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王國

標題: 为何不让办得好的学校接管? [打印本頁]

作者: DD仔    時間: 11-2-7 12:09     標題: 为何不让办得好的学校接管?

有一点想不通:
如果学生不足,好学校也不足,为甚么不让办得好的学校,接管办得差的?
如此,家长可以多一些选择,也不用杀校,好学校的老师又可以有升职进入管理层的机会.

可能这是很dumb的提议,所以希望各位给些意见.谢谢!
作者: brianshe    時間: 11-2-7 14:24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DD仔    時間: 11-2-7 14:42

为什么杀校就可以,接管就不可以?
举个例子,相信如果皇仁接管了另一家要被杀的学校,(当然它有权去另外聘请老师团队),家长绝对愿意把子女送到皇仁分校去读书.

原帖由 brianshe 於 11-2-7 14:24 發表
香港係有法律架,唔理好唔好,都要依法辦事。你估大陸咩
做得唔好係另一回事,斷不能話:你做得唔好,依家我接管你學校。
如果咁都得,我話你的財產管理得不好,而家我接管你名下財產!
得唔得呀? ...

作者: eurohk    時間: 11-2-7 22:05

社會一定有班band3的學生需要band3的學校去扶持,band3的學生去到band1的學校只會令到雙方自討苦吃,事倍功半。所以社會係需要band3的學校去,如果band3的學校消失,band3的學生是不會消失的。。。。。。
作者: brianshe    時間: 11-2-7 23:49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DD仔    時間: 11-2-8 09:50

我这个想法的着眼点不在band3学生,而是现在"不理好丑,大锅饭一起减学位"的思想.
如果好学校能够伸延,提供更多学位,就等于好的教育,可以提供给更多band1中或尾的学生,跟着产生的结果,就是在整个教育系统里,能够办得好的学校的占比就会上升.
Band3学生只配读办学能力只达band3的学校吗?如果上述情况是成立的话,band3学生就有可能让现在的band2学校接收.学校不就是为了替学生增值的吗?有更多办得好的学校来教导我们的下一代,不是更好吗?
你们的反对,都是从学校出发,认为学校要门当户对,木门对木门,竹门对竹门,但若从整体教育来看,从学生的利益来看,难道保留办得不好的学校,让它门成为"garbage bin"来"收留"band3学生,同时要办得好的学校减少学位,就是一件理所当然的事?
作者: brianshe    時間: 11-2-8 11:09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DD仔    時間: 11-2-8 11:47

第一,我重申,重点是"不求大锅饭,而是有能者居之.",又怎会是自我中心?我的儿子是band3,又怎么样呢?会令这个重点有改变吗?就算皇仁开分校,也轮不到band3生,但就可以让更多本来在门外的学生有机会.
第二,不够band1生?怎么会不够呢?
第三,为何总要纠缠于band几?重点是办得好不好,好的,能替学生增值的(不一定是传统名校,皇仁只是个例子),就办多些学位,就这么简单.

原帖由 brianshe 於 11-2-8 11:09 發表

你論概明顯係以自我為中心,夾唔憤氣。我相信你兒子是band 2學生。心諗------->band 1學位數目不變,學生人數下跌。咁你兒子就有機會讀名校,可惜呢香港唔得你個仔,仲有其他小朋友。各有不同需要,適合不同學校。
講真,你兒子 ...

作者: jessimm    時間: 11-2-8 11:59

想問一句接管後叫皇書院妳又會揀嗎?
作者: DD仔    時間: 11-2-8 12:12

一个好问题:
那就要看学校管理团队的质素,经验,和能力.
由同一个board,同一个管理层,有同一个教学理念方针教学模式,调派一些副校,老师,委以重任,給他们一些磨合时间,把学校建立起来,不是天方夜谭的事.

原帖由 jessimm 於 11-2-8 11:59 發表
想問一句接管後叫皇二書院妳又會揀嗎?

作者: jessimm    時間: 11-2-8 12:19

如果皇仁書院現任管理人員和老師全部替換走妳又會揀QC嗎?
作者: DD仔    時間: 11-2-8 12:45

你这个问题跟我们讨论范围not relevant,我的答案当然是NO.

