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王國

標題: 沙紙貶值硬食減薪 大學畢業愈搵愈奀 [打印本頁]

作者: elbar    時間: 25-1-20 09:02     標題: 沙紙貶值硬食減薪 大學畢業愈搵愈奀

本帖最後由 elbar 於 25-1-20 09:59 編輯



大學生原是職場天之驕子,但自2003年的沙士到新冠之後的2023年的20年中,本港大學生卻恍如進入迷失20年!有研究追蹤本港大學學歷人士收入變化,發現大學學歷打工仔的月入中位數,過去20年不升反跌,收入增幅更跑輸高中學歷者,如2003年還有36,418元,到2023年卻跌至35,071元,跌幅約3.7%。期間,高中或以下學歷打工仔的月入中位數,則由2003年的13,657元升至2023年的17,061元,增幅達24.9%。數據反映學歷貶值、沙紙價殘。研究團隊直言,大學學歷勞工的收入優勢持續被削弱,憂慮有關情況,或長期負面影響大學學歷勞工的收入趨勢。

新青年論壇昨公布《香港各世代大學生收入比較研究報告》,參考1988年至2023年綜合住戶統計調查中,具有大學學歷人士的收入數據作分析,並以每5年劃分歷代大學畢業生的收入差異。結果發現,經通脹調整後,在35年間,大學學歷勞工收入雖有上升,惟收入水平愈高,升幅愈低。以不同世代收入最高10%精英大學學歷勞工為例,由1988年至2023年,其月入中位數僅升4.2%,而同期收入最低10%大學學歷勞工,其月入中位數則飆升69.2%。

同樣的情況亦出現在最近20年間,甚至有收入下跌的迹象。研究發現,整體大學學歷勞工的月入中位數,由2003年的36,418元跌至2023年的35,071元,跌幅約3.7%。其中,最高收入的10%大學學歷勞工收入跌幅最大,從2003年的97,875元跌至2023年的90,047元,跌幅達8%。至於收入最低的10%大學學歷勞工,則上升18.4%。

與大學學歷勞工收入對比,在最近35年、30年和20年內,高中或以下學歷勞工收入升幅更高。以最近20年為例,整體高中或以下學歷勞工收入中位數,由2003年的13,657元升至2023年的17,061元,增幅達24.9%。其中收入最低的10%高中或以下學歷勞工,更急升37.4%。而收入最高的10%高中或以下學歷勞工,亦上升1.5%。

過去35年,整體高中或以下學歷勞工收入升幅擴大至69.2%,較同期大學學歷勞工收入升幅22.9%,高出46.3個百分點,顯示大學學歷勞工的收入優勢持續被削弱。

此外,研究又發現,最新一代大學畢業生扭轉過往「愈年輕收入愈低」的趨勢,第八代大學畢業生,即1999至2003年出生、年約20至24歲的人士,2023年初入職收入中位數是18,957元,創下歷史新高。

研究團隊指出,2019年社會運動熾熱,再加上其後爆發的新冠肺炎疫情,令香港長遠發展與年輕世代的流動問題再次遭社會密切關注。雖然是次研究發現利好初入職大學學歷勞工的短期趨勢,但礙於中美貿易戰、美國利率高企以及中國大陸經濟轉型等因素,香港經濟恐怕不能獨善其身,對初入職場的大學學歷勞工而言,挑戰尤為嚴峻。團體估計,年輕大學學歷勞工收入及增速改善的情況將難以持續。


高技能職位供不應求 大學生焗向下流

大學學歷貶值之下,從事低技能職位的大學學歷勞工亦在過去20年激增。新青年論壇的研究發現,在2023年有高達17.1%大學學歷勞工從事低技能職位,創下歷史新高,而從事低技能職位的大學學歷勞工,亦從2003年的66,200人,增長至2023年的194,000人,升幅近兩倍。大學學歷勞工未能有效學以致用,情況不容樂觀。

