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王國

標題: 中學Banding以外容易忽略的三個選校因素 [打印本頁]

作者: elbar    時間: 13-5-3 20:41     標題: 中學Banding以外容易忽略的三個選校因素

每年的中一派位時期,家長們自是忙於搜羅坊間各式各樣的中學Banding、中學排名榜等資料,比較挑選心儀中學。可是,倒別忽略了以下三個也許比中學Banding和排名,更能影響你子女未來六年的中學生活,愉快愜意與否的選校因素。

首先,你想孩子在對人生影響深遠的青少年成長階段,過着怎樣的學習生活?中學
Banding好,排名高似乎是理所當然之選,但是否必定適合你的孩子?

多年前看過著名唱片騎司鄧藹霖,在報章專欄上自述的親身經歷。為了兒子的前途着想,她過五關斬六將,終把兒子轉到眾人趨之若鶩的傳統名校,欣喜不已。但很快發現,一向勤力,名列前矛,以前差不多考滿分的兒子,來到新校只有六十多分。大驚失色之餘,連忙日以繼夜,閉關溫習,謝絕玩樂,只求追上新中學Banding的程度。

兒子拚命、全家如箭在弦,緊張數月後,千辛萬苦,終考到九字頭分數。吐氣揚眉,歡天喜地,一家人晚飯慶祝,兒子重拾自信,父母老懷安懷,鬆一口氣。詎料兩日後,發覺兒子的九字頭分數,原來是全班最低分的幾個。

印象中,她最後决定拋開中學Banding,把兒子再轉到適合其學習節奏的學校,兒子才慢慢重新喜歡校園生活,享受上學。你呢,你又希望孩子過着怎樣的學習生活?

此外,中學的校風是否配合孩子的性格?例如有些中學的風氣着重主動發言,行動嘗試,個性沉靜拘謹的孩子或會格格不入,難以適應。選擇書卷味較濃,着重學術文藝的中學或較合宜。

再者,中學的強項是否跟孩子的特長脗合?例如有些中學重視田徑,好動的孩子自然如魚得水;有些中學着重音樂,喜愛歌詠演奏的孩子入讀,便得以發揮所長,陶冶性情;有些中學注重科學,鍾愛數理研究的孩子便機會多多耳。

孩子能否投入校園生活,樂在其中,對學業成績和個性成長影響深遠,這些都是中學Banding、中學排名榜反映不了的。綜合各種因素考慮,替孩子覓得稱心如意的中學就更有把握了。

作者: jackysophia    時間: 13-5-3 20:48

Agree
作者: IRON    時間: 13-5-3 21:10

認同!

當知道阿仔考到某B1時, 我都諗住有2手準備.......去附近專攻此校課程既補習社, 負責人一句, 叫我地有心理準備, 呢間係填鴨中既填鴨.......及後阿仔同老師, 家人, 朋友, 教練等商量後, 決定返自己原校, 我地都鬆一口氣, 即刻去沙田18食填鴨. ^^
作者: 銘銘媽    時間: 13-5-3 21:54     標題: 回覆:IRON 的帖子

我曾聽過一次升中講座,講者都有教,從小孩子的理想來推轉來找合適的中學給孩子,但我總覺不容易




作者: S14D    時間: 13-5-3 22:03

本帖最後由 S14D 於 13-5-3 22:12 編輯

但係如果第一間係好學校,六十多分有咩問題?

間間學校,班班都有人包尾架啦?係唔係包尾果個小朋友一定選錯左學校?

