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王國

標題: 剩學額撥他區緩殺校 教界質疑 指跨區屯門隨時貴過入直資 [打印本頁]

作者: 貓大姐    時間: 12-4-22 00:02     標題: 剩學額撥他區緩殺校 教界質疑 指跨區屯門隨時貴過入直資

本帖最後由 貓大姐 於 12-4-22 00:02 編輯

【明報專訊】中一適齡學童減少,令部分地區出現大量剩餘中一學額。教育局今年從重災區調撥大量學額至鄰近地區,紓緩中學殺校危機,例如從有400剩餘學額的大埔區撥出300個予北區,以及從有600剩餘學額的屯門調撥逾200個至元朗。不過有中學校長對教育局做法成效存疑,因為一直以來家長均傾向就近入學,擔心無法紓緩殺校危機。


教育局昨宣布展開升中統一派位,並公布新學年《中學一覽表》供家長選校,預計5月3日截止申請。教育局發言人指出,中一學位供應是全港規劃,按各區學位供求、學校位置及交通配套等因素作鄰區調撥。

今年正值「龍年效應」,升中學生人數比去年微增500人至6.1萬人,但部分地區仍面對學生不足問題,中一學額供過於求,重災區包括沙田、屯門、東區及南區等。教育局今年盡量將學額調撥至鄰近學額不足地區,其中欠600學額的觀塘區,接收黃大仙、東區等地區的過多學額,由去年471個增加至708個,升幅高達五成。

教局:按各因素全港規劃
全港最多剩餘學額的屯門區,今年有600剩餘學額,區內早前已有收生不足中學宣布停辦,當局今年調撥該區210個學額至元朗區。有中學校長指出,新界西近年有直資學校以超低學費招攬學生,而跨區到屯門上學的交通費,隨時比鄰近的直資校學費貴幾倍,間接令屯門區內質素稍遜的學校收生人數大減,面臨殺校危機。

觀塘區學校聯會中學教育組召集人賴永春指出,區內不少屋邨重建和新屋苑落成,令學生人數增加,學額供不應求。不過他直言,無法保證所有獲派他區的學生最終跨區上學,因選擇權始終在家長手中,例如派位後改報區內學校,但相信當局已盡力處理各區學額供求不均問題。

另外,今年全港逾萬個英中學額供全港6.1萬名學生競爭,比去年微增500個,平均每6人爭奪1個學額,情况與去年相若。競爭最激烈的是離島區,全區1416名學生爭奪28個英中學額,平均50人爭1學額;而最容易入讀英中的是灣仔區,2459人爭821個學額,即每3名學生有1人可入讀英中。

學生人數跌 英中料現錯配
津貼中學議會主席廖亞全稱,今年英中競爭與去年相若,但預計日後學生人數下跌,增加學生入讀英中機會,出現第二組別學生也有機會入讀英中名校的「上移錯配」情况。

http://hk.news.yahoo.com/剩學額撥他區緩殺校-教界質疑-指跨區屯門隨時貴過入直資-211401717.html






歡迎光臨 教育王國 (/) Powered by Discuz! X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