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王國

標題: Rank Order [打印本頁]

作者: gigayan    時間: 18-12-13 23:15     標題: Rank Order

Rank order是以學生在學校呈一+呈二排名,再比對2016和2018年師兄姐考Pre S1成績排出嚟的。咁會唔會有以下情況發生?

排名20的學生,會用2016、2018排名20嘅師兄姐pre S1成績,若果他們在pre s1考試失準,可能比排名30嘅差,就用咗佢嘅成績幫今年學生排Rank order。若果級20、級30都一同考同一間中學,會令級30前過級20呢?

作者: Yanamami    時間: 18-12-13 23:22

控制唔到既野唔好諗禁多
作者: yovin    時間: 18-12-13 23:32

gigayan 發表於 18-12-13 23:15
Rank order是以學生在學校呈一+呈二排名,再比對2016和2018年師兄姐考Pre S1成績排出嚟的。咁會唔會有以下 ...

又會唔會 教處排名只係用於 升中学用?
然後粉筆字抹去

只係用ps1 嘅成績 去分俾小學 → 攞到嘅banding人數呢?

以上都係假設性嘅問題

作者: gigayan    時間: 18-12-13 23:36

Yanamami 發表於 18-12-13 23:22
控制唔到既野唔好諗禁多

今日腦內一閃呢個問題,聽女講學校建議好多人去同一間

作者: gigayan    時間: 18-12-13 23:38

yovin 發表於 18-12-13 23:32
又會唔會 教處排名只係用於 升中学用?
然後粉筆字抹去

我估rank order都應該咁排,教署應該無咁得閒整計過計法

作者: kirstyau    時間: 18-12-13 23:50

gigayan 發表於 18-12-13 23:15
Rank order是以學生在學校呈一+呈二排名,再比對2016和2018年師兄姐考Pre S1成績排出嚟的。咁會唔會有以下 ...

我理解係PreS1排左一條隊,你小朋友當校內呈一,二排名第20,咪係搵返前人既PreS1排第20,而佢全港去到咩位置,就係係小朋友個位置

作者: gigayan    時間: 18-12-13 23:53

kirstyau 發表於 18-12-13 23:50
我理解係PreS1排左一條隊,你小朋友當校內呈一,二排名第20,咪係搵返前人既PreS1排第20,而佢全港去到咩 ...

即係用pre s1的成績排名,不是用學校排名搵返師兄師姐排20個個pre s1成績?咁就似乎合理些,thank you!

作者: 憫父    時間: 18-12-14 08:20

本帖最後由 憫父 於 18-12-14 08:26 編輯

gigayan 發表於 18-12-13 23:53

即係用pre s1的成績排名,不是用學校排名搵返師兄師姐排20個個pre s1成績?咁就似乎合理些,thank you!
...

計分的方法如下:

假設:
2016 和 2018 年 A 小學 5 位學生考 pre-S1 的成績如下:

年份分數 1
分數 2
分數 3
分數 4
分數 5
2016 5051
49
70
80
2018 9080
51
49
70


教育局會將  各年的分數  排龍,由高至低排列,依次如下:
年份名次 1
名次 2
名次 3
名次 4
名次 5
2016 8070
51
50
49
2018 9080
70
51
49
平均
85
75
60.5
50.5
49

2019 年 A 小學  5 位學生 的呈分名次如下:
呈分一
名次
配對成績
對照 pre-S1

呈分二
名次

配對成績
對照 pre-S1
學生A 1 85 2
75
學生B 2
75 1 85
學生C 3 60.5 3
60.5
學生D 4 50.5 4 50.5
學生E 5 49 5 49


計算 RAND ORDER 只用呈分一和二的配對成績,因此:
學生A 的成績是 (85+75)/2 = 80
學生B 的成績是 (75+85)/2 = 80
學生C 的成績是 (60.5+60.5)/2 = 60.5
學生D 的成績是 (50.5+50.5)/2 = 50.5
學生E 的成績是 (49+49)/2 = 49

全港所有有呈分的學生,均使用這方法記算平均配對成績,然後高分至低分排列。

若 B 中學 有 10 位學生申請自行位,教育局會抽出這 10 位學生,將他們的平均配對成績由高至低排列,將名次交給 B 中學


這名次便是 RANK ORDER。


作者: little_yolky    時間: 18-12-14 08:55

本帖最後由 little_yolky 於 18-12-14 08:57 編輯
yovin 發表於 18-12-13 23:32
又會唔會 教處排名只係用於 升中学用?
然後粉筆字抹去

