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王國

標題: 【人中龍鳳】湧讀醫 IT界嘆諗唔明 [打印本頁]

作者: stillgood20    時間: 25-7-26 20:45     標題: 【人中龍鳳】湧讀醫 IT界嘆諗唔明

【明報專訊】上星期中學文憑試(DSE)放榜,16個「狀元」中近三分之二有意選讀醫科,互聯網專業協會(iProA)會長冼漢廸噚日就慨嘆百思不得其解,話喺美國甚至內地,好多尖子會選讀理工科目,畢業之後都有好前途,唯獨香港多尖子鍾情做醫生。佢認為要改變呢個現象,就要改變家長心態,話家長可能關心子女就業,所以尖子都傾向揀一啲將來就業穩陣嘅科目。
原文網址:https://news.mingpao.com/pns/%E6 ... 00002/1753377793987


作者: akys    時間: 25-7-28 12:04

stillgood20 發表於 25-7-26 20:45
【明報專訊】上星期中學文憑試(DSE)放榜,16個「狀元」中近三分之二有意選讀醫科,互聯網專業協會(iProA ...

IT界嘆諗唔明? 唔係吓。香港土壤唔得,呢個唔使多講亦唔需要拗。還有IT界成功例子係倖存者偏差,醫生高薪保障冇100% 都有95%。

作者: stillgood20    時間: 25-7-28 12:22

akys 發表於 25-7-28 12:04
IT界嘆諗唔明? 唔係吓。香港土壤唔得,呢個唔使多講亦唔需要拗。還有IT界成功例子係倖存者偏差,醫生高薪 ...
身体最誠實。用腳投票。

作者: retriever    時間: 25-7-28 15:47

akys 發表於 25-7-28 12:04
IT界嘆諗唔明? 唔係吓。香港土壤唔得,呢個唔使多講亦唔需要拗。還有IT界成功例子係倖存者偏差,醫生高薪 ...
可能IT 界個仔都去讀醫!
作者: stillgood20    時間: 25-7-29 08:51

retriever 發表於 25-7-28 15:47
可能IT 界個仔都去讀醫!
可能,要睇在IT界的基層,還是高層。
高層可能送子女去英美,那裡,IT收益高,社会地位高。

作者: poonseelai    時間: 25-7-29 13:20     標題: 回覆樓主:

今年未見有狀元話要讀law

作者: 加樂爹    時間: 25-7-30 10:09

上星期去看一個算頂尖耳鼻喉專科醫生.
看到診所排著不同的深造証書, 我數下都有18張了.

看年紀, 應該大約2年左右便考個專科試深造.

醫生...斯斯文文, 應該本身都是書生型, 孜孜不倦的學習罷.
不然, 那用再讀那麼多.

很值得尊重.

肯定比在金融業界大起大落的, 佢賺了錢, 關我鬼事的人生更有價值.

IT 業界不要單想批評人想有好的穩定生活.
應該想, 你可以把資歷規劃定好.
IT業又可把一個人生帶到什麼程度.
始終商會們, 你不搞高科技, 不動下腦子, 去bargain 政府有利政策.




作者: stillgood20    時間: 25-7-30 11:44

加樂爹 發表於 25-7-30 10:09
上星期去看一個算頂尖耳鼻喉專科醫生.
看到診所排著不同的深造証書, 我數下都有18張了.
首先,毎一个專業,努力都值得佩服。不分彼此。
兩月前,我太太經家庭醫生介绍,去了一個理大教授驗光師驗眼。驗光師只是兼职,去市场了解和實踐。

正規驗眼。工作做得很好。
我太太並没有眼疾,只是随著年長。三五年做一次检查。

验光师還推介AI检测。据说可以詳细分析眼睛六種眼睛病变,提早预防。
由於科技,這些检测,AI做,只需六七百元而已。

一一一一

利申: 我較年纪大了。
聽过,糖尿眼,青光眼,晶体受損,黄班,血压高引致眼压偏高,…

一一一一

除了醫科/醫術/藥物/醫療儀器…,IT也是一種醫療重要元素。 数据監測,分析,alert, 也是健康的一種環節。

一一一

尊敬醫学,不容置疑。

問题,健康並不是,等於醫術。

再者,做醫生,有一定的人的本質。
但,真的,是否讀書考试精英。
等同擁有做醫生的本質。

作者: pccw2017    時間: 25-7-31 10:09

retriever 發表於 25-7-28 15:47
可能IT 界個仔都去讀醫!
唔係IT界都會咁做. 讀醫最有保證又唔使比腦細炳, 地位高尚
作者: retriever    時間: 25-7-31 12:04

本帖最後由 retriever 於 25-7-31 12:05 編輯
pccw2017 發表於 25-7-31 10:09
唔係IT界都會咁做. 讀醫最有保證又唔使比腦細炳, 地位高尚

其實IT 都係近10年、8年,或者疫情後多左項目。
早年讀IT 既出來,好多都係做support 而已。

話分兩頭,選科係咪「早著先鞭」最著數?
沒記錯city u 係第一間開 IT (用information technology 呢個名)既degree course. 有關精算既degree, quantitative analysis (QA) 都係佢地最早開 。

有朋友讀這兩科,前者做support 寫下script, 後者出來賣電腦。

很難有一科如醫科,可以長紅長有工等人畢業 。


作者: wccfgoldcard    時間: 25-7-31 14:38

近2年 IT 讀 AI programming 或 Fintech 仲幾揾到既。

https://cse.hkust.edu.hk/ug/ai

https://rmbi.hkust.edu.hk/curriculum-dual
作者: stillgood20    時間: 25-7-31 15:09

wccfgoldcard 發表於 25-7-31 14:38
近2年 IT 讀 AI programming 或 Fintech 仲幾揾到既。

https://cse.hkust.edu.hk/ug/ai
這兩,也應该是熱門科目。
作者: pccw2017    時間: 25-7-31 19:19

wccfgoldcard 發表於 25-7-31 14:38
近2年 IT 讀 AI programming 或 Fintech 仲幾揾到既。

https://cse.hkust.edu.hk/ug/ai
不過讀AI真係要數學叻先讀到.
作者: 加樂爹    時間: 25-8-1 11:32

本帖最後由 加樂爹 於 25-8-1 12:11 編輯

IT 讀什麼我唔熟, 但依據Wikipedia:

IT project usually refers to the commissioning and implementation of an IT system.[color=var(--color-progressive,#36c)][3] IT systems play a vital role in facilitating efficient data management, enhancing communication networks, and supporting organizational processes across various industries.

咁本身性質就係supporting, 去幫機構處理資訊, 有效把重覆工作完成, 及傳訊.
而事實我地大部份人在公司用電腦, 都係沉悶黑板到死, IT肯定唔會有新野搞.

所以, 個行業就係咁羅!  (若有錯, 請相關行內人仕指正).

另外, 那些電影動畫效果, 那些虛擬視像, 那些無人機, 那些機械人, 那些6G 通訊科技, 甚至加上AI 人工智能, 幫助醫學檢查癌細胞在那裡, 做手術....我相信應是內地所謂的高新科技IT行業 (若有錯, 請相關行內人仕指正).

所以前者, 讀IT無出路的概念, 或者我地呢代人, 有無被混淆, 並且把教育我們下一代?

至於後者, 相信做IT 行業, 投資大,無確定回報,資源小,行業3-5年轉一個科技,係一個問題.

但有係有entrepreneurship 既人就會投入.  所以, 以上原因只係對安穩於生活的人---亦應不適合從事創作行業,

但香港的優材生是否都是這樣呢?
(以百份比去推斷, 應該不會)

以下是我的想法, 應該無人講過, 所以有錯, 歡迎各位斗正:

1. IT 科技不單是學習, 是要生活體驗.  

不是上個堂, 把基本技術學好了, 就OK.
IT 應該是日常生活"浸"出來, 即是有充份參與體會, 要有自已專屬的圈子, 明白有什麼需要, 即是我們講有什麼LEAD, 去促使你有passion 去改變.

