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王國

標題: Hong Kong students' creative thinking on par with international standards [打印本頁]

作者: poonseelai    時間: 24-6-19 09:41     標題: Hong Kong students' creative thinking on par with international standards

本帖最後由 poonseelai 於 24-6-19 09:44 編輯

喜歡睇排名的家長們又有新排名出爐, 政府出聲明話香港學生on par with international standard, 香港32, average 33


https://www.info.gov.hk/gia/general/202406/18/P2024061800383.htm

但睇下Pisa 嘅report (figure 1), 教育界可能要想想, 有教育界話this is a wake up call

chrome-extension://efaidnbmnnnibpcajpcglclefindmkaj/https://www.oecd-ilibrary.org/deliver/b3a46696-en.pdf?itemId=/content/paper/b3a46696-en&mimeType=pdf

作者: stillgood20    時間: 24-6-19 10:40

poonseelai 發表於 24-6-19 09:41
喜歡睇排名的家長們又有新排名出爐, 政府出聲明話香港學生on par with international standard, 香港32, av ...
香港行嘅係現實主義.家長已經身陷其中.


而家問題係.係一個環節裏面.
香港唔夠精英..
e個係本質問題.

死症.

如果要喺呢個環節想贏出.
教育思維
家長思維
考試思維
精英思維
....

我問點可以改得到?

作者: Yanamami    時間: 24-6-19 11:06

本帖最後由 Yanamami 於 24-6-19 11:10 編輯

而家個社會唔鼓勵獨立思維、創新思維、批判思維.....所以,無咩問題吖,個方向啱哂。教育界大概諗緊點樣可以巡住呢個“正確”方向加速。
作者: stillgood20    時間: 24-6-19 12:08

我睇咗報告
新加坡得41分.
評估是15歲兒童.

究竟香港14-5歲兒童, 當時在做什麼?

是否在中三.搶成績.
搶入成績需要高分的學科?
需要準備搶入大學神科?

如是者!
那來咁多創意?
每做多餘一樣嘢.
距離精英就更遠?

一把刀冇兩頭利.


作者: poonseelai    時間: 24-6-19 13:12     標題: 回覆樓主:

要creative, 可能要think out of the box, 而家香港可以有幾out?

另一樣係小時候越多閱讀 for fun, 越能啟發孩子 creativity, 書中世界可以天馬行空, 香港主流可能比較重視答案啱唔啱

作者: cafeva    時間: 24-6-19 13:59

新加坡得41分, HK32分... 咁古怪. 好似不嬲差不多
作者: poonseelai    時間: 24-6-19 14:02

cafeva 發表於 24-6-19 13:59
新加坡得41分, HK32分... 咁古怪. 好似不嬲差不多

這個creative thinking 係新項目

作者: stillgood20    時間: 24-6-19 14:10

cafeva 發表於 24-6-19 13:59
新加坡得41分, HK32分... 咁古怪. 好似不嬲差不多
所以.  e d 調查.要多d理解背景.

幻想vs功利.
冇可能共存.

我記得細仔中學.
同班同學.有一位攞咗科技創作大獎.
仲派去美國比賽.

我問班主任.我作為家長.好支持學生多元發展.
甚至提議班主任.如果有需要.可以分享一些創作經驗.

班主任畀我的反應係.
有位同學.個人對科技有興趣.都係唔錯嘅.
但係.學校係講成績.
如果搞衫搞四. 影響成績就唔好.
呢個態度.相信好多家長.支持成績係最重要.
入大學必然優先.
讀有前途競爭性大的科目優先.

咩科技創作.
個人想想就好喇.
攞到大獎.
畀學校做啲宣傳都唔錯.
但係全力推動.
譚何容易.

作者: ANChan59    時間: 24-6-19 14:14

poonseelai 發表於 24-6-19 14:02
這個creative thinking 係新項目

每年PISA在一向的評核內容不變之外,每年就特定全球教育議題加入去,看看大家的意見,可能明年係另一個議題。

作者: ANChan59    時間: 24-6-19 14:17

cafeva 發表於 24-6-19 13:59
新加坡得41分, HK32分... 咁古怪. 好似不嬲差不多

Creative thinking 係今年的特別議題,香港學生低分係正常嘅,比平均還要低就⋯

我知答案啦,整條中才通嚟考PISA。

作者: ANChan59    時間: 24-6-19 14:23     標題: 回覆樓主:

本帖最後由 ANChan59 於 24-8-26 17:51 編輯

香港熟悉嘅日內瓦發明奬,每年見到政府,大學,科研機構都為得奬開香檳,這個係豬肉奬,有錢就可以參加。我哋停留在這個水平,自我感覺良好。

最近兩年才多些科研機構及大學去參加Edison Award,R&D 100。


作者: 流浪地球    時間: 24-6-19 14:26

Think out of the box. 現實那來甚麼創意!一切都是模仿,生下來就要模仿學習走路,說話,道德規範,三觀要正確。

與其說創意,不如說夢想起較實在啲。



作者: stillgood20    時間: 24-6-19 14:36

本帖最後由 stillgood20 於 24-6-19 14:50 編輯
流浪地球 發表於 24-6-19 14:26
Think out of the box. 現實那來甚麼創意!一切都是模仿,生下來就要模仿學習走路,說話,道德規範,三觀要 ...

創意:
是模仿.演進

另外.是意外發現.

無中生有.是神級.
補充一句:

所謂意外發現.
第一可能真係意外.
或者只係檢測運用處理.巧合見到新功能.

偉哥.最新嘅減肥藥.
都係意外.
有時所為意外.可能係逆向思維.
偶然搵到嘅產物




作者: 流浪地球    時間: 24-6-19 14:51

Xx 發明獎,真係笑料。今是今日所謂量子力學。佛祖幾千年前都講得好清楚。太陽底下無新意,邊有咁多發明啊,話發現就差不多。

作者: 流浪地球    時間: 24-6-19 15:11

stillgood20 發表於 24-6-19 14:36
創意:
是模仿.演進
之前在網絡發現到一句神句:「人類一思考,上帝就發笑。」 當初不解其意,如今我沒有半點懷疑。






作者: stillgood20    時間: 24-6-19 15:33

流浪地球 發表於 24-6-19 15:11
之前在網絡發現到一句神句:「人類一思考,上帝就發笑。」 當初不解其意,如今我沒有半點懷疑。
中國有八卦術數時.上帝在那?

二進制能夠建立.乃六十四卦圖像傳往西方.肯定了二進的理論.
但.已是早二千多三千年了.