我真心問。


作者: readers    時間: 13-5-3 22:25

但孩子會失去自信
作者: readers    時間: 13-5-3 22:27

回復 銘銘媽 的帖子

升中學生能確定自己的理想嗎?好中學應該給孩子足夠空間,幫助他們認識自己和找到自己的興趣和理想。
作者: e12340    時間: 13-5-3 22:44

回復 S14D 的帖子

讚同你的看法!因在一間高於自己水準學校,第一次考試有六十多分,第二次有九字頭分數,有大幅進步,應要鼓勵小朋友,為什麽要轉校?呢個亦是小孩子增加信心和佢可以面対困難而得到慢慢成長人生路!要鬥的是要同自已鬥!不是要同其他人鬥或睇齊別人!跌低才有成長!此乃个人意見!
作者: ANChan59    時間: 13-5-3 22:52

回復 e12340 的帖子

May be the problem is related to parents, not the kid.......
作者: ohnono    時間: 13-5-3 23:16

ANChan59 發表於 13-5-3 22:52
回復 e12340 的帖子

May be the problem is related to parents, not the kid.......
Ha!you write my heart。
作者: Yanamami    時間: 13-5-3 23:24

我鍾意去聽下校長講野,feel下他講d野(理念&style)同自己要的有否出入。
作者: kcbeauty    時間: 13-5-4 00:15

以我所知, 好多家長去到大抽獎選校時, 已經唔考慮學校適唔適合子女, 而是以機會率為先!
作者: ANChan59    時間: 13-5-4 00:46

ohnono 發表於 13-5-3 23:16
Ha!you write my heart。
No la ...... So obvious !!!
I always say expectation management need to address when the kid get in elite school, that's another league.

作者: ohnono    時間: 13-5-4 00:56

本帖最後由 ohnono 於 13-5-4 01:00 編輯

適唔適合係好個人化的。夠竟要適合家長還是適合同學,但兩者又往往存在好大的分岐。看到這裡「兒子拚命、全家如箭在弦,緊張數月後,千辛萬苦,終考到九字頭分數。吐氣揚眉,歡天喜地,一家人晚飯慶祝,兒子重拾自信,父母老懷安懷,鬆一口氣。」,感覺絕不是味兒,原來全家總動員是為了吐氣揚眉。兒子拚命為了是重拾自信。父母早已將兒女的自信、老懷安慰、鬆一口氣等全部跟他們的成績掛鉤。還要不停灌輸一些錯誤思想,令小朋友以為自信心來自成績,況且9x分不是不合格,只是不夠別人高,有這樣瘋癲的父母,兒女不瘋癲才怪。

辛苦一輪過後,找好了新學校,目的只是避走高分的同學,讓自己的兒女拿9x分了。雖同是9x分,但今次是全班最高分了;雖同是9x分,但今次自信心卻好像多了。原來又係父母作怪,最終的目的都係要兒女拿全班最高分就可以了。然後又可以開心吃飯,從此不再鬧罵兒女,連關係表面上都因為成績而緩和了。看來,最終還不過是滿足家長的私慾。


作者: elbar    時間: 13-5-4 08:12     標題: 引用:以我所知,+好多家長去到大抽獎選校時,+已經

原帖由 kcbeauty 於 13-05-04 發表
以我所知, 好多家長去到大抽獎選校時, 已經唔考慮學校適唔適合子女, 而是以機會率為先!  ...
所以有些家長明知仔女英文油麻地都話要讀英中




作者: Meikin    時間: 13-5-4 09:22

升中後, 學校不同咗, 同學的mixture不同咗, 各人的定位不同咗......不單止孩子, 家長們也應調效吓expectation.  

測驗考試的成績原是俾你衡量你學習的成果, 所以成績固然重要, 但不是一切, 孩子們all-round的發展,  及透過學習的過程及當中如何解決問題, 一次做得比一次好也非常重要.
作者: laiping    時間: 13-5-4 11:25

回復 elbar 的帖子

實在見得太多!到頭來苦了小朋友,家長亦不明白發生什麼事!結果關係...
作者: ANChan59    時間: 13-5-4 12:41

回復 Meikin 的帖子

同意。

在小學要名列前茅,科科要90+不難,到中學及大學科科要求90+是自尋煩惱。
到中學資質的影響會好明顯,單靠勤力是不足夠!

作者: cellon    時間: 13-5-4 12:51

本帖最後由 cellon 於 13-5-4 12:51 編輯
elbar 發表於 13-5-3 20:41
兒子拚命、全家如箭在弦,緊張數月後,千辛萬苦,終考到九字頭分數。吐氣揚眉,歡天喜地,一家人晚飯慶祝,兒子重拾自信,父母老懷安懷,鬆一口氣。詎料兩日後,發覺兒子的九字頭分數,原來是全班最低分的幾個。...

