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王國

標題: 轉制後入學講家底 直斥忘本 名校校長 再反名校轉直資 [打印本頁]

作者: redkoni    時間: 13-6-3 14:18     標題: 轉制後入學講家底 直斥忘本 名校校長 再反名校轉直資


資料來源:蘋果日報






                 
■戴德正相隔13年,再挺身而出反對名校轉直資。何柏佳攝


【本報訊】兩所傳統女校今年啟動轉直資計劃,引起新一輪轉制潮。13年前反對任教學校轉制的現任聖公會鄧肇堅中學校長戴德正,近月不惜做醜人,再次高調站出來反對名校轉直資,指出直資入學講「血統」家底,資助清貧學生入讀的助學金,只是貴族化的「遮羞布」,直斥傳統名校忘本。
記者:倪清江  

於1960年創校的跑馬地聖保祿中學及1906年開校的聖士提反女子中學,今年先後啟動轉直資計劃,同樣遭校友和家長反對,當中聖士提反較激烈。港台節目《鏗鏘集》近期探討直資問題,片題《上品無寒門?》,引起社會關注直資貴族化。
戴德正13年前在聖保羅男女中學任校牧,因不同意校方轉直資憤而劈炮,轉到另一聖公會學校任校長。這次幼女以校友身份反對母校聖士提反轉直資,他再站出來發聲,哪管鄧肇堅與聖士提反都是聖公會學校。
「我唔係反對直資概念,而係反對名津貼學校轉直資,係忘本」。戴校長指這些傳統教會名校,當初是取錄孤兒,經數十年至百年來人們努力,才有今日地位,「百年基業唔係你嘅,但𠵱家一手抽走」。但他並不反對新創辦的直資。  

「唔係只為咗攞着數」

戴指出,升中學生派位組別由五個減至三個,收生差異擴大,危及英中資格;傳統名校轉制,也是為了避過成立法團校董會的「死線」。轉直資後,學校有完全收生權,又可全面以英語授課,兼不受法團校董會條例限制。
「轉制原因係valid(合理),但係咪一定要轉?點解喇沙、華仁唔轉?」他越說越火,「純粹市場主義,我冇嘢可講,但教會辦學係有自己原則同底線,唔係只為咗攞着數!」
「教育政策不濟,應該一齊同政府爭取,但佢哋反而獨善其身走出去。學校變成幫政府減壓,想小班,轉直資;想多個外籍教師,咁咪轉直資」。他指本港公營學校是全世界最出色,因津貼學校當中也有出色學校,而非如外國只見於私校,「提供社會流動機會,但直資即係半私立,教育界引以為傲嘅嘢一下子冇咗」。
教育局規定直資學校必須撥出最少一成學費收入,作為資助清貧學生入讀的助學金。不過2010年審計報告卻揭發不少學校助學金「滯銷」。

無法收太多窮學生

戴校長指出,傳統名校常有附屬小學,大部份中一學生從小學部升上,只有一、兩班收外校生,「小學會收乜嘢人?咪係行入嚟醒目、英文好,會唔會有深水埗長大嘅學生呢?如果屋企冇支援佢,會唔會小一就同你一齊起步?」
中一收生着重五、六年級成績,又是與家庭支援成正比。他相信,一定有苦讀清貧學生,「只要肯報呢啲直資一定收,並且會畀足咁多年錢(助學金)。點解?學校一定要收呢啲省靚招牌,但比率有幾多?」為達到收入平衡,學校無法收太多這類學生,「富學生一個都不能少,窮學生少啲都唔緊要」。

諷助學金是遮羞布

因此,戴校長諷刺直資學校的助學金制度,是「最後一塊遮羞布」,「遮住貴族學校呢個名,佢哋唔想要呢個稱號」。他說,本來所有人入讀這些名校,機會是均等,「但𠵱家起咗一面牆,你如果跳到入嚟,學校就繼續幫你,但你點解要起呢面牆?」
這次他支持女兒堅拒母校轉直資,沒想過有機會成功,但會爭取在聖公會會議上發言,要求澄清聖士提反校方所指的「津貼學校已完成歷史任務」,「我呢間都係津中,係咪都已完成歷史任務呢?」



作者: silvia_ng    時間: 13-6-3 17:45     標題: 回覆:轉制後入學講家底 直斥忘本 名校校長 再反名校轉直資

well said!