當然, 要怎改變, 何謂方便, 何謂美, 何以動員其他人體驗及分享意見, 再形成一郡人去研發下去是重要的.

2. 所以IT 不是在高中/大學才學的專科, 不同年紀應該參與.  
以上說, 知識可以學習, 大把數理科叻的人, 但不同年紀, 對生活體驗不同.

A. 對於成人, IT只要部電腦處理個人事情, 打機, 找資料, 睇片....那你的IT世界應該是上面第一類---support information system, 最叻咪做下家電, 公司做IT support.

B. 對於年青畢業出來的, IT 是溝通軟件開發, 支付, 現在的高新科技...簡單講句, 就是現在有的行業應用. 行業投資在那些, 你便做那些.

那些人會做得出色, 有自信有把握, 覺得自己能找到unicorn 的人?  
應該是在少年時代, 有足夠的IT生活體驗, 有把握, 有基礎組織意見人員去了解什麼是足夠好 (年少體驗)

C. 對於少年在中小學的, IT是你日常生活, 那些現在的高新科技 (虛擬視像, 那些無人機, 那些機械人...), 你或許是用家, 但你有體驗不足地方, 當中有叻既小朋友, 會自已去想, 動手去coding, 留意不是學校比你個STEM 就算係目標, 不需要很大, 很偉大的項目, 重點是體驗, 實行, 體驗, 回饙.  

例如, Roblox 是一個平台, 遊戲是open 給你創造編寫.  你可以不滿意一些遊戲設計, 你可以自行學PYTHON 去CODING 你的遊戲世界, 可以改變當中規則, 可以share 比友人回饋.
你可以放上youtube, 可以學習教人怎玩, 可以加入更多創意元素....

少年積累的是生活體驗; IT 知識是工具, 這個是我想說的重點.

3. 我不是IT人, 所以不懂IT課程有什麼, 只把基本能針對以上的, 提出來, 希望有識之任指點:

- 若IT是投資風險大行業....那便不適合那些以為IT本身性質就係supporting 機構的人去讀.  此類課程, 應該是一個一個chapter 去學習書本知識的.

- IT課程要大改變, 著重project 應用, 自己找賣點, 找資料, 找技術, 找人員....老師只是指點出方向, 所謂大工程要複習技術, 那從最小簡單的點先著手罷.
當年, 共黨無技術資源下, 都可以發展長程大炮...那你今日在Roblox 內, 做個點擊幾千的遊戲, 不為過罷.

- Project是要一個接一個做, 他就是個人日後出來工作的profolio, 不單是你的1st Honor certificate, 它是找表你中間的參與, 如何參與, 僱主可以分析你的技巧能力, 那方面強及弱.

4. 專科醫生是有一張張不同的學習証書, 類似資歷架構, 但IT人好像沒有.
如果你話你曾經在華為某個研發部參與開發, 在小米電車參與過, 你說是不是一個資歷証明?
不是要大公司了, 但參與中型公司考核, 是否不可能呢?

這個架構應是政府跟商業機構商議了, 機構每年offer 多小個培訓, 培訓當然是由申請人支付, 政府在當中適度評估....

5. 最後是什麼引入科技開發, 資金, 給IT人看到行業前景.....這就不用再講了.

**這裡, 可能有些家長子女, 都是讀IT科, 甚至是1st Honor 的. 當然, 我想了解他們看法
如上說, 你有1st Honor只是代表學識優於他人, 但重點是你所學的, 能夠給你有給多點子 LEADS, 有幾多興趣, 堅持去找自已的"藍海", 這才是讀IT 人應該學到的.

想下, 有這樣的特質, 才能把你 IT 行業的形象專業提高, 亦給IT 人明白, 在職仍不斷的學習的人, 才是最強 (正如專科醫生証書一樣), 資歷存構把整個事情, 粗略的顯示出來; 政府把專材, 推到企業, 才更有清晰的能力去供僱主參考.




作者: akys    時間: 25-8-1 12:37

Google AI:
The average salary for a physician in Hong Kong varies significantly based on experience, specialty, and whether they work in the public or private sector. Generally, an entry-level doctor (1-3 years of experience) might earn around HK$920,170 per year, while a senior-level doctor (8+ years) could earn an average of HK$1,762,737 per year.  

好了, 在HK醫生不是個個夠分讀(保障尖子權益),但IT, AI, Engineering普通至中上成績就可以了, 出來工作亦不是讀書叻啲個班最成功。斷估雙馬,王傳福等等都不是985博士吧。好多人無視倖存者偏差道理,拿幾個例子就認為創科好成功,個個都可以搵大錢。

美國大公司還可以,朋友女兒ICL Master畢業,3年工作經驗, 大約USD240K 年薪,但近年競爭開始激烈,入職難了。

在HK,一邊接近完全保證,一邊出來後要與一眾同仁競爭,純粹計數應該唔難選擇。

作者: ANChan59    時間: 25-8-1 16:44

akys 發表於 25-8-1 12:37
Google AI:
The average salary for a physician in Hong Kong varies significantly based on experience ...

Senior physician 8 +年經驗180萬年薪,又不是好高!

作者: elbar    時間: 25-8-1 18:43

本帖最後由 elbar 於 25-8-1 19:44 編輯
retriever 發表於 25-7-28 15:47
可能IT 界個仔都去讀醫!

據知今年家有IT爸至少兩個DSE狀元讀醫  


作者: barque    時間: 25-8-1 19:26

ANChan59 發表於 25-8-1 16:44
Senior physician 8 +年經驗180萬年薪,又不是好高!

剛剛search 下醫生人工,以入門的高門檻,和高付出。人工又未算非常之高。似乎真係要離開醫管局私人執業才搵得較高收入。

“香港醫生人工因資歷、職位和工作地點而異。 一般而言,醫生起薪約為每月77,855港元,而高級醫生、首席醫生和顧問醫生的薪酬會逐步提高,最高可達每月272,745港元。 私立醫院的薪酬通常高於公立醫院,但工作壓力也可能更大。
以下是不同職位的薪酬範圍:
醫生(公立醫院/衛生署): HK$77,855 - HK$132,275
高級醫生(公立醫院/衛生署): HK$127,700 - HK$147,125
首席醫生(公立醫院/衛生署): HK$163,925 - HK$179,425
顧問醫生(公立醫院/衛生署): HK$194,825 - HK$272,745
合約醫生: HK$64,270 - HK$93,710, according to Indeed
兼職合約醫生: 時薪$416 - $506, according to Indeed
除了基本薪酬,醫生還可以通過額外工作、進修和晉升來增加收入。 例如,專科醫生和顧問醫生通常會獲得更高的薪酬。
值得注意的是,公立醫院醫生的薪酬有固定的晉升梯度,需要一定的年資才能達到較高的薪酬水平。 而私立醫院的薪酬則可能更高,但工作壓力也可能更大,需要醫生不斷提升專業水平和人際關係。
總體而言,香港醫生的薪酬在不同醫院和不同職級之間存在差異,但總體上是具有競爭力的,並且隨著經驗和職位的增加而增加。 “

作者: ANChan59    時間: 25-8-1 19:49

barque 發表於 25-8-1 19:26
剛剛search 下醫生人工,以入門的高門檻,和高付出。人工又未算非常之高。似乎真係要離開醫管局私人執業才 ...

多謝資料!

我又Google 一下政府工程師專業職系人工,原來有咁啱得咁橋。

Chartered 工程師 = 醫生
高級工程師 = 高級醫生
總工程師 = 首席醫生
政府工程師 = 顧問醫生
首席政府工程師 = ???

https://csradar.com/grade/Engineer

醫科畢業生起薪點較高,但由入大學開始計,升到不同職級跟工程師不是差好多。當然兩條路升級就係有好多變數。

工程系4年,scheme A年半,加兩年半可以考charter,8年時間。

醫科6年,加一年houseman,7年時間。



作者: poonseelai    時間: 25-8-1 20:51

barque 發表於 25-8-1 19:26
剛剛search 下醫生人工,以入門的高門檻,和高付出。人工又未算非常之高。似乎真係要離開醫管局私人執業才 ...

