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王國

標題: 政府不顧家長死活 [打印本頁]

作者: soso1227    時間: 11-4-29 22:47     標題: 政府不顧家長死活

為保老師飯碗寧願減班都不殺無人願讀的學校,加上學期中先迫令部份學校減班,令家長大失預算。

高官子女一早公費留學英美,怎會體會我們小市民的心情。:;pppp:  

好的學校,50人一班都大把人爭住讀。只要政府放權讓學校揀學生便不會有「錯配」,banding 錯配根本是藉口不如回復升中試,簡單明瞭。無升中試不見得減輕學生壓力喎
作者: sauhar    時間: 11-4-29 22:50



原帖由 soso1227 於 11-4-29 22:47 發表
為保老師飯碗寧願減班都不殺無人願讀的學校,加上學期中先迫令部份學校減班,令家長大失預算。

高官子女一早公費留學英美,怎會體會我們小市民的心情。:;pppp:  

好的學校,50人一班都大把人爭住讀。只要政府放權讓學校揀 ...

作者: Daisy媽咪    時間: 11-4-29 23:17

原帖由 sauhar 於 11-4-29 22:50 發表




我係其中一名犧牲者, 放棄左直資既位, 同體藝既面試機機會, 都係一心想揀一間校風好既學校比亞女 (仲要係band 2). 本來機會都大, 點知一來個縮班, 心儀學校cut左班不特止, 成個區既位都唔夠派... 所以好有可能心儀學校剩番既3x個位都比band 1攞埋........真係........

[ 本帖最後由 Daisy媽咪 於 11-4-29 23:22 編輯 ]
作者: Chanv    時間: 11-4-29 23:23

原帖由 soso1227 於 11-4-29 22:47 發表
為保老師飯碗寧願減班都不殺無人願讀的學校,加上學期中先迫令部份學校減班,令家長大失預算。

高官子女一早公費留學英美,怎會體會我們小市民的心情。:;pppp:  

好的學校,50人一班都大把人爭住讀。只要政府放權讓學校揀 ...



作者: mamimummy    時間: 11-4-29 23:39

所有政府官員有攞教育津貼, 就一定要留港受教育同只可讀津校/官校。 而教育局官員攞唔攞教育津貼, 都一定要留港受教育同只可讀津校/官校!!!
作者: fallenleaf    時間: 11-4-30 00:13

原帖由 mamimummy 於 11-4-29 23:39 發表
所有政府官員有攞教育津貼, 就一定要留港受教育同只可讀津校/官校。 而教育局官員攞唔攞教育津貼, 都一定要留港受教育同只可讀津校/官校!!!

d高官唔要教育津貼都唔會比仔女係香港讀書架啦。
最大問題係這樣的制度是否需要推倒重來,都應該係時候重新諮詢過社會。
作者: soso1227    時間: 11-4-30 00:24     標題: 回覆 5# mamimummy 的文章

以前聽做公務員的親戚說其子女有學費津貼,留學的話每年還有機票返港度假,現在情况如何就不得而知,但就算沒有津貼,高官子女往往一早留學英美,怎會體會我們小市民的心情



[ 本帖最後由 soso1227 於 11-4-30 11:13 編輯 ]
作者: alice44    時間: 11-4-30 09:53

唔係喎, 18歲前出外讀書都有津貼喎. 留港讀私校都有津貼喎. (我個同事老公係公務員)
作者: Perth    時間: 11-4-30 11:03


作者: cow    時間: 11-4-30 11:10

在 1996 年 8 月 1 日 或 以 後 獲 發 聘 書 的 公 務 員 , 不 獲 提 供 海 外 教 育 津 貼 , 而 在 2000 年 6 月 1 日 或 以 後 獲 發 聘 書 的 人 員 , 亦 不 獲 提 供 本 地 教 育 津 貼 。
作者: alice44    時間: 11-4-30 12:27

原帖由 cow 於 11-4-30 11:10 發表
在 1996 年 8 月 1 日 或 以 後 獲 發 聘 書 的 公 務 員 , 不 獲 提 供 海 外 教 育 津 貼 , 而 在 2000 年 6 月 1 日 或 以 後 獲 發 聘 書 的 人 員 , 亦 不 獲 提 供 本 地 教 育 津 貼 。 ...