一一一一一


作者: 流浪地球    時間: 24-6-19 16:14

stillgood20 發表於 24-6-19 15:33
中國有八卦術數時.上帝在那?

二進制能夠建立.乃六十四卦圖像傳往西方.肯定了二進的理論.
二進制,六十四掛圖呢的都係小道,小菜一碟。不能同上帝比較嘅!我理嘅上帝係全知全能嘅。上帝亦無處不在,係你唔知啫。不要問我如何証明上帝嘅存在,否則上帝就會笑到反肚。





作者: stillgood20    時間: 24-6-19 16:40

流浪地球 發表於 24-6-19 16:14
二進制,六十四掛圖呢的都係小道,小菜一碟。不能同上帝比較嘅!我理嘅上帝係全知全能嘅。上帝亦無處不在, ...
那可能上帝距離我太遠了.
作者: stillgood20    時間: 24-6-20 12:06

What's your nation?

究竟有無人/同學答: Imagination

Imagination, no border, no country, ...

No box!

Thinking out of the box,
Just the view of In or Out.
作者: 流浪地球    時間: 24-6-20 13:02

stillgood20 發表於 24-6-20 12:06
What's your nation?

究竟有無人/同學答: Imagination
我相信沒有人/同學答到你,或者試吓問吓 Chat gpt .
作者: stillgood20    時間: 24-6-20 13:27

本帖最後由 stillgood20 於 24-6-20 13:28 編輯
流浪地球 發表於 24-6-20 13:02
我相信沒有人/同學答到你,或者試吓問吓 Chat gpt .

講開Chat GPT.  
我係一個移居三藩市二十多年華人KOL知道Chat GPT.

當時啱啱係ChatGPT 開始試用階段.他並介紹一大堆文書/圖像Al新産物.

最近. KOL以全家逃離美國為題目.
移居到馬來西亞.

好可惜.佢搞錯咗.馬來西亞.(我說的)

我留言給她. 為孩子未來.去新加坡或者香港定居好多了.

一一一一一一

以上事件.
我覺得真係好遺憾.惋惜.

連最初學用ChatGPT ge人.緊貼科技.
居然.生活都無保障. (可能.係個別事件)


作者: 流浪地球    時間: 24-6-20 13:56

stillgood20 發表於 24-6-20 13:27
講開Chat GPT.  
我係一個移居三藩市二十多年華人KOL知道Chat GPT.
相比香港同新加坡,馬來西亞嘅物價指數係低啲嘅。生活壓力冇咁大,孩子上學都比較輕鬆。生活節奏又不太急速。我就認為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作者: 964000    時間: 24-6-20 14:08

流浪地球 發表於 24-6-20 13:56
相比香港同新加坡,馬來西亞嘅物價指數係低啲嘅。生活壓力冇咁大,孩子上學都比較輕鬆。生活節奏又不太急速 ...

本帖最後由 964000 於 24-6-20 14:13 編輯

認識在馬拉的,一個一星期放學去補習社跟功課跟足五日,另一個又文又武勁操體藝拿奬,仲有一個為入國際學校專登整咗passport (因為規定國民不可入國際),最後入了Ivy, 結論有要求的華人家長去到邊都一樣,當然也有放養型的。


作者: stillgood20    時間: 24-6-20 14:17

流浪地球 發表於 24-6-20 13:56
相比香港同新加坡,馬來西亞嘅物價指數係低啲嘅。生活壓力冇咁大,孩子上學都比較輕鬆。生活節奏又不太急速 ...
目前是的.
馬來西亞有歷史文化的潮流變化.
目前.華人的環境和對華的感情是最好的時間.

作者: 流浪地球    時間: 24-6-20 14:37

964000 發表於 24-6-20 14:08
本帖最後由 964000 於 24-6-20 14:11 編輯

我認識在馬拉的,一個一星期放學去補習社跟功課跟足五日,另 ...
明白嘅。華人家長對孩子教育特別操心。不過世代開始改變,生育率開始下降,新一代年輕人都醒過來,懂得為自己打算。我覺得放養型係至高境界,天生天養,符合大道(大自然法則)。
作者: 964000    時間: 24-6-20 14:51

流浪地球 發表於 24-6-20 14:37
明白嘅。華人家長對孩子教育特別操心。不過世代開始改變,生育率開始下降,新一代年輕人都醒過來,懂得為自 ...

現今中產父母多數自己有退休計劃最後亦會留下不少資產,香港冇遺產稅對分身家,生育率下降資源集中,下一代自然選擇更多。

作者: 964000    時間: 24-6-20 15:00

stillgood20 發表於 24-6-19 12:08
我睇咗報告
新加坡得41分.
評估是15歲兒童.

星架坡一樣讀書好卷,點解一樣keep到創意第一,甚至様樣都咁特出呢?除了天時地利,我覺得當年佢地大力推行「優生學」這種爭議性的做法,證明是成功的。

(引用)
優生學,或稱善種學(英語:Eugenics),是研究通過非自然或人為手段來改進國民遺傳基因素質的學術領域。它被視為邊緣科學。

作者: poonseelai    時間: 24-6-20 15:15     標題: 回覆樓主:

本帖最後由 poonseelai 於 24-6-20 15:30 編輯

Extract from the PISA report:

" Education systems that scored highly in creative thinking almost always performed highly in mathematics, reading and science. However, about half of students who excelled in creative thinking did not excel in academic domains, on average across OECD countries. • 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academic excellence is not a pre-requisite for excellence in creative thinking. However, a minimal level of proficiency in one domain complements proficiency in the other."

是否求學唔應該只追求分數?

香港學生數學應該都叻, reading就唔肯定, 但星加坡普遍英文水平應該高過香港, science唔肯定

Extract from Government's press release:

"An EDB spokesman said, "Hong Kong students displayed better performance in evaluating and improving ideas, and relatively stronger capabilities in social problem solving. On the other hand, their performance in generating diverse and creative ideas as well as visual expression has room for improvement."

即香港學生創新就無咁叻, 但強於改善和提升?

作者: poonseelai    時間: 24-6-20 15:20

964000 發表於 24-6-20 15:00
星架坡一樣讀書好卷,點解一樣keep到創意第一,甚至様樣都咁特出呢?除了天時地利,我覺得當年佢地大力推 ...

唔, 個人信順其自然, 據知李顯龍的長子也有天生challenge

作者: 964000    時間: 24-6-20 15:41

poonseelai 發表於 24-6-20 15:15
Extract from the PISA report:

" Education systems that scored highly in creative thinking almost al ...