作者: e12340    時間: 13-6-3 18:23

好!真正教育者的說話!
作者: 73662710    時間: 13-6-4 09:39

The principal is right but the school also has its agenda, the quality of students continue to deteriorate under this 3 band system......
作者: miffy    時間: 13-6-4 09:45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Mukchilee    時間: 13-6-4 10:55

佢個"一面牆"嘅比喻真係中晒point!
作者: bb86    時間: 13-6-4 11:19


作者: ccspy    時間: 13-6-4 12:33

The biased policies of the EDB towards the DSS schools create this wave of conversion from aided schools to the DSS ones such as the admission of S1 students and the English medium of instruction. In order to maintain the prestige status of the schools and avoid the keen competition for S1 students, they inevitably need to change in this direction. We, as parents from ordinary families, should voice out to the EDB the unfairness in these policies and fight for our children in aided and government schools.
作者: ANChan59    時間: 13-6-4 16:54     標題: 引用:The+biased+policies+of+the+EDB+towards+t

原帖由 ccspy 於 13-06-04 發表
The biased policies of the EDB towards the DSS schools create this wave of conversion from aided sch ...
妳搵啱對象了。

問題在EDB的DSS政策而非DSS學校!




作者: jessimm    時間: 13-6-4 17:11

ANChan59 發表於 13-6-4 16:54
妳搵啱對象了。

問題在EDB的DSS政策而非DSS學校!
可惜名校食住上
作者: KK07    時間: 13-6-4 17:54

轉直資的名校就係唔想再跟着政府朝令夕改既教育政策, 所有收生制度,學生banding 的劃分制度, 教學語言政策....無一樣有利名校, 尤其是傳統教會名校的發展, 跟本政府是在迫名校轉直資, 唔係既話,你咪變成一般津校囉, 有限資源, 無盡既教改。我覺得名校轉直資係求生存!  要鬧,就閙EDB,而唔係學校。
作者: Mukchilee    時間: 13-6-4 17:58

政府縮骨就人人都知.

但係有本事收足學生攞盡政府錢嘅直資學校其實可以用不同嘅方法堅持佢哋嘅教育理想, 例如政府錢照袋不過收學生象徵式學費, 收生權照用不過用來玩抽籤..........

只不過佢哋最後選擇左另一條路, 所以有今日嘅局面啫!


作者: www    時間: 13-6-4 18:45

KK07 發表於 13-6-4 17:54
轉直資的名校就係唔想再跟着政府朝令夕改既教育政策, 所有收生制度,學生banding 的劃分制度, 教學語言政策. ...無一樣有利名校, 尤其是傳統教會名校的發展, 跟本政府是在迫名校轉直資, 唔係既話,你咪變成一般津校囉, 有限資源, 無盡既教改。我覺得名校轉直資係求生存!  要鬧,就閙EDB,而唔係學校。
Agree.


作者: vincentchiu888    時間: 13-6-4 21:40

KK07 發表於 13-6-4 17:54
轉直資的名校就係唔想再跟着政府朝令夕改既教育政策, 所有收生制度,學生banding 的劃分制度, 教學語言政策. ...
Agree! 教育多元化係好事多過壞事,除非有日通通變成直資。
作者: cathyming1    時間: 13-6-4 21:49     標題: 回覆:vincentchiu888 的帖子

可能有D家長鍾情大抽奖!




作者: tttw1    時間: 13-6-4 23:17     標題: 引用:可能有D家長鍾情大抽奖! +

原帖由 cathyming1 於 13-06-04 發表
可能有D家長鍾情大抽奖!
咁係咪變相共產?自由社會唔係各取所需嗎?




