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入
用戶名稱:
密      碼:
搜索
教育王國 討論區 教育講場 叻得只剩下分數?
發新帖
樓主: shadeslayer
go

叻得只剩下分數?   [複製鏈接]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32340
1#
發表於 12-12-13 08:38 |顯示全部帖子 |倒序瀏覽 |打印
【經濟日報專訊】有國際機構發表報告指,本港學生閱讀能力冠絕全球,但閱讀興趣及課堂投入幾乎包尾。論學術成績比賽,本港學童向來「叻仔叻女」,但若成長學習中只求分數,即使贏在起跑綫上,長大後能否在漫長人生競賽中有力競爭呢? 國際教育成績評估協會調查全球45個地區,結果發現本港小四學生的閱讀能力高踞第一,但在閱讀興趣、動機、信心及課程投入程度等,卻接近榜尾。報告亦指,本港父母對閱讀的興趣也是全球包尾,只有14%父母明確表示喜愛閱讀。 論讀書成績,本港學童的能力毋庸置疑,09年的學生能力國際評估計劃(PISA),本港15歲學生的數學及科學能力,在全球65個地區中均排名第三,閱讀能力排第四;在IB課程的成績也十分驕人,去年的滿分狀元比率較全球平均比率高出兩倍;即使在國際數學奧林匹克賽,每年也奪金摘銀而回。 自理能力差 2成不懂綁鞋帶 不過,分數背後,大家有否反思,孩子成長的「成績表」中,並不只是追求學術上的分數。近年「港童」在自理能力方面「成績零蛋」的情況,令人擔心。 香港中華基督教青年會去年訪問1,600名9至11歲小童家長,18%受訪家長指孩子不曉得綁鞋帶、24%指孩子不懂得剪指甲。 孩子只注重學習,生活細節上一竅不通,未必是孩子不願做家務,今年有機構的調查便指,84%家長寧願子女溫書或參加課外活動,也不要孩子學習煮飯,74%更禁止孩子入廚房。 「惟有讀書高」的心態,在中國人心中根深柢固,近日網上流傳一組漫畫,比較中美孩子幼時的活動,這組漫畫中描述,2、3歲的美國孩子在學習執垃圾的時候,中國人孩子已在背詩,3、4歲美國孩子在淋花、餵狗,中國孩子則已在學彈琴、跳芭蕾舞(見表),會讓幼兒班子女學西班牙文、「A for astronaut」的香港父母,對此也會否有共鳴? 近日fb上廣傳一篇關於「不上playground」的文章,這是一名英國回流的港人家長Yennie的分享,她表示,街上有人會問她,其兩歲女兒上學了沒有,她表示會待女兒三歲才上學,但對方卻說「這不行,她要上學,學多點」,但Yennie指,女兒不用上playgroup,因為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及價值觀比2歲便懂唸乘數表更重要。  她要求孩子自行更衣、刷牙、穿襪穿鞋,兩歲孩子吃完飯已懂得收拾碗筷,3個孩子會互相幫忙(校服拉鏈在後面,會互相幫手拉上),作為母親,她將子女的學習融入孩子的生活當中,故不相信沒有上playgroup的孩子會比其他人遜色。 孩子的學術能力固然重要,但若過分追求分數,而忽略了培養孩子其他形式的學習,例如自理能力、人際關係、尋求知識的好奇等,結果可能只是製造了一批又一批溫室長大的「草莓族」,沒有充分裝備離開溫室,長大後一遇到壓力便會碎掉。 化身「草莓族」 遇壓力即碎 草莓族問題在台灣早已響起警號,早前一項比較4歲以後的美國和台灣兒童的能力評估,結果發現在獨立進食、扣鈕、綁鞋帶、過馬路等方面,台灣兒童均落後於美國同齡兒童,只有移動能力方面佔優。 在漫長人生中,草莓族可能贏了起步,但長大後始終要離開溫室,投身社會,若如草莓般一捏就碎,之後在職場上可否繼續保持「好成績」,在人生漫漫長路上有否競爭力,為自己未來打拼? 「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催谷孩子努力學習無可厚非,但現今社會,無論見工、升職抑或創建自己人生,學歷已不代表一切,更着重的是獨立思考及抗逆力。除了分數,我們的下一代還剩下甚麼,值得本港父母反思。
   3    0    1    0
The more bizzare a thing is, the less mysterious it proves to be.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32340
2#
發表於 12-12-13 10:29 |顯示全部帖子
有國際機構發表報告指,本港學生閱讀能力冠絕全球,但閱讀興趣及課堂投入幾乎包尾。

,xxxxxxx

我想問題不只是虎養或放養,學術或自理。閱讀能力世界第一,興趣包尾代表咩?

