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王國
標題: On 男女校 [打印本頁]
作者: ucw 時間: 20-4-15 22:42 標題: On 男女校
本帖最後由 ucw 於 20-4-19 00:09 編輯
BLMCSS (浸呂)
多年與曾肇添執沙田牛耳(早年沙官,今日沙崇都係鼎足而三)。文憑試整體表現穩定,但其聯繫的呂小及沙呂亦強,變相令其要與區外頂尖名校競逐小學尖子。OLE集中於合唱團及田徑游泳的體育大項。
HKUGAC(港大同學會)
自有學生於公開試中取得全優後,聲名鵲起。學校領導層頗有雄心,近月應用科技教學,可見其敢為先的理念。體藝等發展與
歷史悠久嘅傳統名校相比,仍有距離。Time will tell 他日能否別樹一幟。
MSC (民生)
文憑試年代平均成績開始時較為平均,近四五年整體回穩。惟改為五班制後,高中學生離校比例逐年上升,公開試表現或需與此一併觀察。出了狀元亦有利其名聲。側重學術,其他OLE著墨較少。近年學校治校手法較嚴厲,師生關係較緊張。現任校長將退下,新校長招聘程序進行中。未來治校風格如何,屬未知之數。
PCMS (香港培正)
培正多年堅持以母語教學,外界一直擔心其學生英語能力水平。以文憑試歷年成績論之,英文科成績不遜中文科(5+率甚至更高)。當然,上大學後銜接情況留待校友分解。各科高合格率表示其補底功夫,然歷年升讀非學位課程比率仍過20%,這一點我未想到解釋。數理拔尖能力可見諸公開試成績及歷屆本地與國際數理競賽,可與Co-Ed, 喇沙等分庭抗禮。體育廣泛項目有參與,音樂則相對集中於銀樂隊等項目。
QES(伊利沙白)
於會考高考時代已屢出尖子,香港公開試最多優者就出於其下。近年公開試成績維持水準,再考慮其官校身份,保留較多非保留學額作大抽獎,專攻學術乃無可厚非。
SKHLW(林護)
於千禧年後公開考試成績已可媲美傳統名校。累積的名聲有助其面對傳統名校直資化及派位組別減少等衝擊。合唱團有問鼎能力,體育則較少投放。
SMS (聖馬可)
文憑試成績反映中文科需要留意。最好嘅學生可成狀元,然補底成效見諸3-3-2-2-2率及非學位升學比率則有起有跌。OLE 近年最突出的是粵語辯論。較注重音樂團隊,體育則不太活躍。
SPCC(聖保羅男女)
如果女拔係張國榮,咁Co-Ed就係譚詠麟⋯⋯嘅成就,陳百強嘅形象。譚校長於流行音樂以其溫拿成員身分及獨立發展,於當時流行音樂執牛耳,與Co-Ed公開試無出其右類同。陳百強正是校友,乖仔形象亦極有代表性。
音樂為傳統大項,個別體育項目亦有尖子支援,然整體發展比齋校少。要多線發展,需收取更多有其他才藝但未必專攻學術者。Co-Ed不會冒失“DSE第一”之險而為之。
乖仔係雙面刃。家長當然但願生孩入保羅,無災無難入醫科。然世事變幻,跟規矩之時,有時亦要突破之;另如何調適書本與現實世界的差異,亦很重要。
SSC (聖士提反書院)
聖士提反書院同時提供DSE及IB課程。DSE 平均表現資料不足,無法判斷。IB 唔熟,或者I school 版會有更好見解。歷年學生未修畢六年離校數字高。是否較多學生一心海外升學,待用家見解。
TWGSS (荃官)
與林護相若,早年已累積一定名聲,風聞其新界皇仁之名。相對八九十年代比較活躍於課外活動,文憑試時代則相對低調了。
WYC(華英)
成績穩定,通識始有起色。一向較低調(以九龍城同區競爭對手觀之,可以理解)。粵語辯論有多年問鼎實力。
CCSC(張祝珊)、SKHTSTSS(曾肇添)、THMSS(鄧顯)
三間以專注學術聞名的中學。體藝需資源、日子有功,學業乃本業,亦為家長學生之所繫,專攻乃理性選擇。背後自是多年工夫。每每可見其學生於屋邨商場,熟食中心午膳不忘溫習。壓力管理、高中選科drop科做法、OLE補足,皆可留意。
作者: NNbaby 時間: 20-4-15 22:44
第一
support


作者: YolandaTam 時間: 20-4-15 23:23
會講 保良一中 同 可立 嗎?

