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王國
標題: 請教呈分方法 [打印本頁]
作者: 6321 時間: 20-2-14 15:01 標題: 請教呈分方法
本帖最後由 6321 於 20-2-14 15:03 編輯
請問教育局是分開呈1 及呈2 分數和排名給中學,
還是把呈1 及呈2 分數加一起才排名給中學?
作者: geminicwm 時間: 20-2-14 15:42
我覺得應該是兩個相加

作者: Poyau 時間: 20-2-14 16:04 標題: 回覆樓主:
全港次第計呈一加呈二成績

作者: gracelam 時間: 20-2-14 16:23
6321 發表於 20-2-14 15:01 
請問教育局是分開呈1 及呈2 分數和排名給中學,
還是把呈1 及呈2 分數加一起才排名給中學?
2次加埋的排名,但又不是呈一排名+呈二排名除2。
計法相當繁複,我唔識計。 

作者: medicine 時間: 20-2-14 17:57
本帖最後由 medicine 於 20-2-14 17:59 編輯
gracelam 發表於 20-2-14 16:23 
2次加埋的排名,但又不是呈一排名+呈二排名除2。
計法相當繁複,我唔識計。
教局啲影片有講。
(1)某小學兩次PS1全港成績是直接相加除以2得PS1平均分,以排名記錄P1,P2,P3……PN,代表該校的兩次呈分的順序排名所獲得的全港分數。
(2)兩次校内呈分排名,分別以排名獲得(1)的P1,P2,P3……PN,分別記錄P1(1),P2(1),P3(1)……PN(1)和P1(2),P2(2),P3(2)……PN(2)。
該校學生有a,b,c……n,呈分排名為第一次:a,b,c……n,成績比對(1)侯按(2)記錄未:P1(1a),P2(1b),P3(1c)……PN(1n)。
呈分排名第二次分別為:c,a,b……n,比對(1)后按(2)記錄為:P1(2c),P2(2a)。P3(2b)……PN(2n)。
(3)則兩次呈分結果a,b,c……n所得的分數分別為(P1+P2)/2,(P2+P3)/2,(P3+P1)/2……(PN+PN)/2.
(3)的分數為呈分結果分數,報畀教局以得出全港排名。
(3)所獲得的具體分數,(小學)進行校内排名,則爲呈分校内排名。(教局)進行全港排名就是全港次第。
難點在於學生無法得知(1).僅僅得知(2),必然計算唔到(3).
以上(1),(2) 若以數字代表,會易明少少。
作者: gracelam 時間: 20-2-14 18:34
medicine 發表於 20-2-14 17:57 
教局啲影片有講。
(1)某小學兩次PS1全港成績是直接相加除以2得PS1平均分,以排名記錄P1,P2,P3……PN ...
我數學白痴真係唔明,我地小學好好,計埋比我地家長知2次平均排名。 

作者: 6321 時間: 20-2-14 18:53
回覆 medicine 的帖子
PS1 ???
普通學校有多少 Band 1 student?
Could give some number or name example on your sample cause I don't fully understand. Thanks!
作者: little_yolky 時間: 20-2-14 20:22
6321 發表於 20-2-14 15:01 
請問教育局是分開呈1 及呈2 分數和排名給中學,
還是把呈1 及呈2 分數加一起才排名給中學?
如果你係講自行/直資中學,教育局係唔會俾分數中學,亦唔會俾個真實排名,只會有報考同學每次既先後順序。所以理論上中學係唔會確實知道同學band幾。不過中學好有經驗既。

作者: Poyau 時間: 20-2-14 20:30
6321 發表於 20-2-14 18:53 
回覆 medicine 的帖子
PS1 ???
全港 B1/B2/B3 各佔1/3
各區 B1/B2/B3 各佔1/3
所以學校平均有1/3 B1生

作者: nillnill 時間: 20-2-14 20:40
Poyau 發表於 20-2-14 20:30 
全港 B1/B2/B3 各佔1/3
各區 B1/B2/B3 各佔1/3
所以學校平均有1/3 B1生
其實..是否規定?
因為翻閱自己小朋友去年升中數字,全級137人裡面,只有39人升到band1中學。連三成都無。
作者: Poyau 時間: 20-2-14 20:57
nillnill 發表於 20-2-14 20:40 
其實..是否規定?
因為翻閱自己小朋友去年升中數字,全級137人裡面,只有39人升到band1中學。連三成都無。 ...
每間學校B1/B2/B3比例不同
據上兩次雙數年Pre S1成績決定
所以有學校高於1/3亦有低於1/3