唔止係攞個banding人數, 學生成績到教育局係有個配對分, 參考下憫父個表, 即係, 有D同學仔三次呈分上落太大, 對個banding影響其實可以好大, 因為雖然差一名, 果個配對分可以差好遠, 所以其中一次考得好, 一次唔好, 可以俾唔好果次拉得好慘, 唔係單單加埋除二。而學校既累計呈分排名, 都只係計校內呈分既分數去排俾你睇, 佢哋唔知道教育局個分, 所以單一次呈分, 差十名, 可以差好遠, 除非學校有操開卷, 學生既Pre-S1水平唔係相差好大。如果好似我哋學校咁, 個個學生成績上落好大, 咁都幾大鑊。

升中呢樣嘢, 唔怕你band低, 最怕你估錯band。

作者: yovin    時間: 18-12-14 09:04

little_yolky 發表於 18-12-14 08:55
唔止係攞個banding人數, 學生成績到教育局係有個配對分, 參考下憫父個表, 即係, 有D同學仔三次呈分上落太 ...

本帖最後由 yovin 於 18-12-14 09:05 編輯

我明。

就好似DSE中 校本評核一樣,每間學校嘅水平參照都唔一樣, 應承學校畀個分, 未必係教育署 俾你嘅分一樣。

作者: losoco    時間: 18-12-14 09:23

回覆 gigayan 的帖子

睇片


https://www.edb.gov.hk/attachment/tc/edu-system/primary-secondary/spa-systems/secondary-spa/general-info/SSPA2019-part2_clip2-CANT.wmv



作者: jiang_rabbit    時間: 18-12-14 09:35

本帖最後由 jiang_rabbit 於 18-12-14 09:36 編輯

回覆 憫父 的帖子

多謝信息,那請問:“學生A”和“學生B” 的平均分都是80分,一樣多。那麼“學生A”和”學生B“ 的RANK ORDER怎麼排呢?分別用他們的兩次呈分試總分都乘以80嗎?謝謝。
作者: little_yolky    時間: 18-12-14 09:47

yovin 發表於 18-12-14 09:04
本帖最後由 yovin 於 18-12-14 09:05 編輯

我明。
你有大仔一定明, 不過, 仍然有好多人唔明, 包括現任P6家長。
作者: little_yolky    時間: 18-12-14 09:53

Yanamami 發表於 18-12-13 23:22
控制唔到既野唔好諗禁多
唯一可以控制既, 就係叫自己個小朋友每次呈分都全力以赴, 做到最好。
作者: gigayan    時間: 18-12-14 10:28

憫父 發表於 18-12-14 08:20
計分的方法如下:

假設:

謝謝憫父,清楚了

作者: gigayan    時間: 18-12-14 10:57

憫父 發表於 18-12-14 08:20
計分的方法如下:

假設:

謝謝憫父,清楚了

作者: subb    時間: 18-12-14 11:04

其實呈3 多數只影響派位 ???
呈3失手, 自行又失, 派位咪凍過水... ??!!!!
作者: mcl203    時間: 18-12-14 11:15

subb 發表於 18-12-14 11:04
其實呈3 多數只影響派位 ???
呈3失手, 自行又失, 派位咪凍過水... ??!!!!

除非所謂失手好嚴重,又或呈2後仍係邊緣一,一次呈3輸埋前2次積儲係幾難㗎~~~

作者: tylan5889    時間: 18-12-14 11:25

回覆 little_yolky 的帖子

我好努力咁睇咗好耐,都係唔明
作者: subb    時間: 18-12-14 11:29

mcl203 發表於 18-12-14 11:15
除非所謂失手好嚴重,又或呈2後仍係邊緣一,一次呈3輸埋前2次積儲係幾難㗎~~~
...
我諗, 我朋友當年case...
b1..去到派b3 校, 重要係地區強校
當時覺得真嚇人 !
應該係呈一及二已經是B1 邊緣人
呈三失手, 趺去B2,....
但派了B3.... ! 真係滴汗  

作者: subb    時間: 18-12-14 11:30

mcl203 發表於 18-12-14 11:15
除非所謂失手好嚴重,又或呈2後仍係邊緣一,一次呈3輸埋前2次積儲係幾難㗎~~~
...
咁都好D , 安樂D !