原來改咗, 因為我同事的老公係做了30年公務員, 所以佢d仔女有津貼!
作者: greendotdot    時間: 11-4-30 13:06

報章引述2009當年豬流感疫情擴散,教育局向全港小學及幼稚園下停課令,教育局高高官太太卻被踢爆與政府唱反調。據了解,高高官太太在兒子位於扯旗山的國際學校停課後,向其子就讀的學校建議,若畢業典禮因停課令而取消,家長可自行組織「私人畢業禮」,遭其他家長炮轟她漠視停課令,隨時令活動變為播毒溫床。這高高官承認事件,但強調他並無參與兒子在學校的事宜...
作者: ydoris    時間: 11-4-30 13:19

唉.我係97年入職,只有本地教育津貼.不過我地係中產,咩野都攞吾到,負擔好重..

原帖由 alice44 於 11-4-30 12:27 發表


原來改咗, 因為我同事的老公係做了30年公務員, 所以佢d仔女有津貼!

作者: stanleya    時間: 11-4-30 15:39

原帖由 soso1227 於 11-4-29 22:47 發表
為保老師飯碗寧願減班都不殺無人願讀的學校,加上學期中先迫令部份學校減班,令家長大失預算。

高官子女一早公費留學英美,怎會體會我們小市民的心情。:;pppp:  

好的學校,50人一班都大把人爭住讀。只要政府放權讓學校揀 ...


我都同意回復升中試. 升中試年代自己也經歷過, 不覺得有很大的壓力, 只是每日操揀中英數三科. 考出來的成績是自己的. 不用靠師兄幫你考. 總之一分耕耘, 一分收穫. 不是靠運氣. 你喺x1, 就入到x1的名校. 你不是x1的成績, 你入的學校可能次一級, 但你也心甘命底, 不會覺得委屈, 因為你知道自己成績確是不及人. 中學辦學團體也信任這派位制度.
不像現在, 每人都抱怨, 好的中學轉哂直資或私立. 証明這派位制度喺好大問題.
政府官員們, 你們有否聽家長們的聲音?
作者: fallenleaf    時間: 11-4-30 15:46

原帖由 stanleya 於 11-4-30 15:39 發表


我都同意回復升中試. 升中試年代自己也經歷過, 不覺得有很大的壓力, 只是每日操揀中英數三科. 考出來的成績是自己的. 不用靠師兄幫你考. 總之一分耕耘, 一分收穫. 不是靠運氣. 你喺x1, 就入到x1的名校. 你不是x1的 ...

只有一些band 1尾搏到band 1頭,或者band 2頭搏到band 1尾這一類搏大霧兼可以升呢的家長一定喜歡這個制度。而這一個制度亦正正為這一班人而設。
作者: SundayOff    時間: 11-4-30 16:18

原帖由 soso1227 於 11-4-29 22:47 發表
為保老師飯碗寧願減班都不殺無人願讀的學校,加上學期中先迫令部份學校減班,令家長大失預算。

高官子女一早公費留學英美,怎會體會我們小市民的心情。:;pppp:  

好的學校,50人一班都大把人爭住讀。只要政府放權讓學校揀 ...


Well said. I wonder why nobody challenge the 減班 decision in court.

升中試 is good. Transparent, fair and no randomness or luck. Look at HK Cert (F.5), HK A-Level (F.7), works so well for so many years.
作者: alice44    時間: 11-5-1 19:50

原帖由 ydoris 於 11-4-30 13:19 發表
唉.我係97年入職,只有本地教育津貼.不過我地係中產,咩野都攞吾到,負擔好重..


又唔係喎, 佢個仔讀完中五就出了英國韻, 係有津貼, 18歲後無津貼, 所以轉了到澳洲讀, 學費平d.
作者: Ivy07    時間: 11-5-1 21:30

升中試雖然有決點,面對一次試定生死,小朋友好大壓力,但可以用校內試+公開試平定成績,再以成績選校,總好過大抽獎,咁樣對家長和學生好不公平,而家搞到大家壓力更大。
其實一些質素有問題的學校面臨殺校,都是需求問題,係好正常的時,唔應該要其他學校減班來保存他們,跟本不合情理,亦不是為學生著想的方法,全部都是為了某些人的利益。
作者: cow    時間: 11-5-1 23:03

原帖由 alice44 於 11-5-1 19:50 發表

又唔係喎, 佢個仔讀完中五就出了英國韻, 係有津貼, 18歲後無津貼, 所以轉了到澳洲讀, 學費平d.

在1996年7月31日或以前獲發聘書的公務員,子女18歲前有海外教育津貼.
作者: ANChan59    時間: 11-5-1 23:43

原帖由 Ivy07 於 11-5-1 21:30 發表
升中試雖然有決點,面對一次試定生死,小朋友好大壓力,但可以用校內試+公開試平定成績,再以成績選校,總好過大抽獎,咁樣對家長和學生好不公平,而家搞到大家壓力更大。
其實一些質素有問題的學校面臨殺校,都是需求問題,係好正常的 ...