點評

Yanamami  即番工為養樓, 一d都唔enjoy, 又無成功感.  發表於 12-12-13 13:47
The more bizzare a thing is, the less mysterious it proves to be.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32340
3#
發表於 12-12-13 11:54 |顯示全部帖子
閱讀的好處遠高於閱讀理解題中拿高分。音樂的好處遠高於在入名校游戲中拿甜頭。如果家長不急於求最高最強最快,所得可能更多。

閱讀能力第一,興趣包尾,代表香港有不少人

1。以學業和入名校為最高目標
2。為求達到目的,不惜本末倒置
3。損失了世界上一些美好的事。

香港人何時覺悟呢?

點評

karenlyk  唔好意思!!回錯帖.  發表於 12-12-14 12:37
karenlyk   講得好  發表於 12-12-14 12:36
The more bizzare a thing is, the less mysterious it proves to be.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32340
4#
發表於 12-12-14 14:06 |顯示全部帖子

引用:+本帖最後由+Submarina2012+於+12-12-14+11

原帖由 Submarina2012 於 12-12-14 發表
本帖最後由 Submarina2012 於 12-12-14 11:05 編輯
我的專業裏,英文要求其實不太高,但因為公司太多西人,星馬印度人,要講英文的要求大增。也不是要求很高,只要和各種族的人有效溝通便可以了。多年來,專業知識强,但口語唔得的面試者,比我 reject 的不計其數。還記得多年前,我大意,看了 CV 見到他是由英國名大學畢業,便掉以輕心,用中文面試。後來西人老闆用英文面試他立即變唖巴。又有一個面試者,聽中國人英文可以對答如流,但對著美國人,澳洲人,日本人即時變啞巴。最近見一個香港老牌大學畢業的,其英文又是乏善可陳。

對,辦事能力最重要,不過如果因為英文而損失機會便很可惜。我不會讓女兒有此限制。在香港,學好英文是共識,但現在只有尖子的英文才可以。問題是其他九成學生如何學得比現在好。



The more bizzare a thing is, the less mysterious it proves to be.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32340
5#
發表於 12-12-14 14:07 |顯示全部帖子

回覆:叻得只剩下分數?

當然,不是所有人也要打國際級公司工的。



The more bizzare a thing is, the less mysterious it proves to be.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32340
6#
發表於 12-12-14 15:16 |顯示全部帖子

引用:回復+Submarina2012+的帖子 点解要爬上高

原帖由 annie40 於 12-12-14 發表
回復 Submarina2012 的帖子

点解要爬上高位?  人各有志嘛!  
Annie,

在服務性行業主導的社會,溝通最重要。語文好著數一定不少。不過學校除了學語文外,還有太多其他東西學習:學術的,處事的,思考等等。所以我反對家長以語文為選校的最高標準。



The more bizzare a thing is, the less mysterious it proves to be.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32340
7#
發表於 12-12-14 15:23 |顯示全部帖子

引用:回復+Submarina2012+的帖子 At+MNCs,+I+se

原帖由 HKTHK 於 12-12-14 發表
回復 Submarina2012 的帖子

At MNCs, I see the ability to communicate in English as a basic requireme ...
HKTHK,

Nobody knows what the future holds. As HK families the generally accepted languages to master are English, Mandarin and Cantonese. The question is relative fluency of each one.