作者: jaycee_mami    時間: 18-12-14 11:31

憫父 發表於 18-12-14 08:20
計分的方法如下:

假設:
睇完終於明白哂, 非常感謝!

我一直誤以為, 如果我考第20, 我就配對番上年或再上年考第20名的師兄的pre-s1分數, 曾擔心過考第20的師兄hea考會點算, 原來是我誤解了.  即係我會用番排第20的"分數", 而不是跟考第20的"人"的分數.


作者: losoco    時間: 18-12-14 11:36

回覆 jaycee_mami 的帖子

原來大家咁唔信政府

教局條片用左好多年

我諗大部分人冇睇過

作者: little_yolky    時間: 18-12-14 12:10

tylan5889 發表於 18-12-14 11:25
回覆 little_yolky 的帖子

我好努力咁睇咗好耐,都係唔明
慢慢睇多幾次, 一定明既。
作者: vestzs    時間: 18-12-14 12:29

回覆 憫父 的帖子

明晒, 謝謝

作者: pypy405    時間: 18-12-14 12:40

little_yolky 發表於 18-12-14 12:10
慢慢睇多幾次, 一定明既。

我都未明

作者: little_yolky    時間: 18-12-14 12:46

pypy405 發表於 18-12-14 12:40
我都未明
你哋邊度唔明呀? 除咗憫父, 另外HKpapa之前都出過一個講解既帖, 好詳盡清晰, 你哋search嚟睇下。

不過, 明唔明都無所謂, 因為睇明咗之後發現, 原來自己可以控制既嘢係咁少, 其餘既其實都係唔會知道既資訊, 唯一可以做既, 只係努力考好每次呈分試而已。


大家努力呀, 仲有一次呈三呀!

作者: IloveJJ    時間: 18-12-14 12:47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憫父    時間: 18-12-14 13:11

jiang_rabbit 發表於 18-12-14 09:35
回覆 憫父 的帖子

多謝信息,那請問:“學生A”和“學生B” 的平均分都是80分,一樣多。那麼“學生A”和” ...
如果他們都報同一間中學的話,該中學收到這兩位學生的 rank order 是相同的。

作者: subb    時間: 18-12-14 13:24

本帖最後由 subb 於 18-12-14 13:32 編輯
IloveJJ 發表於 18-12-14 12:47
佢當年學校有無話佢係邊緣人呢?又佢有無叩門?叩到嗎?

當時呈一及二也是B1, 呈三, 一失趺去B2
不過我最近我問他,小朋友考級的名次 (當時無無問)
她話8X...
當下, 我明白了, 她被學校老點 !
是學校太有自信8X 也是b1...

有叩門, 好險, 本來已經諗住讀B3校
最後收到B1中學通知, 叩門成功 !

作者: subb    時間: 18-12-14 13:27

憫父 發表於 18-12-14 13:11
如果他們都報同一間中學的話,該中學收到這兩位學生的 rank order 是相同的。
...
有一點我都想問清楚 !

即係學生A 交自行XX學校,
XX學校收10份表
教育局會重申將里10個申請人, RANK一次去排 ?

而唔係全港小六學生一起RANK左之後, 的排名 ?



作者: IloveJJ    時間: 18-12-14 13:31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subb    時間: 18-12-14 13:33

IloveJJ 發表於 18-12-14 13:31
8x的話,就算是B1,也是尾吧!
我哋學校如果係B1尾和B2尾,都會有表示讓家長有準備。
...
所以他自行+大抽獎也填B1B中學...!
C哂...

作者: gigayan    時間: 18-12-14 14:08

jaycee_mami 發表於 18-12-14 11:31
睇完終於明白哂, 非常感謝!

我一直誤以為, 如果我考第20, 我就配對番上年或再上年考第20名的師兄的pre-s1 ...

我同你一樣想法,宜家放心晒

作者: mcl203    時間: 18-12-14 14:10

subb 發表於 18-12-14 13:27
有一點我都想問清楚 !

即係學生A 交自行XX學校,

EDB一定有份全港升中生排名,用於統一甲部分Banding~~~

至於自行,咪係該中學收左10份申請表,EDB咪提供該10位學生排位先後,唔會有Banding 或全港名次~~~

作者: subb    時間: 18-12-14 14:18

mcl203 發表於 18-12-14 14:10
EDB一定有份全港升中生排名,用於統一甲部分Banding~~~

至於自行,咪係該中學收左10份申請表,EDB咪提供 ...
在自行階段, 不會比

全港升中生排名學校 ???