其實究竟呢啲唔知點評估呢

作者: poonseelai    時間: 24-6-20 15:45

964000 發表於 24-6-20 15:41
其實究竟呢啲唔知點評估呢
https://www.oecd.org/pisa/innovation/creative-thinking/
OECD website

作者: 流浪地球    時間: 24-6-20 15:55

964000 發表於 24-6-20 14:51
現今中產父母多數自己有退休計劃最後亦會留下不少資產,香港冇遺產稅對分身家,生育率下降資源集中,下一 ...
一言難盡。我曾經認真想過,為甚麽婚後一定要養過孩子?明知道做父母是多麼難,都要往火裏去。我有冇得揀,能不能跳出這個傳統框框?
最終都是我安慰自己「-切順其自然」。
扯遠了。






作者: stillgood20    時間: 24-6-20 17:16

本帖最後由 stillgood20 於 24-6-20 17:17 編輯
poonseelai 發表於 24-6-20 15:15
Extract from the PISA report:

" Education systems that scored highly in creative thinking almost al ...

我細囝有一個經驗分享.
應該係year4,   有一個必修assignment, 類似義工學習.
亞囝揀了去小學幫助小學生參加某某科技創作比賽.
結果.該比賽.獲得冠軍.


亞囝一d都唔開心.佢話幫嗰班同學.一d都唔認真.
真係唔知點解可以攞獎.

係香港.讀書考試成績.係一個直接鼓勵利益.
將thinking 去d利益不彰地方. 家長也好.甚至同學本身都唔願意.

一一一一一

如果Creative Thinking,有明顯利益回報.
相信趨之若鶩.

作為家長.細仔有某程度creative Thinking.

反而.大學實習.到現在工作.
可以見到特質不同.
在發表意見時. 可以有Say,
意見反映質素.
在工作過程中受到尊重.




作者: stillgood20    時間: 24-6-20 17:19

流浪地球 發表於 24-6-20 15:55
一言難盡。我曾經認真想過,為甚麽婚後一定要養過孩子?明知道做父母是多麼難,都要往火裏去。我有冇得揀, ...
我反而唔係咁諗.
叻ge人.都有好多子女.

作者: 流浪地球    時間: 24-6-20 18:49

stillgood20 發表於 24-6-20 17:19
我反而唔係咁諗.
叻ge人.都有好多子女.
叻ge 人係愽愛,自然就多子女。正常嘅。
作者: stillgood20    時間: 24-6-20 21:33

流浪地球 發表於 24-6-20 18:49
叻ge 人係愽愛,自然就多子女。正常嘅。
是的.
或許.有像華裔科學家田長霖.一子兩女.

作者: 流浪地球    時間: 24-6-20 22:17

stillgood20 發表於 24-6-20 21:33
是的.
或許.有像華裔科學家田長霖.一子兩女.
田長霖已經蒙主寵照,同上帝傾計。多少子女都與他無關。
作者: stillgood20    時間: 24-6-22 09:16

本帖最後由 stillgood20 於 24-6-22 09:42 編輯

失敗乃成功之母.

什麼是成功之父?
作者: cafeva    時間: 24-6-22 10:01

stillgood20 發表於 24-6-22 09:16
失敗乃成功之母.

什麼是成功之父?
有無睇葉海洋的故事,父=優質sperm
作者: poonseelai    時間: 24-6-22 10:28

cafeva 發表於 24-6-22 10:01
有無睇葉海洋的故事,父=優質sperm

未能想像家庭中根本無父親這角色會怎樣, 正如城中名人3個孩子一生也無母親這角色

作者: stillgood20    時間: 24-6-22 10:34

cafeva 發表於 24-6-22 10:01
有無睇葉海洋的故事,父=優質sperm
有錢.就成功支付.
母錢.支付失敗

作者: 流浪地球    時間: 24-6-22 11:49

cafeva 發表於 24-6-22 10:01
有無睇葉海洋的故事,父=優質sperm
「夢想終於遇到了現實」
作者: 流浪地球    時間: 24-6-22 12:24

從天而降,橫空出世。夠哂創意。
作者: TAIOU4    時間: 24-6-23 02:12

本帖最後由 TAIOU4 於 24-6-23 02:17 編輯

玩不定名隨機抽樣
但又唔知有冇EK小朋友被抽中呢?

如果某城市抽親都係3線學校
而另一城市抽親都係頂頭學校
先唔好理校內點Random
仲要睇埋學校有冇走去事前操題
真係未開閘已經輸幾條街

到時Random到畀香港贏
樓主應該唔會咁開心走出尼吹奏
又或者帶個風向話某某校狂操題造假呢
作者: poonseelai    時間: 24-6-23 07:31

TAIOU4 發表於 24-6-23 02:12
玩不定名隨機抽樣
但又唔知有冇EK小朋友被抽中呢?

唔明最後一段

作者: TAIOU4    時間: 24-6-23 16:10

本帖最後由 TAIOU4 於 24-6-23 16:58 編輯
poonseelai 發表於 24-6-23 07:31
唔明最後一段

見香港之憂而無憂
見香港之樂就唔樂



作者: poonseelai    時間: 24-6-23 16:59

TAIOU4 發表於 24-6-23 16:10
見香港之憂而無憂
見香港之樂就唔樂

未能解釋到你講什麼, 重做

作者: poonseelai    時間: 24-6-23 22:34

964000 發表於 24-6-20 15:41
其實究竟呢啲唔知點評估呢

本帖最後由 poonseelai 於 24-6-23 22:35 編輯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QX8gbezR4Zg

A youtuber's detailed analysis of the results

作者: poonseelai    時間: 24-6-23 23:14

TAIOU4 發表於 24-6-23 02:12
玩不定名隨機抽樣
但又唔知有冇EK小朋友被抽中呢?

你有興趣可聽下48樓的youtuber分析pisa results, 42:00講到學校之間分別不大, 係每個地方對 creative thinking 影響大

作者: stillgood20    時間: 24-6-24 05:36

再比較一下.Means 33.

HK 32 , same as France, Israel,
Germany 33, Italy 31.

可惜.沒有英.美.日資料去比較.

一一一一一一

在選擇資料去解釋.
會有不同論點.
作者: stillgood20    時間: 24-6-24 09:29

本帖最後由 stillgood20 於 24-6-24 09:38 編輯

PISA creative thinking, Singapore the highest score 去搜尋.可以找到一些相關YouTube視頻.
其中.有新加坡製作分享的.

大家(新加坡)對小朋友的成就.教育彰顯.十分開心.
我們沒需要去否定新加坡的努力.
同時.也不用刻意比較.或擔心.香港是否落後.