The more bizzare a thing is, the less mysterious it proves to be.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32340
8#
發表於 12-12-14 15:32 |顯示全部帖子

引用:Quote:shadeslayer+發表於+12-12-14+14:07+

原帖由 Submarina2012 於 12-12-14 發表
打國際級公司時,有流利英語口語十分重要,即使不是打國際級公司,對英語口語要求沒有那麼高,但對書寫要求 ...
最近一個外國後生女見工,睇 CV 經驗淺,但佢一開口,頭頭是道,口浪過油,立即分數大加。

又見過另一個星架坡人,見工對答如流,要點全中,我心裏想,全是老闆想聽的答案。請了後發覺完全沒工作能力。

把口真係好有用。



The more bizzare a thing is, the less mysterious it proves to be.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32340
9#
發表於 12-12-14 18:11 |顯示全部帖子

引用:回復+shadeslayer+的帖子 shadeslayer,同

原帖由 annie40 於 12-12-14 發表
回復 shadeslayer 的帖子

shadeslayer,
令千金相信不會有甚麼語文𥕞礙,可是國際學校生,家長又有心有力有時間的是少數。香港要維持競爭力要靠大多數。香港教育如何是好?



The more bizzare a thing is, the less mysterious it proves to be.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32340
10#
發表於 12-12-17 20:34 |顯示全部帖子

引用:回復+shadeslayer+的帖子令千金相信不會

本帖最後由 shadeslayer 於 12-12-18 01:37 編輯
原帖由 annie40 於 12-12-17 發表
回復 shadeslayer 的帖子

令千金相信不會有甚麼語文𥕞礙,可是國際學校生,家長又有心有力有時間的 ...

LS 不是二等三等。 LS 也有一等學校,IS 也有二等三等。看過幾屆星島校際辯論比賽,有些 LS 的英文口語一點也不輸蝕 IS。不過這些是尖子。

當然,功課測驗考試,IS 便沒那麼忙,多點時間發展思維,興趣。

早陣子帶女兒到長沙彎某千譆小學做義工,教小四學生英語畫劇,他們之中英文較好的學生,也不懂簡單的字如 protect, recycle。口語,閱讀很差,基本上聽指示也有困難,不用說對話。

香港整體來說還有大量進步空間。從家做起,對。但是你過去小雜,教材版看看,很多人想找神奇學英語補習班、老師、教材、那出版社習作好、這些都是吃力、使錢,又不討好的方法。他們全也聽過閱讀和接觸英語的方法及好處,但就是不願做。



The more bizzare a thing is, the less mysterious it proves to be.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32340
11#
發表於 12-12-19 02:19 |顯示全部帖子
香港因英語不足,競爭力上輸了比新加坡幾多?本地人因英語不足有什麼重大影響,有實例証明?

xxxx

How about having to hire British/European/Singaporean/Malaysian to do rather junior/middle management level jobs in HK?  One reason is clearly English, or at least a selling point for them.
The more bizzare a thing is, the less mysterious it proves to be.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32340
12#
發表於 12-12-19 08:26 |顯示全部帖子

引用:回復+shadeslayer+的帖子 //How+about+hav

原帖由 囝囝爸 於 12-12-19 發表
回復 shadeslayer 的帖子
哈哈,CY有接班人。潛建,自己處理左,咪無潛建囉。請不到本地人做普通職位,增加成本地輸入外勞,解決左,便無問題囉。

國際城市如香港,要有外資才是國際。不然不如叫祖國城市。外請不到中低層人材,總部很多已搬到星架坡。



The more bizzare a thing is, the less mysterious it proves to be.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32340
13#
發表於 12-12-19 09:59 |顯示全部帖子

引用:回復+shadeslayer+的帖子 //哈哈,CY有接

原帖由 囝囝爸 於 12-12-19 發表
回復 shadeslayer 的帖子
不是我「想」語言單一化,是在我的行業,專業裏實在發生的事。未必每個部門這問題也同樣嚴重,但的確請很多非本地人。這是有連鎖效應,因為愈請愈多外地人,共同語言變成英文,其他本地人英文要求不能低。英文不一定是唯一原因,但一定係原因之一。

你知道為甚麼香港只係 sales office 多,產業行業單一化的原因嗎?

你說外資自己用外勞攪定英文問題便不是香港競爭力問題。又說外資為甚麼賴在香港。這種不會反省的思維邏輯,我真的希望不是香港主流。如我說,不如乾脆叫祖國城市,讓星做國際城市好了。



The more bizzare a thing is, the less mysterious it proves to be.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32340
14#
發表於 12-12-19 13:40 |顯示全部帖子
如果你說的是事實,就算我能自省,對香港整體語文提升有幫助嗎?