作者: mcl203    時間: 18-12-14 14:19

subb 發表於 18-12-14 14:18
在自行階段, 不會比全港升中生排名學校 ???

例如,你舉既例子,只會排 1 - 10既先後~~~

作者: gracelam    時間: 18-12-14 14:22

subb 發表於 18-12-14 13:24
當時呈一及二也是B1, 呈三, 一失趺去B2
不過我最近我問他,小朋友考級的名次 (當時無無問)
她話8X...

計埋荃灣及葵青區小學, 邊間小學咁老點, 級8x仲係band 1生? 靠害咩!!

作者: 憫父    時間: 18-12-14 14:22

subb 發表於 18-12-14 13:27
有一點我都想問清楚 !

即係學生A 交自行XX學校,
XX學校收10份表
教育局會重申將里10個申請人, RANK一次去排 ?

而唔係全港小六學生一起RANK左之後, 的排名 ?
如果只有 10 人申請 XX 中學,
XX 中學只會收到 1 - 10 的數字。

簡單來說,你的第一個說法是正確的。
教育局只 RANK 10 個申請人。



作者: gracelam    時間: 18-12-14 14:25

subb 發表於 18-12-14 14:18
在自行階段, 不會比全港升中生排名學校 ???

該中學只知道交左申請表的小六生按教育局排名, 收到100份就只有嗰100個學生排名。

作者: subb    時間: 18-12-14 14:29

gracelam 發表於 18-12-14 14:22
計埋荃灣及葵青區小學, 邊間小學咁老點, 級8x仲係band 1生? 靠害咩!!
62 數一數二小學

作者: jiang_rabbit    時間: 18-12-14 14:35

回覆 憫父 的帖子

多謝回覆。根據您前面的 “假設 ”,我們再假設 ,如果 “強小學”的學生A,第一次和第二次呈分試都是第一名,兩次呈分試的平均分為85分,而他師兄師姐在2016和2018 取得的PRE-S1的 第一名的成績都為95分。
而“弱小學”的學生B,第一次和第二次呈分試都是第一名,兩次呈分試的平均分為90分,而他師兄師姐在2016和2018 取得的PRE-S1的 第一名的成績也都為95分。

“強小學”的學生A和“弱小學”的學生B在自行時都報讀了同一間中學,那麼這種情況下的“學生A ”和“學生B” 的RANK ORDER是怎麼樣的呢?多謝指教。

作者: 憫父    時間: 18-12-14 14:52

jiang_rabbit 發表於 18-12-14 14:35
回覆 憫父 的帖子
如果 “強小學”的學生A,第一次和第二次呈分試都是第一名,兩次呈分試的平均分為85分,而他師兄師姐在2016和2018 取得的PRE-S1的 第一名的成績都為95分。
而“弱小學”的學生B,第一次和第二次呈分試都是第一名,兩次呈分試的平均分為90分,而他師兄師姐在2016和2018 取得的PRE-S1的 第一名的成績也都為95分。

“強小學”的學生A和“弱小學”的學生B在自行時都報讀了同一間中學,那麼這種情況下的“學生A ”和“學生B” 的RANK ORDER是怎麼樣的呢?多謝指教。...
小學只需要交學生的呈分名次,不用呈分試平均分,所以教育局沒有小學的呈分試成績。

你的例子中:
1. 強小學的學生A,兩次呈分名次都是第一,所以從 pre-S1 取得的配對分數是 (95+95)/2 = 95 分。
2. 弱小學的學生B,兩次呈分名次都是第一,所以從 pre-S1 取得的配對分數是 (95+95)/2 = 95 分。
3. 因為兩名學生獲得的配對分數都是一樣的。
4. 若他們申請同一間中學的自行位,兩人的 RANK ORDER 是一樣的。



作者: gracelam    時間: 18-12-14 14:59

subb 發表於 18-12-14 14:29
62 數一數二小學

吓!! 有數得計喎, 唔係信晒老師下話

荃灣區填表要保守D, band 1尾都要好少心, 一個唔覺意碌左去他區band 3!

作者: jiang_rabbit    時間: 18-12-14 16:17

回覆 憫父 的帖子

明白了,謝謝指教。




歡迎光臨 教育王國 (/) Powered by Discuz! X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