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王國
標題: 如果學校發生呈分報錯,怎麼辦? [打印本頁]
作者: william99 時間: 11-3-26 14:41 標題: 如果學校發生呈分報錯,怎麼辦?
發現呈分成績排名靠前獎項又多的學生沒得in,反而排名靠後課外活動又不突出的學生有得in,而且还不止一家学校, 會不會發生小學因粗心呈錯分的情況呢? 比如說抄寫或計算錯誤?
作者: ksnghk 時間: 11-3-26 14:49
如果出現這情況就只能是不幸了!正如考評局電腦系統排列出錯一樣!如果不被發現一樣!
原帖由 william99 於 11-3-26 14:41 發表 
發現呈分成績排名靠前獎項又多的學生沒得in,反而排名靠後課外活動又不突出的學生有得in,而且还不止一家学校, 會不會發生小學因粗心呈錯分的情況呢? 比如說抄寫或計算錯誤? ...
作者: 瑄婷 時間: 11-3-26 15:08
是否同一間學校的學生?
作者: bb818 時間: 11-3-26 15:09
原帖由 william99 於 11-3-26 14:41 發表 
發現呈分成績排名靠前獎項又多的學生沒得in,反而排名靠後課外活動又不突出的學生有得in,而且还不止一家学校, 會不會發生小學因粗心呈錯分的情況呢? 比如說抄寫或計算錯誤? ...
好多原因嘅,可能操行,又可能一些科目比較凸出,例如英文等,未必係總排名前就得,而且排名前後往往只差三兩分,
作者: william99 時間: 11-3-26 15:26
兩人同一間學校。一同學學校告知兩次呈分模擬排名前十,操行A,各類比賽 得獎無數,另一同學兩次呈分模擬排名二十靠後,操行不詳(如無意外也是A),奧數比賽稍好一點,其他獎項應沒有。
兩人申請了同樣倆家學校,排名二十靠後的同學兩間都有得in, 排名前十的同學兩間都沒得In。
因此,我有少少懷疑,學校會不會向教統局呈分報錯。本人知道上市公司年報就算多人反復核對3次也有機會發生錯誤。所以有理由相信,如學校沒有一套嚴密的核查機制,是有機會造成這樣的不幸的。
問題是,家長產生了懷疑,有無門路求證呢?
會考有得核卷, 升中呢?
作者: kilykilyk 時間: 11-3-26 15:47
原帖由 bb818 於 11-3-26 15:09 發表 
好多原因嘅,可能操行,又可能一些科目比較凸出,例如英文等,未必係總排名前就得,而且排名前後往往只差三兩分,
我也就樓主這問題想過,因為我識o既朋友當中都有樓主這情況,但名次前後分數有時真係差小小,名次可以差好遠,我囝都試過差幾分就跌咗十幾名,而且,英中都注重英文,所以英文科各分數可能考慮首要,中學可能考慮各種情況,所以名次未必係單一考慮..
不過,樓主你如果真係有懷疑,不如試下問教育局,睇吓佢點講...
[ 本帖最後由 kilykilyk 於 11-3-26 15:51 編輯 ]
作者: william99 時間: 11-3-26 15:53
排名前十那同學英文成績全級第一,口語如同母語般流利,可惜沒得面試無法顯示出他這優勢。
作者: kilykilyk 時間: 11-3-26 15:57
本帖最後由 kilykilyk 於 19-9-22 03:23 編輯
原帖由 william99 於 11-3-26 15:53 發表 
排名前十那同學英文成績全級第一,口語如同母語般流利,可惜沒得面試無法顯示出他這優勢。
其實有無問過本身讀嗰間小學點解會咁??