有說上海取代香港或新加坡,如語文是其一問題,有何不可?上海人日日講普通話,坡人日日說英語,如你所想,香港家長棄練習,大量閱讀就可追得上嗎?我曾說香港英語,逆水行舟,投放之大,功值不相抵。為其一原因,以己之短,想勝人之長,為什麼不把時間投放在自己長處上。香港國際校多,留學生眾,真的不能,還是普遍社會認為可以不能?

香港只是 sales office 多,就有如斯成就。金融、物流、中轉、服務,算得上嗎,專業人才水準又如何?

香港中國化,是不爭事實,不成國際城巿,叫祖國城巿又如何。下一代香港人,工作中國化的機會大嗎?

Xxxxxx

我沒法使你相信我說的是事實。通常請本地人第一句問,做過同類 competitors 公司幾多年?第二句,英文如何?才決定見唔見。

自滿者,沒可能改善。

自省者,有可能改善。

我專重你贊成香港成為祖國城市,去國際化,放棄自己的相對優勢。我只希望你是少眾。若真是成事,大家不用學英文,鬆一口氣。

點評

囝囝爸  漏咗講,有家長話要子女學到 native 英文,你又話我唔洗學英文,說法兩面極端!祖國化又唔可以國際,唔通祖國一世土佬?  發表於 12-12-19 14:30
囝囝爸  變不變成祖國城市,不是你我能左右,不過可選擇移民。真是代表一般現象,以你的要求水準,大部分港人要失業,有冇問普通話如何?  發表於 12-12-19 14:06
The more bizzare a thing is, the less mysterious it proves to be.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32340
15#
發表於 12-12-19 13:43 |顯示全部帖子
Submariner,

香港不少的專業人士正是英文水平欠佳,錯 失很多基會及難以更上一層樓

Xxx

我不知見過幾多註冊乜乜師,不因為專業,而是因為英文障礙被 reject.

點評

囝囝爸  高水準專業又經僱主多一層篩選,可喜可賀,專上加專,香港競爭力更上層樓!  發表於 12-12-19 14:10
The more bizzare a thing is, the less mysterious it proves to be.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32340
16#
發表於 12-12-19 14:53 |顯示全部帖子
香港人考試叻,專業知識叻,因為一點點英文水平不足而失去機會,是很可惜的。其他人亦說香港對英文的投入和水平不合比例。香港應該做的,是自省,找出路。

要政府和教協主動政善教學水平及效率,有牌攪。我贊成 Annie 說的,由家做起。我提議孩子沒時間閱讀的家長,先把做練習和課外閱讀的優次,時間分配對掉。我相信整體水平會立即提高不少。
The more bizzare a thing is, the less mysterious it proves to be.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32340
17#
發表於 12-12-21 00:14 |顯示全部帖子
laorenjia 發表於 12-12-19 23:15
呢輪忙住協助太太籌備過聖誕,唔得閒同你把班傻人癲,但你呢句「中文及得上中台,或英文及得上英美」笑死 ...
英文勝中日台,和星架坡之問有很大空間。

睇睇資深本地英語教師今天的專欄?

較早時,社論談到私家醫院的通報系統將會帶來醫護和行政人員間的互動。私家醫院不應受守則約束是沒有充分理由的,


There is no good reason why private hospitals should be feel bound by it。


這是教英文的專欄,死未。他耐不耐就有連我女也看得出有問題的句子。
The more bizzare a thing is, the less mysterious it proves to be.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32340
18#
發表於 12-12-21 10:26 |顯示全部帖子

引用:原句出自scmp十二月八曰社論,原為+There+i

原帖由 laorenjia 於 12-12-21 發表
原句出自scmp十二月八曰社論,原為 There is no good reason why private hospitals should NOT feel bound ...
Thanks. That might be a typo error.  I don't like the scmp sentence either because it is double negative.



The more bizzare a thing is, the less mysterious it proves to be.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32340
19#
發表於 12-12-21 21:41 |顯示全部帖子
本帖最後由 shadeslayer 於 12-12-21 21:53 編輯

deleted....
The more bizzare a thing is, the less mysterious it proves to be.
‹ 上一主題|下一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