問題在家長的心態,兒子考試已經九十多分,仍要因「其他同學成績更好」而不高興,甚至要轉校,這是甚麼心態?!

其實,兒子已經九十多分,即使「其他同學成績更好」,也不過是高幾分,為什麼要這樣著意,這樣不能接受呢?若家長不改變這種心態,子女必會成長在一個極高壓力的環境。

將來子女找到一份很好的工作,月入十萬,家長立時會覺得吐氣揚眉,歡天喜地.....但幾日後,發現鄰居陳太的子女入月十萬三千,便立刻大失所望,愁眉苦臉,甚至要搬屋,遠離這位有個月入高過子女三千元的陳太....










作者: yipcharie    時間: 13-5-4 18:22

許多父母把成績放在第一位,相反,把子女的個人品德遺忘了多的是
作者: ANChan59    時間: 13-5-4 18:52     標題: 引用:許多父母把成績放在第一位,相反,把子女的

原帖由 yipcharie 於 13-05-04 發表
許多父母把成績放在第一位,相反,把子女的個人品德遺忘了多的是
頁係咁差?




作者: senkawa    時間: 13-5-4 21:11

近來好多學校都在FACEBOOK有了SECRETS...當然不會是官方的! 但我覺得睇呢D專頁非常能夠知道果間學校的作風...有D舊生/學生勁罵學校/老師...都係一個參考! 不過, 千其唔好以為個專頁入面冇寫老師/學校壞話就好, 好有可能係因為學校下了禁令先至冇人敢寫...如果見到個PAGE入面的氣氛感覺好融洽和諧, 其實真係幾難得...呢D其實都係家長選校時應該考慮的因素呢!
作者: 安格斯媽媽    時間: 13-5-4 21:30     標題: 引用:近來好多學校都在FACEBOOK有了SECRETS...當

原帖由 senkawa 於 13-05-04 發表
近來好多學校都在FACEBOOK有了SECRETS...當然不會是官方的! 但我覺得睇呢D專頁非常能夠知道果間學校的作風. ...
曾經因為咁而放棄將此校做保險線,但有時學生鬧老師是因為可能學校想上位,谷一些反叛學生成績,但要求學生留校補課是壞事?都是為學生著想,但他們未必受




作者: hkangel89    時間: 13-5-4 21:59

各有各的想法:有D家長覺得在中等水平的學校只要小朋友年年考三甲就最開心,但有啲就名次考中間也没問題,學校一定要最勁。很難說誰對誰錯。
作者: sai1031    時間: 13-5-4 23:48

品學兼優,
為什麼不是以 品格 先行,學業在後.
作者: sai1031    時間: 13-5-4 23:52

有一位朋友的兒子他有以下的理論
只要我能於某某名校畢業,誰會理會我是第一名還是最尾那位.
外人只知我是從那畢業出來便可.
xx仔
作者: akys    時間: 13-5-5 01:43

回復 elbar 的帖子

不要太快抹殺小朋友的發展,尤其是男孩。只要孩子有心去追的話一兩年可以追回中游位置。看過很多學生從中一默書次次吃蛋到會考拿A,B。
作者: akys    時間: 13-5-5 02:27

回復 yipcharie 的帖子

這是一個值得深思的話題。整體上很多家長都會有雙重標準。例如孩子不在時會不遵守交通燈過馬路,平時會講善意的大話,手機短訊遊戲不離手,搞小圈子等, 但會要求孩子不可這不可那,要做个有品格的人。

有些家長比較直接,認為孩子應該要從小明白社會運作,以保障自己。
譬如一個靠人事,辦公室政治上位的父母,會叫孩子選擇(有用的)朋友。有些則會用種種方法幫助他解決學校的問題,以免給學校或老師針對。看過有父母會為因為孩子未能完成家課而拿假醫生證明,也有父母為了省錢在假期前一兩天請病假去旅遊。更甚的是,有一個經常自誇有多個女朋友的友人真的將他自己的價值觀灌輸給他讀中學的兒子。


利申:雖然我盡量避免,但應該屬於第一類家長。



作者: hkangel89    時間: 13-5-5 09:06

本帖最後由 hkangel89 於 13-5-5 09:07 編輯
sai1031 發表於 13-5-4 23:52
有一位朋友的兒子他有以下的理論
只要我能於某某名校畢業,誰會理會我是第一名還是最尾那位.
外人只知我是從 ...