本帖最後由 poonseelai 於 25-8-1 20:52 編輯

私家醫生, 骨科, 一個手術都收HK$150,000 + (已經打折)

政府醫生一個好處係見得多cases, 累積經驗

作者: 加樂爹    時間: 25-8-1 21:45

請問各位大概子女幾多歲,會話佢知原來做醫生係咁正㗎?
作者: twhkleung    時間: 25-8-1 22:13

其实任可人, 都係需要跟除所在生活地的制度生活同工作. 而HK医的制度是最"好"的.

1. 全世界, 去讀e的學生, 成績都不会差到那里. 但绝对不是精英中的精英才能入讀 (正常情况, 一個城市, 在多源化下, 应有能力, 提供即使不是全部, 也应大量可發展的有前途行业).
2. HK的醫生入學水平, 可能是全地球上最高, 或其中一個最高. 但在医服务按城市排名, 卻不是top30不入. 点解?
3. 就算講到大学排名, HK 2大一都比业歐sweden, finland, norway前, 也比taiwan, korea, 什致比部分日本同singapore都高, 但医服务卻全部在它们之后. 点解?
4. HK入e科的精英中精英, 也比不上它们的叻, 但非精英级學生(它们的精英中精英就更不用說了)???

原因可能係個制度, HK有个特別制度, 同以上地方不同的.
1. e生比例远比这些地方低.
2. 有私人e生, 創做了一个有一个的月球人和星球卜, 但所需诚担責任卻和其收全不成比例的底, 什致比以上城市更低.
3. e服务好的地方, 大多沒私人e生, 或比例少, 或限制收入/費, 所以, 月/星球人比例, 在这些地方, 可能好少, 什致係... 零.
4. 其实咁係咪先可令d学生, 回歸理想, 真係想做e生的先去讀e, 而不是為錢?
5. 有冇需要迫d私人e生返回公供基本服务工作, e.g., 回政府e院診 所或, 限制收入/費, 再返倍, 多倍e科學額?
6. 怕唔怕降低左e生水平? 其实讀e係咪真係要精英中的精英先得? 點解HK要, 人地唔洗呢? 分別响边?
7. 大量引入外來e生? 我个人不太讚成, 雖然話只提供比最top个幾間, 但有冇check过, 入果幾間的e科學生, 本身成績係咪去到精英中的精英水平? 否則咪即係間接承認自己2大e學院"肺"? 人地收d一般叻人, 己可教出同你2大的精英中精英水平? 再者, 睇返过去幾年, 用这途徑來港的e生, 又係边個地方同大學多? 他们入去讀e時, 又係咪又係精英中精英???

接受外面的非精英中精英, 点解唔多收自己學生? 起马水平自己可control到.
作者: twhkleung    時間: 25-8-1 22:17

加樂爹 發表於 25-8-1 21:45
請問各位大概子女幾多歲,會話佢知原來做醫生係咁正㗎?
有, 但话左佢知后, 都係决定去讀其它.
不过佢又唔係精英中的精英, 就算想都冇用.


作者: elbar    時間: 25-8-1 22:49

stillgood20 發表於 25-7-26 20:45
【明報專訊】上星期中學文憑試(DSE)放榜,16個「狀元」中近三分之二有意選讀醫科,互聯網專業協會(iProA ...

可能中港年輕人都較務實




作者: barque    時間: 25-8-2 06:13

加樂爹 發表於 25-8-1 21:45
請問各位大概子女幾多歲,會話佢知原來做醫生係咁正㗎?

如果唔怕影響到小朋友自主的決定,理論上越早越好。可以從胎教開始

作者: beastiebistro    時間: 25-8-2 08:39

加樂爹 發表於 25-8-1 21:45
請問各位大概子女幾多歲,會話佢知原來做醫生係咁正㗎?
我就從來都冇同仔女講過
作者: ANChan59    時間: 25-8-2 10:02

加樂爹 發表於 25-8-1 21:45
請問各位大概子女幾多歲,會話佢知原來做醫生係咁正㗎?

中四我有同佢講醫科唔適合佢,所以安排佢去港大及QM做shadowing,了解工作性質及厭污性。

因為分數唔夠高,反而入咗QFin,這個更適合佢嘅性格及天分,行行出狀元。

作者: stillgood20    時間: 25-8-2 10:49

加樂爹 發表於 25-8-1 21:45
請問各位大概子女幾多歲,會話佢知原來做醫生係咁正㗎?
细囝是我負责教導。有数学天赋。

升中一時,我問: 如果要做醫生/律師,便要努力。
除外,是是但但讀便可。
往后,便是数理的路。

一一一一

中三/中四時,某天,亜囝問: 中文作文,题目:我的志愿。 佢話: 可否說三億元。不过,只会给老师罵。

然而,他的意思是醫生/律师的工作总回報的平均值,约於3億元。

一一一一一

問题,如何達到3億元目标。

醫生/律師能够達到目标的平均人数最多。
意思是,當醫生=3億元 more or less.
在工作環境選项。便達成。

而,3億元目标。
在其他行業可達标,或者更高。
e.g. iBanker, 校长,教授,高官,
炒楼,…中六合彩…

而IT, 在香港的收入,未能達到理想狀態。

作者: 加樂爹    時間: 25-8-2 10:51

我咁問係見到家長們之前post 都直接用錢去解釋樓主既問題.
我又回望下我帖文#4, 我真係諗個IT行業點樣可以做大佢.

只係覺得自己有點傻


今早見上文有關私家e 生, 收入, 及收生要求的貼文.
當然, 啟發到另一角度.


亦見到有家長回覆, 跟子女討論長短處, 合適與否, 確實都是一個溝通了解的相處之道.

作者: ANChan59    時間: 25-8-2 10:58

twhkleung 發表於 25-8-1 22:13
其实任可人, 都係需要跟除所在生活地的制度生活同工作. 而HK医的制度是最"好"的.

1. 全世界, 去讀e的學生, ...

我提供多少少數據給你參考一下。

香港政府及私人提供的醫療費用差不多50:50。

門診方面,公私營比例1: 9。

住院方面,公私營比例9: 1。關鍵在這方面。

政府醫療開支大部份放在HA,而HA 80%開支是員工開支,藥物佔15%,醫療設備5%。

香港政府在public health基層醫療做得太少,因為大部分資源用在HA的住院。據了解新架坡政府用在基層醫療比香港多,而且有策略(scientific based)。用2元在基層醫療,就慳返8元住院醫療費用。

香港可以做多啲,但香港醫生的訓練集中在手術,醫治,較輕在預防,這是醫生的盲點。

如果唔cut 總員工資源,人工降15%,可以加多15%人手,醫院就多些人手,不用做得咁辛苦,好多出去執業希望有多些時間自主,不完全係因為收入。

香港政府經常有一個錯覺,跟一些國際性metrics 做對比,排得前就沾沾自喜,冇講出嚟嘅就係香港地方好細,好似好多病人被醫好,其中一個原因係白車有服務承諾,paramedics 5分鐘到場,立即急救,功勞就去咗HA。

又例如中電港燈的反應時間也是世界級前列,因為香港地方細,點到點時間係平均細外國75%,外國可能係一百幾十公里,香港可能只有十公里以下。

作者: retriever    時間: 25-8-2 11:15

回覆 ANChan59 的帖子

所以我一直認為工程系是good buy,雖然,工程系收生分數低,被家長戲稱水泡科 。
不過話分兩個,晉升梯階都講編制。 在正苦昇至高級工程師不易,認識不少朋友,由見習工程師做起,一輩子子都係工程師,個別人到50幾才昇高級 。

Anyway, 個人認人讀醫最吸引是未畢業已經有份decent job 等你做。

老實說,獲高分又來自普通家庭最合讀醫。批評者口痕說狀元眼光太窄只揀醫,但追求其他理想確實條件有限。譬如,讀純理科立志做科學家,基本上要讀上去,要出國讀。呢方面唔係普通家庭或者基層家庭可負擔 。

