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王國

標題: 教育刮風暴 減派唔得掂 [打印本頁]

作者: elbar    時間: 14-8-9 13:44     標題: 教育刮風暴 減派唔得掂

本帖最後由 elbar 於 14-8-9 13:45 編輯

適齡中一學生人數減少,過去一年已在中學刮起縮班潮,暑假後迎來的新學年,縮班風暴料更上一層樓!教協早前已搶先出招,向教育局局長吳克儉(吳得掂)下戰書,並提出幾項措施,包括明年全港中學派位時,中一每班人數由二十六人減至二十人。這個建議明顯是在過渡期間,保教師飯碗,但要中一再減派,對家長及辦學團體卻是一個大忌,教協懶理民意,直接威脅吳得掂,若不能成功處理減派便下台!只是,吳得掂今次的官運與升中學生綑綁在一起,教協想贏此戰實在不易。


香港教育專業人員協會(教協)在今年中一派位之後,已對中一新生人數表達憂慮,其後提出建議,揚言要發起連串行動,更要求教育局在未來落實三招,包括建議明年全港中學派位時,獲派三班的中一或以下學校,降低開班線至二十人;收取一名融合生相等於兩個學額;並加強中一減派等。


該會直言,減生情況比政府評估更嚴重,「去年要縮十二班,今年要縮四十幾班」,為此教協決定籌辦連串行動,如發起校長聯署,聯同中學校長約見吳克儉等,爭取中學進一步減派。不過,教協的建議明顯偏重工會利益,對家長及其他團體來說,並非好事。


沒有家長不希望子女入好學校,Band1中學更是大部分升中學生的首選,但教協建議中學進一步減派,極可能造成年前學界爭論的現象,即好學校亦要加入減派行列,那麼升中學生入Band1的機會勢必受影響,這一點,能否過得了辦學團體一關,還是未知之數,更何況家長?


不過,教協似乎已敲定用政治手法處理教育問題,直接將吳得掂的官位押上賭枱,但吳得掂會愚蠢地接招嗎?或者吳只需一句:「要減派,問過家長先」,教協已被推到學生及家長的對立面,擺人上枱,或落得被擺上枱的下場。





作者: hkpapa852    時間: 14-8-9 13:58

大多數學校其實都唔想收咁多唔啱Banding嘅學生,話辦學團體會反對?寫呢篇野嗰個瞓醒未?
作者: long0    時間: 14-8-10 00:00

估計有更多學校會要求增加留班位解决收生問題  
—來可以増加时間幫同学補底  
二來可以減少因生源不足引起低Banding上流問題
作者: goodenough    時間: 14-8-10 00:37

本帖最後由 goodenough 於 14-8-10 00:42 編輯
long0 發表於 14-8-10 00:00
估計有更多學校會要求增加留班位解决收生問題  
—來可以増加时間幫同学補底  
二來可以減少因生源不足引起 ...

如果因為收生太濫然後又要同學留班,咁點解當初又要收咁多唔達標學生回來?浪費了納稅人金錢都唔去計較,只是怕浪費了同學一年時間。如果學校有權自行決定減派到一定數量,除了可減輕程度錯配的風險又可保持受歡迎學校的學位數量不變。

假若冇咁受歡迎的學校,明知錯配會嚴重而又為了面子唔自願決定減收,到時學校整體成績被拖累就咎由自取。說實話,如果可以將成績未達標的同學勸退的,我相信都會有唔少學校會考慮這樣做。既然如此,何不當初少收幾個同學!

作者: fatman69    時間: 14-8-10 02:30     標題: 回覆:教育刮風暴 減派唔得掂

教協建議開班線降至20人,即21人兩班,41人三班(平均不足14人一班)。
為保教師飯碗,真有點過份。




作者: khmama    時間: 14-8-10 14:20     標題: 引用:教協建議開班線降至20人,即21人兩班,41人

原帖由 fatman69 於 14-08-10 發表
教協建議開班線降至20人,即21人兩班,41人三班(平均不足14人一班)。
為保教師飯碗,真有點過份。



  ...
呢個係針對殺校邊緣嘅學校,依家減到20人,留住間學校唔殺,到2017年升中人數升返,就唔使煩。




作者: fatman69    時間: 14-8-11 01:19     標題: 回覆:khmama 的帖子

弱校始終無人讀,留都無用。
如果先縮班後擴班,咁都情有可原。




作者: checkylam    時間: 14-8-12 10:44

fatman69 發表於 14-8-11 01:19
弱校始終無人讀,留都無用。
如果先縮班後擴班,咁都情有可原。
強校收唔晒, 迫住去弱校, 到時就唔會收唔晒了,
不過作為家長, 當然希望多啲強校, 但係如果小朋友唔係咁強, 都寧願去弱校, 咁對小朋友都係好事,