原帖由 jessimm 於 11-2-8 12:19 發表
如果皇仁書院現任管理人員和老師全部替換走妳又會揀QC嗎?

作者: jessimm    時間: 11-2-8 13:35

要委以重任

除非佢地可以一份薪金做兩份工
作者: hinhin_ma    時間: 11-2-8 13:36

原帖由 DD仔 於 11-2-8 09:50 發表
我这个想法的着眼点不在band3学生,而是现在"不理好丑,大锅饭一起减学位"的思想.
如果好学校能够伸延,提供更多学位,就等于好的教育,可以提供给更多band1中或尾的学生,跟着产生的结果,就是在整个教育系统里,能够办得好 ...


點解會有BAND1, BAND 3生?? 大家出生時是相同智慧, 同一間小學讀, 但最後分成BAND 1, BAND 3, 原因多數係MUG ?? 若果BAND 3生本身係好,只是考試時失手..這還可以去扣門...但本身在能力上不及, 就算俾佢入BAND 2學校都未必係好, 辛苦GE 係佢....要確實了解到小朋友所需而選校會更理想..

你的提議是以量計, 但我覺得學校是要以質計, 就好似一間出左名GE 食店, 客多到日日排長隊都未必食到, 當然就被要求多開分店以滿足需求....但是問題在於間店點樣可以維持水準啦.....時間??重有隨時被拆招牌GE 可能...就算係大+LOK 各分店D 水準都有出入....除非皇仁願意開間BAND 2/3分校...並能短期提出優質表現

唔知有無留意.. 一D 小學(特別係高水平D)由半日轉全日,分開成兩間學校..都被分區有好D,差D...小學係本身未有分BANDING...

[ 本帖最後由 hinhin_ma 於 11-2-8 13:38 編輯 ]
作者: DD仔    時間: 11-2-8 13:37

是调派"一些",不是全部.调派,就当然只做一份工,就是在分校工作.

原帖由 jessimm 於 11-2-8 13:35 發表
要委以重任

除非佢地可以一份薪金做兩份工

作者: jessimm    時間: 11-2-8 13:48

咁就無原汁原味
作者: DD仔    時間: 11-2-8 13:53

1) 当band2学校得到的学生是band3学生,有两个可能性,一是学校搞得一落千丈,一是针对学生的情况,替他们增值.这就是办得好和不好的分别.band3学生真的不可以被增值吗?办得好的学校的课程就一定是困难深奥到要致学生于死地,妄顾他们的学识基础吗?

2) 我所讲的,是把有quality的教育,更推广出去.传统名校开分校只会收到最top的学生(假设分校已经站稳阵脚),反而是排在后一些的学校,就会收到低一些ranking的学生,直到最后,办得差的学校,不可留低.

3) 开分校,保持质素,当然是最难的事情,但并不是不可能的.前面已讨论过.


原帖由 hinhin_ma 於 11-2-8 13:36 發表


點解會有BAND1, BAND 3生?? 大家出生時是相同智慧, 同一間小學讀, 但最後分成BAND 1, BAND 3, 原因多數係MUG ?? 若果BAND 3生本身係好,只是考試時失手..這還可以去扣門...但本身在能力上不及, 就算俾佢入BAND 2學 ...

作者: DD仔    時間: 11-2-8 13:59

论受欢迎程度,分校可能十世都不可跟正校比,但若只是针对质素,如果那间学校不只是"得个名",而是有真材实料,把那些料再去复制,改良,一定不差.
美国大学都会在其他国家有分校或课程,当然规模不同,但原则相近.

原帖由 jessimm 於 11-2-8 13:48 發表
咁就無原汁原味

作者: brianshe    時間: 11-2-8 14:44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DD仔    時間: 11-2-8 15:12

你又miss左D野...
1)皇仁只是一个例子,最重要是办得好的学校,就是band2的学校都肯定有本事带来高增值給学生的.
2)都话过是调配人手,好像公司派人去大陆开荒一样,是难,是辛苦,但对被派的人来说,是挑战,是升职.
3)如果2奶超强,怕什么?UC并不只有Berkeley好,San Diego都可以很出名的.不是一时三刻的事,但是可行.