此外. 觀眾有些留言:
Creative thinking,
新加坡沒有獲諾貝爾獎人仕
新加坡沒有音樂.舞蹈.電影....藝術創作傑出人才
新加坡是家長政治.社會發展方向.很一致.
還有創意產業和產品....

作者: TAIOU4    時間: 24-6-24 13:02

本帖最後由 TAIOU4 於 24-6-24 13:04 編輯
poonseelai 發表於 24-6-23 23:14
你有興趣可聽下48樓的youtuber分析pisa results, 42:00講到學校之間分別不大, 係每個地方對 creative thi ...

又係政棍講教育
句句都係針對性攻擊毫無教育性分析
真係好多謝尼班人「為咗香港下一代好」去踩死香港下一代
總之有咁盡踩咁盡就會有班唔響香港嘅「愛港人仕」鐘意聽

Bad News就狂吹奏
多謝樓主




作者: poonseelai    時間: 24-6-24 13:11

stillgood20 發表於 24-6-24 09:29
PISA creative thinking, Singapore the highest score 去搜尋.可以找到一些相關YouTube視頻.
其中.有新加 ...

本帖最後由 poonseelai 於 24-6-24 13:14 編輯

根據個YouTuber 所講, creative thinking並非講藝術創作, 係遇到一個情景, 可否提出不同建議, 有時間都好想看看pisa的報告, 幾有趣

作者: poonseelai    時間: 24-6-24 13:13

TAIOU4 發表於 24-6-24 13:02
又係政棍講教育
句句都係針對性攻擊毫無教育性分析
真係好多謝尼班人「為咗香港下一代好」去踩死香港下一 ...

本帖最後由 poonseelai 於 24-6-24 13:49 編輯

我又唔覺香港多人討論這個報告, 我最先看到就是南華早報報導, wake up call 係南早內容講㗎, 唔係我喎

中國和香港人咁叻, 唔會咁容易唱衰, 以下新聞一定令世人驚訝


https://www.nbcnews.com/news/world/teenager-stuns-china-beating-math-contest-rcna158408

作者: ANChan59    時間: 24-6-24 13:53

stillgood20 發表於 24-6-24 05:36
再比較一下.Means 33.

HK 32 , same as France, Israel,

你去份正式PISA報告,入面有reader guide,特別講到因為疫情嚴重,部分response rate 嚴重偏低或者部分取樣不合乎抽樣資格,所以排除在報告內。

https://www.oecd-ilibrary.org/sites/b5e0feca-en/index.html?itemId=/content/component/b5e0feca-en



作者: cafeva    時間: 24-6-24 13:53

poonseelai 發表於 24-6-24 13:13
本帖最後由 poonseelai 於 24-6-24 13:49 編輯

我又唔覺香港多人討論這個報告, 我最先看到就是南華早報 ...
個女仔實在太叻!
但係天才上唔到大學, 都幾大問題


作者: poonseelai    時間: 24-6-24 13:58

cafeva 發表於 24-6-24 13:53
個女仔實在太叻!
但係天才上唔到大學, 都幾大問題

她校長話她喜歡和親朋一起, 或者今次報導出街後她會改行她的 plan B

作者: ANChan59    時間: 24-6-24 14:10

cafeva 發表於 24-6-24 13:53
個女仔實在太叻!
但係天才上唔到大學, 都幾大問題

她不是上不到大學,係她自己想跟家姐及朋友一齊讀那一間時裝設計技校。



作者: stillgood20    時間: 24-6-24 14:19

ANChan59 發表於 24-6-24 13:53
你去份正式PISA報告,入面有reader guide,特別講到因為疫情嚴重,部分response rate 嚴重偏低或者部分取 ...
報導.跟引用.

有冇出現reader guide提醒?

即係.大家熱烈爭論.
結果係. 認真就輸了.

SCMP.嗰位Education expert 咪好傻仔?
叫人Wave up, 卻自己發緊夢.

作者: cafeva    時間: 24-6-24 14:39

ANChan59 發表於 24-6-24 14:10
她不是上不到大學,係她自己想跟家姐及朋友一齊讀那一間時裝設計技校。
另外一D報導係話佢上唔到高中

https://www.master-insight.com/%E5%A7%9C%E8%90%8D%E6%95%B8%E5%AD%B8%E7%AB%B6%E8%B3%BD%E7%9A%84%E6%95%85%E4%BA%8B/


作者: beastiebistro    時間: 24-6-24 14:54

ANChan59 發表於 24-6-24 14:10
她不是上不到大學,係她自己想跟家姐及朋友一齊讀那一間時裝設計技校。
同意呀陳sir,天才能力所在,可能未必係興趣所在呢?計數叻但係可能心裡面最想做時裝設計師,旁人覺得可惜,本人可能自得其樂。


作者: poonseelai    時間: 24-6-24 15:09

cafeva 發表於 24-6-24 14:39
另外一D報導係話佢上唔到高中

https://www.master-insight.com/%E5%A7%9C%E8%90%8D%E6%95%B8%E5%AD%B8%E7 ...

見到留白二字, 實在太好了, 孩子有時間去研究自己喜愛科目, 而不是被密密麻麻的課程塞滿, 自己落手落腳研究得來的知識, 比人餵比你的, 更難得

作者: ANChan59    時間: 24-6-24 15:31

stillgood20 發表於 24-6-24 14:19
報導.跟引用.

有冇出現reader guide提醒?

大哥,我有個壞習慣,你見我好多時都問個來源及link,因為我想睇原文及調查的取樣及限制,魔鬼在細節裹。

我估個記者冇由頭睇到落尾,只睇executive summary及香港相關部份。

個調查2022年做,2024才出報告,肯定係sample data 出咗大問題,睇這個supplementary report要對照2022個PISA report。



作者: ANChan59    時間: 24-6-24 15:42

cafeva 發表於 24-6-24 14:39
另外一D報導係話佢上唔到高中

https://www.master-insight.com/%E5%A7%9C%E8%90%8D%E6%95%B8%E5%AD%B8%E7 ...

我會相信技校黨書記的說法多些,何漢權只係自己估估下,個專欄名為名家灼見,不是個個係專家,在這件事上都係以第二手第三手資料作推論。

小朋友及年輕人個別有些情意結,為咗一些他認為重要的事情,寧願放棄我們認為更好嘅選擇,這個是我個人的觀察。

作者: ANChan59    時間: 24-6-24 15:44

beastiebistro 發表於 24-6-24 14:54
同意呀陳sir,天才能力所在,可能未必係興趣所在呢?計數叻但係可能心裡面最想做時裝設計師,旁人覺得可惜 ...