作者: long0    時間: 14-8-12 15:13

寧為雞口 莫為牛後
作者: long0    時間: 14-8-12 17:18

goodenough 發表於 14-8-10 00:37
如果因為收生太濫然後又要同學留班,咁點解當初又要收咁多唔達標學生回來?浪費了納稅人金錢都唔去計較, ...
收生如果係學校話唒事(如直資)  佢都想少幾個B1尾/B2學生
作者: long0    時間: 14-8-12 17:44

本帖最後由 long0 於 14-8-12 18:13 編輯

係我睇法係學生的級數

學生
B1 - 小學完成品
B2 - 小學半製成品
B3 - 小學原料

B1學校教師教唔掂B3學生
B3校亦都教唔掂B1學生

只有學生 同 學校匹配先可以出現最好效果
盲目追求Banding最後損失都係學生 同 家長

作者: fatman69    時間: 14-8-13 00:17     標題: 回覆:教育刮風暴 減派唔得掂

B3校都有好壞之分,有些好的B3校在外評方面年年「增值」,家長讚賞,有口碑自然收到生。
反之有些B3校年年「減值」,自然收生一年比一年少。
不要經常強調B3生要入B3校,反之是要入些有「高增值」學校,學生才有進步。




作者: goodenough    時間: 14-8-13 00:38

本帖最後由 goodenough 於 14-8-13 01:14 編輯
fatman69 發表於 14-8-13 00:17
B3校都有好壞之分,有些好的B3校在外評方面年年「增值」,家長讚賞,有口碑自然收到生。
反之有些B3校年年 ...

唔怪得之EK已成為band 3學校的校長、老師的聚腳地!

又唔怪得之咁多小學已成為band 3中學的經理人,不停向學生推介!

「物必先腐而後蟲生」,那怕是百孔千瘡的制度,只要小學推介成功、只要EK有家長相信,收到好學生就可順勢「增值」!

作者: old_baby    時間: 14-8-13 01:26

long0 發表於 14-8-12 17:44
[size=15.333333015441895px]只有學生 同 學校匹配先可以出現最好效果
[size=15.333333015441895px]盲目追求Banding最後損失都係學生 同 家長
呢兩句得罪好多怪獸家長了.
作者: fatman69    時間: 14-8-13 02:35

回覆 goodenough 的帖子

可能閣下不明白甚麼叫「增值」?「增值指標」是由教局派人每幾年一次到校作出評估(即外評),把學生由中一入校時至中六離校時作出比較,看banding有沒有提升。這和收到好學生與否沒有關係;假如某校中一全收B1生,但教學不善,以致畢業時有一半變B2,這就是「負增值」;若學生入校是B2,畢業變B1,這就是「正增值」。
學生「正增值」,家長是感覺到的,該校自然有口碑,不論甚麼banding,收生也不難。
一些差學校,年年「負增值」,家長自然不會再推介。所以點解很多縮班中學想收多幾個人都咁難,只怪教學質素欠佳,以致收生不足,「冰封三尺,非一日之寒」。

作者: hkpapa852    時間: 14-8-13 08:37

本帖最後由 hkpapa852 於 14-8-13 16:50 編輯
fatman69 發表於 14-8-13 02:35
回覆 goodenough 的帖子

可能閣下不明白甚麼叫「增值」?「增值指標」是由教局派人每幾年一次到校作出評估 ...

學校到底是否有"增值", 坦白講, 唔係用家, 根本唔會知 (你真係信評核報告嗎? 你完全明白每一項目的評分準則嗎?)

要減少錯配, 最好就係教育局"強制"規定所有直資同官津中學, 必需詳盡公開高考成績俾家長參考.