作者: stillgood20    時間: 25-8-2 11:20

ANChan59 發表於 25-8-2 10:58
我提供多少少數據給你參考一下。

香港政府及私人提供的醫療費用差不多50:50。
Public health.
近日,我跟同学都先後参加了﹤慢性疾病先導計劃>。
Health. 是另一个概念。
平时,我都分一d時間去了解。

舉例,三高驗血,有d天然保健品,可以有效處理膽固醇。
另外,一些中醫/食療的藥材,可以解决炎症,骨骼/肌肉力量,
我自己會去試,達到一些功效,再分享给朋友。

甚至,今年,刚好有輸血車,泊在邨楼下。
我開始捐血。

捐血後,身体完全正常。翌日,已经忘记了自己曾捐血。

我有一念頭,就是捐血可否提升自己血液循环更新。

作者: ANChan59    時間: 25-8-2 11:32

retriever 發表於 25-8-2 11:15
回覆 ANChan59 的帖子

所以我一直認為工程系是good buy,雖然,工程系收生分數低,被家長戲稱水泡科 。

我識得嘅除咗自己mentees 係AE或E中,部分已經係SE。友好就已經係CE,GE,AD或者D6。

政府不同部門的編制各有不同,也要識走位,例如在EMSD,你走電子,電機,機械就正如你所講要擔発仔,如果走BME可能快好多,識幾個都係識走位。連續幾任EMSD處長(陳帆,薛永恆,Raymond Poon)都係EE加BME。當然肯做開荒牛也是成功關鍵。

香港科學家前境係窄窄地,去start up有賭一舖嘅情況,贏面係不高。

我贊成冇海外獎學金,都可以在香港讀研究院,教授們都喜歡收香港學生,成功率好高,冇咁卷。

作者: ANChan59    時間: 25-8-2 11:51

stillgood20 發表於 25-8-2 11:20
Public health.
近日,我跟同学都先後参加了﹤慢性疾病先導計劃>。
Health. 是另一个概念。

我係不能捐血嘅人,所以冇乜深入了解,捐血理論上加速血液新陳代謝,會唔會提升血液循環我就唔肯定。

******

講健康方面,新架坡會引入設備validate睡眠質素跟心血管疾病風險的相關性,已經有醫學文獻及證據。如果篩選出有睡眠問題的病人給予intervention,係可以降低50%有心血管疾病的風險。香港政府係反應好慢好慢,新架坡已經開始咗半年嘅先導計劃,再過六個月結果成功,就會大量篩檢。

香港也有一些小型項目在部份DHC (6/12)進行,係要有心人出錢出力推動,他們DHC提供場地及推介市民參加先導計劃,不是DH推動,一轉人就好難延續。



作者: retriever    時間: 25-8-2 12:20

本帖最後由 retriever 於 25-8-2 12:36 編輯
ANChan59 發表於 25-8-2 11:32
我識得嘅除咗自己mentees 係AE或E中,部分已經係SE。友好就已經係CE,GE,AD或者D6。

政府不同部門的編制 ...

晉升看際遇,我也認識有位大好青年,在某大機構鬱鬱不得志,轉職某處從工程師做起,晉升高級工程師,只用了兩年,晉升總工程師只用了兩三年,跟著到副處長現職,也只是約五年,這是極少有的事。需知道在政府,總工算部門主管了 。

在政府工程職系,晉升是緩慢的。譬如我真正認識的同學舊同事,絕大部份最多只升到高工。

香港的大學教職,多年前已只接受外國名校博士學位,還要看跟那位導師 。

科學家的夢想,就如做音樂家的夢一樣,是要很多資源堆砌的。

在國外大學做個研究員,是否成就了科學家之夢。


作者: retriever    時間: 25-8-2 12:31

本帖最後由 retriever 於 25-8-2 12:33 編輯
ANChan59 發表於 25-8-2 11:32
我識得嘅除咗自己mentees 係AE或E中,部分已經係SE。友好就已經係CE,GE,AD或者D6。

政府不同部門的編制 ...

順帶一提,網上不時流傳某些陸生如何「優秀」,在英國(美國?)名校博士畢業。
近來才聽到(不只一個來源),英國名校讀博,是可以「帶錢」來讀的。給多少,用什麼名目就不知情。甚至又聽到有陸生在英名校讀博,用錢找大陸大學的團隊替她做實驗,寫論文!能叫動大陸大學的實驗室,做假至此,已顯示不止個人,而是體制腐爛至極。 據說她已是香港大學某系副教授 。


讀博做假可能是少數,但帶錢國外名校讀博已成風 。
作者: ANChan59    時間: 25-8-2 12:32

retriever 發表於 25-8-2 12:20
晉升看際遇,我也認識有位大好青年,在某大機構鬱鬱不得志,轉職某處從工程師做起,晉升高級工程師,只用了 ...

晉升肯定係際遇,當政府有$有項目增加編制,自然水漲船高。收縮部門自然前途似「咁」!

補充一點,升到CE,可能已經做過不同部門,同時都要表現出色,而且他們升得上去不單是技術知識,管理水平,團隊管理都非常優秀。

我見到海外大學畢業或者本地大學畢業博士,在一些學科差異不大,例如醫學院,法律學院,工程學院⋯,會唔會係理學院較多海外教授?

作者: ANChan59    時間: 25-8-2 12:39

retriever 發表於 25-8-2 12:31
順帶一提,網上不時流傳某些陸生如何「優秀」,在英國(美國?)名校博士畢業。
近來才聽到(不只一個來源 ...

國安法之下,這些國家機密我點會指指點點!

等愛國愛黨嘅網友答你啦!

作者: ANChan59    時間: 25-8-2 13:43

retriever 發表於 25-8-2 11:15
回覆 ANChan59 的帖子

所以我一直認為工程系是good buy,雖然,工程系收生分數低,被家長戲稱水泡科 。

我不反對年輕人讀醫,讀護士,做醫護人員也是挺辛苦及高厭污性的專業。

因為現在入不敷支,係要想辦法善用資源。

不過,香港最有影響力嘅工會支持下,四個口都唔會減自己人工,醫護人員人工係不會變,繼續人手短缺。

作者: poonseelai    時間: 25-8-2 13:58

retriever 發表於 25-8-2 12:31
順帶一提,網上不時流傳某些陸生如何「優秀」,在英國(美國?)名校博士畢業。
近來才聽到(不只一個來源 ...

前排有個在英國讀博士的因迷姦罪名被判入獄, 你上網睇下佢被捕時片段, 應該好難聽到佢講乜

作者: ANChan59    時間: 25-8-2 14:21

retriever 發表於 25-8-2 12:31
順帶一提,網上不時流傳某些陸生如何「優秀」,在英國(美國?)名校博士畢業。
近來才聽到(不只一個來源 ...

Just devil advocates.

有些博士生跟某一個大教授做研究,而教授的研究有funding,而funding 容許他可以outsource 不多於30%,接受的國內大學及或國家實驗室(香港五大都有不同的國家實驗室),係要做指定的實驗及提交報告,這個就合理合法。問題是他的博士研究論文不是完全建基在outsource部份,要有原創性。

這個安排在香港ITF及ITC轄下的研發中心,也是可以,只要講清楚個scope及不多於30%。

要了解更多研究項目細節才可以深入討論。

如果中學生可以Al做假,咁大學做假研究只係時間及程度問題。

作者: retriever    時間: 25-8-2 17:29

ANChan59 發表於 25-8-2 10:02
中四我有同佢講醫科唔適合佢,所以安排佢去港大及QM做shadowing,了解工作性質及厭污性。

因為分數唔夠高 ...
請教,睇到咩覺得佢唔合適讀醫?
作者: ANChan59    時間: 25-8-2 18:21

retriever 發表於 25-8-2 17:29
請教,睇到咩覺得佢唔合適讀醫?