作者: b3410 時間: 20-4-16 00:11

辛苦你啦!男,女,男女有齊!
作者: kwunpa 時間: 20-4-16 02:17
聖士提反,培正呢兩間傳統名校呢?仲有民生,聖馬可、沙呂
作者: ucw 時間: 20-4-17 00:42
回覆 kwunpa 的帖子
呢幾間要少少時間⋯
作者: kiwi2007 時間: 20-4-18 11:31
路過,講兩句,荃官:
~由六十年代創校至今,穩坐荃葵青甚至新界西一哥地位
~荃湾區好奇特,雖然是全港首個衞星城市,人口及環境也一日千里,但是至今仍未有任何直資中學落户此區
~荃官由七十年代開始,便盡攬本區 Band 1學生,加上是男女校,叻仔叻女的街坊如果唔想舟車勞頓,肯定會必揀荃官,所以由會考年代嘅 HKCEE & HKALE 嘅成績已經十分亮麗
~即使後來有左MTR, 西隧,西鐵...也没有對荃官在 top students intake 有太大影響,因為本區根本缺乏其他有實力的對手
~王少清和何傳耀等只是後起之秀,與荃官相比仍有一段距離
~睇番荃葵青區,相信只有林護能與荃官匹敵。林護的宗教背景和辦學團體確能吸引那些怕左官校的用家
~認識讀緊荃官嘅同學,用家嘅意見又話不是勁谷或勁多功課,相信係資質、勤奮、自發性再配合師資、校風及學習氣氛等等,從而令荃官獨霸新界西多年的原因呢
作者: chanti 時間: 20-4-18 11:35
kiwi2007 發表於 20-4-18 11:31 
路過,講兩句,荃官:
~由六十年代創校至今,穩坐荃葵青甚至新界西一哥地位
~荃湾區好奇特,雖然是全港首個 ...
我以為林護才是新界西一哥

作者: happybebebe 時間: 20-4-18 13:14
kiwi2007 發表於 20-4-18 11:31 
路過,講兩句,荃官:
~由六十年代創校至今,穩坐荃葵青甚至新界西一哥地位
~荃湾區好奇特,雖然是全港首個 ...
十分正確
三十年前選校,嗰時仲係分band one 至 five,王少清只係band 2-3. 何同可都係band 1,仲有當年聖芳濟都係band 1.
荃官真係勁

作者: b3410 時間: 20-4-18 13:46
chanti 發表於 20-4-18 11:35 
我以為林護才是新界西一哥
是否荃官歷史長遠一些?林護我之前一直以為是女校
作者: chanti 時間: 20-4-18 13:58
happybebebe 發表於 20-4-18 13:14 
十分正確
三十年前選校,嗰時仲係分band one 至 five,王少清只係band 2-3. 何同可都係band 1,仲有當年聖 ...
本帖最後由 chanti 於 20-4-18 13:58 編輯
我都記得王少清係97 後不是114 英中之一、咁呢幾年佢的確勁左好多喎!