"只睇成績會唔會唔公平, 膚淺咗D呀?", 係會嫁, 但係香港教育制度就係咁, 成績決定一切, 你唔用呢D公開一致的評估機制既成績嚟比較, 仲可以攞咩嚟比較? 鬥有能力 (咩能力? 點鬥?)? 鬥有自信心? 鬥膽色? 定鬥愛國?


作者: fatman69    時間: 14-8-13 16:33     標題: 回覆:hkpapa852 的帖子

説得對,所以對肯公佈成績的學校多有好感,相反,放榜後在校網對成績完全不提的就叻極有限。




作者: little_yolky    時間: 14-8-13 17:11

hkpapa852 發表於 14-8-13 08:37
學校到底是否有"增值", 坦白講, 唔係用家, 根本唔會知 (你真係信評核報告嗎? 你完全明白每一項目的評分準 ...
可唔可以公布埋該批DSE學生當年入中一時的banding比例, 咁就可以最客觀透明了。
例如, A校DSE成績看似唔錯, 但原來該批學生原本有80%都係band 1, 但到最後只剩番60%成績好的。相反, B校學生入學時只有10%係band 1, 但到最後有50%成績好的, 咁就一目了然。

作者: goodenough    時間: 14-8-13 18:49

fatman69 發表於 14-8-13 02:35
回覆 goodenough 的帖子

可能閣下不明白甚麼叫「增值」?「增值指標」是由教局派人每幾年一次到校作出評估 ...
請不要誤會,我所講的「增值」的跟本上跟你講的「增值」是徹頭徹尾的不同。我講的「增值」就是用來諷刺你指的「增值」。我就係奇怪竟然還有人信教局的外評報告和那些增值指標!我只會說,我好慶幸我當初沒有相信這些指標。


作者: goodenough    時間: 14-8-13 19:11

hkpapa852 發表於 14-8-13 08:37
學校到底是否有"增值", 坦白講, 唔係用家, 根本唔會知 (你真係信評核報告嗎? 你完全明白每一項目的評分準 ...
你真係信評核報告嗎? 你完全明白每一項目的評分準 ...
這個就是重點!



作者: fatman69    時間: 14-8-13 19:57     標題: 回覆:教育刮風暴 減派唔得掂

「增值指標」是可信的,最重要是用中一入學banding去比較畢業時公開試成績,公開試成績無得呃,教局有齊數據,所以可信。
但坦白講,家長是很難找到各校的「外評報告」的。好的會上載至校網,差的有權不登出。更有B3校出「精華版」,把所有負面評價刪掉,只留下正面評語。
所以我一直主張不選縮班中學,多年累積的「負面口碑」才有今日的困境!




作者: long0    時間: 14-8-14 00:49

本帖最後由 long0 於 14-8-14 01:23 編輯
old_baby 發表於 14-8-13 01:26
呢兩句得罪好多怪獸家長了.

其實我都係一隻怪獸 要我信D學生入一間B1校佢就自動波 成績會突飛猛進 係家長都想啦 事實上咪又係靠谷靠外面補習
我話B1學生係完成品 係因為個小學生已經習慣性補習同比人谷
所有學校都會有Hea教老師
情況如下
B1 Hea 老師  : 你地係精英黎架 呢D都唔識 返去搵個補習 備下課啦 其他人都識 我唔會同你係呢個問題浪費時間
B2 Hea 老師  : 你地個底唔應該這麼差 係懶囉 所以先唔識....
B3 Hea 老師  : 你地班XX黎架 26個字母都唔識 教都哂氣 自修.....

注意: D老師 人工係一樣的

正增值 Hea老師少D 學生同老師壓力大D
負增值 Hea老師多D 學生同老師壓力少D

當然一間學校點都會有好老師
但以心比心D老師都只係會照顧D好同有希望嘅學生
所以去B1攞第尾不如去B2考頭
到時對間學校不滿 攞D成績再去考間B1
好過靠摝入比人白眼打殘自尊 救唔返

作者: long0    時間: 14-8-14 01:11

本帖最後由 long0 於 14-8-14 09:49 編輯

回覆 fatman69 的帖子

絕對同意 其實B3學生好多時只係專長唔係書本度但是創意及其他非書本類專長會好優秀
又或者只是晚熟形學生
好多時一個好老師會改變佢一生
所以要入一間高增值學校
無奈呢D學校當做出成績而為人所知時
很多時已經不再是B3
所以家長要選校時博一博

作者: fatman69    時間: 14-8-14 02:09

回覆 long0 的帖子

學校做得好,自然有人報,做得差,自然無人讀。如果家長去問老師「你地間學校好唔好?你地有無心機教?」等問題,所得的答案都會只得一個。
所以應該問有子女就讀的家長、小學老師或一些補習社導師,他們都會比到中肯的答案。
正如早前有新聞報導,有學校派老師在街截客,如果你係家長,你會比子女入讀這間學校嗎?