作者: 澤廷    時間: 13-6-5 14:33

這樣才是香港良心的教育工作者。戴校長感謝您!
作者: grace_xian    時間: 13-6-5 19:15     標題: 回覆:轉制後入學講家底 直斥忘本 名校校長 再反名校轉直資

希望EDB反省下啦,寶貴的教育資產應該優化,而唔係打壓




作者: www    時間: 13-6-5 21:04

cathyming1 發表於 13-6-4 21:49
可能有D家長鍾情大抽奖!

更多舊生鍾情於官津小學的「世襲制」。


作者: VKwan    時間: 13-6-5 22:17     標題: 回覆:轉制後入學講家底 直斥忘本 名校校長 再反名校轉直資

好難講!舊制又話世習,轉直資又要$……
BTW,越來越欣賞喇沙/華仁的風骨




作者: mayc    時間: 13-6-6 10:54

政府種種的優惠給予直資,間接是鼓勵學校轉直資!
其實如果政策有些改動,或許可以將分歧收窄:
1.容許官,津學校自行收生階段,公報收生名單
2.與其留一畢錢作獎學金,不如留一些位給第二輪抽籤
3.降低直資學費的上限
大家點睇
作者: cathyming1    時間: 13-6-6 11:17     標題: 回覆:mayc 的帖子

可唔可以唔好再抽獎呀!




作者: ohnono    時間: 13-6-6 12:55

VKwan 發表於 13-6-5 22:17
好難講!舊制又話世習,轉直資又要$……
BTW,越來越欣賞喇沙/華仁的風骨



  ...
為了抵抗派位制度和直資學校帶來的衝擊,喇沙不惜用明示暗示的方式抗衡。九龍華仁就係給其他名津校的一個借鏡。
作者: ohnono    時間: 13-6-6 16:21

本帖最後由 ohnono 於 13-6-6 16:34 編輯
mayc 發表於 13-6-6 10:54
政府種種的優惠給予直資,間接是鼓勵學校轉直資!
其實如果政策有些改動,或許可以將分歧收窄:
1.容許官,津學 ...

我同意用不同的方法去收窄分岐,你提出的第一和第三點是好好的提議。第二點本來都係好東西,不過抽獎始終解決不了「骨氣」的問題,有「骨氣」的始終唔會去讀!
作者: tttw1    時間: 13-6-6 19:27     標題: 引用:+本帖最後由+ohnono+於+13-6-6+16:34+編輯+

原帖由 ohnono 於 13-06-06 發表
本帖最後由 ohnono 於 13-6-6 16:34 編輯
如我沒理解錯。你所說的是另一位家長口中的所謂骨氣。可惜我認為他只是以偏概全。完全和骨氣的原意扯不上任何關係。




作者: bm8888    時間: 13-6-7 12:07     標題: 回覆:轉制後入學講家底 直斥忘本 名校校長 再反名校轉直資






作者: mayc    時間: 13-6-7 12:12

所謂抽籤並不是不用根據成績派位,所派入直資的學生都會是與學校的banding相約,然後便用助學金去支付他們的學費!

這樣便可降低低收入家庭家長的憂心!
作者: www    時間: 13-6-7 12:23

ohnono 發表於 13-6-6 12:55
為了抵抗派位制度和直資學校帶來的衝擊,喇沙不惜用明示暗示的方式抗衡。九龍華仁就係給其他名津校的一個借鏡。 ...
對,只有依足規定的九華才算真正有風骨。

作者: www    時間: 13-6-7 12:25

本帖最後由 www 於 13-6-7 13:30 編輯
cathyming1 發表於 13-6-6 11:17
可唔可以唔好再抽獎呀!

有人以為抽籤最公平,最好入大學都以抽籤決定...... 

為什麼要將小朋友的將來交給抽籤?