作者: chanti 時間: 20-4-18 13:59
b3410 發表於 20-4-18 13:46 
是否荃官歷史長遠一些?林護我之前一直以為是女校
蕭明先係

作者: kiwi2007 時間: 20-4-18 15:28
本帖最後由 kiwi2007 於 20-4-18 15:37 編輯
happybebebe 發表於 20-4-18 13:14 
十分正確
三十年前選校,嗰時仲係分band one 至 five,王少清只係band 2-3. 何同可都係band 1,仲有當年聖 ...
Yes, you are very right. 想當年,荃灣聖芳濟的確是 band 1 男生的至愛,出左好多紀律部隊精英、專業人士校友㗎。可惜因時際會,現在已光芒大減,但仍默默地在咸田街春風化雨,好難得! 以前未有 MTR, 其實林護好隔涉,又要上斜路。不過,安柱嗰條天梯仲厲害,行完入校肯定可以吹熄好多支 birthday candles. 可風自成一隅,成績一向頗佳,只因宗教背景而少收叻仔叻女,不過仍有 dedicated Christians 入讀呢!
荃官的位置某程度上也造就左她能雄霸新西咁多年!單是本區的精英街坊客已經足夠有餘,不用靠外援。
作者: happybebebe 時間: 20-4-18 15:54
chanti 發表於 20-4-18 13:59 
蕭明先係
以前蕭明只係band 2(三十年前),到97年力爭做英文中學,結果得咗

作者: chanti 時間: 20-4-18 15:56
happybebebe 發表於 20-4-18 15:54 
以前蕭明只係band 2(三十年前),到97年力爭做英文中學,結果得咗
我朋友係迦密畢業, 佢話佢讀個時都係band 2(三十年前), 咁睇黎有不少band 2 校增值不少做了band 1.

作者: LeeCC 時間: 20-4-18 16:06
kiwi2007 發表於 20-4-18 15:28 
Yes, you are very right. 想當年,荃灣聖芳濟的確是 band 1 男生的至愛,出左好多紀律部隊精英、專業人士 ...
三十幾年前,家人讀九濟,話荃濟band2,同九濟差好遠喔
作者: kiwi2007 時間: 20-4-18 16:55
本帖最後由 kiwi2007 於 20-4-18 16:59 編輯
路過,又講番句,林護:
~創校初期,收生很參差,因為交通不太方便,而且毗鄰葵涌邨(俗稱新區,红番之地,連房署職員於邨內辧事也要 call police for help),令到好多家長prefer 荃官 to 林記
~林記收生的大户是仁立和仁紀,外人想入讀相對地困難及競爭劇烈
~附近的善德其實也不弱,中大暫取生年代收左不少善德人,証明公開考試成績不俗呢。同林記各佔一隅,見証下葵涌變遷~林護曾經創過連續多年中學會考全校考生全科100%及格的記錄
~ 想了解林護多D,可以參考呢本書「林護 - 孫中山背後的香港建築商 - 陳慕華著)。不是介紹林護的收生/入讀 tips, 而是一本好精彩的人物傳記。千祈唔好攪錯,不是入神校的天書! 而且,站在宗教立場,不應亂用呢個「神」字!
作者: pantalaimon 時間: 20-4-18 17:05
回覆 happybebebe 的帖子
搞母語教學嗰年係98年,蕭明喺90年代已經係band 1學校,佢當年屬可以繼續以英語教學嘅100間中學,同區另一女校先至係力爭繼續做英中,最後上訴成功嗰間。當年荃灣聖芳濟就上訴失敗,無咗英中地位之後就越來越沉。
作者: fatman69 時間: 20-4-18 17:12
chanti 發表於 20-4-18 15:56 
我朋友係迦密畢業, 佢話佢讀個時都係band 2(三十年前), 咁睇黎有不少band 2 校增值不少做了band 1.
...
30年前分5個brand,當年的B2頭,等如而家B1C!

作者: chanti 時間: 20-4-18 17:56
fatman69 發表於 20-4-18 17:12 
30年前分5個brand,當年的B2頭,等如而家B1C!
迦密而家1A, 咁都進步不少了

作者: chanti 時間: 20-4-18 18:34
pantalaimon 發表於 20-4-18 17:05 
回覆 happybebebe 的帖子
搞母語教學嗰年係98年,蕭明喺90年代已經係band 1學校,佢當年屬可以繼續以英語 ...
剛剛找資料看到:
6 間上訴失敗的學校係
聖安當女書院
慈幼英文中學
荃灣聖芳濟中學
匯基書院(大坑東)
佛教馬錦燦紀念英文中學
港澳信義會慕德中學(時稱慕德英文書院)
好奇一問, 上訴成功係邊14 間?聖母,聖類斯,陳瑞祺,德雅?