我可能係被工程專業及生意拖累嘅藝術家!

作者: beastiebistro    時間: 24-6-24 16:02

ANChan59 發表於 24-6-24 15:44
我可能係被工程專業及生意拖累嘅藝術家!
我就係被工程同廣告耽誤咗嘅食客
作者: ANChan59    時間: 24-6-24 16:08

cafeva 發表於 24-6-24 14:39
另外一D報導係話佢上唔到高中

https://www.master-insight.com/%E5%A7%9C%E8%90%8D%E6%95%B8%E5%AD%B8%E7 ...

這是另一個說法,「姜萍为什么读中专?真相可能很简单,就是太懂事」

入面有講她中考成績及高中費用。

https://m.sohu.com/a/786313558_755288/?pvid=000115_3w_a

作者: ANChan59    時間: 24-6-24 16:09

beastiebistro 發表於 24-6-24 16:02
我就係被工程同廣告耽誤咗嘅食客

我明白啊!

作者: 流浪地球    時間: 24-6-24 22:14

流浪地球 發表於 24-6-22 12:24
從天而降,橫空出世。夠哂創意。
言出法隨!隨口講兩句,話都冇咁快,天才姜萍呢個傳奇事件,出現在此版嚟配合。往後 劇情如果反轉就真係天大創意。



作者: 流浪地球    時間: 24-6-24 23:43

stillgood20 發表於 24-6-24 14:19
報導.跟引用.

有冇出現reader guide提醒?
「叫人wake up,卻自己發緊夢。」簡直係神來之筆。




作者: stillgood20    時間: 24-6-25 09:16

ANChan59 發表於 24-6-24 15:31
大哥,我有個壞習慣,你見我好多時都問個來源及link,因為我想睇原文及調查的取樣及限制,魔鬼在細節裹。
...
這不是壞習慣. 是長期思考運作形成的系統.

有人喜歡快.
有人喜歡保險.
甚至.DNA遺傳.背景.經歷都養成思考方式.
當然.教育就是其中一個重要環節.

你有睇時間序.
2022檢測.15歲.
那thinking, 係幾時形成?
假設.15歲學生.2022.中三/中四.
Creative Thinking 的能力.
是否追數到2018-2019....

究竟.同學們是什麼情況.
(這點.我沒跟你討論前已經設了這個疑問).

可能.社會上面對問題.有不同思考?

周星馳<九品芝麻官>
有一句: 用明朝劍斬清朝官.
今次是.明朝嘅問題.追究清朝的官.

最大問題係咩?
問題本身是什麼?

Who?
是教育局?政府?
還是家長?
還是學習文化?

連問題都搞唔清楚?
可唔可能搵到解決方法?

一一一

最近我跟網友天外之人.
講過兩次: 目標為本

如果.目標係.
最快答題.
最準確答案.
最高分數.

就唔會出現creative thinking.

幻想呢樣嘢?
根本係浪費時間.

今次呢個檢測.
輸咗畀星加坡.

把問題轉咗風向?

一一一一一

Reader guide 之外.
整個成績表.
我提出Means,  
喺中位數檢測出嚟.
法國意大利以色列德國在中位數之列.
一些落後教育情況唔理想嘅國家.
在下遊.
檢測的可靠是存在的.

一一一一一一

如果目標為本.
Creative thinking 係目標.
大家會怎樣做?





作者: stillgood20    時間: 24-6-25 10:47

beastiebistro 發表於 24-6-24 14:54
同意呀陳sir,天才能力所在,可能未必係興趣所在呢?計數叻但係可能心裡面最想做時裝設計師,旁人覺得可惜 ...
有天赋.不一定有興趣.變成一種本能.
根本唔知道呢種能力嘅存在價值.

我細仔有數學天賦.
但完全沒有興趣.而且覺得好悶.
係數學搵唔到樂趣.

e種情形. 有d同學會提早學習.小一學小三.小五水平.
中學去學大學的數....
但係. 連e d難度都無興趣.
就係無興趣. 只係攞苦嚟身.

一一一一一一一

我覺得數學.好似迷宮.
往往.挑戰迷宮.升級.

但. 思維上.迷宮之外.是否有更快捷徑?

就因為這個可能. 天才少女.用自己特質.
不計勝負.
而巧合勝出.
(因為勝出.才成為話題.
如果無勝出.就無人評價佢為何不善用能力)

一一一一一




作者: TAIOU4    時間: 24-6-25 13:12

本帖最後由 TAIOU4 於 24-6-25 13:15 編輯
stillgood20 發表於 24-6-25 10:47
有天赋.不一定有興趣.變成一種本能.
根本唔知道呢種能力嘅存在價值.

其實數學能力多數同IQ有關
畀個智將入MIT將來出尼都未必有成就
所以數學能力同教育質素唔可以掛鉤
個女仔識得為家人經濟設想都係佢另一種聰明之處


例如之前香港都有單鋪王醫生
讀書讀得幾叻搵到幾多錢都冇用



作者: TAIOU4    時間: 24-6-25 13:23

本帖最後由 TAIOU4 於 24-6-25 13:24 編輯
stillgood20 發表於 24-6-25 09:16
這不是壞習慣. 是長期思考運作形成的系統.

有人喜歡快.

在識人好過識字
文科生坐頂乜都要人Approval o既商業社會中
你幾Creative IQ幾高都冇用


現實生活考牌保護制大於個人能力
大部份工作有手有腳IQ正正常常有學過就識做
IT/工程科用o既腦汁唔會比醫生律師會經濟分析師用得少
但人人最後只睇行頭
人工高有行頭就有地位
所以咁多人都目標為本眼紅神科


作者: cafeva    時間: 24-6-25 14:21

poonseelai 發表於 24-6-23 22:34
本帖最後由 poonseelai 於 24-6-23 22:35 編輯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QX8gbezR4Zg
講得幾好

作者: ANChan59    時間: 24-6-25 16:02

stillgood20 發表於 24-6-25 09:16
這不是壞習慣. 是長期思考運作形成的系統.

有人喜歡快.

在歐洲花粉出濃度警告,我花粉過敏,非常不舒服,有時間,好一點才回你。

作者: stillgood20    時間: 24-6-25 16:06

ANChan59 發表於 24-6-25 16:02
在歐洲花粉出濃度警告,我花粉過敏,非常不舒服,有時間,好一點才回你。
...
保重!
作者: stillgood20    時間: 24-6-25 18:17

TAIOU4 發表於 24-6-25 13:23
在識人好過識字
文科生坐頂乜都要人Approval o既商業社會中
你幾Creative IQ幾高都冇用
如果相信市場經濟.汰弱留強.理論上. 有腦總比無腦好.