原帖由 brianshe 於 11-2-8 14:44 發表

但呢d分校就永遠都係二奶。
有人喜歡做亜二,不過大部份人唔會。

每個人的時間都相同,一日24小時。不管溫總或你,都平等的;溫總唔會每日多你一分半分鐘。就算皇仁班校長教師特別叻,佢地都唔可以分身。
將一個100分組合拆 ...

作者: brianshe    時間: 11-2-8 15:55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Charlotte_mom    時間: 11-2-8 16:00

皇仁係官校, 唔到佢地唔支持
你估佢地想架咩?! 其實個個都反對

原帖由 brianshe 於 11-2-8 11:09 AM 發表

你知道皇仁等名校為什麼都自願減班嗎?名校要為成績,挑選學生都好小心。如果為左保持人數,夾硬收些band 2學生;怕會影響質素。

作者: Charlotte_mom    時間: 11-2-8 16:03

讚成
唔同學生, 適合唔同學校
你話皇仁最好, 其實又大把學生唔適合讀皇仁, 或者, 家長心中有更理想選擇, 最理想唔一定係人人心中既VERY BEST
(呢樣野, 好多人講極都唔明)

原帖由 brianshe 於 11-2-8 03:55 PM 發表


你每每假定band 3 or 殺校邊緣學校係因為校長or教師唔掂。
你認為換哂就可以昇呢?!

其實你有無跟呢類學校接觸過?

呢類學校唔係無盡力去搞,只係香港現實環境迫成。
你有無聽說一所屯門小學,全校師生用生果做花名?
有理 ...

作者: DD仔    時間: 11-2-8 16:13

你讲得很好,很有point.

我所讲的学校,是不思进取,不能替学生增值的那种,你所讲的学校,我觉得是已经替学生增了值,只是,要被评估,很多东西需要量化,最易被参考和看重的,当然是公开试成绩和报读人数.这是现实问题.

但从另外一个角度,如果经过了6年,学校都不可以让所有学生,或者一部分学生在学业成绩上有进步,始终是比较难交代.

再说远一点,不计算学坏的,很多band3学生进到band3中学后都变成或被逼放弃,因为跟不上,也慢慢变得不想跟. 中学其实有没有自主权,把课程按学生情况调整,让他们适应,再上去呢?情况就好像读公文,如果不达标,就要从最低级读起,但一极一极,可以往上爬,打好基础,再到高年级就好很多了.是不是不切实际?

原帖由 brianshe 於 11-2-8 15:55 發表


你每每假定band 3 or 殺校邊緣學校係因為校長or教師唔掂。
你認為換哂就可以昇呢?!

其實你有無跟呢類學校接觸過?

呢類學校唔係無盡力去搞,只係香港現實環境迫成。
你有無聽說一所屯門小學,全校師生用生果做花名?
有理 ...

作者: hinhin_ma    時間: 11-2-8 16:29

原帖由 DD仔 於 11-2-8 13:53 發表
1) 当band2学校得到的学生是band3学生,有两个可能性,一是学校搞得一落千丈,一是针对学生的情况,替他们增值.这就是办得好和不好的分别.band3学生真的不可以被增值吗?办得好的学校的课程就一定是困难深奥到要致学生于 ...


世上無難事,只盼有心人

理念...但如何去推行... 如何去推行成功才是重點....時間,金錢,人力等樣樣斉,都唔代表一定成功...最重要個變數是當時D 學生...BAND 1,2,3生都可以增值,都要去增值, 但唔係只靠學校就成事...重要係佢本身...佢讀得辛苦唔開心會有反效果嗎?? BAND 3學校都有好多好老師,好多BAND 3生都有得著...遇強愈強的小朋友大有人在, 所以之前都提及...要確實了解到小朋友所需而選校會更理想..知識改變命運, 一份耕耘一份收獲....

可能提升BAND 3學校來扶持學生替學生增值會更貼心..