作者: ohnono    時間: 13-6-7 13:45

www 發表於 13-6-7 12:23
對,只有依足規定的九華才算真正有風骨。
只憑風骨,真係唔知可以「捱」到幾時!當一間所謂名校(不獨是九華)漸漸失去靈魂而只剩軀殼的時候,最終只會變成浪得虛名。民反只因官迫,津校變直資是抗衡扭曲了的教育制度。文天祥的風骨只能為他自己帶來一時佳話,孫中山的革命卻能改變中國後世的命運!


作者: gennychan    時間: 13-6-8 08:14

戴校長,講得好!我支持你!
作者: www    時間: 13-6-8 09:21

ohnono 發表於 13-6-7 13:45
只憑風骨,真係唔知可以「捱」到幾時!當一間所謂名校(不獨是九華)漸漸失去靈魂而只剩軀殼的時候,最終只會變成浪得虛名。民反只因官迫,津校變直資是抗衡扭曲了的教育制度。...

同意,津校變直資是抗衡扭曲了的教育制度。


作者: elbar    時間: 13-6-8 09:36

本帖最後由 elbar 於 13-6-8 09:38 編輯
redkoni 發表於 13-6-3 14:18
於1960年創校的跑馬地聖保祿中學及1906年開校的聖士提反女子中學,今年先後啟動轉直資計劃,同樣遭校友和家長反對,當中聖士提反較激烈。港台節目《鏗鏘集》近期探討直資問題,片題《上品無寒門?》,引起社會關注直資貴族化。

上品無寒門?(鏗鏘集)
作者: redkoni    時間: 13-6-8 16:40

elbar 發表於 13-6-8 09:36
上品無寒門?(鏗鏘集)
如果教育真的走回頭路,演變回到「上品無寒門,下品無世族」的九品中正制 - 只是打個歷史重覆自己的譬如,這樣,優質教育與金錢地位掛鈎便變得更理性,其所衍生出來的長遠社會問題便更加兩極化,連世族及有錢人最終也不能夠獨善其身,皆因大家根本就是同坐一船上。再者,這樣所教育出來的下一代,是否還有人會關心甚麼是社會良知?是否一切都以成王敗寇的功利主義為主導,感恩之心還值幾多錢斤?不過今天站在道德高地的人們,仍然找到一個理所當然的藉口:「適者生存」,哈哈!


作者: www    時間: 13-6-8 16:44

本帖最後由 www 於 13-6-8 16:44 編輯
redkoni 發表於 13-6-8 16:40
如果教育真的走回頭路,演變回到「上品無寒門,下品無世族」的九品中正制 - 只是打個歷史重覆自己的譬如, ...

避免教育走回頭路,首先應廢除「學位世襲制」。


作者: tttw1    時間: 13-6-8 19:11     標題: 引用:Quote:elbar+發表於+13-6-8+09:36+上品無寒

原帖由 redkoni 於 13-06-08 發表
如果教育真的走回頭路,演變回到「上品無寒門,下品無世族」的九品中正制 - 只是打個歷史重覆自己的譬如, ...
今天站在道德高地的人士所說的應是“有教無類“。適者生存只是森林法則而已。說不上什麼道德。




作者: ANChan59    時間: 13-6-8 21:28

回復 redkoni 的帖子

你講的道德高地者,跟EK討論的道德高地者可能是相反。
作者: redkoni    時間: 13-6-8 21:49

tttw1 發表於 13-6-8 19:11
今天站在道德高地的人士所說的應是“有教無類“。適者生存只是森林法則而已。說不上什麼道德。



  ...
無錯,適者生存也是石屎森林社會的動物法則,動物為了生存,那管你道德不道德,所以我咪要問一聲,教育是否正在走回頭路,令下一代更加堅守這種本能的動物法則囉。哈哈


作者: redkoni    時間: 13-6-8 21:49

ANChan59 發表於 13-6-8 21:28
回復 redkoni 的帖子

你講的道德高地者,跟EK討論的道德高地者可能是相反。
都係老兄你比較了解我的想法。

作者: ANChan59    時間: 13-6-8 22:03

回復 redkoni 的帖子

你的砰論不論如何,我都會細讀,希望有所得著,就算小部份不認同。

**********

我現今想聽聽小朋友的看法,而非塘邊鶴的猜想及上綱上綫。因為自己的pool太細,所以冇乜代表性。幾個孩子的看法跟大部份塘邊鶴的想法南轅北轍,原因是家教及學校好小心處理。
作者: billchan23    時間: 13-6-8 22:28

戴校長,講得好!我支持你!