而行頭.
因為受保護.
某程度係唔公平.
無計.
始終咩系統都有機會有毛病.

香港自由選擇職業.
按能力(應該係成績)高低去選擇入讀大學.之後工作.
基本上是公平的.

作者: poonseelai    時間: 24-6-25 18:31

TAIOU4 發表於 24-6-25 13:23
在識人好過識字
文科生坐頂乜都要人Approval o既商業社會中
你幾Creative IQ幾高都冇用

識人好過識字, 我唔識人, 更要識多D字

作者: ANChan59    時間: 24-6-25 21:41

stillgood20 發表於 24-6-25 09:16
這不是壞習慣. 是長期思考運作形成的系統.

有人喜歡快.

我簡單講一講我就你部份說法有些回應。

⋯⋯⋯⋯

其實創意思維係從細開始培養,可能不會在三年見到成效。阿仔係5歲開始上增潤課程學creative problem solving and creative writing,到十年以上才觀察到有分別。

你係先政治化個問答案,先射箭後畫靶。

你都化少少時間睇下creative thinking 嘅問卷先,如果個問卷調查計設計有問題,garbage in garbage out。雖然我不太精神,看完我覺得設計麻麻。

下一年另一個PISA搭舊骨嘅調查係Digital Transformation,如果新架坡就教育課程加入這些主辦單位OECD建議嘅新元素,這個題目,他們也會超前。

如果主辦單位發現今次調查取樣多問題,而且很多適齡學生上網課,家居隔離,延後一年兩年再做會更合適。

⋯⋯⋯

目標為本也有很多角度,你是否講緊MBO,如果係,你溫下書先,再噏過。

⋯⋯⋯

2019年,我在其中一個大學顧問委員會主席,其中一個委員係新架坡國主大學工程系主任,他跟我們分享政府及中學大學力推Al教育及應用,特別在科技及工程,他建議我們要開始部署。我哋多謝他的意見,部分工程科技課程兩年後慢慢加入AI。

QS在香港評審大學時,我曾經見過兩次,他們評審委員中係有新架坡人,我不是講他們徇私,QS都會避嫌呱。他們係可以見到很多事情,係報告睇唔到嘅問題點及亮點,這些就係QS顧問服務公司搵錢所在。

⋯⋯⋯

你指中位數值係指那份報告?PISA因為有歷史數據,好易發現誤差問題。如果係Creative Thinking 那一個,冇歷史數據,有誤差都未必知道,如果我拍板會抽起個報告,擇日再做,因為誤導性太強。


作者: stillgood20    時間: 24-6-25 23:12

本帖最後由 stillgood20 於 24-6-26 07:47 編輯
ANChan59 發表於 24-6-25 21:41
我簡單講一講我就你部份說法有些回應。

⋯⋯⋯⋯

太多問題.抱歉.暫時未能一一回答.稍後再補.

Creative thinking  
大家已經很大分歧.

令郎5歲已經學習處理.

我細囝.5歲係屋企樓下幼稚園畢業時.
A-Z的排序都未正確.佢幼稚園學咩.
我根本唔在意.
小一跟哥哥小學,升上去便可.

究竟. creative 係自由空間?
定係學creative ?




作者: stillgood20    時間: 24-6-26 00:13

ANChan59 發表於 24-6-25 21:41
我簡單講一講我就你部份說法有些回應。

⋯⋯⋯⋯
大哥.好好的旅遊散心.沒什麼大不了的.

人生.是玩得開心!
我經常輸咗.當自己贏.ge亞Q精神(病).

一一一

政治.可能我只是一時的錯覺.
如果錯覺係開心.  Why not?
而正確係痛苦的. 咪攪我.

錯對也好.混進去.
個人覺得係最蠢的.

我中一係大坑東上學.
問:   人?點解被政治思想控制.
人們的政治立場.
根本係浪費生命.

作者: stillgood20    時間: 24-6-26 10:12

ANChan59 發表於 24-6-25 21:41
我簡單講一講我就你部份說法有些回應。

⋯⋯⋯⋯
目標為本.
先攪清楚自己.

我是兩個孩子爸爸.
目標就是兩個孩子.

所有家長一樣.



一一一一一

閣下也曾說過.孩子三歲之前.三歲之後的事情.
目標是否不同了!

大家.把自己調去家長的角度.
會知道自己的辛苦.
也感受別人的心情.

一一一一

教育系統.
只係一個理想.
能夠走到.站在前源.(精英).真好!

2%精英.
能夠回望一下余下98%?

一一一一

好似天才少女.
大家打生打死.夜以繼日.
或許.更沉迷競爭.
全都輸掉了.

而少女說: 數學?我沒興趣.

其實.我建議佢唔好參賽.
打破(應該係輾壓)了好多參賽者的夢.



作者: stillgood20    時間: 24-6-26 10:13

ANChan59 發表於 24-6-25 21:41
我簡單講一講我就你部份說法有些回應。

⋯⋯⋯⋯
目標為本.
先攪清楚自己.

我是兩個孩子爸爸.
目標就是兩個孩子.

所有家長一樣.



一一一一一

閣下也曾說過.孩子三歲之前.三歲之後的事情.
目標是否不同了!

大家.把自己調去家長的角度.
會知道自己的辛苦.
也感受別人的心情.

一一一一

教育系統.
只係一個理想.
能夠走到.站在前源.(精英).真好!

2%精英.
能夠回望一下余下98%?

一一一一

好似天才少女.
大家打生打死.夜以繼日.
或許.更沉迷競爭.
全都輸掉了.

而少女說: 數學?我沒興趣.

其實.我建議佢唔好參賽.
打破(應該係輾壓)了好多參賽者的夢.



作者: stillgood20    時間: 24-6-26 10:13

ANChan59 發表於 24-6-25 21:41
我簡單講一講我就你部份說法有些回應。

⋯⋯⋯⋯
目標為本.
先攪清楚自己.

我是兩個孩子爸爸.
目標就是兩個孩子.

所有家長一樣.



一一一一一

閣下也曾說過.孩子三歲之前.三歲之後的事情.
目標是否不同了!

大家.把自己調去家長的角度.
會知道自己的辛苦.
也感受別人的心情.

一一一一

教育系統.
只係一個理想.
能夠走到.站在前源.(精英).真好!

2%精英.
能夠回望一下余下98%?