名校..相對來講, 對社會承擔要更大...要接手D次級學校, 佢地要更多考慮....
作者: DD仔    時間: 11-2-8 18:19

这只是一个发牙痕的idea,但若果真的有一间有名气的学校愿意如此行,设立二校,三校,都蛮有意思的.
读书时,老师说,提出任何新的idea,都要play devil's advocate.
谢谢你们一直想打沉这个idea! hehe...
作者: 50108686    時間: 11-2-8 22:01

Band3 學校 唔係人人可以管治,會好驚嚇的? Band1 學校老師會好驚!

[ 本帖最後由 50108686 於 11-2-8 22:02 編輯 ]
作者: iantsang    時間: 11-2-8 23:53

Just wanna clarify some information concerning this discussion.

Reading from the comments, I have this feeling that there seems to be some gap among various members.

I believe it is natural to consider band 1 schools are the good schools, but is it true that this is not exactly what 樓主 has in mind?  I guess 樓主 somehow (not by intention) led others to think so since QC was the example being used and it will easily lead others to use public examination results (hence related to school's banding) as a criteria.

If I have to consider a school is managed well, one of the area is how much improvement the students can achieved during their school years, rather than purely judging from public exam results.  If we use QC as an example again, we are talking about students who come in who should obtain 85 points in average and ended up with 90 points in average when they graduate.  There are improvement for sure.  However, some other schools may get students who are 60 points in average and ended up with 80 points.  Unfortunately, despite the dramatic improvement, their public exam results may not impress anyone at the end.

There is a scoring system by the EDB which actually measure this, to indicate how well students have improved during their secondary study.  Unfortunately, schools are not allowed to disclose these information in details.  However, I do notice some schools may include partial information in their annual school report.  If this piece of information may be useful for parents to consider.

just something to share.
作者: brianshe    時間: 11-2-9 00:3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DD仔    時間: 11-2-9 10:35

Yes, you got my point.  I used Queen's College as an example of a "good school", on which I believe no one would cast doubt.  But of course, not only would elite schools like this be considered "good", but also those adding value to their students.

Going back to the main premise.  Say it is Queen's which takes over another school and establishes Queen's II.  Its target student group must also be the top ones from the pool.  On the other hand, if a good Band 2 school, which consistently provides value added education, takes on the challenge, it will probably target at Band 2/3 students.  In any case, the result is that under this educational system, there is one less poorly managed school and simultaneously one additional good school to serve the society.

One critical point here is how to identify "bad or poorly managed school".  I hope that our government is able to do this job right; otherwise, I don't know why we need to give them such a big paycheck.


原帖由 iantsang 於 11-2-8 23:53 發表
Just wanna clarify some information concerning this discussion.

Reading from the comments, I have this feeling that there seems to be some gap among various members.

I believe it is natural to consi ...

作者: LittleKidult    時間: 11-2-9 10:58

如果可以的話, 為何不將全港中學合為一間呢, 由一個校長管理?
其實接管會引申好多問題, 一間學校好唔好, 由好多方面合作影響, 校長, 教師團隊, 學生, 家長等, 你放d band3入band1 學校, 就算學校教師想做好, 而家長唔理, 學生唔好學, 結果會好嗎? 結果只會浪費教師學校既資源.....
作者: genpub    時間: 11-2-9 11:44

其實皇仁都可說是有分校,就是皇仁舊生會中學,這間學校就證明了開分校並不一定令學校成為BAND 1學校 (當然可能這學校是高增值學校,但就不得而知)
作者: DD仔    時間: 11-2-9 11:45

1)你所说的是过度延伸. 开分校跟全港学校集体管理是两码事.
2)放band3入band1,不是我所说的事,请细读前文.

原帖由 LittleKidult 於 11-2-9 10:58 發表
如果可以的話, 為何不將全港中學合為一間呢, 由一個校長管理?
其實接管會引申好多問題, 一間學校好唔好, 由好多方面合作影響, 校長, 教師團隊, 學生, 家長等, 你放d band3入band1 學校, 就算學校教師想做好, 而家長 ...

作者: DD仔    時間: 11-2-9 11:49

请问皇仁旧生会中学的校董事会,老师团队,教学方针课程设计,教学技术支援,等等,是不是跟皇仁同气连枝的?