我自少教佢creativity,這是他的強項。有些職業係有嘅定protocols or procedures,不容任何創意,明知有些係dummy steps 或者不是最好,都要做足。他自小數學及理科都係直接去答案,skip steps。如果他會走醫學研究,我會贊成,但他不想讀研究院。

我唔知他對病人死亡的內心反應,這個他令我跌眼鏡,他處理得好好。因為Asst Clinical Prof 懂得教他如何處理情緒及原諒自己,move on。

純個人觀點,未必適合其他年輕人及家庭。

作者: retriever    時間: 25-8-2 20:58

本帖最後由 retriever 於 25-8-3 00:52 編輯
ANChan59 發表於 25-8-2 14:21
Just devil advocates.

有些博士生跟某一個大教授做研究,而教授的研究有funding,而funding 容許他可以 ...

聽到果位搵大陸大學「請槍」,係自帶「乾糧」既英國名校博士生,應該唔係兩大學的合作 。
以往一般認知係,讀博會有份RA 俾學生做,唔會帶錢去讀 。

但近年經濟低迷,大學「莫水」,教授要出論文,論文要項目,項目唔夠經費,沒請或請唔夠RA。咁自帶「乾糧」既博士生,確係提供「雙贏」局面。一方面富貴陸生渴求名校博士威名,帶錢讀博不是問題;另一面教授有RA又有經費做項目,相得益彰!

最近巧遇舊友,佢位公子在牛劍唸博做研究,驚訝地說出佢公子位陸生 roommate 又竟係帶「乾糧」的博士生 。

友人唧唧稱奇,話世間上竟有帶埋錢讀博士?佢可不知道,說到鑽營走線,某國民其實係世界第一!

作者: ANChan59    時間: 25-8-2 21:06

retriever 發表於 25-8-2 20:58
聽到果位搵大陸大學「請槍」,係自帶「乾糧」既英國名校博士生,應該唔係兩大學的合作 。
以往一般認知係, ...

當然有個別叻人,一向都唔相信國內的學生個個都咁叻及出到社會非常出色,香港現在興踩香港年輕人而已,什麼事都係意識形態行先。

我的朋友行家大都支持香港年輕人,盡量給他們機會,自己人都手指抝出唔拗入,香港重點會有希望。

作者: twhkleung    時間: 25-8-2 22:43

ANChan59 發表於 25-8-2 10:58
我提供多少少數據給你參考一下。

香港政府及私人提供的醫療費用差不多50:50。
Thanks陳sir資訊.
香港政府經常有一個錯覺,跟一些國際性metrics 做對比,排得前就沾沾自喜,冇講出嚟嘅就係香港地方好細,好似好多病人被醫好,其中一個原因係白車有服務承諾,paramedics 5分鐘到場,立即急救,功勞就去咗HA。
又例如中電港燈的反應時間也是世界級前列,因為香港地方細,點到點時間係平均細外國75%,外國可能係一百幾十公里,香港可能只有十公里以下。

埋d就好似花資源去搞d QS排名一样. 重點去搞好一两样, 其它就用数句技巧, 但还好, 起馬大家都重有个知字.

香港政府及私人提供的醫療費用差不多50:50。
門診方面,公私營比例1: 9。
住院方面,公私營比例9: 1。關鍵在這方面。


埋d都係微覌手段, 做得好低讚. 不过, 宏覌更加重要, 方向沒改善, 微覌做到幾好, 仍有天花板頂住, 沒法可再優化下去(宏覌係方向(Strategy), 微覌係手段(Tactic)). 好似用公和住院比例9:1, 好似好好, 但, 实際牀位同总人口比呢? 對比其它地方城市, 重係咪算好? 又或者, 門诊1:9, 其实係乜意思? 草根就去排街症, 有錢去西e門診, margin最好的, 也沒有收費限際*.

宏覌正策, 有錢時唔優化, 冇錢時冇得優化.

不過, 在大市場, 小政府下, trade-off自然會有, 問题係依家大志係要做大政府, 咁成个game plan 都係唔同玩法, 權大成就少, 未必係好事, e.g., 在大政府管理模式下, 就己經不应再有咁大個私營医療市埸(收入大, 責任细).

*
- 我屋企樓下位西e, 人氣超爆, 多人多到成日打去booking, 一半機会係當目已滿, 估計每日~100人睇佢, 我睇佢時, 傷风感冒, 两日藥, HKD 520. estimate一下, 點保守計法, 都一定係千万級別收入, 佢係咪特例?
- 我呀媽向深水埗睇开果個重跨張, 一次收呀妈850, 一個礼拜最少两三次(老人家, 冇得好番了), 佢d人蘢重跨, 6am要去排(住深水埗街坊应估到我講边位). 咁佢地e術確係好, 但係咪需要咁不成比例?
- 我冧, 宏覌正策不變, 以后也只会有更多人為$去讀e, 同理想無关, 唔好再講到咁偉大理念了
- 我表哥, 一生都在HA當專科, 佢话喜欢面对难症, 埋d先係偉大理想




作者: stillgood20    時間: 25-8-3 07:16

本帖最後由 stillgood20 於 25-8-3 07:17 編輯
twhkleung 發表於 25-8-2 22:43
Thanks陳sir資訊.
香港政府經常有一個錯覺,跟一些國際性metrics 做對比,排得前就沾沾自喜,冇講出嚟嘅就 ...

你睇d醫生都幾貴。
我睇位e生,目前,四百大元兩日藥。
e術唔錯,仲得閒時去CU做客籍教授。
点样客观分析好: 解释病理清楚。用藥安全準確。建议提示分明。

佢可能係揾錢最少的好e生。

由于,和我年纪相若。好好倾。
不过,近年,我無咩病痛,好少見面。



反而,陪家人睇醫生,經驗好多,好多。

其中,大家講<精英>做e生。
究竟点<精英>。並不苟同。
當然很專業。


作者: ANChan59    時間: 25-8-3 07:53

twhkleung 發表於 25-8-2 22:43
Thanks陳sir資訊.
香港政府經常有一個錯覺,跟一些國際性metrics 做對比,排得前就沾沾自喜,冇講出嚟嘅就 ...

我知你係數據派,提供一些實際數據資料,你會感覺到你之前問的問題在那個層面。

利申:我也是另一種形式的數據派,不過喜歡睇得深入啲,但不是每次都有答案。

作者: barque    時間: 25-8-3 08:29

stillgood20 發表於 25-8-3 07:16
你睇d醫生都幾貴。
我睇位e生,目前,四百大元兩日藥。
e術唔錯,仲得閒時去CU做客籍教授。

本帖最後由 barque 於 25-8-3 08:32 編輯

本帖最後由 barque 於 25-8-3 08:30 編輯

行行出狀元,選擇自己有興趣,能力又配合。給果一定唔差。

按你的例子,每日100人每人睇5分鐘,大約500分鐘,一個困在同一間房內每日500分鐘,如果又係睇些傷風感冒重覆性的病例。

工作日日如是,除非真係鍾意,否則我覺得非常枯燥和沉悶。


作者: twhkleung    時間: 25-8-3 09:20

stillgood20 發表於 25-8-3 07:16
你睇d醫生都幾貴。
我睇位e生,目前,四百大元兩日藥。
e術唔錯,仲得閒時去CU做客籍教授。
坦白講, 我唔会怪d同學仔去晒讀e only, 因為绝大多數的大家都只睇住游戲規則去玩而已, 返而責任在制定規則方, 唔該话到事果d, 與時並进下.  (正如. 如果OpenAI呀, Deep Mind, 响HK, 又或者Meta果要响HK請人, USD 10m 人工, 相信d叻同學仔而去晒讀AI了. )

我自己一年先睇三兩次e生, 沒机会貨比3家, 加上有公司insurance, 所以唔係好有感覺, 不过呀媽果畢, 自己比, 所以就特到有感受... "好金".

有机会, 請PM下你位名e friend, 下次睇下佢都好, 謝謝


作者: twhkleung    時間: 25-8-3 09:23

ANChan59 發表於 25-8-3 07:53
我知你係數據派,提供一些實際數據資料,你會感覺到你之前問的問題在那個層面。

利申:我也是另一種形式 ...
只係一時口痕, 講两句而已, 人微言輕, d令導们點会理吖


作者: ANChan59    時間: 25-8-3 09:40

twhkleung 發表於 25-8-3 09:23
只係一時口痕, 講两句而已, 人微言輕, d令導们點会理吖

這個是香港的悲哀,有權力係可以做好多好人好事,點解唔盡力試吓!?