[ 本帖最後由 kilykilyk 於 11-3-26 16:00 編輯 ]
作者: goodenough 時間: 11-3-26 16:52
學校給你的排名只是模擬,並不是教育局出的排名,但教育局永遠不會給你答案。
況且收生準則是每所學校自己定。不同因素會影響,從來沒有話排名先一定有得in。
男仔和女仔的比例都可能影響機會,但呢個我睇唔到在報名表上的甄選準則上有列出。
當然佢地會列出學業成績佔幾多%,獎項佔幾多%,面試佔幾多%,但只作為參考。
好似伊中今年計分比例中,校內成績20%,排名15%,課外活動15%,獎項15%,面試35%,有机會排名好而校內成績不好,亦有机會校內成績好而排名不好。因為佢地將兩個分數分開來計算。加上女多男小,如果選男女校的話,可能排名較後的男仔仍有著數。
作者: yph2005 時間: 11-3-26 17:34
原帖由 william99 於 11-3-26 15:26 發表 
兩人同一間學校。一同學學校告知兩次呈分模擬排名前十,操行A,各類比賽 得獎無數,另一同學兩次呈分模擬排名二十靠後,操行不詳(如無意外也是A),奧數比賽稍好一點,其他獎項應沒有。
兩人申請了同樣倆家學校,排名二十靠後的同學兩 ...
其實你是否清楚那位同學是否真的其它沒有獎項, 因有些家長是不會把所有得獎的比賽都告訴同學或家長們, 例如那位同學見那間中學很注重奧數 , 因將來可以幫中學取更多獎牌, 而奧數若取得二等獎或三等獎, 其實係好普通的豬內獎(因好容易就取得), 以我估計中學是不會計攞獎, 至於取得金獎或全港冠軍才是真正攞獎 , (因唔係容易攞到金獎), 所以若間中學係在孚學生攞甚麼獎, 那同學便有得見,
另一方面, 你唔好介意我的坦白,請問你說 [各類比賽得獎無數], 是否公開的, 例如 : 學界冠軍, 全港冠軍, 或區代表冠軍, 因只是某泳會冠軍或某琴行冠軍, 中學未必覺得是攞獎, 因只能代在某泳會的,
最後你不用那麼灰心, 因仲有抽獎, Good Luck!
作者: doraemonMa 時間: 11-3-26 20:21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mamimummy 時間: 11-3-26 22:29
幾粒碎石不如一粒卡裝石嘛。這種情况在頂級名校常見。(尤其如果來自普通学校)
不過如果係我,我都會同自己學校傾傾。但作用不會大。
你in邊間, 又來自邊間。
原帖由 william99 於 11-3-26 15:26 發表 
兩人同一間學校。一同學學校告知兩次呈分模擬排名前十,操行A,各類比賽 得獎無數,另一同學兩次呈分模擬排名二十靠後,操行不詳(如無意外也是A),奧數比賽稍好一點,其他獎項應沒有。
兩人申請了同樣倆家學校,排名二十靠後的同學兩 ...
[ 本帖最後由 mamimummy 於 11-3-26 22:36 編輯 ]
作者: eurohk 時間: 11-3-26 22:57
會否呈分成績排名靠前獎項又多的學生不用in,兩間學校都會收佢呢?
作者: cckalex 時間: 11-3-27 00:12
小學是有可能出錯但考評局就不可能有錯,當年小兒的小學就是計錯分,在出成績表一星期內,我發現有問題.打電話去學校求證,最終全級要修改成績和名次.
至於學校面試,每所都有不同要求,除成績,獎行,宗教,背景
關係,各取所需,很難比較.
作者: william99 時間: 11-3-27 01:28
謝謝大家回復。排名靠前的小朋友得的獎也是比較有分量的,並不是分豬肉獎。奧數比賽兩個小朋友曾參加同一機構比賽,獎項都是一等獎。當然也可能另一個小朋友有其他的數學成績證書其他人不知道的。
我相信問了學校也沒用,學校既然呈分試不派卷,不告知分數,只告訴模擬排名,恐怕就是怕引起家長爭拗。
而各個中學,招生準則雖則大致說明面試占多少,成績占多少,實際操作起來卻很不透明,徒增了家長的憂慮。
我覺得一個好的制度首先要規則清晰、容易理解、便於操作,所以我會跟教育局反映一下。 其實,本港教育制度被人詬病已久,從小處著手,要改善也並不是多困難的大事。街上看得見教師遊行,看不見家長遊行,政客們吵來吵去,卻不見代表教育界的議員提點有建設性的意見。我反而覺得各位家長可以集思廣益,就升中過程中的切身經歷的問題跟教育局反映一下,哪怕我們的孩子再過幾個月就不 “升中”了,但如果這幾個月曾產生的抱怨、委屈都可以作為促成改善的動力,而慢慢鋪平後來者的道路,我覺得是值得的, 有什麼比香港的下一代更重要呢?
