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王國
標題: 香港教育制度的沉淪(韓連山) [打印本頁]
作者: elbar 時間: 10-8-5 22:04 標題: 香港教育制度的沉淪(韓連山)
最後一屆會考放榜了!標誌着本地教育制度的轉變,五年的中學教育已成歷史,代之六年的新高中課程,又稱「三三四」學制。其實這「三三四」學制,只適用於將來有機會升讀四年制大學課程那不及二成的學生;對於其餘八成多的新高中學生,這學制其實是「三三○」!
本地高官愛用口號宣傳政策,誤導群眾的例子比比皆是。近有「起錨」鬧劇,前有教育高官宣揚「求學不是求分數」。這名句聽上來有其道理,但本地的教育高官可有切實推行「不求分數」的教育制度?可有營造「不求分數」的教育環境?可有鼓勵前線教育工作者以「不求分數」為教學宗旨?看看這兩天以分數是一切的會考放榜報道,相信答案不言而喻。
高官扭曲基本價值
其實本地的教育事業在一群不懂教育、外行管內行的官員帶領下,已逐步變質和異化。高官們不但把「營商哲學」引入教育界,把教育「產業」化,更漸漸扭曲教育的基本價值。「樂善勇敢」、「求學不是求分數」、「學會學習」等膚淺的口號只暴露了官員們的無知,卻掩蓋不了他們在推行教育政策時所帶來的種種惡果。
以「小班教學」這教育政策為例,無論從理念、執行和成效的角度看,全球多地都認同「小班」勝於「大班」,並已落實推行「小班教學」。但本地教育政策的訂定,就事事向錢看,放棄利用人口下降學童數目減少的黃金機會,置學童福祉不顧,在殺了百多間小學、資源回收庫房後,才肯於小學推行「小班教學」。如今殺校浪潮湧向中學,高官們被錢遮蔽了眼睛,拒絕在中學推行舉世認同最有利教學的教育政策,製造衝擊新高中學制成效的危機。
教學語言發展畸形
再看看本地的教學語言政策。早於一九七三年,政府發表《香港未來十年中學教育發展計劃綠皮書》,已建議將母語教學政策由小學推展至初中。但七十至九十年代末,本地政府卻容許大部份中學「自決」採用英語為教學語言。直至一九九六年,《教統會第六號報告書》建議政府推行母語教學政策,並制訂有約束力的強力指引,學校必須符合條件才能保留英語教學,政府終於在一九九七年發表《中學教學語言指引》,推行母語教學。但教統局同時卻容許一百一十四間學校成為「英文中學」,導致教育界爭拗不絕。更荒謬的是教育局於二○○九年又推出微調方案,不但未能解決本地教學語言的問題,更令這議題異化為各持份者利益攸關的衝突。眾所周知,促進學生學習,教師必須選取適合的教學語言,才能獲得最高學習成效。可惜的是,教學語言政策跟其他教育政策一樣,高官無能,前線教育工作者無權無奈,又怎能不造成畸形發展,衰敗腐朽下去!
今年的會考雖是最後一屆,但陸續上場的教育政策,無論是三三四、縮班殺校、語言微調、副學士課程、幼界學券制、融合教育等,都存在着無數的問題,危機處處。若本地教育政策的制訂程序不變、功利主義為本的官員態度依舊、前線工作者不獲授權、公眾無渠道監管的情況下,我們只會繼續看着一代又一代的學生成為犧牲者。
韓連山
中學教師
作者: nello514 時間: 10-8-6 14:09 標題: 回覆 1# elbar 的文章
看完文章, 總結如下
1. 批評本地的教育教育制度只求分數?
2. 沒有執行「小班教學」
3. 推行母語教學+語言微調方案
1. 我也是接受香港教育成長的,但我想不到一個比考試更公平和有效的方法.如果使用Continuing Assessment, 學校可做假和名校具有很大的優勢.我想世界上最有名的大學也主要考慮考試結果.