作者: stillgood20    時間: 25-8-3 10:49

barque 發表於 25-8-3 08:29
本帖最後由 barque 於 25-8-3 08:32 編輯

本帖最後由 barque 於 25-8-3 08:30 編輯
對的!!!
不过,講一个题外話。

星期前,在銅鑼湾音响店,跟位年長店員聊了大半小时的音响音乐經驗。音响和音乐,是兩样既相似又不是完全相同。

而且,各有喜好。

不同人,看/聽的重点都不同。他說,曾接触一位香港指挥家,他聽歌,就不是一般,樂器,位置,表达方法,演奏者技术…

其实,人生,也是如此。
什么是好?什么是不好?
各随意念,便好了。

一一一一

其实,e科,
並不是怎样好? 一个問题。
而是,是否最合适自己。

一一一一

近年,我去解释好多東西,用频谱。

现在,狀元/精英的频譜。
真是太窄了。
容下什么?

一一一

我老朋友教恒生商学,ALevel年代,全港大部分狀无,都見过。
當年的狀元,真心去選讀不同科目。
會計師,開會計師楼也不少。

一一一

不过,香港IT.也有問题,待續…



作者: akys    時間: 25-8-3 11:08

加樂爹 發表於 25-8-1 21:45
請問各位大概子女幾多歲,會話佢知原來做醫生係咁正㗎?
唔使講㗎,喺B1A學校,尤其每年有約干醫科生嗰啲,有peer effect 添。
作者: barque    時間: 25-8-3 13:11

stillgood20 發表於 25-8-3 10:49
對的!!!
不过,講一个题外話。

本帖最後由 barque 於 25-8-3 13:48 編輯

帖最後由 barque 於 25-8-3 13:14 編輯



作者: ANChan59    時間: 25-8-3 14:13

barque 發表於 25-8-3 13:11
本帖最後由 barque 於 25-8-3 13:48 編輯

帖最後由 barque 於 25-8-3 13:14 編輯

成人都未必睇得透自己的興趣,事業前境,保障,機會及風險。好難苛求年輕人會深入了解及思考。

如果家人或者mentors可以在right time right place啓發他們,才會有game changer。

如果只看到有限或者唯一機會,都係合理的。

咁second tiers(舉例)又會點呢?

作者: ABC-DAD    時間: 25-8-3 20:55

睇睇醫學院畀咩條件去吸引尖子去選醫科,就唔使研究啦,實際入左學,重係咪讀DSE 咁讀呢?
問心,關心嘅係人地尖子嘅選擇?係咪真係到自己㨂就可以抗拒到先。
現實係HA 嘅框框下,畢業生畢到業,面對嘅都係適應不同職場同社會制度啫!慷慨激昂都係風繼續吹囉,希望網友一直順利心想事成。
作者: barque    時間: 25-8-3 21:54

ANChan59 發表於 25-8-3 14:13
成人都未必睇得透自己的興趣,事業前境,保障,機會及風險。好難苛求年輕人會深入了解及思考。

如果家人 ...

有啲年輕人好早就找到自己的興趣和方向,向着目標努力前進就好了。

另外一部份年輕人未必這樣早就知道自己的興趣,而且世界這麼大,唔知反而係正常。

所以mentor, 家長等等都可以參考意見。年輕人會識得怎樣選擇。

作者: kimori88    時間: 25-8-6 08:28

回覆 stillgood20 的帖子

我都諗唔明,點解無狀元揀做厨師!都已經有中華厨藝學院提供課程!


作者: 加樂爹    時間: 25-8-6 09:01

kimori88 發表於 25-8-6 08:28
回覆 stillgood20 的帖子

我都諗唔明,點解無狀元揀做厨師!都已經有中華厨藝學院提供課程!:haha ...
係呀, 青幼年中心暑期班, 最熱門既興趣班係整野食.唔洗諗一出報名, 第二日full 晒.

家長理應好鍾意子女日後做厨師呀.




有無報過呀?


作者: ANChan59    時間: 25-8-7 04:43

加樂爹 發表於 25-8-6 09:01
係呀, 青幼年中心暑期班, 最熱門既興趣班係整野食.唔洗諗一出報名, 第二日full 晒.

家長理應好鍾意子女日 ...

我當年跟大廚學煮嘢食,係因為準備出國留學,希望有啖好食!

我父母根本冇時間去理。

到阿仔諗住出國,有先教咗佢三個月,第一次去探佢,就係同佢一齊localise 啲粵菜食譜。

作者: ANChan59    時間: 25-8-7 04:48

kimori88 發表於 25-8-6 08:28
回覆 stillgood20 的帖子

我都諗唔明,點解無狀元揀做厨師!都已經有中華厨藝學院提供課程!:haha ...

中華廚藝學院收生非常之好,但不是做星嘅訓練。

做大廚工作時間好長,假期唔friendly,人工普通,除非係明星大廚,而且懂得推廣自己。

所謂狀元做廚師的機會成本太高,因為成功機會比做其他專業低。

作者: akys    時間: 25-8-7 16:24

ANChan59 發表於 25-8-7 04:43
我當年跟大廚學煮嘢食,係因為準備出國留學,希望有啖好食!

我父母根本冇時間去理。
而家Youtube 好多有水準的煮食教學,跟下跟就識煮好多菜式(包括傳統粵菜)例如:  星星廚房,Ricky。。。等等。
作者: beastiebistro    時間: 25-8-7 17:21

ANChan59 發表於 25-8-7 04:48
中華廚藝學院收生非常之好,但不是做星嘅訓練。

做大廚工作時間好長,假期唔friendly,人工普通,除非係 ...
其實就算星級大廚,如果要自己run間餐廳,通常都係執笠收場。賺到錢嘅,好多時係因為有老細抌本,贏嘅佢嘅,輸嘅老細嘅...
作者: stillgood20    時間: 25-8-7 17:33

ANChan59 發表於 25-8-7 04:48
中華廚藝學院收生非常之好,但不是做星嘅訓練。

做大廚工作時間好長,假期唔friendly,人工普通,除非係 ...
我想: 每个小伙伴/每个人。有本質,長處,理想,…或者,要走,想走的路。究竟,條路去到那里,可能是起跑線的另一端。

而所谓另一端,每个人的睇法,﹤彼岸>是什么呢?
各師各法,各有各想象,各有各的際遇了。

一一一一

我自己中学一起長大,好幾位同学。他们孩子年纪差不多。
我眼里,都是聪明仔。

细囝DSE那年。
同学们孩子也先後考大学。

有讀法律。成绩很好。
有数学特别叻。港一,二,排名。

也有位同学孩子不喜欢讀書。
卻对飲食有兴趣。
二話不說,中学畢業去学厨。

有理想,有目标。
開開心心。
真不錯。

厨艺学院畢業,去了米芝蓮西餐厅工作。
見識,見識。

他爸/我同学也算中産。
如果孩子厨艺有所成,有想法。
應该有资源開一兩間餐厅。

一一一一一

說實,我总觉得每个小伙伴,都一样聰明。

学厨的小伙伴,今年,見了兩三趟。
有型有格,聰明。

反而,他可能对食物有天份。
換了做醫生,律师,数学家,IT …
可能是浪费。

再者,什么狀元…也許只是在一个範圍的精英。

而,各行各業,做得出色,有進步的,
也有成就。

而成就,也含有開心,發揮本質的考量。

作者: ANChan59    時間: 25-8-7 19:31

akys 發表於 25-8-7 16:24
而家Youtube 好多有水準的煮食教學,跟下跟就識煮好多菜式(包括傳統粵菜)例如:  星星廚房,Ricky。。。 ...

我有參考星星。

作者: 加樂爹    時間: 25-8-8 09:09

我都有睇星星呀
除左當飲食係一門生意, 其實都係一門好實際既生活需求.

我喜歡簡單家常粵菜, 就按自己意思簡單整.