作者: long0    時間: 14-8-14 11:28

本帖最後由 long0 於 14-8-14 12:40 編輯

想睇間學校好唔好
問同學家長、問小學老師
分分鐘老點
要讀邊間 點都要實地睇過先
問家長要問高一年級的
老師要問唔係負責升學的或其他小學老師
先至唔會因利害關係老點
仲有上網搵Secrets
好似
https://www.facebook.com/pages/LW-Secrets/194398600708258
https://www.facebook.com/QCSecrets
先知真實情況
好似寫得太多 但其實香港教育問題黑幕太多 (如無公開各校dse成績 該學生Banding 該校B1/B2/B3生比例)
令學校形成形形式式的公司
學校有教無類 只係好天真的想法

家長可以做的

一  小學時盡力而為 (要盡力谷 大個先谷係補唔到)
二  選擇合適中學 (寧為雞首 莫為牛後)
三  升學未如理想 不要表現失望 令學生對該校絕望 反而應該叫學生爭氣 務求入精英班 減少Banding差距 爭取資源
四  能力許可時轉校 (如已在該校長期考第一 )
五  不要在小朋友未要求獨立時放手
六  進入家教會 (有任何消息都可以掌握 如該校跌Banding 可以先行跳船)

以上只係在香港教育問題下的家長自救 因為小朋友讀書唔好 唔會害到學校同老師
受害者只會係家長同小朋友









作者: fatman69    時間: 14-8-14 12:45     標題: 回覆:教育刮風暴 減派唔得掂

要從多方面了解學校,才可得出結論。




作者: long0    時間: 14-8-14 13:26

本帖最後由 long0 於 14-8-14 13:27 編輯

好似愈講愈離題 講番 教育刮風暴 減派唔得掂 確係呢兩三年 會容易令低Banding生上流 但其實控制權係在家長同小朋友身上 抽獎大胆D 就有機 中個時無錯好開心 但他日面對係小朋友 難唔難頂真係小朋友自己先知 為咗一時感覺良好B2去B1  受害者樣只會係家長同小朋友                                      聖人不死 大盜不止 發言至此
作者: hkpapa852    時間: 14-8-14 14:00

減派點安排, 其實係應該用長遠少少既角度去諗.
今年減派, 但下年學生人數又多番, 咁點先?

最討厭係政府部門所謂"長遠政策", 永遠都係"長時間研究, 遠水救不了近火, 政策通常只會係唔適當時候推出, 兼且考慮不週, 錯漏百出"

至於教協, 辦學團體, 家長..... 每個人目的/目標唔同, 沒有可能有一致意見
作者: hingmami    時間: 14-8-15 23:26

回覆 fatman69 的帖子

增值都有水分!一科10人考,正增值;一科30人考,負增值,學校會點講?
將僅有的好學生集中謮一科(B3校中一時個個學生B3差不多),增值自然高,再大力宣傳。


作者: hingmami    時間: 14-8-15 23:30

回覆 fatman69 的帖子

較全面都係睇入U率及3322比率!
因一定唔係得一科兩科,小心語言偽術!


作者: goodenough    時間: 14-8-16 01:20

本帖最後由 goodenough 於 14-8-17 13:25 編輯
hingmami 發表於 14-8-15 23:26
回覆 fatman69 的帖子

增值都有水分!一科10人考,正增值;一科30人考,負增值,學校會點講?

你講的應該是文憑試核心科目的增值計算,又是另外一樣東西,跟外評有點不同。

這個外評遊戲是從抽樣的學生來評估,每次大約抽每級幾個學生(都要視乎抽到甚麼學生,而家就算band 1A的官津都唔知你派些甚麼學生給我,良莠不齊),然後去跟據學校每年做的自我評核報告來比較和印證。而這份自我評核報告又跟據每四年做一次的外評來制定和完善補充。我唔知如果學校曉得將初中同學的情況說得平均一點,是否對增值有幫助,我亦唔知那些好大喜功的學校,對增值是否有益處!