團體的研究是將1988年至2023年的大學畢業生,以每5年一個世代作比較,第一代即1964至1968年出生、年約55至59歲的人士,只有10.6%擁有大學學歷。至第六代起、即1989至1993年出生,開始有過半數人擁有大學學歷。而第七代、即1994至1998年出生,約61.8%擁有大學學歷。

不過,過去20年大學學歷勞工供應不斷增加,惟高技能職位僧多粥少,有部分大學學歷勞工需要任職低技能職位。研究發現,高技能勞工職位的增長量已在近10年快速放緩,僅增加5個百分點,惟大學學歷勞工數量仍然保持較高速增長,過去10年增加9.5個百分點,令僧多粥少的情況日趨嚴重。

在所有大學學歷勞工之中,從事低技能職位的比例亦從2003年的12.4%升至2023年的17.1%。從事低技能職位的大學學歷勞工數量和比例均創新高。數據反映大學學歷貶值的情況持續,大學學歷勞工不能有效地學以致用,發揮他們的專業所長,情況不容樂觀。





作者: UTB    時間: 25-1-20 11:46

elbar 發表於 25-1-20 09:02
大學生原是職場天之驕子,但自2003年的沙士到新冠之後的2023年的20年中,本港大學生卻恍如進入迷失20年! ...
經常聽到身邊的朋友話,現在的大學畢業生,能力只係等同幾十年前的中學畢業生。
作者: ANChan59    時間: 25-1-20 17:22

elbar 發表於 25-1-20 09:02
大學生原是職場天之驕子,但自2003年的沙士到新冠之後的2023年的20年中,本港大學生卻恍如進入迷失20年! ...

文中強調%差異有點兒言過其實,要同時考慮人工絕對值的差異。

作者: twobirds    時間: 25-1-21 10:26

反而覺得大學生收入途徑多咗,做自媒體,網絡創業,虛擬貨幣……好勁

作者: 天外之人    時間: 25-1-21 11:45

twobirds 發表於 25-1-21 10:26
反而覺得大學生收入途徑多咗,做自媒體,網絡創業,虛擬貨幣……好勁
所以亦間接做成唔會太用心放在大學學習路途上,因為提及那些收入途徑多咗容易走上捷徑,自然就更無心向學,做REPORT交功課取積分隨時了事就算,聽我孩子所講宿友言行舉指,都已經覺得浪費其他想入大學學生既名額.  雖然仲有好多著重學術人仕都講文中言過其實,但現今事實係騙不了人,唔係真係專業性學科,基本上全部拿著沙紙衹係入過大學而已,但就不是大學專業人才既料子.

作者: cafeva    時間: 25-1-21 15:22

只係將以前中學生撥入大學生裡面計啫
作者: joeleungst    時間: 25-2-2 12:49

這是一個供求問題。大學的數量及每年大學畢業生的數量不斷上升,結果不言而喻。
作者: ANChan59    時間: 25-2-3 22:17

回覆 joeleungst 的帖子

同意。
作者: ABC-DAD    時間: 25-2-4 10:54

幾十年都咁去睇大學教育嘅價值….
手機都不停換新版,AI都按巿場需要推出不同應用方案,巿場對入門版嘅定位點調整,都不問可知啦。
貶值嘅係一城不變嘅觀念。
作者: jaycee_mami    時間: 25-2-4 11:12

joeleungst 發表於 25-2-2 12:49
這是一個供求問題。大學的數量及每年大學畢業生的數量不斷上升,結果不言而喻。 ...

今早看新聞,蔡若蓮局長說再有院校想申請成為應用科技大學(現在已有都會大學和聖方濟大學兩間),應該會愈來愈多大學生。

作者: ANChan59    時間: 25-2-4 13:26

ABC-DAD 發表於 25-2-4 10:54
幾十年都咁去睇大學教育嘅價值….
手機都不停換新版,AI都按巿場需要推出不同應用方案,巿場對入門版嘅定位 ...

十多年前勸阿仔讀大學,我都係用當時大學學位等於以前預科畢業,十多年過去⋯⋯

除了用贬值,還有什麼更合適的名詞。





歡迎光臨 教育王國 (/) Powered by Discuz! X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