作者: medicine 時間: 20-2-14 21:14
本帖最後由 medicine 於 20-2-14 21:35 編輯
6321 發表於 20-2-14 18:53 
回覆 medicine 的帖子
PS1 ???
PS1,中文名稱中一入學前香港學科測驗(
Pre-Secondary One Hong Kong Attainment Test)。
PS1,每雙數年的小六生在錄取中學參加。不少中學亦以此為分班試,某程度上是增加學生考PS1的動力,以提高PS1的可靠性。
(1)兩次PS1成績,是各小學的師兄師姐決定,當屆畢業生並不能改變該數據。比如,
需參考的第一次PS1,共有7人,分別為:96,94,80,72,64,62,42.
需參考的第二次PS1,相同7人,分別為:94,92,90,88,74,66,52。
那麽,兩次需參考的PS1平均分為依次:95,93,85,80,68,64,46.
(2)該小學今年亦7個學生。第一次排名為a,b,c,d,e,f,g。則分別獲得95,93,85,80,68,64,46呈分分數,呈分名次分別是1,2,3,4,5,6,7
第二次排名為c,b,a,e,f,g,d。則a,b,c,d,e,f,g第二次呈分名次分別是3,2,1,7,4,5,6。分別獲得85,93,95,46,80,68,64.
(3)a,b,c,d,e,f,g兩次呈分平均分為:
a,(95+85)/2=90
b,(93+93)/2=93
c,(85+95)/2=90
d,(80+46)/2=63
e,(68+80)/2=74
f ,(64+68)/2=66
g,(46+64)/2=55.
呈分校内排名為:b。a,c,e,f,d,g。即呈分名次是2,1,2,6,4,5,7
a,c並列,兩人兩次位置對調,如三次呈分則減少同分而名次並列機會。
而兩次呈分名次簡單相加除以2的話,a,b,c三人都是2,即(1,3),(2,2),(3,1).
d,e,f,g自己對照。好明顯,d兩次呈分名次分別(4,7),f兩次呈分名次(5,6),數值上應該d,f相同,但數值上第7名脫節,因而拉低兩次平均分。同,b兩個第二實際排第一名壓倒a,c一樣。
作者: 6321 時間: 20-2-14 22:37
回覆 medicine 的帖子
好清楚,謝謝!
作者: bbexpect 時間: 20-2-15 16:42
medicine 發表於 20-2-14 21:14 
PS1,中文名稱中一入學前香港學科測驗(
Pre-Secondary One Hong Kong Attainment Test)。
請問當屆學生成績和名次同前兩屆師兄師姐ps1 如何作比較?

作者: Poyau 時間: 20-2-15 20:33
bbexpect 發表於 20-2-15 16:42 
請問當屆學生成績和名次同前兩屆師兄師姐ps1 如何作比較?
呈分名次的Pre-S1成績配對方式
可參考hkpapa以下分享#4 #5
http://www.edu-kingdom.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3591473