話再說回來,即便真是發生了這樣的事,也不是什麼天塌下來的大事,一個真正優秀的孩子,怎麼會被一個偶然事件輕易壓倒?
作者: goodenough 時間: 11-3-27 03:01
我覺得中學在自行收生階段應選擇較優秀的學生,因在統一派位時,他們會變得被動。
真的好想知你小朋友報了那一間中學出了這樣的問題?可告知嗎。
作者: ADALAM. 時間: 11-3-27 07:36
原帖由 william99 於 11-3-27 01:28 發表 
謝謝大家回復。排名靠前的小朋友得的獎也是比較有分量的,並不是分豬肉獎。奧數比賽兩個小朋友曾參加同一機構比賽,獎項都是一等獎。當然也可能另一個小朋友有其他的數學成績證書其他人不知道的。
我相信問了學校也沒用,學校既然呈分試不派卷,不告知分數,只告訴模擬排名,恐怕就是怕引起家長爭拗。
而各個中學,招生準則雖則大致說明面試
占多少,成績占多少,實際操作起來卻很不透明,徒增了家長的憂慮。
我覺得一個好的制度首先要規則清晰、容易理解、便於操作,所以我會跟教育局反映一下。 其實,本港教育制度被人詬病已久,從小處著手,要改善也並不是多困難的大事。街上看得見教師
遊行,看不見家長遊行,政客們吵來吵去,卻不見代表教育界的議員提點有建設性的意見。我反而覺得各位家長可以集思廣益,就升中
過程中的切身經歷的問題跟教育局反映一下,哪怕我們的孩子再過幾個月就不 “升中
”了,但如果這幾個月曾產生的抱怨、委屈都可以作為促成改善的動力,而慢慢鋪平後來者的道路,我覺得是值得的, 有什麼比香港的下一代更重要呢?
話再說回來,即便真是發生了這樣的事,也不是什麼天塌下來的大事,一個真正優秀的孩子,怎麼會被一個偶然事件輕易壓倒?
應該係你小朋友呈分試的校內名次與模擬試排名有出入
模擬就係模擬不可作準
[ 本帖最後由 ADALAM. 於 11-3-27 14:18 編輯 ]
作者: CatEgg 時間: 11-3-29 00:02 標題: 回覆 15# william99 的文章
對呀,如果係一個優秀的孩子,將來也一定有驕人的成就!
我不清楚學校呈分是以電腦或人手寫分(相信不會如此落後吧),萬一真是學校報錯分,也是教育局的錯?
作者: william99 時間: 11-3-29 00:49 標題: 回覆 18# CatEgg 的文章
學校有沒有機會出錯確實是說不清楚的事。因我們不知道學校有沒有復核機制。但如果學校和家長之間的溝通更透明一些,讓家長知道它是如何運作的,家長們就會放心多了。
學校呈錯分當然不關教育局的事。但升中基本已到尾聲,家長們仍然有很多很多的問題———你可以在論壇上看到家長們對升中規則仍有很多很多不明之處,到底是家長太笨了呢,還是這規則複雜得近乎荒謬了呢?
升中過程中,我逐漸摸出各校的收生門道,這可不是教育局告訴我的,也不是各中學告訴我的,這是綜合多方面的資訊運用邏輯學判斷推理的,我覺得自己就快成了福爾摩斯!