但中學階段,對小朋友的性格及待人處事培養很重要,即使在名校,如果成績不如人,老師同學也看不起,學校生活如同白紙,這六年中學生活會否在痛苦失落中度過了,不值得回味,對小朋友來說,相當可惜。
作者: miffy    時間: 13-5-5 11:20     標題: 引用:認同!當知道阿仔考到某B1時,+我都諗住有2手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978212    時間: 13-5-5 12:04

量力而為,勉強冇幸福。
作者: kansang    時間: 13-5-5 12:22

回復 elbar 的帖子

鄧藹霖好似係說小學唔係中學啊.........
作者: elbar    時間: 13-5-5 13:04     標題: 引用:回復+elbar+的帖子 鄧藹霖好似係說小學唔

原帖由 kansang 於 13-05-05 發表
回復 elbar 的帖子

鄧藹霖好似係說小學唔係中學啊.........
我只是引用一篇網上文章




作者: elbar    時間: 13-5-5 15:14     標題: 引用:+本帖最後由+hkangel89+於+13-5-5+09:07+編

原帖由 hkangel89 於 13-05-05 發表
本帖最後由 hkangel89 於 13-5-5 09:07 編輯
你講中咗好多家長忽略一點




作者: maylomaylo    時間: 13-5-5 16:17     標題: 引用:+本帖最後由+ohnono+於+13-5-4+01:00+編輯+

原帖由 ohnono 於 13-05-04 發表
本帖最後由 ohnono 於 13-5-4 01:00 編輯

適唔適合係好個人化的。夠竟要適合家長還是適合同學,但兩者又 ...

就是這個問題,究竟bank 1 尾的,應該曾取入讀band 1英中,定入讀band 2 的英文班?




作者: mum-LCC    時間: 13-5-5 17:45

Meikin 發表於 13-5-4 09:22
升中後, 學校不同咗, 同學的mixture不同咗, 各人的定位不同咗......不單止孩子, 家長們也應調效吓expectati ...
Can't agree more
作者: copimax    時間: 13-5-5 18:41     標題: 回覆:中學Banding以外容易忽略的三個選校因素

理想與現實两難存




作者: ohnono    時間: 13-5-5 21:40

maylomaylo 發表於 13-5-5 16:17
就是這個問題,究竟bank 1 尾的,應該曾取入讀band 1英中,定入讀band 2 的英文班?



  ...
事實上,band 2的英文班也不差啊,難輕言說band 1尾同學就可輕鬆考進前列位置。
若在band 1英中考尾的,去到band 2都未必一定可以考得前。因此不是band 1與band 2的問題,關鍵是勤力與否。

選一間程度較高的學校,同學間的相互「砥厲」,會帶來更多的火花。乍起的風,只能吹縐一池春水,微弱的火花,卻能燃燒盡同學的鬥志。小朋友未來六年就是會受這班同學影響,好既同學就可以揭露自己之不足,為自己帶來前進的動力。那怕真的是驚濤駭浪,隨波遂流,最終都還可到達彼岸。



作者: S14D    時間: 13-5-6 01:15

本帖最後由 S14D 於 13-5-6 10:51 編輯

> 即使在名校,如果成績不如人,老師同學也看不起,學校生活如同白紙,這六年中學生活會否在痛苦失落中度過了,不值得回味,對小朋友來說,相當可惜。

我真的懷疑,是老師同學看不起?還是香港家長看不起成績不如人的小孩,也不知不覺間教導他們的孩子看不起別人?