作者: 加樂爹    時間: 25-8-8 09:12

本帖最後由 加樂爹 於 25-8-8 13:21 編輯

你們各位回覆樓主呢個題目, 我都學左唔小野...
這個帖文原先大家都是先討論 薪高穩定.
再討論下, 每個人都有不同考量點, 或者說各自了解後, 會有不同的決定.

或者IT界嘆尖子只湧到讀醫, 這只是一小小撮, 能夠隨自己喜好去選擇的學生.
而IT界實質要面對人才需求, 又何只是爭醫科生的品質.

另一方面, 我反醒到是家長究竟對孩子有幾了解?

我前幾天, 到青協接仔放圍棋班, 坐著時, 見到家陣D 細路十幾歲都係仰搖頭行路.

那些導師, 看外形, 其實同D小朋友大不了多小, 搖下搖下, 好像大雞帶小雞的集合排隊上興趣班.
其實, 很難怪, 因為什麼cosplay, 化裝, KOL, 暢遊....或許你找25+ 導師都捕捉不同脉搏.

當然, 我更欣賞是中心明顯是採用教與學, 不用分得那麼清楚.
今日你學, 過兩年就教....呢個做人道理, 或者同人生無常, 不要要給區泥於究竟醫生"薪高穩定"為目標的家長一個思考點.

我見有家長把廚師拿出來做比較, 我不是要評對錯.
而是, 我前兩天發現阿仔好鍾意睇MasterChef, 特別是他不懂烹煮, 卻有興趣看.

跟我們從小不同, 答我的志願時都是標標準準的行業, 要不是有大志, 就是薪高穩定的行業.
我隨意問他會怎選醫生, IT....等行業,
家陣細路答的, 有他自己一套.

相互了解後, 只可以認同"富貴由天", 其實同個人性格有密切關係.

當然, 無論想如何, 首先讀好書, 才有更多選擇權.


作者: ANChan59    時間: 25-8-8 13:38

加樂爹 發表於 25-8-8 09:09
我都有睇星星呀
除左當飲食係一門生意, 其實都係一門好實際既生活需求.

還有
趁熱 Kerry’s Kitchen - 簡單煮法這個啱你
Bigboy Recipe - 藍帶西餐,我做中西fusion 會參考佢西餐煮法,最近學佢鹽水香料浸雞加焗爐慢煮,雞腔饀料用麻煩哥嘅乞兒雞配方,結果非常完美
麻煩哥 MaFan Gor - 節奏明快
唔熟唔食 - Arthur 唔錯,正職工程師。
Ricky 講煮講食
Jamie Oliver - 我鐘意佢多過Gordon Ramsey
Food Wish - 西式
Essen Kochen - 德國
香港01飲食版都唔錯㗎。



作者: ANChan59    時間: 25-8-8 13:42

stillgood20 發表於 25-8-7 17:33
我想: 每个小伙伴/每个人。有本質,長處,理想,…或者,要走,想走的路。究竟,條路去到那里,可能是起跑 ...

係㗎,行行出狀元,當然要落足心機,要付出才會有收穫!

作者: ANChan59    時間: 25-8-8 13:48

加樂爹 發表於 25-8-8 09:12
你們各位回覆樓主呢個題目, 我都學左唔小野...
這個帖文原先大家都是先討論 薪高穩定.
再討論下, 每 ...

其實論壇應該係咁,大家不同背景,自然有不同觀點及經歷,互相交流,取長補短,有則改之 無則加勉,不需要將自己套睇法及做強廹其他人認同及接受。

交流下,咪幾好!

作者: poonseelai    時間: 25-8-8 18:09

ANChan59 發表於 25-8-8 13:42
係㗎,行行出狀元,當然要落足心機,要付出才會有收穫!

近日IG有個00後做地盤, 中三後因家境輟學入行, 捱幾年已置業, 改善家人生活, 開IG半年, 快十萬訂閱, 又多了贊助, 一樣生活得好好

原來以前鋁窗師傅月入8萬

作者: ANChan59    時間: 25-8-8 20:21

poonseelai 發表於 25-8-8 18:09
近日IG有個00後做地盤, 中三後因家境輟學入行, 捱幾年已置業, 改善家人生活, 開IG半年, 快十萬訂閱, 又多 ...

我冇乜上社交媒體,冇乜這種資訊。

好多師傅係悶聲發大財,行外人唔知道。

作者: twhkleung    時間: 25-8-9 02:46

其实做師傅或籃令, 如果冇学壞, 加上有小小遠見, 都好有机会成為SME老板, 特別係以前的HK, 机会充足, 好似我外父, 用自己对手所搶做的財富, 同做e生真係唔係差好遠.

所以, 肯用心, 行行出狀元其实唔係吹水.

不过, 今时今日的HK, 什致世界, 都在改变中 (进步中?), 能否拿握時机? 要睇机遇同凖备了.

(讀大学, 讀边科, 学乜專業係第二, 學懂思考才是最大收獲)
作者: ANChan59    時間: 25-8-9 09:13

twhkleung 發表於 25-8-9 02:46
其实做師傅或籃令, 如果冇学壞, 加上有小小遠見, 都好有机会成為SME老板, 特別係以前的HK, 机会充足, 好似 ...

學思考,要有時間放空,有人啓發才能有突玻。

作者: barque    時間: 25-8-9 10:20

twhkleung 發表於 25-8-9 02:46
其实做師傅或籃令, 如果冇学壞, 加上有小小遠見, 都好有机会成為SME老板, 特別係以前的HK, 机会充足, 好似 ...

覺得這個和open-minded, visionary and risk taking 有關。 和讀書叻唔叻冇關。

作者: stillgood20    時間: 25-8-9 10:32

barque 發表於 25-8-9 10:20
覺得這個和open-minded, visionary and risk taking 有關。 和讀書叻唔叻冇關。
是的。還有際遇。

作者: barque    時間: 25-8-9 11:24

stillgood20 發表於 25-8-9 10:32
是的。還有際遇。

Always

作者: barque    時間: 25-8-9 11:32     標題: 回覆樓主:

本帖最後由 barque 於 25-8-9 11:44 編輯

https://medium.com/activated-thinker/breaking-open-ai-announces-1-5-million-bonus-for-every-employee-29d057b9d590

阿囡有2個同學今年畢業,入咗去做3個月。唔知有冇份呢?


作者: ANChan59    時間: 25-8-9 11:58

barque 發表於 25-8-9 11:32
https://medium.com/activated-thinker/breaking-open-ai-announces-1-5-million-bonus-for-every-employee ...

理論應該係無,bonus 係last financial year performance. 但會意思意思吧。

作者: barque    時間: 25-8-9 12:38

ANChan59 發表於 25-8-9 11:58
理論應該係無,bonus 係last financial year performance. 但會意思意思吧。

做一年一個批就好好彩。

呢啲就係際遇囉

作者: barque    時間: 25-8-9 19:31     標題: 回覆樓主:

本帖最後由 barque 於 25-8-9 19:36 編輯

呢幾日先開始留意這個新聞, 藥倍安心(Medisafe)」早前獲多項創科獎項。

似係醫科教授父母,悉心栽培仔女讀Stems

睇過下小朋友的Profile, 又義工,獎項,領袖,似係準備去考Ivy league 多啲。

因為唔係單睇成績就可以入到。


作者: stillgood20    時間: 25-8-9 21:07

barque 發表於 25-8-9 19:31
呢幾日先開始留意這個新聞, 藥倍安心(Medisafe)」早前獲多項創科獎項。

似係醫科教授父母,悉心栽培仔 ...
有時,我會自問,自己的教育和付出,是否足够?
社会上,父母付出越来越多,超乎想象。

並不只在起跑線。
甚至,可以說,幫子女助上火箭引擎。
一飛沖天!

