現在的年輕人,不少人有其反政府甚至反社會的思想,這種想法恐怕來自於成長中的經歷和感受。也許很多的社會問題,不是來自於政治或經濟本身,而是教育出了問題。

如果今天畢業的大學生的水準相比20年前是一種退步,那麼這種教育的退步對社會的影響,恐怕是大學提升了多少國際排名都無法彌補的。希望下一代的孩子們長大後,對未來能充滿希望和信心!


點評

lisinchi    發表於 14-11-4 21:01
   0    0    0    0
‹ 上一主題|下一主題
返回列表
發新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