作者: hkpapa852 時間: 20-2-17 14:16
6321 發表於 20-2-14 15:01 
請問教育局是分開呈1 及呈2 分數和排名給中學,
還是把呈1 及呈2 分數加一起才排名給中學?
呈分成績轉換簡介:
(1) 校內成績=>按"標準分"計算呈分名次
(2) 呈分名次 => 配對上兩次同一名次既Pre-S1成績, 之後相加再除2, 成為該次呈分既"全港次弟成績"
呈1, 呈2 和 呈3, 各自進行以上運作
在自行階段, 會將 呈1 和 呈2 兩次計出既 "全港次弟成績" 相加再除2, 計出 "呈1+呈2累計全港次弟成績"
EDB會按此成績為學生排名, 中學只會得知各自行申請人按照 "呈1+呈2累計全港次弟成績"的排名順序, 即
第1是A, 第2是B, 第100是X ..... 等, 不會有實際名次
到統一派位階段, 以往係將三次呈分各自計算 "全港次弟成績", 相加後再除3 而行出 "呈1+呈2+呈3累計全港次弟成績". 之後將成績最好的1/3歸為各港B1學生, 其次1/3為全港B2.....
最後再以同一校網學生去分類, 把同一校網學生按"呈1+呈2+呈3累計全港次弟成績"排名後, 成績最好的 1/3 歸類為本區B1.
今年既分別, 在於沒有了呈三, 其餘運作不變. 但因呈分由三次變兩次, 各區會有些微機會出現, 位列於 1/3 位置的學生多了, 咁又唔知EDB會點處理.
三次呈分變兩次呈分點解有問題? 用簡單邏輯去諗, A學生呈1級一呈2級二, B學生呈1級二呈2級一, 兩個計出嚟既分咪一樣囉 (如果係單數次數去計, 就一定會唔同咗)
作者: NCSC9 時間: 20-2-17 15:04
本帖最後由 NCSC9 於 20-2-17 15:10 編輯
回覆 hkpapa852 的帖子
如果某校:
A學生呈1級一, 呈2級二, 呈3級三
B學生呈1級二, 呈2級三, 呈3級一
C學生呈1級三, 呈2級一, 呈3級二
又如果該校3次呈分試學生人數一樣, 那麽A,B,C學生各自的平均全港次第也會是一樣。
作者: subb 時間: 20-2-17 15:14
本帖最後由 subb 於 20-2-17 15:22 編輯
.....
作者: NCSC9 時間: 20-2-17 15:59
回覆 subb 的帖子
想到一個極端例子:
如果某小學4年前Pre-S1有一學生拿100分,其他學生全拿0分。
兩年前情況一樣,該小學Pre-S1有一學生拿100分,其他學生全拿0分。
假設今年有3次呈分。學生A在三次呈分試考第一,第尾,第尾。 學生B在三次呈分試考第二,第二,第二。那麼學生A的對應分會是100+0+0,而學生B的對應分會是0+0+0? 即考兩次第尾都會好過考三次第二?
聽聞EDB有個加權指數,唔知係咪會係呢種情況下有糾正作用?
作者: subb 時間: 20-2-17 16:55
現實中有無可能這咁極極極端情況 ??????
醒啦,朋友, 唔好發夢啦
作者: NCSC9 時間: 20-2-17 17:22
回覆 subb 的帖子
對,極端例子是不會發生的,但可用來理解實際運作。比較貼切嘅推論,就係考第一,第四,第四,係可以好過考第二,第二,第二。而我最想知嘅反而係EDB個加權指數係點運作。
作者: hkpapa852 時間: 20-2-18 14:46
本帖最後由 hkpapa852 於 20-2-18 17:13 編輯
NCSC9 發表於 20-2-17 17:22 
回覆 subb 的帖子
對,極端例子是不會發生的,但可用來理解實際運作。比較貼切嘅推論,就係考第一,第四, ...
唔一定, 其實因為大家無法得知, 過去校內Pre-S1各人既成績
如果第一名同第二名差距不大, 但第二名以後差距較大, 考1-4-4成績唔會好過2-2-2
作者: YmOra 時間: 20-2-18 17:11
NCSC9 發表於 20-2-17 17:22 
回覆 subb 的帖子
對,極端例子是不會發生的,但可用來理解實際運作。比較貼切嘅推論,就係考第一,第四, ...
以你這個假設來看,個人認為考獲第二第二第二嘅學生之3次呈分後的整體為級1名次機會很大,因為優於222嘅就只有考獲第一第一第一的學生,你的假設中已經出現一位學生考獲144,換言之,將不會出現111之成績。而優於144嘅311學生要是"分差"夠細才有機會成為級1,否則仍然是222的較優勝。
至於,加權指數999632係發生响每次呈分時的計算工具,是發生响得出呈分名次之前。
作者: anitamos 時間: 20-3-12 17:13
hkpapa852 發表於 20-2-17 14:16 
呈分成績轉換簡介:
(1) 校內成績=>按"標準分"計算呈分名次
請教hkpapa852, 你提到的呈分次數如只有兩次,可能未必分到排名(1st+2nd vs 2nd+1st), 這個情況應該在以往自行階段會出現,因自行只有呈一+二成績。
甘以往自行時,中學收 EDB RO, 會否同一次序會出現2名學生 

作者: hkpapa852 時間: 20-3-13 16:18
anitamos 發表於 20-3-12 17:13 
請教hkpapa852, 你提到的呈分次數如只有兩次,可能未必分到排名(1st+2nd vs 2nd+1st), 這個情況應該在以往 ...
除非個兩個學生來自同一學校, 否則機會好微
另一會員講得啱, 就算3次呈分一樣有機會係有3位同學既分數係一樣, 但機率係比只有兩次呈分有人得相同分數既機會再低好多了!
作者: nataliegooooo 時間: 20-8-26 12:30
請問如果一間小學;
前兩次雙數年Pre S1只得100人考
但小5/6呈分人數有120人
咁會點做?
作者: auroresy 時間: 20-8-30 12:08
medicine 發表於 20-2-14 21:14 
PS1,中文名稱中一入學前香港學科測驗(
Pre-Secondary One Hong Kong Attainment Test)。
超級清晰,我總算好清楚地瞭解了這個遊戲規則,thanks a lot!!!
歡迎光臨 教育王國 (/) |
Powered by Discuz! X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