另引述陳文鴻教授在報章所寫:

香港中小學直資化與否,事實上反映着本地教育路向:是以收入能力來分學生,抑或是維持殖民地時代九年免費教育帶來的有教無類。說甚麼有助學金、獎學金幫助窮學生,全屬廢話,校長們應該心裏明白:由津貼轉直資是為了錢、為了貴族化,結果必然排斥窮家子弟。留幾個窮家子弟來裝飾門面,既虛偽也無恥。

作者: tttw1    時間: 13-6-8 22:28     標題: 引用:Quote:tttw1+發表於+13-6-8+19:11+今天站在

原帖由 redkoni 於 13-06-08 發表
無錯,適者生存也是石屎森林社會的動物法則,動物為了生存,那管你道德不道德,所以我咪要問一聲,教育是否 ...
其實97後香港各方面有進步過咩?制度千瘡百孔下如何有教無類?可以說我短視。改變不了只好適者生存。如果連活下去的機會都沒有談何改變?




作者: billchan23    時間: 13-6-8 22:34

應取消直資這心怪胎

變回只有私校或津校, 官校
作者: redkoni    時間: 13-6-9 02:04

ANChan59 發表於 13-6-8 22:03
回復 redkoni 的帖子

你的砰論不論如何,我都會細讀,希望有所得著,就算小部份不認同。

**********

我現今想聽聽小朋友的看法,而非塘邊鶴的猜想及上綱上綫。因為自己的pool太細,所以冇乜代表性。幾個孩子的看法跟大部份塘邊鶴的想法南轅北轍,原因是家教及學校好小心處理。
多謝你咁俾面細讀我的劣作!不過老兄素有君子之風,我相信你對人不單只聽其言,而且還會觀其行,所謂「君子不以言舉人,不以人廢言。」

既然你現今想聽聽小朋友的看法,我也想搭單請你問問他們一個很簡單的問題,

子曰:「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

他們到底想做古之學者抑或是今之學者?哈哈

作者: ANChan59    時間: 13-6-9 06:40

回復 redkoni 的帖子

我都有d古文底,唔食俾係亂拋書包,他們一句我冇打算做學者,死未?有前文後理先答到!
你的問題等同我提孔子的,如果以有教無類,何來化三千,七十士。當中有多少個顔回?

醒目的你,我答了!

作者: Yanamami    時間: 13-6-9 07:59

本帖最後由 Yanamami 於 13-6-9 08:02 編輯

http://www.wretch.cc/blog/namo325/6849165





http://www.wretch.cc/blog/namo325/6849164
作者: redkoni    時間: 13-6-9 15:04

ANChan59 發表於 13-6-9 06:40
回復 redkoni 的帖子

我都有d古文底,唔食俾係亂拋書包,他們一句我冇打算做學者,死未?有前文後理先答到!
你的問題等同我提孔子的,如果以有教無類,何來化三千,七十士。當中有多少個顔回?

醒目的你,我答了!
顏回空有賢德才能,可惜英年早逝,對後世造福不深。有教無類唔係要做埋社工個份,前設條件都要學生本身有熱誠和毅力去求學,如果自己都唔爭氣又唔上進,早就係幫自己分咗類啦,不應再怨天尤人吧。

小朋友要答我這個簡單問題,重點並不是要看前文後理,以小朋友這個年紀,大多數人的想法仍然深受家庭父母所影響,而對社會的深入認知,必須期待將來投身大社會的經歷和體會,所以我其實並不期望小朋友對這個問題有甚麼獨特的看法。

醒目的你,我回應了!

作者: talent2000    時間: 13-6-9 21:53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歡迎光臨 教育王國 (/) Powered by Discuz! X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