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ature Image

不少人聽到我們一家四處流浪,我又曾經在學校裡當老師十多年,便以為我們孩子一定是在家自學。但其實,我們每去一個新地方,都會先為孩子就學校,確保他們可以和適齡的小朋友互相學習,結交朋友。游走了幾個地方,泰國曼谷,中國成都,日本沖繩後,發現不少旅居外地的家庭會選擇自家教學。雖然我們沒有Home-School自己的小孩,但卻絕對認同Home-Schooling是家長們可考慮的一個選擇。

不說不知,大兒子Michael在國際學校的班主任Sarah Turner原來曾是一名Home-Schooler,自家教育學童。在她還小時,為傳教士的父母已從美國遠道日本作傳道。在幼稚園時期,她曾經上過當地的日本學校,亦在那兒學得一口流利的日語,但在上小學一年級時,她慢慢不太喜歡上學,就是這個時候,她的父母決定讓她在家自己學習。看到這裡,大家可能會想:「小孩不想上學就不讓他上學嗎?」是的,Miss Turner說她的父母認為強迫她做她不喜歡的事,只會讓她越來越對學習無興趣,何不讓她在家自學?她說她的父母從來也不強迫他們做不喜歡的事,因為他們知道若然她討厭那件事情的話,就自然不會做得好。就算被逼做好了,一旦不再威逼利誘的話,她就會選擇不再去做,那豈不是更差嗎?

曾為老師的我很好奇,在家教育期間,媽媽有沒有充當老師呢?Miss Turner說:「起初時,媽媽是有的,但過了幾年後,媽媽因為要照顧年紀較輕的弟妹,所以,基本上,我都是跟自己的節奏自學的。我會訂美國的一些自家教學課程,我自己跟著去閱讀,然後自己做練習。我是個頗Motivated和Disciplined的人,所以我會跟媽媽訂了九點就開始學習,然後中午之前其實已經學完當天要學的課程,之後我就有整個下午可以玩!」聽起來, 真的很不錯啊,可以多出這麼多時間空間!不過,Miss Turner都講了一個大前提,就是Home-schooler必須要主動性和自律性才可。在她家裡,她是唯一一個自家學習最久的人。她說他的弟弟Joshua比較懶,所以經常在學習上和媽媽拉鋸。最後,媽媽按奈不了,還是決定把他送回國際學校讓老師搞掂更實際,哈哈!

學業上可以有自家教學課程跟著做,但是小孩子所需要的Peer Interaction呢?不知她的父母有沒有做一些東西去保證她有一定的時間和其他小朋友互動呢?由於Miss Turner一家都是基督徒,所以周六日返教會成為了Miss Turner 學習和其他人相處的地方。

直至她讀10th Grade(即香港的中四),Miss Turner才再一次入日本的讀國際學校。對她來說,她一點也沒有不適應,反而很雀躍學校有很多資源和設施可給她加以利用。令她最喜歡的一點是,她的學習進程是會有老師即時給與回饋的。這點和她仍在家自學很不同,因為很多時,她在家自學的功課都要先電郵到那自家教學課程出版商處,經過一段時間,才會受到回饋的。她告訴我:「我曾經自學法文,但那時只有聽錄音,讀書和做練習,根本沒法學到怎樣去講法文。入讀正規學校後,我記得我選修了法文,進到班房,竟然真的有一位法文老師教我法文!我之前學懂了一些書寫法語,但哪一刻我才真正pick up到法文的讀音,亦因為有更多機會和其他人練習法文口語,我才慢慢會說法文。」

這位充滿創意的老師,是何時開始有當老師的念頭呢? 話說她在高中時,因為那間學校成績很不錯,所以不少同學都想做醫生律師,但她自己覺得並不是哪些方面的人才,才真正認真想,自己出來可以做什麼。最後,她覺得自己做老師應該會勝任的,就有了這個方向。不過,一切都待到她真正去讀不同的教學法和執起教鞭時才發現自己沒有選錯行,原來自己真的超級喜歡教小朋友!

自學成功的人一定對如何『Excel in Learning』有自己的一套睇法,Miss Turner 說:「一個人在學習上表現卓越一定不是迫回來的,不會是外在因素令到他學得好的。他一定是內心自己渴望知道那件事情才會不惜一切去學習和理解那件事情的。所以,最重要應該是如何保留學習者的好奇心吧!」她亦有自己一套的教育理念:「我覺得最重要是『Make Learning Fun』,我最喜歡的就是令到原本悶透的東西變得非常有趣,這樣學生就會有興趣學習。一旦他們有興趣,就會自動波,自己學!」從字裡行間看到,Miss Turner深信所有孩子都有自學力,只要提起他們的興趣和好奇心,沒有誰不能 “Excel in Learning” 呢!

【編按:以上內容為作者之個人意見及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