這跟同學在公開試的成績未必有直接關係,但如果可以做到正增值的話又未必等如同學一定會在公開試考得好,情況有機會是非常矛盾。而且外評包括的範圍非常廣範,除了學習進度還有學習情緒、學生態度、教學的情況、師生關係、同學對學校生活的融合、家長和同學對學校的滿意度等等。我覺得這份報告就是給學校一個藉口來向家長交代之外,還可以用這份報告來「卒」同學和家長。始終,教學方面學校較易控制和掌握,但學生德行、情緒和態度以至學校生活的融合,好大程度上是要家長的配合和同學的努力合作。

不少band 1A、B、C的學校在公開試成績非常優勢,但外評的結果還是令人失望的。曾有校長抱怨評分的準則的模糊,首批外評報告更顯示出全港的官校中,有1/3更是出現負增值!2012年最近一次的外評報告,喇沙、男拔都只能獲得低增值。睇下男拔當時獲得的評語:

Quote

Chapter 5 Student Performance

l
Students have a positive self image. They are confident and have a high sense of achievement. They are also competitive and have strong drives to strive for excellence.  Students, on the whole, have a positive attitude towards learning. Primary students are self-motivated and eager to learn, demonstrating patience and perseverance in tackling challenging learning tasks.

l
Students are pleasant and helpful. They enjoy school life and are proud of being a member of the school. Student leaders, such as prefects and club chairpersons, are responsible and presentable. They have a strong sense of commitment and those in the SD demonstrate good leadership skills in organizing various ECA. For the most part, students demonstrate good social and interpersonal skills and enjoy harmonious relationships with teachers and peers. However, the self-discipline and self-management of some students needs to be enhanced so that they have, and demonstrate, greater respect for others and become more cooperative.

l
Primary students’ assessment results in Chinese, English and Mathematics are excellent, with the performance of KS 2 students being relatively better. Among the three subjects, students perform best in English.

l
In the past three years, the percentages of students with 14 or more points in the best six subjects in the Hong Kong Certificate of Education Examination (HKCEE) were higher than the territory averages. In comparison with schools with similar S1 intake, the school performed barely satisfactorily in the HKCEE for the past three years and the performance was slightly below the expected level. In the Hong Kong Advanced Level Examination, the percentages of students in the school awarded the minimum entrance requirements for local degree courses were well above the territory averages over the past three years.

l
Students are enthusiastic in taking part in various ECA organised by the school. They are also keen to participate in a wide range of inter-school activities, including academic, sports, music, drama and verse speaking, achieving impressive results. For example, primary students show particular interest in science and gain excellent results in many science competitions. Students’ performance in sports and music is particularly outstanding. They consistently achieve very good results in interschool sports competitions. For example, last year the school won the Gold Medal in the Kowloon East Region Primary Schools Sports Award and the championship in the Bauhinia Bowl Award for boys schools in Hong Kong. Some athletically talented students are selected to represent Hong Kong in international sports events. Students participate actively in the Hong Kong Schools Music Festival and are awarded numerous prizes in many events.  In particular, the SD won the Most Outstanding School Award and the Best Choir in 2006-07. The DBS school choir has entered international music competitions and sustained excellent results for many years.


Unquote
但最終都只能是低增值。黃笏南、聖瑪利、華英等亦只是僅合格和符合期望,九華更是負增值。






作者: goodenough    時間: 14-8-16 01:29

hingmami 發表於 14-8-15 23:30
回覆 fatman69 的帖子

較全面都係睇入U率及3322比率!
無庸置疑,入U率或公開試成績是較多家長較關心的。但band 3學校想睇入U率又真係比較難,或者都係靠睇口碑或者自己去睇下學校返放學的情形。多口講句,有一間在EK口碑差到不得了的學校,但外評報告仍然可以獲得「met the expected level」,又有一間在很多家長心中是首選的學校,但又只能獲得負增值的指標!
作者: hingmami    時間: 14-8-17 12:46

回覆 goodenough 的帖子

所以那些大力宣傳增值的B3中學,是否自欺欺人?