原帖由 genpub 於 11-2-9 11:44 發表
其實皇仁都可說是有分校,就是皇仁舊生會中學,這間學校就證明了開分校並不一定令學校成為BAND 1學校 (當然可能這學校是高增值學校,但就不得而知) ...

作者: brianshe    時間: 11-2-11 15:05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genpub    時間: 11-2-11 20:47     標題: 回覆 34# DD仔 的文章

That is the point I am trying to make. They are in different places and the backgrounds of the students and the families are different. Even Using the same philosophy like Queen's College to apply in different schools and it will not guarantee good results, because of the students' socio-economics background, support from parents, etc. Even asking those people in Queen's college to take over another Band 1 school and it is also possible that it will fail because how a government school sees one thing is different from how a aided catholic/christian school sees the same issue.

And of course, like what other people said, schools with good results do not guarantee good students produced. It is possible that the students of Queen's College is good because they have good intake of students and actually the teachers in Queen's are poor in teaching. Students have good results is simply because the students themselves are smart and diligent, not the input by the teachers.
作者: brianshe    時間: 11-2-12 15:24     標題: 回覆 1# genpub 的文章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DD仔    時間: 11-2-12 21:52

Assumption: 间间学校都有问题学生,学生都有机会犯事。
如果这个assumption是成立的话,皇仁学生都有问题学生这个论点根本就不是考虑的点,所以才没人提及。

原帖由 brianshe 於 11-2-11 15:05 發表


人有高矮肥廋, 又點會有相同智慧?!

先天已經決定資質高低, 後天努力只係輔助.

不過, 每個人長處短處不同. 問題係點發揮長處. 學業成績差, 並不一定代表低智商; 可能係唔合適香港教育 OR 唔合適學術發揮.

呢頭我 ...

作者: DD仔    時間: 11-2-12 22:07

另一个你们经常触及的论点是说好像皇仁这类的学校,不一定代表它的老师好,只是它收来的学生好。
1)或许皇仁的情况真的是这样,那我就可能一开始就用错它作为例子。但我的论点没有改变,就是好学校应该教多些学生。
2)我还是相信在香港是有好学校的,是可以替学生增值的,助他们更长进的,这些都在我的好学校的定义范围里。
3)我可以话,Harvard,Yale,Chicago等等的学校都名不符实,因为它们收生都很严格,收回来的都已经是精英,不代表它们的本身质素好,所以即使它们来香港办学,也不会有什么好结果?
作者: DD仔    時間: 11-2-13 00:28

还有,如果这个assumption是成立的话,我的论点就不成立:香港没有不(够)好的中学,只有不(够)好的学生。
1)这里的背后台词是:不(够)好的学生,是小学制造出来的,已成定局。
2)不(够)好的学生,即使在所谓“好”的学校,都只会不适应,只会一败涂地。(注:我从来没说过要皇仁教band3)
作者: dad1234    時間: 11-2-13 15:31

原帖由 DD仔 於 11-2-13 00:28 發表
还有,如果这个assumption是成立的话,我的论点就不成立:香港没有不(够)好的中学,只有不(够)好的学生。
1)这里的背后台词是:不(够)好的学生,是小学制造出来的,已成定局。
2)不(够)好的学生,即使在所谓“好”的学校,都只会不适应,只会一败涂 ...

沒有不夠好學校,也沒有不夠好的學生,只有不夠好的父母
作者: brianshe    時間: 11-2-13 15:57     標題: 回覆 2# DD仔 的文章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DD仔    時間: 11-2-14 09:29

怎样越讲越乱呢?
1)你应该针对我提出的assumptions中的重点来反击.
2)"是小学制造出来",好,那我就加几个字:"是小学和父母制造出来",但最重要的是,最后几个字:已成定局.
3)是不是你们都同意,小学毕业生,是龙是虫,已成定局,接受怎样的中学教育都不会有所改变?
美国,加上伟大祖国都是走334.大学有4年,我都觉得比较好,在大学里用心学习的话,exposure是不一样的.
母语教学,我也觉得很多余,在小学时用母语是有必要,但在中学时坚持用母语,就害了很多人,他们到读大学时就格外辛苦.




歡迎光臨 教育王國 (/) Powered by Discuz! X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