一一一一

好似天才少女.
大家打生打死.夜以繼日.
或許.更沉迷競爭.
全都輸掉了.

而少女說: 數學?我沒興趣.

其實.我建議佢唔好參賽.
打破(應該係輾壓)了好多參賽者的夢.



作者: 天外之人    時間: 24-6-26 10:38

stillgood20 發表於 24-6-26 00:13
大哥.好好的旅遊散心.沒什麼大不了的.

人生.是玩得開心!
你既阿Q精神的確要傳比好多家長(甚至係將來想有孩子既家長),倘若個個都係咁,孩子既幼兒成長學習期都咁痛苦學習中成長.

其實講兩次既目標為本無錯,問題係有心讀書同冇心讀書問題,衹係所謂這個目標為本係唔係孩子自己想要,還是家長自己, 就好像我衹為孩子既目標為本係健康為主,自然做法上就已經同好多人唔同,無咩起跑線問題存在.同你細囝普通幼稚園畢業後,A-Z的排序都未正確,都係咁去上小學,我對孩子既天馬行空Creative,係冇危險既情況下唔阻止佢做想做既野,例如在家中牆上漫無目的去寫去畫,這亦都係我認知既IB學習模式,開心順心為主學習,就算入了普通普通填鴨式小學,都可以迎刃有余玩樂中成長,按孩子自己所願入到自己想入既中學(雖然呢間中學在我這六年既感覺上唔係好得去邊). 就好像旅遊散心,去了某地方隨意按自己意思去玩,不需要刻意一定要去某地方,好好去享受玩得開心一樣道理.


目標自己定永遠都比家長去定做得好,如你所講例子改成,孩子?點解咁早要被家長自己目標控制.家長自己既立場.已經係浪費咗孩子童年既生路歷程.

作者: stillgood20    時間: 24-6-26 10:39

ANChan59 發表於 24-6-25 16:02
在歐洲花粉出濃度警告,我花粉過敏,非常不舒服,有時間,好一點才回你。
...
人.沒有不散筵席.
巧合.能夠對話.
我什麼聲音都可以聽得進的.
而且.是反覆又反覆.可能有三個反覆去聽.

AnChan sir, 的筆蹟.記錄.系統在EK十多二十年了.

這個貢獻.值得佩服.

一一一一一



作者: poonseelai    時間: 24-6-26 11:39

天外之人 發表於 24-6-26 10:38
你既阿Q精神的確要傳比好多家長(甚至係將來想有孩子既家長),倘若個個都係咁,孩子既幼兒成長學習期都咁痛苦 ...

本帖最後由 poonseelai 於 24-6-26 11:50 編輯

都係嗰句: 每人要求唔同, 你不停在不同post講你嘅睇法, 無問題, 但咁又可改變其他人的睇法嗎?

在EK, 分享下資訊咪算囉

我出這個post, 係見到南早有報導, 政府又出新聞稿, 同大家分享下

作者: akys    時間: 24-6-26 12:22

stillgood20 發表於 24-6-25 09:16
這不是壞習慣. 是長期思考運作形成的系統.

有人喜歡快.
第一次接觸creative thinking 呢個字係自己讀中學時期,當年黃霑喺明報寫關於廣告創作題目的專欄, 佢全力推崇Edward De Bono 寫嘅書, 作者係腦神經專家, 喺歐洲(好似係瑞典) 研究幼兒教育, 用Laterial Thinking Approach 教幼兒. 有興趣可以上網睇睇. 好似有講過訓練creative thinking越早越好, 因為人類偏向Logical thinking 或經驗導向, 容易成形.
作者: stillgood20    時間: 24-6-26 13:19

akys 發表於 24-6-26 12:22
第一次接觸creative thinking 呢個字係自己讀中學時期,當年黃霑喺明報寫關於廣告創作題目的專欄, 佢全力推 ...
那樣.這裡便引申出三樣東西:

Logical thinking (正向.逆向)
Creative thinking
Experience 經驗

一一一一一

人是複雜的.有不同特質.

無可否認.或者去否定.
用教育角度.
有這個想法的合理性.

一一一一一

我曾經認識一位法國設計師.
我覺得佢設計天馬行空.
自然天成.
就是出於自然.

最近留意佢網頁.
出現一些家庭照片.
佢小朋友喺花園草地玩耍.

作者: TAIOU4    時間: 24-6-26 13:51

本帖最後由 TAIOU4 於 24-6-26 13:55 編輯
ANChan59 發表於 24-6-25 21:41
我簡單講一講我就你部份說法有些回應。

⋯⋯⋯⋯

同意

一個有歷史數據o既評分
突然有一年大比數改變
正常評審唔應該諗都唔諗照出
其中一定有好多原因
希望唔關人為或政治事
如果係因為政治立場或某國利益輸送
而去改變一個教育評分
咁真係一個該機構o既黑歷史

又或者去下CNBC及其他金鎘新聞平台
不難發現好多關於香港的負評都係出自於某2個亞洲小龍/前小龍的騙輯
但香港所謂「有批判性思考」的媒體二話不說就當大新聞咁唱
真係枝筆響邊個度就道理響邊度
所以國際性機構通常都需要有多國的評審
以免因利益或立場有則埋一邊的結果
尼次份報告只可一笑置之
有心人咁上心吹奏跟本唔係為教育考量

Creative Thinking層面可以超級廣
每一項學科對Creative Thinking要求都不同
唔係咁容易做份卷就話人係咪Creative
而且尼一項能力好易同天生智商掛鉤
每個人的訓練方法也大有分別
醒唔醒目學校真係教唔到你
學校樣樣計分
唔畀Guide個細路自己Creative咁去解決問題
隨時呈分跌落谷底
家長唔出招整個環境畀個細路Try & Error
好難強行陪養
當然尼得EK大部份家長都有自己教細路o既方法
不過可惜參賽者唔似有尼度討論o既家長子弟份o羅...



作者: akys    時間: 24-6-26 14:00

stillgood20 發表於 24-6-26 13:19
那樣.這裡便引申出三樣東西:

Logical thinking (正向.逆向)
有個例子幾有趣, 佢做咗個實驗,  逐個逐個將三角形積木俾小孩, 大部份小孩會逐個逐個加上去, 2 個3角形變正方形, 第三個就咁加上去, 第四個變成一個長方形......
佢嘅教法係建議孩子每加一個就重新組合, 咁圖形就千變萬化云云.



作者: ANChan59    時間: 24-6-26 14:18

stillgood20 發表於 24-6-25 23:12
太多問題.抱歉.暫時未能一一回答.稍後再補.