If my memory won't fool me, abandon 升中試 because of parents and teachers requests date back years ago. The rationale was examination pressure (Single examination), so changed to even more complicated and non-transparent methodology. Then, on top of lucky draw, give me a chance to have my own choice, then from one to two......... more and more complicated, more and more parents and students, even teachers suffered.

We can see another white elephant is coming HKDSE, combine HKCEE with HKAL..... reduce examination pressure etc.......
作者: stanleya    時間: 11-5-2 01:39

升中試雖然話就話一次定生死, 但喺始終都好準確反映到學生的能力, 好的學生99%會攞到好的成績. 我就記得我小學時, 級中最好的兩個學生中英數 1-1-1,  最後當然入名校. 精英班的學生都喺入到好的中學, 唔會有咩意外. 而操練中英數喺讀書的基本功. 亦不覺得有咩特別大的壓力. 比起現在要學很多課外活動, 面試班, 學琴, 奧數, 仲要喺你的成績唔喺你自己決定, 仲要靠運氣, 呢d壓力咪仲大?!大抽奬咪又喺一次定生死?!最慘就喺咁抽奬喺錯配哂的學生同學校, 學生唔開心, 學校唔高興. 家長壓力大. 教育局你地啲官員玩夠我地未?
作者: greendotdot    時間: 11-5-2 02:05

原帖由 stanleya 於 11-5-2 01:39 發表
升中試雖然話就話一次定生死, 但喺始終都好準確反映到學生的能力, 好的學生99%會攞到好的成績. 我就記得我小學時, 級中最好的兩個學生中英數 1-1-1, 最後當然入名校. 精英班的學生都喺入到好的中學, 唔會有咩意外. 而操練中英數喺讀書的基本功. 亦不覺得有咩特別大的壓力. 比起現在要學很多課外活動, 面試班, 學琴, 奧數, 仲要喺你的成績唔喺你自己決定, 仲要靠運氣, 呢d壓力咪仲大?!大抽奬咪又喺一次定生死?!最慘就喺咁抽奬喺錯配哂的學生同學校, 學生唔開心, 學校唔高興. 家長壓力大. 教育局你地啲官員玩夠我地未?


我都贊成考升中試,考得唔好要怪就怪自己和認命,好過而家係度估馬仔咁,小朋友仲可憐,家長又發晒茅。我以前考升中試真係無乜壓力,當時就算入唔到名校,讀一些平民中學都不錯。阿妹考1-1-2濛查查派咗去女拔,我自己考x-x-2也是濛查查去咗xxx。
作者: ANChan59    時間: 11-5-2 02:06     標題: 回覆 21# stanleya 的文章

I remembered the change requested by parents and teachers in the past, not the Education officals......
作者: ANChan59    時間: 11-5-2 02:17

From wiki
http://zh.wikipedia.org/wiki/%E9 ... D%E8%BE%A6%E6%B3%95

操練試題

操練試題一直都是整個香港教育制度所為人詬病的地方,中一派位也不例外。未有學能測驗的時候,香港小學會考(升中試)便決定了學生能否升讀中學(當時並未實施十二年免費普及教育,並非所有學生都可升讀中一),學校及學生便無可避免地操練升中試試題。實施九年免費普及教育後,作為淘汰試的升中試便不合時宜,但又缺乏一個指標評估學生水平。當時的教育司署於是設計了一套與平日課程完全無關的學能測驗,希望杜絕學校催谷學生,惟最終卻導致學校轉而向學生操練推理,以應付學能測驗。

因催谷問題仍未能解決,教育統籌局於1999/2001年度改革中學學位分配辦法的同時,取消學能測驗,並以1997年至1999年的各校的學能測驗結果調整該校學生的校內考試成績成績,惟此舉卻被人指責將應屆學生的命運交託於舊生,不能如實反映應屆學生的能力水平,亦未能反映學校在1999年後在教學上的改進。

2005/2007年度起,教育統籌局再次改變評核方式,以近兩年的中一入學前香港學科測驗(中一編班試)的成績作調整指標。此舉雖解決了舊措施未能反映學校在1999年後的改進的問題,但仍未解決將應屆學生的命運交託於舊生的問題。另一方面,雖然該試成績對應考考生本身的中學派位結果毫無影響,但直接影響其就讀小學的學生的分數調整,故此小學為了學生在中一編班試取得更好成績,以便在之後的派位取得優勢,於是向學生加緊操練中一編班試[3]。種種事實顯示,只要有考試,操練試題便會接踵而至,故此這個問題目前尚未有圓滿解決的辦法。




歡迎光臨 教育王國 (/) Powered by Discuz! X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