真希望香港的家長能拋開這種思想。

還是那句,每一家學校,每一班,總有一個包尾的同學,他、她的六年中學生活就一定是白紙一張?老師、同學就一定要、應該看不起他、她?

我在一家今天這裡叫神級的學校畢業,我聰明但貪玩,包尾留班我試過,班上第一我也試過,會考成績很一般,勉強在原校升中六,後來去了外國後發力,總算過得了自己一關。

肯定的是,從來沒有同學看不起我,老師罵我,不是因為我包尾是因為我懶。

再說一次,我就是包尾、成績不如人的那個,但中學七年是我人生最開心的日子,肯定不是白紙一張,而是最豐富、多姿多彩、碰到很多的良師益友的一段日子。畢業 30 年了,我還有和其中幾個老師時常聯絡,學校的(不單單是舊生的)活動我和許多的舊生一樣,出錢、出力、出時間支持,因為我雖然當年成績不如人,但學校沒有歧視、放棄我,更給了我一個良好的成長環境,我愛這所學校。

幾個月前我們剛剛舉辦畢業 30 週年聚餐 , 有一百多個同學參加,我肯定當中沒有人記得我就是包尾的那個。

成績不如人便如何?

P.S.: 中學七年,我媽從未踏足過我的學校,她今年 80 多歲了,還是未去過,地址她也不知道。問她要不要去看一下,她說「你是學生、我不是」。我爸去過兩次,一次是搞留級的事,另外一次忘記了,好像是我在校打架吧?我只想說,父母未必一定要那麼緊張的,我爸、媽都沒有,我覺得今天的我還可以。



作者: hkangel89    時間: 13-5-6 09:29

sai1031 發表於 13-5-4 23:52
有一位朋友的兒子他有以下的理論
只要我能於某某名校畢業,誰會理會我是第一名還是最尾那位.
外人只知我是從 ...
其實我也不認為成績主宰了一切,但如果說只要我能於某某名校畢業,誰會理會我是第一名還是最尾那位.
外人只知我是從那畢業出來便可.,
我實在不可苟同


作者: 978212    時間: 13-5-6 09:33

回復 S14D 的帖子

你覺得依架既小朋友和老師同30年係一樣既咩,我覺得依架既複雜好多,唔好話中學,小學都會有機會俾同學杯葛,比老師針對.
作者: hkangel89    時間: 13-5-6 09:40

而我所說的是要表達中學階段,是否入讀名校不重要,反而學生在青少年成長才最值得關注,人有很多種,有些人跌了一百次仍哈哈大笑,但也有人從此一跌不起。閣下比較幸運,可以到外國升學,但現實生活中,是否人人有像你的例子,
作者: elbar    時間: 13-5-6 10:38

S14D 發表於 13-5-6 01:15
> 即使在名校,如果成績不如人,老師同學也看不起,學校生活如同白紙,這六年中學生活會否在痛苦失落中度過 ...
初中男生壓力大易抑鬱

作者: S14D    時間: 13-5-6 10:46

本帖最後由 S14D 於 13-5-6 14:18 編輯

> 你覺得依架既小朋友和老師同30年係一樣既咩,我覺得依架既複雜好多

30(其實是三十多年)年前當然不一樣,那時的父母只擔心小朋友有沒有中學讀,沒有的話便要讀私校或出來做事。也有一些父母只讓兒子不讓女兒讀書的。現在的父母,小朋友進不了所謂名校便要生要死,每天為 band 123 折磨自己和小孩(我不是說政府沒有責任)。

30 年前小朋友不打架?不玩杯葛?沒有廢柴老師?我覺得小朋友和老師是一樣,變了的是家長,任何對小朋友的挫敗他們都受不了,注意是家長不是小孩受不了。

> 閣下比較幸運,可以到外國升學,但現實生活中,是否人人有像你的例子

現實生活中,永遠有人做最成績最差,賺錢最少,樣最醜,命最短果個,還不是一樣要好好的活下去?怕的話,不要生小孩。

不過當年有好多會考成績比我更差,中五後要另外想辦法的,今天學位比我高,錢比我多,樓比我大... 當中有幾個更是出名的「壞」同學,打架、賭馬、睇咸書(你不是以為神級學校沒這些吧),今天投資銀行大班了。也有沒有讀大學的,好像也妻賢子考,活得好好的,死不了。

我不是說 the end justify the means, 不過我想 30 多年後的家長,也許都會和我爸媽一樣,希望孩子能夠有學位,賺大錢,住大屋?是的話,三十年多前的做法,不可以照抄,但可以參考。

三十年是很長的路,幾歲便擔心,擔心得了到那天?