2. 「小班教學」其有優點,但的確有些好學校可以用比較大班的方法也可以教出好成績和良好品格.他說「小班教學」導致殺校,其實只想保護他們的工作,保護一些沒有人願意讀的學校,但這一政策將導致一些好學校也減少學位.如果政府需要花錢在一些低質學校,我想不花費會更好或用在其他更有用的地方.
3. 我想更荒謬的是教協一開始就支持推行母語教學,使所有家長追都逐英中,因香港的大學都是用英語授課.母語教學已使香港學生的英語文水平越來越差,同時貧苦大眾學好英語變成更困難.
作者: judy 時間: 10-8-6 14:54
其實這「三三四」學制,只適用於將來有機會升讀四年制大學課程那不及二成的學生;對於其餘八成多的新高中學生,這學制其實是「三三○」
到底呢條友自唔知自己講緊咩呢?「三三四」是指學制,最低能嘅人都知不是指全港學生都可3,3,然後4。就如以前的523,對八成左右的學生來說,其實是500一樣。
美加學制是12,4。唔同人地会話其實這「12,4」學制,只適用於將來有機會升讀四年制大學課程那不及4成的學生;對於其餘6成多的新高中學生,這學制其實是「12,0」。
講到底,呢條友想嘅都係保飯碗啫。但佢要知道,錢唔係天上跌下的,現在之教育經費已佔公共開支的两成多。要保住中小學教師之飯碗,就得防止大學的增長,搶走資源。質疑8成学生334是330,巧不是幫大學擴展,倒自己米。精神錯亂麽?
作者: mamimummy 時間: 10-8-6 15:49

原帖由 nello514 於 10-8-6 14:09 發表 
1. 我也是接受香港教育成長的,但我想不到一個比考試更公平和有效的方法.如果使用Continuing Assessment, 學校可做假和名校具有很大的優勢.我想世界上最有名的大學也主要考慮考試結果.
2. 「小班教學」其有優點,但的確有些好學校可以用比較大班的方法也可以教出好成績和良好品格.他說「小班教學」導致殺校,其實只想保護他們的工作,保護一些沒有人願意讀的學校,但這一政策將導致一些好學校也減少學位.如果政府需要花錢在一些低質學校,我想不花費會更好或用在其他更有用的地方.
3. 我想更荒謬的是教協一開始就支持推行母語教學,使所有家長追都逐英中,因香港的大學都是用英語授課.母語教學已使香港學生的英語文水平越來越差,同時貧苦大眾學好英語變成更困難.
作者: Gobbie 時間: 10-8-6 18:40 標題: 回覆 4# elbar 的文章
除左 334 & 母語教學外
其它佢都講得o岩喎!!
作者: youma 時間: 10-8-7 19:50
原帖由 nello514 於 10-8-6 14:09 發表 
...
1. 我也是接受香港教育成長的,但我想不到一個比考試更公平和有效的方法.如果使用Continuing Assessment, 學校可做假和名校具有很大的優勢.我想世界上最有名的大學也主要考慮考試結果.
2. 「小班教學」其有優點,但的確有些好學校可以用比較大班的方法也可以教出好成績和良好品格.他說「小班教學」導致殺校,其實只想保護他們的工作,保護一些沒有人願意讀的學校,但這一政策將導致一些好學校也減少學位.如果政府需要花錢在一些低質學校,我想不花費會更好或用在其他更有用的地方.
3. 我想更荒謬的是教協一開始就支持推行母語教學,使所有家長追都逐英中,因香港的大學都是用英語授課.母語教學已使香港學生的英語文水平越來越差,同時貧苦大眾學好英語變成更困難.
同意. 
作者: happyvalley 時間: 10-8-10 22:50
士旦 la!聽日又話改 四四三 la。
歡迎光臨 教育王國 (/) |
Powered by Discuz! X1.5 |