作者: fatman69 時間: 20-4-18 23:23
chanti 發表於 20-4-18 17:56 
迦密而家1A, 咁都進步不少了
迦密肯定好學校。 

作者: triceramum 時間: 20-4-18 23:32
kiwi2007 發表於 20-4-18 15:28 
Yes, you are very right. 想當年,荃灣聖芳濟的確是 band 1 男生的至愛,出左好多紀律部隊精英、專業人士 ...
我有位uncle係退休稅局高層,佢就係荃濟舊生,50年前到

作者: 02413124 時間: 20-4-18 23:43
kiwi2007 發表於 20-4-18 16:55 
路過,又講番句,林護:
~創校初期,收生很參差,因為交通不太方便,而且毗鄰葵涌邨(俗稱新區,红番之地,連 ...
補充:
善德校長過身,副校長署任左一段時間,但始終未坐正,有未知數。因此,有人亦反映今次停課,學校各方面表現稍遜。
林護,學生純樸,但讀書型多。
沙田
曾記:讀書型,高中多補課直落至7:30。沙田區no 1.學生都係純樸,同林護都似。
呂中:聽聞想行曾記路線,少左課外活動,上年dse見成效。據聞會繼續走呢條路線。有新大樓落成,對部分人有一定吸引力。
沙崇:津中黎講破格行小班,2千幾一年,可享小班教學,抵到爛。初中雙班主任制,高中升學支援不錯。因此,呢幾年上大學率上升。而且,音體藝都唔錯,沙田區少有4樂團,唔想讀書型既另類選擇。

作者: ucw 時間: 20-4-19 00:02
回覆 kwunpa 的帖子
BLMCSS (浸呂)
多年與曾肇添執沙田牛耳(早年沙官,今日沙崇都係鼎足而三)。文憑試整體表現穩定,但其聯繫的呂小及沙呂亦強,變相令其要與區外頂尖名校競逐小學尖子。OLE集中於合唱團及田徑游泳的體育大項。
MSC (民生)
文憑試年代平均成績開始時較為平均,近四五年整體回穩。惟改為五班制後,高中學生離校比例逐年上升,公開試表現或需與此一併觀察。出了狀元亦有利其名聲。側重學術,其他OLE著墨較少。近年學校治校手法較嚴厲,師生關係較緊張。現任校長將退下,新校長招聘程序進行中。未來治校風格如何,屬未知之數。
PCMS (香港培正)
培正多年堅持以母語教學,外界一直擔心其學生英語能力水平。以文憑試歷年成績論之,英文科成績不遜中文科(5+率甚至更高)。當然,上大學後銜接情況留待校友分解。各科高合格率表示其補底功夫,然歷年升讀非學位課程比率仍過20%,這一點我未想到解釋。數理拔尖能力可見諸公開試成績及歷屆本地與國際數理競賽,可與Co-Ed, 喇沙等分庭抗禮。體育廣泛項目有參與,音樂則相對集中於銀樂隊等項目。
SMS (聖馬可)
文憑試成績反映中文科需要留意。最好嘅學生可成狀元,然補底成效見諸3-3-2-2-2率及非學位升學比率則有起有跌。OLE 近年最突出的是粵語辯論。較注重音樂團隊,體育則不太活躍。
SSC (聖士提反書院)
聖士提反書院同時提供DSE及IB課程。DSE 平均表現資料不足,無法判斷。IB 唔熟,或者I school 版會有更好見解。歷年學生未修畢六年離校數字高。是否較多學生一心海外升學,待用家見解。
作者: kwunpa 時間: 20-4-19 04:15
ucw 發表於 20-4-19 00:02 
回覆 kwunpa 的帖子
BLMCSS (浸呂)
Thanks!
作者: skwawa 時間: 20-4-19 10:52
匯基書院(東九龍)呢?thx
歡迎光臨 教育王國 (/) |
Powered by Discuz! X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