作者: LittleKidult 時間: 11-3-29 02:26
原帖由 william99 於 11-3-26 15:53 發表 
排名前十那同學英文成績全級第一,口語如同母語般流利,可惜沒得面試無法顯示出他這優勢。
???
報考時冇比成績表? 成績表上冇寫全級第一? 冇係寫自我介紹時講自己強項?........................
攪錯成績係有機會, 不過機會好細, 一般成績頭幾名既學生一般有老師特別照顧, 冇咁易出錯, 學校要靠佢地為將來既學弟學妹攞分,另外我相信教署有考慮呢個問題, 點做唔知!
作者: goodenough 時間: 11-3-29 02:42 標題: 回覆 7# william99 的文章
如果排名前十的同學英文科全級第一,我相信這同學其他科目的成績一定很低了。否則怎會跌至前十。所以學校一看成績表已經沒興趣了,由其是一些競爭激烈的學校。
作者: william99 時間: 11-3-29 09:39 標題: 回覆 21# goodenough 的文章
每名同學的平均分只差零點幾,只要有一科犯了粗心的毛病,少了幾分,就可能跌出前十了。
好多小學的題目並不難,基本上前十名同學的排名有上有落,很多情況是誰細心誰就拿第一了。所以題目真是要難一些才能考出真正水準。
作者: william99 時間: 11-3-29 09:47 標題: 回覆 20# LittleKidult 的文章
有些小學五六年級校內成績表沒有名次沒有分數,只有A、B… 等級。提供給中學的資料有多五花八門都好,我相信教育局的rank order一定是中學篩選學生的重要標準,否則的話,上千個的申請者中沒有辦法做橫向比較。
我這裡並不想執著於個案。 我想說的是規則太複雜了,出錯的機會就一定大。
作者: meimeimama1 時間: 11-3-29 09:53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goodenough 時間: 11-3-29 12:57 標題: 回覆 24# meimeimama1 的文章
學校內的排名應該會給你知的,或者你可以問老師的,因這個會直接影響你選校。
四年班以下的除了一二三名會說之外,其他真的可能不會說亦不會show出來。
作者: Martina 時間: 11-3-29 13:12 標題: 回覆 1# goodenough 的文章
我孩子的學校只在第三次呈分後才告之總排名的range. 不是exact排名. 所以由頭到尾只能靠估 ! 我當時都好 頭痕. 第一round 完全靠以往成績估計 而 選校. 回頭睇下都一額汗 !
作者: SL家長 時間: 11-3-29 13:18
在我哋家長心目中孩子升中的事是多麼重要,但在學校的教員心目中只是一份工,每年都有百幾二百單,錯了真的不奇,醫院關付人命,都有錯.何况學校!
作者: meimeimama1 時間: 11-3-29 13:22 標題: 回覆 27# SL家長 的文章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Kiufyma 時間: 11-3-29 13:27
小囡就讀傳統英文小學,有聯繫中學.學校從來不告知小朋友的排名,只是以級數代表. 曾經試過問老師及打電話回校,答案是只可以告訴你往年直升聯繫中學(band1)的人數,是否選擇自己中學或其他中學,悉隨尊便.我就再向他們查詢有關學生組別,他們說只可透露在本區中從來沒有Band3成績的學生.自己女兒浮游在中及中下線,有機會是band1亦有機會是band2,中學減人數,要為女兒揀選適合的中學,學校是否可以再為我們這班家長,多做一點呢?