Creative thinking  

自由空間係要從小已經提供,讓他懂得獨立思考,自己學習做決定,只要不是致命錯誤。

Creative thinking 可以好好玩的遊戲,不一定是你所想的,例如:1+1等於什麼? 正如網友所講lateral thinking,可以好多,歷年積下來係十一種答案。學習答案好多時不是一個,可以好多個,只係大家慣咗學校或者考試的標準答案。

兒子初中替朋友女兒補習數學,他發覺小朋友對學校課本的方法,始終唔習慣,他介紹多三種方法給她選擇,結果有兩個方法她掌握到,他就建議她用其中一個較接近老師的教法,因為答案OK,步驟也非常接近。

朋友千多萬謝,因為補習老師死攻老師教法,而忽略小朋友的盲點。

另一個我也喜歡的練習係用NBA例踢足球,用網球例打籃球,不同的cross over 就係打破慣例,故有的做法,沒有太多框框,就有不一樣的答案。

當你習慣不止一個答案,你會有N個選擇,也懂得因地制宜,成功率會高咗,下面嘅人跟到,老細也覺得你醒目,有問題搵得你,你一定有辦法,就算跟老闆及客戶心目中要求不一樣,他也可以預計在內,當他們向到就有解說方法。

網友講Ed de Bono 的sic thinking hats 係其中一個思考模式訓練,Lateral thinking 也是一個好方法。

我個人喜歡另一個模式係用來專破專利技術及設計叫TRIZ,跟網友所講一樣,都係網上有嘅免費資源。

作者: poonseelai    時間: 24-6-26 14:25

ANChan59 發表於 24-6-26 14:18
自由空間係要從小已經提供,讓他懂得獨立思考,自己學習做決定,只要不是致命錯誤。

Creative thinking  ...

陳 sir 和 akys 就係分享資訊啦, 有時間我就會去睇下你們介紹的

EK而家不少我啱你錯的言論, 或你提一件事就係背後有目的, 都唔好玩嘅

作者: poonseelai    時間: 24-6-26 14:29     標題: 回覆樓主:

本帖最後由 poonseelai 於 24-6-26 14:37 編輯

我又分享一句我孩子其中一個小學校長的一句說話:

教育孩子係要令他們有能力去解決而家唔存在的問題

到沙士時, 完全體驗到這句說話的意思, 其實校長講嘅同creative thinking 有些類似

作者: ANChan59    時間: 24-6-26 15:37

TAIOU4 發表於 24-6-26 13:51
同意

一個有歷史數據o既評分

本帖最後由 ANChan59 於 24-6-26 15:46 編輯

多謝回复,你見我冇講到死,因為我冇證據,我只是懷疑。

任何新聞都係有正反不同看法,我哋自己客觀些分析。不過,最好了解多些報章及作者立場都係好事。

你有機會睇吓多幾年個PISA 報告,特別睇response rate 的數據分析,香港的response rate 有些學校人為操作,我估成績太差嘅香港同齡學生會收走(告假)不會參加調查。我覺得中大教育系都係公平公正去協助整個調查,就算我兒子有參與,他也不一定會講俾我知道,不要太陰謀論。

Creativity and creative thinking 每人都有不同方法教小朋友,我個人不會靠學校,我唔覺得老師懂得教,所以我反對兩三年教好或者教壞學生,太泛政治化了。


作者: stillgood20    時間: 24-6-26 16:07

ANChan59 發表於 24-6-26 14:18
自由空間係要從小已經提供,讓他懂得獨立思考,自己學習做決定,只要不是致命錯誤。

Creative thinking  ...
近日.我看過第一個水墨畫創作視頻.很感興趣.
隨著.不斷看了三數天.

開始了解: 構圖.題目.素材.技巧.留白.颜色.中國水墨的濃淡特色.意境....

今日.想了兩個問題:
1. 如何改變水墨畫.
2. 如果把自己當作Al學習.如何歸納資料.再創作.

一一一一一

你想講ge Creative Thinking,
我已無興趣繼續了.Sorry!





作者: ANChan59    時間: 24-6-26 16:13

poonseelai 發表於 24-6-26 14:25
陳 sir 和 akys 就係分享資訊啦, 有時間我就會去睇下你們介紹的

EK而家不少我啱你錯的言論, 或你提一件事 ...

我啱你錯嘅想法好幼稚,很大機會孩子年紀還少,未經歷過起起跌跌,現實根本無一套方法適合所有孩子(one fits all)。

以前我哋大家較客氣啦,大家分享資訊交流,我還記得10年前第一次舉辦選擇學科就業的分享會,三次家長連小朋友有40 +人數,到今日全部都大學畢業,在本地或者海外就業了!

作者: TAIOU4    時間: 24-6-26 16:30

本帖最後由 TAIOU4 於 24-6-26 16:32 編輯
stillgood20 發表於 24-6-26 16:07
近日.我看過第一個水墨畫創作視頻.很感興趣.
隨著.不斷看了三數天.

AI 玩家水墨 / 水彩經驗係:
1. 增加減少筆觸
2. 增加減少細節
3. 套用其他更軟 / 更硬形態
4. 突出重點
5. 改變顏料特性
6. 改變毛筆大小/軟硬/吸水度/濕水位
7. 改變紙張吸水度
.
.
.

作者: ANChan59    時間: 24-6-26 16:30

stillgood20 發表於 24-6-26 16:07
近日.我看過第一個水墨畫創作視頻.很感興趣.
隨著.不斷看了三數天.

本帖最後由 ANChan59 於 24-6-26 16:46 編輯

你逃不了!

⋯⋯⋯

我自幼跟家父學寫字寫畫,水墨畫也是我的強項呀!我不止意筆,工筆也不錯。去到意筆,家父所畫30米長的手卷係自由創作橫跨春夏秋三季,,朋友經常問家父畫那個地方風景,他說全在腦中,一面畫一面構思。畫張橫幅都用你的講法,係初哥的做法,大師級係不用嘅。

所以我之前講咗我係被工程及生意擔誤的藝術家!你以為我講笑呀!

細個每個周末去大會堂睇畫展,家父問我那一兩幅特別有印象,我就描一下,下一個問題,如果我畫,我會作什麼改變讓它更有性格。

香港許多畫家嘅畫,如果不看上下款,師父徒弟的畫冇乜分別,這是成功還是失敗。家父老師的畫跟他及師兄弟都不同,這才是好師傅,帶你入門,各自風格,這才是創意。睇得明這段的網友,你會會心微笑!






歡迎光臨 教育王國 (/) Powered by Discuz! X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