作者: jk67jk    時間: 13-5-6 11:19

銘銘媽 發表於 13-5-3 21:54
我曾聽過一次升中講座,講者都有教,從小孩子的理想來推轉來找合適的中學給孩子,但我總覺不容易 ...
同意。

因為除了banding, 可從成績數據參考, 其他範疇不容易知悉。
以往有朋友都是左問右問, 以為對某學校很了解, 誰知入去後, 也會與預期的不同。

作者: sai1031    時間: 13-5-6 14:24

其實係人的價值觀,態度不同了.
不管是學生,家長或老師,他們的心態都截然不同.

作者: hkangel89    時間: 13-5-6 14:56

不過當年有好多會考成績比我更差,中五後要另外想辦法的,今天學位比我高,錢比我多,樓比我大... 當中有幾個更是出名的「壞」同學,打架、賭馬、睇咸書(你不是以為神級學校沒這些吧),今天投資銀行大班了。也有沒有讀大學的,好像也妻賢子考,活得好好的,死不了。

我不是說 the end justify the means, 不過我想 30 多年後的家長,也許都會和我爸媽一樣,希望孩子能夠有學位,賺大錢,住大屋?是的話,三十年多前的做法,不可以照抄,但可以參考。
雖然你說我不是說 the end justify the means,但字裡行間正正反映了這種想法。(壞學生有好結果便明顯說出了這點),但人生正正要追求有好的過程和結果,你可以說不同人會有不同的人生意義,但事物總有一個客觀的標準,不能事事以主觀出發。
三十年是很長的路,幾歲便擔心,擔心得了到那天。父母便是這樣,不擔心自己子女的才不應生孩子。
我也聽過一些大富商,當年可能是走私犯罪,難道只要今天他賺大錢,住大屋,死不了便值得我們欣賞嗎?
作者: sai1031    時間: 13-5-6 15:04

本帖最後由 sai1031 於 13-5-6 15:05 編輯

我認為大部份父母都明白要找合適的中學給自己的子女.
為何一咼蜂要以成績作為選校標準?原因都是相信該校的讀書風氣,希望"近朱者赤".
其實有很多家長並不是只想要名校或top學校,他們都理解"入得到未必讀好"的道理.
但又害怕其他學校有部份學生的學習情緒和氣紛不好,影響子女.左憂右慮.

作者: sai1031    時間: 13-5-6 15:25

除了讀書風氣,還有學生的品行問題.以住被視為"壞學生"打吓架,賭吓馬,睇吓不良刋物.
但現在最可怕的是有些被視為"好"的學生也會參與校園欺凌,傷害的並不是只限個人,而是影響他人.

作者: S14D    時間: 13-5-6 16:05

本帖最後由 S14D 於 13-5-6 16:07 編輯

我以往有打架,中一開學兩星期便打到同學頭破出血,(但學校沒有找我爸媽,同學家長也沒有投訴),賭馬(中六時),睇鹹書(作為少年人,我絕對不認同鹹書是不良刊物!).....