作者: delimama 時間: 11-3-29 13:45 標題: 回覆 23# william99 的文章
Hi William99
若懷疑呈分出錯,務必要向學校查證,因四月攪珠也是以呈分成績釐定學生組別,以決定學生攪珠次序(band1 先攪, then band2, last band3). 故實有必要求證。
但話說回來,學校出錯的機會較微,全港絕大部份學校都使用EDB的系統(websams) 來處理學生資料和呈分等(same system used in secondary schools. Thus, each student has his own id ie. STRN# for his entire schooling). 輸入資料後,會generate出各樣的report,亦會經不同人覆核,再由升中主任\副校長confirm,才上呈。
另,當中學收到自行階段的報名表(say 共收到700份),該中學將會把這700學生的STRN#上呈,並向EDB索取這批學生的次第排名(即一至七百名),並連同報名表上資料作出面試挑選。
令公子成績斐然,I'm sure he'll shine regardless where he is. 唯現今某些學校(尤以傳統名校為甚)招生以 "what value you can bring to the school"先行,並非當年的春風化兩掛帥,故此擁有特異功能的往往成為招攬對象,成績俊秀的反而變成次選。學校有6年時間培育學生成績,但各類學界\國際比賽則是從中一已經開始。因此,若兩位同校同學於成績上是在同一grounding (ie.只相距十名八名,即三兩分總分),其他活動將會頗決定性。
當年我兒學姊年年考第一(從小一至小六呈分試),卻不被某校取錄,另一同學呈分成績約二十名內,卻能成功入讀,當眾人憤憤然,卻只能歸咎該校收生並非以成績為首要考慮,那被取錄同學有頗佳的古琤造藝。
很同意你所說升中制度缺乏透明度,但我們卻須要透徹了解才可幫子女make an "informed" decision. 當年我也花了點時間study. If need, feel free to let me know if I can be of help. 祝升中順利。
作者: Martina 時間: 11-3-29 13:57 標題: 回覆 1# delimama 的文章
我認識有同校3個孩子. 考同一傳统名校, 最後考中間的沒考上, 另2人入選, 原因不明 !
所以我認為在中學方面, 成績達某一水評已入選, 校方會再挑的就是他們所需的人才, 例如聽聞 DBS 要排球仔, LS要古箏手
作者: LittleKidult 時間: 11-3-29 14:20
我d仔學校只有頭10名有名次, 其他由老師若莫講講, 越前越準確, 例如20名內, 30~40名......80~100, 100~130, 後過130等等......
作者: TINGMUM 時間: 11-3-29 14:22
我估學校應該不會出錯, 這是關乎升中, 學校一定會反覆地check才出成績. 而且如有不妥, 班主任在派成績表前都會做最後覆核,肯定會留意到.
有時申請學校很難講, 有時我地都有聽聞band 1頭的入唔到, band1尾的又唔特別反而入到某校. 我反而覺得是中學方面有好多人申請, 未必太細心逐張成績表同獎狀端詳比較. 次第固然好重要, 可能兩個小朋友次第不是差太遠, 而另一位小朋友在數學方面的獎更多, 可能這是該中學想要的, 我地永遠唔會知真相. 大家都是靠估.
而家的升中制度真是令小朋友同家長都痛苦非常. 這個制度有時對某些精英小朋友很不公平....., 如中學一走漏眼, 就白白失去了機會.
[ 本帖最後由 TINGMUM 於 11-3-29 14:35 編輯 ]
作者: angel333 時間: 11-3-29 15:20 標題: 回覆 15# william99 的文章
呢個華X杯冇乜認受性,係人都可以參加仲半數學生有獎,冇乜好學校會重現。另一個機構嘅金獎就好重要,因為參賽嘅小五、同小六名額都只有六個,最高分個80個有金獎,所有名校都搶,我識六個人(不同年份)拿金獎,全數成功入喇沙!不好你睇下上年小五得獎名單有冇你講個同學!
http://www.hkmos.org/comhk/comhk17/P5List.pdf
作者: brianshe 時間: 11-3-30 12:09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kilykilyk 時間: 11-4-16 11:24
原帖由 Kiufyma 於 11-3-29 13:27 發表 
小囡就讀傳統英文小學,有聯繫中學.學校從來不告知小朋友的排名,只是以級數代表. 曾經試過問老師及打電話回校,答案是只可以告訴你往年直升聯繫中學(band1)的人數,是否選擇自己中學或其他中學,悉隨尊便.我就再向他們查 ...
原來傳統英文小學咁架??連名次都唔可以知??暈~~
歡迎光臨 教育王國 (/) |
Powered by Discuz! X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