但,又很奇怪。
往往神级天才,都不是培养出来的。


作者: ANChan59    時間: 25-8-10 09:04

stillgood20 發表於 25-8-9 21:07
有時,我會自問,自己的教育和付出,是否足够?
社会上,父母付出越来越多,超乎想象。

那些堆砌出來係為了美式大學玩法,跟是否天才冇乜關係。

我哋當年唔申請美國大學,就係唔想玩這些遊戲,俾人舞來舞去。

作者: beastiebistro    時間: 25-8-10 13:42

本帖最後由 beastiebistro 於 25-8-10 13:45 編輯
ANChan59 發表於 25-8-10 09:04
那些堆砌出來係為了美式大學玩法,跟是否天才冇乜關係。

我哋當年唔申請美國大學,就係唔想玩這些遊戲, ...

佢而家另闢蹊徑喇。可以喺essay度「扮可憐」玩「被人」網絡欺凌嘅「受害者」,以美國左膠收生標準,可能仲多學校收添。無心插柳...
諗到呢條橋嘅潘醫生好嘢,贏又佢贏,輸都係佢贏...

作者: barque    時間: 25-8-10 14:00

beastiebistro 發表於 25-8-10 13:42
佢而家另闢蹊徑喇。可以喺essay度「扮可憐」玩「被人」網絡欺凌嘅「受害者」,以美國左膠收生標準,可能仲 ...

醫科家庭的子女唔打算讀醫,如果要追求北美IT相關的Ivy league. 剩係成績唔夠,逼住玩呢個遊戲囉。

作者: beastiebistro    時間: 25-8-10 14:10

barque 發表於 25-8-10 14:00
醫科家庭的子女唔打算讀醫,如果要追求北美IT相關的Ivy league. 剩係成績唔夠,逼住玩呢個遊戲囉。
...
我當然明啦。

我意思係佢立於不敗之地喇。
如果事件不了了之,佢就係獲獎無數嘅超級中學生。如果最後佢被「定罪」,又可以claim自己係網絡欺凌底下嘅犧牲者,點樣跌落谷底發奮圖強,appeal to一眾左膠Ivy League嘅收生官。
無論點都係贏...





作者: ANChan59    時間: 25-8-10 14:18

beastiebistro 發表於 25-8-10 13:42
佢而家另闢蹊徑喇。可以喺essay度「扮可憐」玩「被人」網絡欺凌嘅「受害者」,以美國左膠收生標準,可能仲 ...

無恥就無敵,原來好有道理喎!

作者: barque    時間: 25-8-10 16:22

beastiebistro 發表於 25-8-10 14:10
我當然明啦。

我意思係佢立於不敗之地喇。

真係有可能架! personal statement 就係寫自己曾經面對的經驗或者挑戰,之後對自己的成長有什麼影響。

睇吓佢今次係咪可以轉危險為機會。

我覺得有啲難囉

作者: beastiebistro    時間: 25-8-10 17:02

barque 發表於 25-8-10 16:22
真係有可能架! personal statement 就係寫自己曾經面對的經驗或者挑戰,之後對自己的成長有什麼影響。

...
我相信你一定知我喺度諷刺緊佢,亦同時諷刺緊藤校嘅超級左膠收生策略。寫得梗係因為我認為可能發生,夠晒absurd...
作者: barque    時間: 25-8-10 17:31

beastiebistro 發表於 25-8-10 17:02
我相信你一定知我喺度諷刺緊佢,亦同時諷刺緊藤校嘅超級左膠收生策略。寫得梗係因為我認為可能發生,夠晒ab ...

本帖最後由 barque 於 25-8-10 17:34 編輯

我當然知道啦,實在佢亦都有呢個機會

可能有consultant幫手添


作者: beastiebistro    時間: 25-8-10 18:10

本帖最後由 beastiebistro 於 25-8-10 21:37 編輯
barque 發表於 25-8-10 17:31
本帖最後由 barque 於 25-8-10 17:34 編輯

我當然知道啦,實在佢亦都有呢個機會

肯定有
都俾錢出面公司切個app,consultant fee呢啲咁細微嘅數又點會慳呢

作者: ANChan59    時間: 25-8-10 18:13

barque 發表於 25-8-10 17:31
本帖最後由 barque 於 25-8-10 17:34 編輯

我當然知道啦,實在佢亦都有呢個機會

有錢就任性,這次跟contractor 交手,法律及PR顧問的痕跡好明顯,之後升學顧問簡直a piece of cake.

如果咁都過到骨,以後啲手段更加高明,遺害會不會更深?

作者: beastiebistro    時間: 25-8-10 18:48

本帖最後由 beastiebistro 於 25-8-10 21:51 編輯
ANChan59 發表於 25-8-10 18:13
有錢就任性,這次跟contractor 交手,法律及PR顧問的痕跡好明顯,之後升學顧問簡直a piece of cake.

如 ...

所以啲美國左膠大學收生官搞埋晒呢啲唔等使嘅收生條件直頭係反智。回歸根本,齋睇成積收生最make sense。有經歷唔代表有能力,好多嘢可以堆砌出嚟。
反而憑成績收生,萬一佢係靠補習做返嚟,應付唔嚟咪fail/畢唔到業囉,起碼入學時有啲把握。

作者: ANChan59    時間: 25-8-10 18:56

beastiebistro 發表於 25-8-10 18:48
所以啲美國左膠大學收生官搞埋晒呢啲唔等使嘅收生條件直頭係反智。回歸根本,齋睇成積收生最make sense。有 ...

本帖最後由 ANChan59 於 25-8-10 20:03 編輯

點解搞成咁,好簡單,齋睇成績,學生姓氏會好多係亞洲姓氏,考慮到國家安全,點都要出啲手段控制收生。

等於國際乒聯將個乒乓波放大,限制膠貼膠水⋯⋯⋯⋯可惜都係技不如人。

如果滕校肯收金毛個仔,點會咁多阿芝阿咗,立即廹校友捐多啲錢,佢又可以吹一大輪。


作者: beastiebistro    時間: 25-8-10 19:16

ANChan59 發表於 25-8-10 18:56
點解搞成咁,好簡單,齋睇成績,學生姓氏會好多係亞洲姓氏,考慮到國家安全,點都要出啲手段控制收生。

...
咪就係一味斬腳趾避沙蟲,越搞越大頭佛。
作者: akys    時間: 25-8-10 21:18

本帖最後由 akys 於 25-8-10 22:48 編輯
ANChan59 發表於 25-8-10 09:04
那些堆砌出來係為了美式大學玩法,跟是否天才冇乜關係。

我哋當年唔申請美國大學,就係唔想玩這些遊戲, ...

中四時我有問孩子報不報美國大學,佢又係真言唔想玩這些遊戲,試都唔報。不過,我諗揀英國而BNO係其中重要的一個理由。

作者: beastiebistro    時間: 25-8-10 22:19

本帖最後由 beastiebistro 於 25-8-10 22:21 編輯
ANChan59 發表於 25-8-10 18:13
有錢就任性,這次跟contractor 交手,法律及PR顧問的痕跡好明顯,之後升學顧問簡直a piece of cake.

如 ...

好老實講,其實我個人認為佢可能升中一就已經俾緊錢美國大學升學顧問。連呢個攞老竇idea,再用老竇老母錢,經老母搵外國公司寫app,再去報獎,一連串服務分分鐘都係啲consultant度出嚟嘅。收得六七位數字顧問費,梗係要交足功課。又睇吓有冇人起下邊間agent搞埋呢啲旁門左道嘢(不過可能間間都做緊)...
作者: barque    時間: 25-8-10 22:42

每人睇法都不同,個人覺得美國大學亦都多優點,畢業後發展機會亦多。

至於申請的過程小朋友自己願意去親力親為,其實都係一個好好的經驗。當然不要對結果太大期望,因為變數太多,主觀性太多。



作者: akys    時間: 25-8-10 23:05

barque 發表於 25-8-10 22:42
每人睇法都不同,個人覺得美國大學亦都多優點,畢業後發展機會亦多。

至於申請的過程小朋友自己願意去親力 ...

其實理科,工科美國讀冇得輸。淨係睇下近20年各國龍頭企業是甚麼就很清楚。對比ivy,  g5相對容易,入學試考好,面試正正常常就有機會。可惜英國歐洲太左了,阻礙科技公司發展。





歡迎光臨 教育王國 (/) Powered by Discuz! X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