但我同樣有學中英數、對物理有興趣,電腦我頂瓜瓜(是 1979 年啊)。

讀書風氣嗎?當年我校出名不用讀書,反正一樣升班,事實上是堂也不用上,走堂原因、方法各適其式,也不會有甚麼大懲罰。只要有幫手搞野,成績達最低要求,升中六沒問題。

我到今天還是覺得我是一個好學生。

讀書姐,使唔使咁緊張?養兒一百歲,長憂九十九..... 香港父母學一百年也不會學到外國父母的豁達。
作者: huawei    時間: 13-5-6 17:03

本帖最後由 huawei 於 13-5-6 17:04 編輯

三年前,一位當小學校長的朋友,向他的學生說了他的兩件遺憾的事:這是其中一件:
1.中四那一年,學習詠春的他,在學校跟一位高他半個頭的人爭執,自恃有一些功夫,和那人打上來,結果左邊面中了狠狠的一腳,年輕的他只感到很痛,但不認為有什麼事,父母也看見了面腫起來,他說吃了波餅。媽媽還用熟雞蛋幫他燙面。十年後一次看牙醫,發現有三隻牙壞死了,其中一隻肯定要脫掉。位置剛好是當年受傷的地方,牙醫也認為是扭擊造成。
年少輕狂很多人都會有,但如果會令自己或他人,甚至愛你的人在身心受傷,是否值得呢?
作者: S14D    時間: 13-5-6 17:29

本帖最後由 S14D 於 13-5-6 17:40 編輯

個別例子姐,唔使咁擔心,好多成績包尾但第日又搵到兩餐食嘅學生,都冇 bok 濕過同學嘅頭嘅。
作者: V.G    時間: 13-5-7 11:35     標題: 回覆:S14D 的帖子

S14D,我好同意你既觀點,我都覺得讀名校,成績墊底都唔係問題,重要嘅係家長嘅態度。但畢竟30幾年後嘅今天,神級名校就是,充積著你所形容嘅緊張家長,同埋受保護長大的孩子,不肯定學校是否仍存在寛鬆包容的環境和良師益友,你仍會選擇讓自己的孩子爭取入名校嗎?




作者: S14D    時間: 13-5-7 23:10

本帖最後由 S14D 於 13-5-7 23:11 編輯

其實名校不名校不是重點,六十分不用轉校(看前面),九十分不用轉校,包尾不用轉校,家長不用為 band 123 折磨自己和孩子,父母要學習放手讓孩子去 expereince life the way it really is 才是重點。
作者: yovin    時間: 13-5-8 05:18

回復 S14D 的帖子

所以今天在學業上已不只是個人的比賽 , 而是全家為一體的社會遊戲了!
當然仍有部分天資聰敏的小朋友 , 可以用個人名義參賽而勝出半條街。

另外, 與子女一起温習和閱讀 , 有時會很激氣 , 但氣有時笑有時怒有時樂有時 ,一起温習也有不少好處啊!  親子的感覺很難忘 , 兒子或許會忘記家長的付出,但不要緊 ! 最重要是我身為母親的卻永不忘己 , 自己有陪伴過他手挽手的走過這段路。再者 , 自己能再一次温故知新 , 增進知識也別有一番滋味o

我也同意樓主的提點 , 品行與人恪 一定比學業更緊要 , 我相信大部分作為家長的也會同讓重視雙方的發展。
就是明白物以類聚 , 所以才會緊張Banding。不是說Band one 一定是好學生 , Band three也不一定代表壞 , 但如果你像我一樣讀過Band three學校 , 便會知道這條路實在難行 , 也"較"容易粉身碎骨。
故此, 不要怪責家長過分重視Banding, 這代長家長輸不起 , 也不代長家長會輕視品行 , 大致家長們也希望盡力為小朋友投進一所有學習風氣 , 有良好校風 , 有共同正確理念的學校而矣!

根本無論遊戲、學習、處世或人生 , 我認為家長永遠也是子女的伙伴 , 這才是"家"! 家長與子女的連結或緊或鬆 , 便應以孔子為榜樣 , 因材施教了! 緊長子女的 , 有人會兒孫成材,有人卻被殺之;鬆容不迫的 , 有人會培養出獨立領導,也有人造出敗類。正正沒有準則 , 才會養兒百歲長憂九十九!
今天 , 我們關懷着子女的心情 , 不知又有多少人能有相同的心思去惦掛着自己的父母呢?






歡迎光臨 教育王國 (/) Powered by Discuz! X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