作者: magtat    時間: 14-8-18 00:10

增值指標係參考學生中一時的水平與其公開試的成績比較
每年教育局將數據發給各校校長而不會公開
基本上學校都係隱惡揚善
由於b1學校生源較佳, 因此要取得正增值是相對困難

而外評報告更是6-8年才進行一次, 結果也不會公開
外評只睇4日, 很多學校也是大龍鳳做好戲
是否完全反映現實我還是有所保留

其實b3中學真的很難為
我以前任教的b3中學非常積極
雖然大部份科目也是正增值
但根本能進大學的 還是很少數 甚至沒有
雖然不用縮班 但學生愈來愈少 學校仍然是b3
收回來的學生家庭支援弱, 有學障, 甚至有智障
要教到他們健康成長已經很難
要他們有好成績 更是難上加難
再努力也好 學生再這樣少下去
最終也逃不開縮班的命運

我明白沒有家長想自己子女讀b3學校
但請大家不要輕易抹殺b3學校的努力
有時候不是成績可以反映一間學校的全部
減派 防止上移錯配
不是為了保飯碗
憑良心說 是對學生 對整個教育界的生態最好的選擇
作者: MonMonLam    時間: 14-9-14 21:43

magtat 發表於 14-8-18 00:10
增值指標係參考學生中一時的水平與其公開試的成績比較
每年教育局將數據發給各校校長而不會公開
基本上學校 ...
甘想問知唔知沙田,邊間 b3 中學會有 heart 教好 b3 學生呢?
作者: takeshita    時間: 14-9-15 08:10

goodenough 發表於 14-8-16 01:20
你講的應該是文憑試核心科目的增值計算,又是另外一樣東西,跟外評有點不同。

這個外評遊戲是從抽樣的學 ...
" In comparison with schools with similar S1 intake, the school performed barely satisfactorily in the HKCEE for the past three years and the performance was slightly below the expected level. "

可能佢買得太多Band 3 體育健將, 溝淡咗D 成績,有得有失,食得䶢魚就要抵得渴。

作者: Yanamami    時間: 14-9-15 08:48

本帖最後由 Yanamami 於 14-9-15 08:49 編輯
magtat 發表於 14-8-18 00:10
增值指標係參考學生中一時的水平與其公開試的成績比較
每年教育局將數據發給各校校長而不會公開
基本上學校 ...

我明白沒有家長想自己子女讀b3學校
但請大家不要輕易抹殺b3學校的努力
有時候不是成績可以反映一間學校的全部

Band3校都有它存在既價值,唔喺d band3生可以去邊?有d真喺讀唔成書,但有其他方面才能,只喺HK重成績、考試,呢方面唔喺他們“專長”。揀band3校時,入U成績已經唔喺考慮因素,校風品行先喺最緊要。最緊要喺老師能鼓勵band3生發揮所長,搵到目標,向自己理想進發,同埋增強自信心,就已經喺成功既band3校。

作者: xyzroom    時間: 14-9-15 10:48     標題: 引用:教協建議開班線降至20人,即21人兩班,41人

原帖由 fatman69 於 14-08-10 發表
教協建議開班線降至20人,即21人兩班,41人三班(平均不足14人一班)。
為保教師飯碗,真有點過份。



  ...
14人一班,真係搅笑。補習社一班都唔只呢個數。為咗保教師飯碗,浪費咁多資源,有冇咁自私行為。又話老師要身教,一講利益就反轉豬肚就係屎,誤人子弟




作者: TwinWong    時間: 14-9-15 12:06

xyzroom 發表於 14-9-15 10:48
14人一班,真係搅笑。補習社一班都唔只呢個數。為咗保教師飯碗,浪費咁多資源,有冇咁自私行為。又 ...
天皇收生仲多过學校, 真係悲哀
作者: fatman69    時間: 14-9-15 16:29     標題: 引用:Quote:原帖由+fatman69+於+14-08-10+發表教

原帖由 xyzroom 於 14-09-15 發表
14人一班,真係搅笑。補習社一班都唔只呢個數。為咗保教師飯碗,浪費咁多資源,有冇咁自私行為。又 ...
每個家長都希望子女讀較高Banding學校,所以B3校無人讀是可以理解的。至於「上移錯配」問題,家長一般好少理。








歡迎光臨 教育王國 (/) Powered by Discuz! X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